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分析南通市沿江、沿海地区水闸引河冲刷现状及原因,提出改善河口平原地区水闸消能防冲措施:①优化改善水闸消能防冲的设计,避免或减少折冲水流现象;②提高水闸管理人员素质,改进水闸运行管理方法,对工程进行科学合理调度运用.  相似文献   

2.
3.
磨碟头水闸是大型分洪闸,已运行20余年,下游冲刷破坏严重。作者对该闸的消能防冲能力进行安全分析,提出了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高落差水闸消能防冲设计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落差地区水闸设计中,对下游消能防冲措施选择正确与否,对整个工程的安全影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着重介绍了多级跌水消能措施在高落差地区水闸下游消能防冲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安坎水闸过闸水流流速不稳定,消能设施设置不当,每年到了泄流期,水闸消力池下游海漫及防冲槽均遭到严重冲刷,导致水闸出现冲淘塌岸现象,从而影响到整个水闸的稳定性。为了使消能设施能够满足消散动能与均匀扩散水流的要求,使闸下游流速均匀,避免发生偏流,结合安坎水闸实际过闸水流情况,对水闸消力池、海漫及防冲槽等消能防冲设施进行设计,并确定消力池的池长、池深,底板防冲抗浮厚度、以及海漫长度、抛石防冲槽深度,为同类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北溪水闸枢纽下游消能防冲设施除险加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建洪 《东北水利水电》2011,29(1):63-66,72
根据北溪水闸下游消能防冲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采用理论分析结合模型实验,经过方案比选,拟定采用一级消力池底流消能、加长并加固海漫和防冲槽的除险加固措施,成功地解决了该工程几十年来存在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7.
由于土质河床抗冲能力差、地基压缩性大、承载能力低、易液化等特点,平原地区的许多水工建筑物常因遭受水流冲刷而破坏,其中,特别以水闸最为显著。水闸在提闸放水时具有很大的动能,极易构成闸下冲刷。因此,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消能防冲措施,以减少水流对水闸安全的威胁。  相似文献   

8.
基于某除险加固工程水力学模型试验,通过对闸下水流流态、流速分布、特征断面垂向最大平均流速以及冲刷特性的观测,分析了设计方案条件闸下水流流态恶化及冲刷严重的原因,即下游翼墙加固改变了水流的边界条件,导致出闸水流受到边界挤压而主流集中,局部流速增大,冲刷加剧。通过不同消能防冲方案的试验比较,提出了利用分隔墩消除出闸水流集中的现象;分隔墩消除了主流受边界挤压现象,起到了改善闸下水流流态,均化闸下水流流速分布,降低河床最大流速,减轻闸下冲刷的作用,且体型结构简单,易于施工。  相似文献   

9.
对西溪水闸上、下游河床冲刷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公式计算和水工模型试验验证,提出适合该工程除险加固后运行调度的消能防冲方式,可为同类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平原区水闸闸下消能防冲与闸门控制运行的特点,基于水力学理论分析,导出了消力池最大深度的计算公式。以沙颍河郑埠口水利枢纽工程为例,确定消力池的设计方案。根据消能防冲应满足的水流条件,由系列模型试验资料绘制了闸门控制运行曲线图,继而依据该图制定了满足消能防冲要求的闸门控制运行方式。应用结果表明,采用该消力池方案设计并按此闸门控制方式运行,能很好地满足消能防冲要求。  相似文献   

11.
浅谈水闸下游底流式消能防冲设计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闸下游底流式消能防冲设计主要是利用水跃进行消能,设计时找准水闸运行工况,正确判断发生的水跃类别就显得光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冯建江  陈海雄 《中国水利》2010,(8):31-33,38
水闸消能一般采用底流式(水跃)消能,但它往往又是在低水头情况下泄流,佛汝德数低,水闸消能效果较差。为了提高水闸的消能率,采取了有效的工程措施,即在普通消力池的基础上增加了辅助消能工以及修建复式消力池等工程措施。通过分析研究可知,水闸的消能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复式消力池消能率较高,能起到良好的消能效果。  相似文献   

13.
选用起动流速与天然沙的起动流速之比与流速比尺一致的模型沙,对建于砂质粉土上的青草沙水库下游水闸的消能冲刷进行了试验研究.比较选用了在消力池末端设齿坎的辅助消能方案,冲刷程度显著减轻,为优化低Fr数水闸的消能防冲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底流式消能是水闸常用的消能方式,海漫是其消能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介绍了海漫的结构形式、布置方式及主要结构尺寸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5.
邓群  马玲 《江苏水利》2021,(10):28-32
以龙泉港出海闸为例,分析感潮河口闸下冲刷破坏机理,进行除险加固方案设计,并对水闸除险加固后安全运行进行研究,主要方法是采取现场水文试验率定出过闸流量与水位及水位差的关系,结合加固护底及外侧滩地不冲流速的计算结果,进一步优化水闸运行调度方案,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6.
某水利枢纽的溢流坝为曲线型重力坝,由两边各2孔(高挑坎)和中间4孔(低挑坎)组成。选取了两种不同粒径的散粒体模拟基岩研究下游消能,试验测了水舌入水形态和相关的一些水力学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该工程坝的基础、右侧电厂和尾水渠导墙未受到冲刷破坏,溢流坝的泄流能力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结合“高垌水利枢纽水工整体模型试验”的研究成果,针对闸坝堰型选择和消能方案两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论述。经研究推荐低堰三角形分流墩联合消能布置。  相似文献   

18.
潮州供水枢纽拦河水闸消能工改造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瑞山 《吉林水利》2007,(11):3-4,7
潮州供水枢纽拦河水闸消能工因下游河床下切,水位降低消能不充分,导致浆砌石海漫被冲毁。为改善出池流态保护拦河闸坝,对消能工进行了改造,增设了二级消力池、海漫采用格宾护垫等工程措施。经改造后近一年的运行,消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下游水位对水平旋转内消能泄洪洞水力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争鸣  贺立强  汪振 《水利学报》2005,36(10):1213-1218
通过试验研究与分析,发现下游水位对水平旋转内消能泄洪洞的各种水力特性均有较大的影响,且均与环流内空腔压强P0的变化有关。随下游水位的变化,洞内可能出现不同的流态区。在一定的下游水位范围内,泄流量具有最大值。通气孔的通风是由于两种完全不同的机理所致:在相对下游水位等于1左右,通风量变化急剧且具有最大值。空腔直径随下游水位的降低而增大,并趋向于常数,随下游水位上升而减小并趋向于零。在较高的上游水位时,壁面压强随下游水位的上升呈幂指数增大或线性增大;在相对下游水位等于1左右,不同的上游水位时消能率几乎为常数,但在相对下游水位大于1后,下游水位的增大会导致消能率较大的衰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