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碘酸钠—磷钼酸钠复合脱硫体系吸收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高碘酸钠—磷钼酸钠复舍脱硫体系的脱硫性能,考察了进气H2S浓度及流速、体系的温度等对高碘酸钠—磷钼酸钠复合体系吸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进气H2S浓度的提高,复合脱硫体系的吸收性能下降,当进气H2S浓度从253mg/m^3提高到410mg/m^3时,尾气中H2S的浓度分别为5.0mg/m^3(180min)和20.0mg/m^3(180min)。在相同吸收总量条件下,随着进气H2S流速的增加,复合体系的吸收性能下降。吸收体系的温度对吸收性能有很大影响,温度越高吸收效果越好。当温度高于43℃时,在180min之内尾气中H2S的浓度皆为零;而当温度为23℃,180min时尾气H2S的浓度为12mg/m^3,表明吸收时的化学反应速度对体系的吸收起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常靖  刘百军  石冈  鲍晓军 《石油化工》2002,31(11):901-904
采用电位示踪技术研究高碘酸钠对磷钼酸钠及其构成的复配脱硫体系(Na3PMo12O40-NaVO3-Na2CO3-NaCl)再生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碘酸钠的加入提高了脱硫体系的吸收性能和再生性能。吸收及再生过程中,高碘酸钠起催化剂的作用,一方面氧化被还原的磷钼酸钠,一方面辅助吸收硫化氢。  相似文献   

3.
采用氯磺酸磺化法合成了一种含有磺酸基和羧基的新型络合剂磺化戊二酸(SG),用SG与乙二胺四乙酸、柠檬酸、FeCl3配制出一种三元络合铁脱硫体系。在连续脱硫装置中考察脱硫液与硫化氢气体体积比、装置运行时间、填料高度等脱硫工艺条件对复配脱硫体系脱硫效率的影响,在再生装置中考察空气流量、再生时间、再生温度等再生工艺条件对复配脱硫体系再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脱硫液与硫化氢气体体积比为0.134、填料高度为0.4 m、脱硫温度为40 ℃、初始pH为 8.0的条件下,原料气中的H2S质量浓度可由227.679 g/m3降到0.011 g/m3,脱除率达99.99%;在空气流量为125 L/h、再生时间为30 min、温度为30 ℃、初始pH为8.0的条件下,脱硫剂的再生率达93.24%。  相似文献   

4.
以1-丁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BMim][Ac])离子液体为吸收剂,用空气和水蒸气的混合气模拟含水湿气,在θ金属网环填料塔中进行脱水实验。探究了离子液体流量、液体含水量、液体温度、空气流量以及进气含水量对脱水效果的影响,获得了最佳实验参数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气体露点降随液体流量和进气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大,随液体含水量、液体温度和空气流量的增加而减小。在液体流量9L/h、气体流量1m~3/h、液体中水质量分数1%、湿气中水质量浓度18.26g/m~3、温度20℃的条件下,气体露点降在40℃以上,干气露点低于-20℃,取得了良好的脱水效果,在工业气体脱水、室内空气干燥等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以疏水性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组件为吸收器,碳酸钠水溶液为吸收液,研究了膜孔径和操作条件对天然气脱除硫化氢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气液流量、吸收液浓度和温度的提高,总传质系数也随之提高;膜孔径对传质系数有较大影响,孔径越大传质系数越高;进气流量对总传质系数的影响最大,液体流量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6.
硫回收尾气催化焚烧催化剂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制了两种硫回收尾气催化焚烧催化剂FCI-xx及FCI-01,催化剂载体为二氧化硅,FCI-xx催化剂的活性组分为两种过渡金属氧化物,在FCI-xx基础上添加一种金属得到FCI-01。FCI-xx适于硫化氢的催化焚烧,最佳催化焚烧操作条件为:预热温度280 ℃、反应温度大于等于320 ℃、氧气过剩系数1.5~2.0、空速4 500~7 500 h-1,在此条件下,当硫化氢进气浓度小于等于3 370 μL/L时,硫化氢的转化率及二氧化硫的生成率均接近100%。FCI-01催化剂对硫化氢和羰基硫均有较好的转化率,适用于SCOT尾气的催化焚烧,其最佳操作参数为:预热温度280 ℃、反应温度350 ℃、空速6 000 h-1、氧气过剩系数1.5~2.0,在此条件下,当硫化氢进气浓度约为2 000 μL/L、羰基硫进气浓度不大于150 μL/L时,硫化氢转化率大于99.9%,二氧化硫生成率为70%~80%,羰基硫转化率高于70%。  相似文献   

7.
磷钼杂多酸钠盐脱硫制硫反应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磷钼杂多化合物是一种新开发的面向天然气净化的液相氧化脱硫剂。笔者综合运用离子选择电极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与能谱等手段对磷钼杂多酸钠盐与硫化氢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磷钼酸钠体系在脱硫过程中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能,脱硫产物中基本不含Mo、P的物相;磷钼酸钠吸收H2S过程的化学反应式为:H2S+Na3PMo(Ⅵ)12O40→S↓+Na3H2PMo(Ⅵ)10Mo(Ⅴ)2O40,即在磷钼酸钠分子中有  相似文献   

8.
引 言重油催化裂化装置是石油二次加工获得轻质油的主要加工手段 ,在石油加工中占有重要地位。轴流式压缩机在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中为再生器中的催化剂流化和烧焦提供主风。由于轴流式压缩机具有效率高、流量大、能耗低、变工况调节灵活等优点 ,而被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广泛应用。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二催化装置设计能力为1.40Mt a。其轴流式压缩机为陕西鼓风机厂生产 ,型号及设计参数如下 :型号AV5 6- 13 进气流量 2 5 0 0Nm3 min进气压力 0 .0 98MPa (a)排气压力 0 .45MPa(a)进气温度 12℃排气温度约 2 0 0℃工…  相似文献   

9.
硫化氢吸收剂是消除油水井酸化过程中产生的硫化氢的酸液添加剂,研究该剂的性能对油田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试验在自主合成的两种硫化氢吸收剂的基础上,研究了其对硫化氢的吸收效率、对硫化亚铁的溶解效率与缓蚀剂的配伍性等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两种硫化氢吸收剂在浓度为2%时,对硫化氢的吸收效率都大于90%;可以降低含缓蚀剂的酸液体系对N80钢的腐蚀速率;由于硫化氢吸收剂或硫化氢吸收剂与硫化氢的反应产物可能吸附在垢样表面,降低了酸液对垢样的溶解效率,所以现场使用时应选择合理的硫化氢吸收剂浓度。  相似文献   

10.
HPWA/SiO2催化剂催化合成十二烷基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溶胶-凝胶法,将不同含量的杂多酸负载在硅基上制得HPWA/SiO2催化剂,并用苯和十二碳烯烷基化反应评价了该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考察了催化剂组成、焙烧温度、反应温度、空速对烷基化反应性能的影响,得到催化剂的最佳组成:杂多酸的含量30%(ω)。找出最佳操作条件:焙烧温度450℃,反应温度220℃,空速1h^-1(WHSV),同时对该催化剂的稳定性和再生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活性高、稳定性好且易于再生,可替代液体强酸用于烷基化反应,是环境友好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1.
氧氯化再生是Pt基催化剂烧结失活后的一种重要再生手段。以丙烷脱氢Pt-Sn/Al_2O_3催化剂为对象,研究了二氯乙烷(EDC)作氯分散剂时Pt基催化剂的再生工艺,重点考察了再生温度、氯浓度对再生效果的影响。采用BET、CO-Chem、ICP、HADDF-STEM和XPS等方法对再生前后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以EDC做氯分散剂可以实现Pt-Sn/Al_2O_3催化剂的再生,氯浓度和温度对再生后催化剂性能有较大影响。当再生温度为500℃、EDC进料速率为0.05 mL/min时再生催化剂的性能最佳。再生处理不会破坏催化剂的织构性质,且能明显提高Pt的分散度、恢复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2.
化学吸收-催化氧化法脱除酸性气中硫化氢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自行研制的脱硫化氢催化剂,用化学吸收-催化氧化脱硫方法,研究吸收塔液/气比、再生空气流量、碱性液的停留时间对炼油厂性气脱硫化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望用于炼油厂酸性气处理。  相似文献   

13.
介绍用于C_8芳烃临氢异构化的铂-氧化铝-氢型丝光沸石催化剂的制备;考察了催化剂的稳定性、再生性、及工艺条件等。试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对C_8芳烃异构化及乙苯转化为二甲苯皆具有良好的活性、选择性、稳定性及再生性能。在反应温度为380—390℃,压力7.5—8.0公斤/厘米~2,空速2.0时~(-1)(重)左右时,反应产物中的对二甲苯含量达到热力学平衡浓度的95%左右;乙苯转化率达30%以上;C_8烃的收率在96%以上。  相似文献   

14.
Na_2WO_4-H_2O_2体系催化1,2-丙二醇和丁二醇的选择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敏  李敏  徐斌  郑宏杰  李贤均 《石油化工》2004,33(11):1055-1059
以钨酸钠为催化剂、30%H2O2为氧化剂,选择性氧化1,2-丙二醇、1,2-丁二醇、1,3-丁二醇。研究了酸性助剂的作用,比较了钨酸钠、钼酸钠、磷钨酸和磷钼酸的催化性能以及不同底物在体系中的反应结果。反应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升高虽然可以提高转化率,但对选择性生成羟基酮不利。催化剂和氧化剂的增加则促进副产物乙酸和甲酸的生成。增加酸性助剂可以提高1,2-丙二醇的转化率,但反应生成羟基丙酮的选择性降低。以钨酸钠为催化剂,在反应条件为温度55℃,时间60 mm,n(Na2WO4·2H2O)/n(邻苯二酚)=1时,1,2-丙二醇转化率可达13%左右,生成的羟基丙酮的选择性可达92.3%。该反应条件下,1,2-丁二醇、1,3-丁二醇的转化率分别为29.2%和77.5%,生成的1-羟基-2-丁酮和4-羟基-2-丁酮的选择性分别为65.8%和85.3%。  相似文献   

15.
考察了硫化温度、硫化氢质量分数、硫化压力等工艺条件对器外完全硫化态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对硫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采用气相成膜微钝化技术对器外完全硫化态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进行处理,可较好地解决其与空气接触时性能不稳定的问题;在硫化温度为350℃,硫化氢质量分数为0.3%,硫化压力为0.5 MPa的较...  相似文献   

16.
柠檬酸铁处理高浓度硫化氢再生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应用络合剂、稳定剂、消泡剂以及铁盐组成的催化剂,进行了络合铁空气再生的实验研究。实验表明,利用空气再生柠檬酸铁催化剂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再生的最佳工艺参数为:pH4.0;温度40℃;空气流量1、25m^3/h,配备合适的分布器。20min左右再生效率为90%以上,比文献报道的再生效率有大幅度的提高,而且在低pH值条件下实现络合铁催化剂的再生,降低了脱硫过程中铁的损失。  相似文献   

17.
引言浆液脱硫(slurrisweet)是从天然气中脱除硫化氢的一个新发展的方法。它是非再生性、间歇式化学法,此法在二氧化碳存在下选择性的脱除硫化氢。对含硫化氢浓度低的天然气,本法作为替换氧化铁或海绵铁法而被发展。有些天然气利用再生式的化  相似文献   

18.
荧光标记马来酸酐-丙烯酰胺水处理药剂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以马来酸酐(MA)、丙烯酰胺(AM)及荧光单体4-甲氧基-N-(2-N’,N’-二甲基氨基乙基)萘二甲酰亚胺烯丙基氯化铵(FM)为原料制备的共聚物FM—MA—AM水处理药剂的荧光性能和阻垢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聚合物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82nm和461nm;共聚物药剂的荧光强度与其质量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当共聚物药剂浓度为30mg·L^-1时对碳酸钙阻垢率可达60%;冷却水体系pH使用范围较宽;水质体系钙离子浓度小于800mg·L^-1时共聚物药剂阻垢率仍达50%以上;水质体系温度达90℃时,仍保持较高阻垢率,具有较好的耐温性能和钙容忍度;可以与其他常规阻垢剂复配使用,对其荧光性能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9.
对板式塔内Fe/Cu体系沉淀/氧化脱除气体中硫化氢工艺进行了中试研究,考察了操作风量、液气比、起始pH值和硫化氢入口浓度对硫化氢脱除效率的影响及鼓风量、液柱高度对Fe3+氧化再生的影响;并进行了综合实验,结果表明,含120g/L Cu2+7、0g/L Fe2+及70g/L Fe3+的吸收体系即能对硫化氢体积分数为1000×10-6的硫化氢废气100%稳定脱硫,除消耗O2外,过程不消耗任何原料,不产生二次污染,体系无降解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以氧化栲胶(Teos)-MnSO4为脱硫剂,采用氧化-还原电位方法进行脱除硫化氢的研究,考察了该体系用于脱硫的热力学可行性、MnSO4对氧化再生性能、脱硫液电位和脱硫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Teos-MnSO4碱性溶液脱硫在热力学上是可行的;影响脱硫液贫液电位的主要因素是Teos,随Teos浓度1 g/L~3 g/L增加而降低;MnSO4 0.025g/L无需另加入络合剂能稳定存在,模拟氧化再生过程实验表明锰盐能改善栲胶脱硫液的氧化再生性能,络合剂柠檬酸0.25 g/L的加入对此影响不明显;模拟脱硫过程实验表明脱硫液电位与所含H2S浓度的对数成线性关系,而脱硫液硫容较低,欲提高其硫容须添加其它变价金属组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