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庄晓敏  杜波 《中外建筑》2024,(3):109-114
从文化生态学视阈下深入剖析乡土植物所蕴含的深厚文化意蕴,总结当下乡土植物的应用现状,帮助人们更全面深入地认识乡土植物在“此时此地”的价值及其应用缺陷。辨析地域主义和文化生态两个层面的“乡土设计”,从质量耐久、功能持久、审美经久三方面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乡土植物的审美价值,并提出合理设计功能实现、有机构建空间秩序和科学组织生态适宜的乡土植物应用策略,以此进行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土植物应用的探讨,以推动当下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的健康可持续。  相似文献   

2.
传统村落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和中国人的乡土情结,村落空间形态诠释着乡情、宗亲、落叶归根等民族情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是保护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农村建设必须十分重视的问题。通过对乡土文化与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因果分析.认为新农村建设应立足于维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乡土重建.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3)
除却人文内涵,建筑作为物质存在的审美客体,在线条、形体、色彩、质感、装饰等建筑语言上也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海口骑楼建筑备受学者关注,但更多的是挖掘其人文内涵,较少涉及物质本体审美。该文立足建筑的客观形态,从比例和尺度、空间与结构、建筑的装饰、建筑的材料和色彩、建筑的环境特色五个方面进行论述,尝试构建骑楼建筑形态审美的体系。  相似文献   

4.
城市在当代,进入到一种审美经济化和经济审美化的大审美经济形态。而博物馆在城市大审美经济的的发展中,承担美学堡垒功能,其重要的审美价值展现同时,也体现为卓越的经济价值。博物馆设计及管理,攸关当代城市大审美经济发展的水平及层次,是一个城市审美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组成。体现在建筑形态、功能设计、展览策划、商业活动结合等方面的博物馆当代设计,在充分适应城市大审美经济发展需求的适应和满足中,有效推动城市大审美经济的发展和壮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东北汉族传统民居形态的分析和特征整理,从民居建造的材料选择、房屋的结构形态以及空间布局特征三方面入手,阐述其中适应当地气候、地理特征的生态化营造方法,为民居营建的生态化技术改进以及乡土景观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参照。  相似文献   

6.
传统聚落形成机制研究框架——以云南滇西北地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倩 《华中建筑》2010,28(5):166-168
基于乡土聚落在建筑和规划等方面所具有的显著文化特色和民族理念,笔者对我国乡土聚落的研究现状做了一个梳理,并简析了云南乡土聚落的研究历程。云南滇西北地区因其特殊的自然地理和民族文化,使部分传统乡土聚落保持了原始的聚落形态,系统研究聚落的形成机制问题,必然对聚落的演变、发展以及中国当代城市规划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丹  谢吾同 《华中建筑》2004,22(B07):A0045-A0046
文章论述了吐鲁番民居的构成元素及其组合不仅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也印刻着特殊的维吾尔文化与吐鲁番乡土文化。其形态元素及构成虽非常简单,但其内涵却极其丰富。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美丽乡村"建设运动得到了全国性的响应,并由此蓬勃发展;但部分在建设过程中,忽略了乡村原有的自然特色,滥用景观元素,导致了乡土文化的破坏与丧失。本文通过对闽西客家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调查研究,从村落外部空间的山水选址、村落内部的空间格局、院落空间与建筑类型四方面挖掘村落的空间特色与村落空间所承载的乡土文化。从空间的角度出发,在传承、延续乡土文脉的问题上做出创新性的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乡土文化是地域特色和本土文化的集中体现,往往蕴含着特定的地方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审美需求的变化和生态观念的增强,乡村生活和来自于大自然的乡土景观开始受到广泛的欢迎。因此,将乡土文化应用到环境景观造型设计的具体实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此,本文基于乡土文化概念与特征,就乡土文化在环境景观造型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15)
民族服饰同民族文化、历史具有紧密联系。在上千年的文化熏染下,我国民众逐渐创造出了一个完整的民族服饰文化体系,包含了博大的民族精神和中国气派。现阶段,我国的民族服饰能够充分体现人们的内心情感,也能将我国不断进步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现状展现出来。我国民族服饰在体现自身本质特征方面,应用了艺术化概括手法,反映出我国民族服饰语言从审美意象到具体化形态语言情和意的整合构筑与传达。文章从民族服饰的历史文化承载性和民族审美情感的阐释性出发,从造型语言入手,探讨民族服饰情与意的整合传达。  相似文献   

11.
建筑审美是一个较为复杂、综合性很强的文化现象,审美主体既要经历情感、想象的认识心理过程,又要从审美需要、欲望等价值心理来审视,而审美客体建筑是诸多艺术门类的一个综合体,同时又是丰富的历史文化精神的载体,海口骑楼作为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不仅物质的建筑形态审美特征显著,同时蕴涵在物质层面之下的精神层面的审美特征也耐人寻味,本文试从怀旧审美、残缺审美、骑楼审美的价值取向以及骑楼街区民俗文化审美角度来阐述海口骑楼建筑的审美,重点在于精神层面的审美研究。  相似文献   

12.
钱云  杨雯  郦大方 《现代城市研究》2013,(1):103-110,116
哈尼族是居住在我国西南山区的众多少数民族之一,长期以来保留了大量社会文化传统和独特的聚落形态,是乡土聚落研究中极有价值的研究对象。近年来受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哈尼族传统的聚落形态开始产生变化。本文基于乡土聚落形态演变理论,选择云南省勐海县曼冈寨为案例,充分利用测绘、访谈等研究方法,探讨了哈尼族血缘、政治、经济三种社会关系的变化与聚落形态演变的相互关系,为深入理解这一进程提供了良好的实证案例。  相似文献   

13.
真实地表现建筑的结构形态,并对其进行艺术上的加工和传达可以充分地展示大跨度建筑独特的形态美。大跨度建筑结构形态的审美表现特征主要体现为:理性美、简约美、仿生美和传统文化中审美"原型"的再现。大跨度建筑结构形态美的创造需要建筑师通晓建筑设计和结构工程的理论,并具备较高的美学素养。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3,(3)
乡土小说的家园想象是乡土创作在乡土中国受到现代性侵染并进而反思现代性后,以人为中心,极力张扬人的价值,展现浓厚的人性道德情愫和自由精神的叙事格局。对这一叙事格局的探讨,不能离开现代性语境。本文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乡土小说为对象,以对现代性语境的反思为背景,从社会文化及心理学角度对乡土小说创作与现代性问题进行联系性考察,挖掘出现代性进程中乡土作家们内在的精神矛盾和复杂的文化心理,揭示出乡土小说家园想象乃至乡土创作的现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传统村落中的乡土文化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影响着传统建筑环境,传统建筑环境也从空间构成、建筑形态、细部装饰等各方面反映着乡土文化的特征.以陕北乡村传统建筑环境中文化特征的研究为例,主要包括乡土文化与乡土建筑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文化特征的影响因素与表现方式、文化特征的变迁等研究内容.并且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乡土文化与乡土建筑环境整体性保护方法,对于乡上文化和传统建筑环境的有效传承和利用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门窗》2017,(5)
阿尔瓦·阿尔托的建筑作品通常被冠以"人性化设计"的称号,这得益于建筑师本人对于芬兰传统文化和本土自然资源的独特理解,但究竟他的建筑作品是通过一种怎样的设计手段来达到这种具有人情化的空间体验效果的,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探索。其中,建筑师自身对于技术策略和手段的选择又直接影响着建筑设计的最终实现程度,因此他对诸如建筑结构选型、材料取舍等方面的审美趋向和价值判断将会左右其设计理念与思维方式。本文试图从建筑结构技术的形态审美角度来对阿尔托的建筑作品进行一定的分析,挖掘其潜在的规律性与设计的逻辑性,从而加深对其作品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22,(1)
该文通过对"和合二仙"艺术图式的大量文献研究,厘清其不同时期的艺术形态与寓意象征,从材料、艺术类别、工艺、呈现载体、风格等角度总结其演变规律。"和合二仙"传统艺术图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应用领域中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符合社会需求的寓意象征。"和合"图式具有极高的传承价值与审美价值,新时代的图式会根据大众的需求而变化,令大众进一步聚焦传统文化。"和合二仙"艺术图式的艺术形态既是地域"和合"文化的载体,又是社会需求的符号化表现,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与无限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张蕾 《中州建设》2005,(2):68-68
中国传统庭院具有空间与文化的双重本质.空间形态和文化认同二者共同确定了其在传统建筑中作为空间原型的定位.其意境的创造更折射出中国文明特有的审美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丁旭  宫艺兵 《山西建筑》2012,(22):15-17
指出中西古代建筑中窗的形态丰富多样、工艺精湛,反映了建筑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倾向,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从建筑文化、建筑材料、装饰题材及装饰方法等方面论述了中西古建筑窗形态的差异,以达到从古建筑的窗的形态中汲取精华,力求对现在窗体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从古代自然的精神灵性着手,梳理西方景观的精神与审美发展历史,强调文化诠释在遗产景观中的差异性和重要性。东西方古代景观在最初均具有强烈的精神和道德价值。在中国,自然对于精神的重要性,通过儒、释、道等文化的糅杂一直延续至今。在西方,古代自然的精神性价值并未得到延续。景观及其自然本身所蕴含的精神价值转变为对伦理和美的形式的关注,直至17世纪审美科学的引入。西方理性主义、科学和计量学自17世纪始不断发展,至今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18—20世纪,德国和英国哲学家们就审美、景观、遗产和自然的议题进一步争论。21世纪,世界遗产价值仍依照西方一贯的计量评价方法,在既有标准下,以客观价值评价为主导,排斥与主观因素相关的精神和审美价值,导致了中西方景观遗产保护和管理的价值分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