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薄荷油的二次包埋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制备了薄荷油的β-环糊精一次包合物后,再用阿拉伯胶和麦芽糊精对其进行二次包埋,通过蒸馏并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温度和贮存时间对二次包埋物中薄荷油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次包埋物在环境温度下和较长的贮存时间内是比较稳定的。  相似文献   

2.
《食品工业科技》2003,(03):26-27
制备了薄荷油的β-环糊精一次包合物后,再用阿拉伯胶和麦芽糊精对其进行二次包埋,通过蒸馏并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温度和贮存时间对二次包埋物中薄荷油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次包埋物在环境温度下和较长的贮存时间内是比较稳定的。   相似文献   

3.
预处理对冻干黄豆芽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主要研究了几种不同的预处理对黄豆芽冻干产品品质的影响.发现,黄豆芽可以不经漂烫处理;而经20%的麦芽糊精、饱和β-环糊精溶液浸泡1h可明显提高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4.
以麦芽糊精和麦芽糖作为壁材,以变性淀粉为乳化剂将薄荷醇封存于稳定的玻璃态结构中,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了薄荷醇微胶囊。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其形貌进行表征发现薄荷醇微胶囊呈球形,大小在13μm之间,动态光散射法测量出微胶囊的平均粒径为1.75μm。分光光度法对微胶囊的总薄荷醇含量和表面薄荷醇含量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薄荷醇微胶囊具有高的保留率、包埋率和微胶囊化效率。微胶囊化薄荷醇的水溶性好、稳定性强,使它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烟草、保健药品中。  相似文献   

5.
研磨法薄荷醇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研磨法制备了不同摩尔比的薄荷醇β-环糊精包合物,通过用乙醇洗涤或蒸馏包合物,并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包合物的表面薄荷醇量和总薄荷醇量,并计算了薄荷醇的包合率。结果表明在薄荷醇/β-环糊精的摩尔比为1.05∶1时,表面薄荷醇量最低且包合率最大。  相似文献   

6.
为降低卷烟中薄荷醇的挥发性,延长产品保香期,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了β-环糊精与薄荷醇的包合物,利用红外光谱及热重分析法对包合物进行了结构确证及热分解动力学的研究,并通过称重法和卷烟抽吸法对包合物中薄荷醇的缓释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1)通过正交实验法获得包合工艺最佳条件为β-环糊精与薄荷醇投料比(摩尔比)1∶1,温度50℃,搅拌时间4 h;2)包合物的热稳定性较薄荷醇高,其内的结合力主要是范德华力;3)添加有包合物的卷烟样品保存12个月后薄荷醇含量为初始量的60%,说明包合技术有助于增加薄荷醇的稳定性,延长保香期,为卷烟加香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数据参考,为薄荷卷烟的产品开发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与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7.
原花青素的微胶囊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原花青素喷雾干燥微胶囊化工艺。选用阿拉伯胶和麦芽糊精做为原花青素微胶囊壁材(阿拉伯胶占40%),按芯壁材比为30%、混合物中固形物浓度为20%的组成比例来混合各种材料并经均质处理后进行喷雾干燥。喷雾干燥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88℃,此时产品微胶囊化效率可达88.44%。  相似文献   

8.
董晓  姜子涛  李荣 《食品科学》2012,33(21):91-95
采用紫外光谱法从分子水平考察β-环糊精(β-CD)及其衍生物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二甲基-β-环糊精(DM-β-CD)与欧芹籽精油(PEO)的包埋条件、包埋比,测定25~55℃范围内的包埋常数和热力学参数G、H、S;以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固体包埋物,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及积分球进行包埋物鉴定,并评估其稳定性。结果表明:β-CD与PEO的包埋比为1:1,包埋能力的大小为:HP-β-CD>DM-β-CD>β-CD;包埋反应是以焓作为主要驱动力、自发进行的放热过程;固体包埋物有很好的抗光解和抗热解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在探究环糊精-薄荷醇包埋比及包合热力学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制备及干燥工艺对β-环糊精薄荷醇包埋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β-环糊精与薄荷醇形成1∶1的包合物,在50℃时包埋常数最高,胶体磨法具有较高的包埋效率,喷雾干燥将造成薄荷醇的严重损失,真空干燥法有利于保持包埋效率。该研究能够为工业化制备环糊精-薄荷醇包合物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以麦芽糊精为底物,合成β-环糊精过程中工艺参数的研究,为环糊精生产提供参教指导。经试验得出最佳参数为:添加10%(V/V)环己烷,以DE5.80的麦芽糊精为底物,底物浓度15-20%(m/V),反应温度50℃,反应pH8.5,加酶量5U/g淀粉,反应时间5~10h的条件下,β-环糊精得率最高。  相似文献   

11.
凝聚法制备薄荷脑微胶囊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凝聚法制备薄荷脑微胶囊的工艺过程和方法。采用海藻酸钠和明胶为壁材,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微胶囊化的较佳工艺条件。即海藻酸钠浓度溶液1%,明胶溶液浓度6%,pH值为4.1,温度40℃。薄荷脑用量为1.0g左右。此条件下制备的微胶囊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薄荷醇促透皮吸收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璐  何伟  李勇 《食品与药品》2007,9(6A):44-46
对近年关于薄荷醇促透皮吸收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特色薄荷型卷烟纸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富  刘斌  王平军 《中国造纸》2012,31(1):42-44
将分子囊化薄荷脑涂布于卷烟原纸上,制成特色薄荷型卷烟纸,并应用特色薄荷型卷烟纸卷制烟支.结果表明,与传统薄荷型卷烟的生产相比,采用特色薄荷型卷烟纸生产卷烟,减少了薄荷脑在贮存期间的挥发转移,且特色薄荷型卷烟的薛荷清凉感在抽吸期间不随口数的增加而减少,确保抽吸过程中口味始终如一,改善了薄荷型卷烟的品质,并解决了薄荷型卷烟生产中的环境污染和生产线串味问题.  相似文献   

14.
15.
16.
离了交换吸附固定化酶方法,简单、便宜,但稳定性较差。为了提高采用离了交换树脂固定化酶生物传感器的操作稳定性,在保证较小酶活损失的前提下,利用海藻酸盐对固定化鸡肝酶进行微胶囊化,研究了不同浓度海藻酸钠和氯化钙溶液等条件对酶活保留率的影响。在生物传感器实际操作条件下,对微胶囊化前后的固定化酶活保留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使用质量比0.2%的海藻酸钠和0.1mol/L的氯化钙溶液进行微胶囊化并静置30min时,操作稳定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同时固定化酶活力损失较少。另外,采用在Tris缓冲液中加入0.025mol/L钙离了的方式对防止胶囊的破坏进行了尝试,这进一步提高了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为分离和检测食品和药品中的薄荷醇旋光异构体,通过详细研究非手性毛细管柱和手性毛细管柱对8 种薄荷醇旋光异构体的分离效能,建立串联手性毛细管色谱柱分离、气相色谱-质谱法定量检测糖果食品和药品中8 种薄荷醇旋光异构体的方法。结果显示:无特殊选择性固定相的DB-5MS、DB-624、DB-ALC1、DB-INNOWAX毛细管柱均能实现D/L-薄荷醇、D/L-新薄荷醇、D/L-异薄荷醇、D/L-新异薄荷醇4 对对映异构体的分离,但不能实现其D型和L型旋光异构体的分离。结合CycloSil-B、BGB-175手性毛细管柱分离薄荷醇异构体的互补能力,采用CycloSil-B+BGB-175串联手性毛细管柱,成功分离了8 种薄荷醇旋光异构体,色谱峰均达到分离要求,峰形尖锐对称,响应值和保留时间具有较好稳定性,分离条件下柱流失较小,对薄荷醇检测无明显影响。建立了糖果食品和药品中8 种薄荷醇旋光异构体的定量测定方法,方法的定量限为23.0~72.9 μg/L,加标回收率为86.0%~116.0%。该方法成功用于糖果食品和药品中薄荷醇旋光异构体的分离和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样品中检测到的薄荷醇均以L-薄荷醇为主,大部分样品中检测到微量的其他薄荷醇异构体,并可通过薄荷醇异构体构型组成对不同样品中薄荷醇类型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18.
叶黄素属于类胡萝卜素,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功能,可以避免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受蓝光损伤、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抗肿瘤等;此外,叶黄素还是天然的食品着色剂和抗氧化剂。但是叶黄素存在水溶性和化学稳定性较差、生物利用率低等缺陷,这限制了其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利用食品运载体系可以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分析了限制叶黄素应用的原因,对现有食品运载体系包埋叶黄素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叶黄素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叶黄素属于类胡萝卜素,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功能,可以避免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受蓝光损伤、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抗肿瘤等;此外,叶黄素还是天然的食品着色剂和抗氧化剂。但是叶黄素存在水溶性和化学稳定性较差、生物利用率低等缺陷,这限制了其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利用食品运载体系可以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分析了限制叶黄素应用的原因,对现有食品运载体系包埋叶黄素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叶黄素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