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绮璘 《中国造纸》2018,37(2):66-70
基于田野调查对云南鹤庆龙珠村手工白绵纸工艺的概况、历史、产品、工艺流程等进行阐述,从该村手工造纸工艺近60年的兴衰演变,分析比较了工序、添加剂、工具、生产周期、纸张尺寸等因素的变化和原因,并对龙珠村手工白绵纸工艺的保护传承发展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有效结合、加强从业群体培训、鼓励创新、建立品牌等措施见解。  相似文献   

2.
杨肖  高燕 《西部皮革》2023,(9):27-29
鹤庆甸南白族童帽种类繁多、内涵丰富、装饰性强,兼具民俗审美和民俗文化,是极具特色的白族服饰之一。文章通过田野调查,对鹤庆甸南地区白族童帽的装饰题材、装饰纹样、装饰造型、装饰色彩等方面进行探究分析,进而挖掘了装饰特征背后蕴含的地域性文化特征,以期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创新传承。  相似文献   

3.
张喆  张越  王云 《西部皮革》2023,(24):101-103
鹤庆的白族女性服饰代表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然而,在全球化潮流的冲击下,这一文化遗产面临着同质化的威胁。研究认为保护鹤庆的白族女性服饰文化对于保护整个白族文化传统至关重要,因为民族服饰是文化认同的关键元素。尽管传统节会和旅游活动为文化传播提供机会,但通常忽视了传统服饰的重要性,导致其流失与汉化。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4.
近日,中央美术学院首饰设计工作室的学生们来到云南鹤庆新华村进行白族民间首饰工艺调研与实践活动。在为期一个月的学习中,学生们深入白族村寨,实地走访民间工艺大师,考察,调研白族首饰加工工艺及生产形态,并采用实际操作、拜师学艺等方式,对传统民间文化及首饰工艺有了较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鹤庆吹肝     
鹤庆是滇西北高原金沙江畔的一个小县,鹤庆坝子中有一个十分闻名的手工艺制作之乡--石寨子, 当地白族妇女佩戴的美仑美奂的首饰曾让世人叹为观止。吹肝这一鹤庆特色食品,就是勤劳聪明的白族人家创造出来的,和石寨子精美的手工艺品一样,堪称天下一绝。每年一到十月周(农历十月初十)过后,大多数白族人家,就忙着杀年猪了。天还没有亮,远远就听到从村子里传来猪的叫声,这叫声  相似文献   

6.
鹤庆人杰地灵,生活在这里的白族人是美味佳肴的创造者。他们把废弃的猪大肠和干了后就像木头片一样坚硬、很难食用的里脊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成就了鹤庆美食的另一个传奇。[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鹤庆猪肝鲊     
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的鹤庆县,古称鹤庆府,是白族发祥地之一。碧波荡漾的漾江,从村野如画、河川如网的坝子中央缓缓南流。坝子四周,青山巍巍挺立,山泉淙淙流淌。宋末元初,跨革囊、渡金沙,远征大理国的元世祖忽必烈,曾在鹤庆驻军;因“靖难之役”逃离南京,飘泊西南的明代建文皇帝朱永炆,曾在鹤庆府眠龙洞避难栖身;明代嘉靖年间,因犯颜直谏而谪居云南的四川状元杨升阉,也不止一次慕名到鹤庆府小西湖上泛舟赋诗……  相似文献   

8.
<正>发展导报2015-08-10报道:据史料考证,山西自汉代以来就是北方手工造纸中心之一,造纸原料种类丰富,生产技术精湛。稷山竹纸、平阳麻笺、高平桑皮纸等山西手工纸在中国造纸史上享有盛誉。近日,记者多方走访,通过对山西省手工造纸情况的调查了解,梳理了山西省造纸历史的发展脉络、当前现状与面临困境,并试图呼吁社会各界加强对山西现存手工造纸的认识,以能够从物质和非物质层面促进对手工造纸的研究和保护,让手工造纸重放异彩、盛  相似文献   

9.
纳西东巴手工纸原料荛花树干纤维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切片和离析试验对纳西东巴手工纸的原料荛花树干的纤维直径和长度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荛花树干纤维直径平均值为12.07μm,纤维长度平均值为791.7μm,这与大理白族制造白绵纸的原材料构树的纤维特征类似,说明荛花树干可以用作造纸原料。  相似文献   

10.
董林龙 《中国宝石》2009,(3):232-233
大理白族自治州有一个闻名遐尔的省级民族旅游村。它就是位于鹤庆县西北部凤凰山脚下的新华村,一个集田园风光、民居、民俗和民族手工艺品生产加工为一体的白族村寨。新华村依山傍水,登上凤凰山.可饱览鹤庆坝的锦绣田园风光。  相似文献   

11.
白族诺邓火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有三大著名火腿,就是宣威火腿、鹤庆的圆腿和白族的诺邓火腿,其中白族聚居的云龙县诺邓生产的火腿,在制作工艺方面独特,为国内所罕见.诺邓火腿早在前清时代就经过南方的“丝绸之路”,出口缅甸、印度、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如今,云南大理一年一度盛况空前的三月街集市,“诸商云集,环货山积”,各族人民都争相购买诺邓火腿.它是云南著名的地方特产、民族民间的风味美食.  相似文献   

12.
张彩钰 《造纸信息》2023,(10):98-9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活跃,劳动力逐渐向科技、技术方向靠拢,导致传统手工业面临着严峻的淘汰危机,特别是手工纸行业。文章以云南白族手工纸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传统手工纸的特性及其价值,结合绘本创作的特点,探讨在新时代背景下,云南白族传统手工纸如何在现代绘本领域中再次体现、提升其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13.
周芮 《造纸信息》2022,(10):76-77
古法造纸技艺历史悠久,从汉代起传承至今,是留给当代人的非常珍贵的文化财富。文章介绍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陕西起良村手工造纸技艺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通过文献分析、田野调研、设计实践等方法进行探究,拜访当地的蔡侯纸坊,对陕西起良村手工造纸技艺的历史起源、造纸流程进行的调查研究,针对起良村古法手工纸进行创意开发,希望为起良村古法手工纸开拓出新市场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郭威 《造纸信息》2021,(9):59-60
文章通过分析傣族手工造纸文创产品现状,以傣族手工造纸为设计载体,与地域文化、生态环境以及传统节日相结合,梳理出适合傣族手工造纸的三种文创设计方法,即传统文化的装饰性文创设计、生态可持续的功能性文创设计以及地域民族文化的传承性文创设计。主要目的是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傣族手工造纸与文创设计融合的新思路,并利用文创设计方法研究傣族手工造纸文创产品。  相似文献   

15.
<正>云南棉纸清代纸名。又称云南皮纸。它是云南地区生产的一种手工纸,其原料是构树皮,产地为鹤庆县、腾冲县等地。其中鹤庆纸的厚度比一般手工纸大三倍,韧性强,不易破损,经久耐用。故有"安徽宣纸甲天下,鹤庆棉纸誉云南"之说。云南棉纸因纸白如棉,吸水性好,既可用来书写,也可用于印刷,故云南地区多以此纸来印刷民间使用的历书、经书、家谱等。凤翔麻纸清代纸名。利用凤翔县及周边地区收集来的旧废麻制品(如破布、乱麻绳、  相似文献   

16.
李娅维 《造纸信息》2023,(6):99-100
摘要:白族剪纸是白族人民的一项传统手工技艺,内容以居家装饰和刺绣花样为主。白族剪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的重要表现形式,作为中国非遗项目之一,具有独特的民间艺术魅力。本文探讨了白族剪纸在现代化背景下的传承与创新,以白族剪纸州级传承人杨亚辉为采访对象,使用田野调查和口述史的研究方法,从白族剪纸的历史、变迁、创新3 个方面了解了白族剪纸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认识与思考,探讨白族剪纸在创新中的表现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尼泊尔手工造纸作为一种独具区域特色的传统工艺,愈发受到手工纸研究学者的关注,但国内未见详细的研究介绍。通过文献调研,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尼泊尔手工纸原料、工艺流程、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经调研发现,尼泊尔纸的造纸原料通常选用瑞香科的植物纤维,其中最常用的是白瑞香的韧皮纤维,当地称为Lokta,因此尼泊尔手工纸也被叫做Lokta纸。其造纸工艺流程与藏纸的造纸工序较为相似,均采用浇纸法抄造,并且蒸煮纤维时会加入木炭灰作为化学助剂。综述尼泊尔手工纸的造纸工艺现状不仅能够为今后进一步探讨尼泊尔纸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历程奠定基础,也为尼泊尔古代科技史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2021年是蔡伦逝世1900周年,中国造纸学会联合金光集团APP(中国)将于2021年10月(暂定)在湖南省耒阳市举办"纪念蔡伦逝世1900周年活动暨2021中国造纸学会手工纸与造纸史专业委员会年会"。会议由中国造纸杂志社与耒阳市蔡伦纪念馆共同承办,将邀请造纸史和手工纸领域专家,以及关心和参与纸史研究、手工纸工艺与文化传承的企业和人士,共同纪念蔡伦这位伟大的造纸术发明家,  相似文献   

19.
陈开心 《纸和造纸》2006,25(5):77-78
介绍了云南临沧傣族构皮手工造纸工艺保存最完整的孟定镇芒团村和永康镇芒石寨手工造纸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正2021年是蔡伦逝世1900周年,中国造纸学会联合金光集团APP (中国)将于2021年10月(暂定)在湖南省耒阳市举办"纪念蔡伦逝世1900周年活动暨2021中国造纸学会手工纸与造纸史专业委员会年会"。会议由中国造纸杂志社与耒阳市蔡伦纪念馆共同承办,将邀请造纸史和手工纸领域专家,以及关心和参与纸史研究、手工纸工艺与文化传承的企业和人士,共同纪念蔡伦这位伟大的造纸术发明家,以尊重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