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脏超声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120例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接受体检的10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心脏超声检查,比较分析其超声诊断指标。结果:观察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E/A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以及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50ms所占百分比(PNN50)等心脏变异率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超声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具有显著价值,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采取心脏彩超临床诊断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入心脏彩超患者总计458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入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纳入对象均开展心脏彩超检查,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LAD、LVPWT、LVEDD数值高于对照组,E/A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采取心脏彩超干预,可明确判断患者心功能及疾病严重程度,对后续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心脏超声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的60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70例同期进行治疗的患有高血压但无阵发性房颤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心脏超声并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E/A)为(0.80±0.2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E/A)(0.59±0.15),观察组LAD(45.12±2.16)mm显著优于对照组LAD(31.08±2.07)mm,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LVEDd及IVSD/LVP-Wa与对照组LVEDd及IVSD/LVP-Wa均无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使患者的心脏结构发生变化,使患者的(E/A)和LAD显著扩大,值得引起医疗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顾梅 《影像技术》2014,26(4):31-32
目的:回顾性分析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在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126例已确诊为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分别采用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进行诊断,将行心电图检查分为对照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为研究组,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方式的影像学资料。结果:研究组左室壁肥厚检出率81.75%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室肥厚劳损检出率30.95%,并且研究组左房肥大检出率69.84%显著高于对照组左房肥大检出率15.08%(19/126),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行超声心动检查,更有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与诊断,可以作为临床疗效与预后效果判断标准,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超声心动图诊断早期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诊的早期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志愿者80名,分别设为实验组、对照组。收集两组的超声心动图资料,对比两组的LVEF、LVEDD、ISV等超声心动图资料,并收集整理超声心动图对实验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以及不同血压分级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资料。结果:超声心动图诊断早期HHD的准确率为95.0%。实验组患者的LVEDD与对照组健康志愿者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实验组的ISV、LVPW、LAD值均高于对照组健康志愿者,P<0.05;且实验组的LVEF和E/A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实验组患者中,随着血压分级的增加,ISV、LVPW、LAD值也随之提高,二者呈正相关关系,P<0.05;随着血压分级增加,LVEF水平和E/A比值随之下降,二者呈负相关关系,P<0.05;血压分级与LVEDD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在早期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诊断中应用价值高,能早期检测出左室舒张功能受损、左房扩大等,利于临床医师早期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同时指导临床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慢性心衰患者心脏超声诊断参数价值。方法:以2017年1月-2017年12月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纳入155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65例作为对照组,均行心脏超声检查,分析心脏超声诊断参数价值。结果:研究组心脏超声参数、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而升高,心衰超声参数、BNP水平均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关系,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超声诊断参数能够反映患者的心功能分级,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7.
舒庆兰  顾鹏  唐雪梅 《声学技术》2011,30(3):241-245
为了将反映高血压患者心功能的常规指标与声学定量技术(Acoustic Quantification,AQ)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评价高血压左心功能变化,将实验对象分为对照组30例和高血压病组45例,将高血压组分成非肥厚组和肥厚组;对各组进行了常规心功能指标及AQ检测。各组间DBP、LVM、LVMI、IVS、IVPW、LA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非肥厚组与肥厚组的VE/VA及RF/AF降低,AFF及LVESV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肥厚组RFF降低,PAFR、LVEDV及OAFV增加(P〈0.05)。常规心功能指标中EF同AQ指标中EF进行非配对T检验,显示前者低于后者(P〈0.05)。实验结果表明,AQ技术作为一种新的能评价舒张功能障碍的新方法,可视为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的补充,结合此两种方法可有效提高临床诊断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心脏超声与心电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效果及检出率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选取时间为2017年10月-2018年12月,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行心电图检查,观察组行心脏超声联合心电图检查。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左室增大、左室肥厚、主动脉扩大、主动脉弹性减退等检出率,与对照组对比,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接受心脏超声联合心电图检查,可以提高疾病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心动图对急重症心血管疾病的诊断研究。方法:纳入我院急诊接收的100例急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时间为2018年3月-2020年1月。100例患者均接受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将检查结果与多普勒超声、临床证实进行对比,探究其诊断价值。结果:多普勒超声左室舒张末期容量(65.68±4.91)cm/m2、左室舒张末期内径(50.01±1.28)mm,床旁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末期容量(66.17±4.58)cm/m2、左室舒张末期内径(49.85±1.85)mm,多普勒超声与床旁超声心动图诊断左室舒张末期容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无明显差异(t=0.792,0.711,P0.05)。床旁超声心动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扩张型心肌病、严重心律失常、高血压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心肌炎后左心力衰竭、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大量心包积液、心肌炎后左心衰竭、急性肺动脉栓塞、肺心病急性发作与临床证实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超声心动图表现:(1)单纯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为梗死段室壁变薄,三层结构存在,节段性室壁运动明显减弱,或者存在明显消失;(2)心肌炎后左心衰竭的超声表现为左心室增大,室壁运动弥漫性减低,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即可确诊;(3)肺心病的超声表现为肺动脉内径增宽、右心室增大、三尖瓣反流以及肺动脉压增高。结论:急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接受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其检查结果与临床证实相差不大,与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几乎无差异,且该诊断方法能够及时有效地诊断急重症心血管疾病,属于较为便利的诊断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心脏超声指标探讨心房颤动并发血栓栓塞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其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指导和决策支持。方法:回顾性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菏泽医学专科学校超声医学教研室收治的1 128例经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为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心房颤动患者是否并发血栓栓塞分为两组,未并发血栓栓塞患者作为对照组(n=944),并发血栓栓塞患者作为研究组(n=184)。采集患者心脏超声指标,进行随访观察,记录2年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状况,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绘制风险列线图,评估模型灵敏度、特异度和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研究组患者年龄、吸烟占比、LAD、RA、LAA、LVEDD、血清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研究组LVEF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吸烟、LAD、LVEDD、LASd、LAA、LVEF、hs-CRP为心房颤动并发血栓栓塞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列线图模型内部验证结果显示:CI为0.953,列线图模型对心房颤动并发血栓栓塞预测值与实际值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心脏超声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患者78例,选取单纯性高血压的患者39例作为对照组,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39例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E/A比值、左心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以及室间隔/左室后壁比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E/A比值、左心房内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室间隔/左室后壁比值方面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高血压会导致心脏结构发生变化,并且还会出现左心房扩大以及其他生理指标的变化,而左心房扩大不仅是导致心房颤动发生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患者心房颤动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评价心脏-血管耦联关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80例健康体检者,应用Bruce方案研究运动负荷变化情况,观察运动前、高峰期、运动后恢复期左室结构参数、二尖瓣瓣口血流动力学参数、左室侧壁二尖瓣环组织多普勒参数和左室功能参数变化情况,并计算动脉弹性(Ea)、左室弹性(Ees)、心脏-血管耦联(VVI)。结果:Ea、Ees在研究中各个阶段存在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运动后均出现上升情况(P0.05),心脏-血管耦联指数VVI在各个阶段均无较显著改变(P0.05)。结论:健康者在运动后血管弹性上升且和左室弹性上升相一致,健康者心脏-血管弹性匹配、功能耦联存在较狭性范围内,VVI无显著改变,超声评价心脏-血管耦联一定程度上存在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并探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4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诊断结果 ,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0例。对对照组采用二维超声检查,对研究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将患者的两种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对比两组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负荷率。结果:研究组的诊断符合率为90%,对照组的诊断符合率为60%,研究组患者的血流丰富程度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阻力指数也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对甲状腺癌的诊断均有较好的临床诊断准确率,为提高临床诊断符合率,可将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应用,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讨论超声心动图对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的左心功能评价的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6例慢性心功能衰竭Ⅱ-Ⅳ期患者和52例正常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LVEF%、E/A和FS%,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心脏结构变化和心功能等级有关;左心功能指标E/A低于正常组,表明左心功能的变化。结论:超声对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的左心功能评价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下肢静脉曲张应用超声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了我院2014-2016年收治的下肢静脉血栓患者96例,随机分为了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采取了X线血管造影技术进行诊断,研究组患者采取超声检查对于血管进行诊断,对比两组患者诊断结果的合格率。结果:其中对照组诊断结果,急性期合格率为80.7%,慢性期诊断合格率为77.7%,总合格率为81.2%。研究组患者中急性期诊断合格率为96.4%,慢性期诊断合格率为94.4%,总合格率为95.8%,两组合格率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下肢静脉血栓患者采取超声进行临床诊断准确率较高,且安全、无创,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高频与低频超声联合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诊断的急性阑尾炎患者2488例,根据诊断方式差异分为两组均1244例,其中对照组实施低频超声,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高频超声,观察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结果:研究组诊断准确率高于98.15%,高于对照组89.47%,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疑似急性阑尾炎的患者可采取高频与低频超声联合检测,临床诊断准确率较高,有利于患者及时进行诊断,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分析64排螺旋CT多期相血管成像与冠脉造影诊断心肌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诊治的98例心肌桥患者(均行64排螺旋CT和冠脉造影检查),按检查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心肌桥诊断的一致性、心肌桥长度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情况。结果:两种检查方式在心肌桥诊断中具有较高一致性(Kappa=1.00);研究组检查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研究组检查肌桥长度与对照组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螺旋CT多期相血管成像与冠脉造影诊断心肌桥均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但64排螺旋CT对心肌桥长度诊断更具优越性,临床应用现实意义更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腹症诊断中应用全面腹部超声与选择性腹部超声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84例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传统选择性腹部超声检查,观察组采用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对两组患者超声检查时间、临床诊断时间、诊断符合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检查时间较对照组长,诊断时间较对照组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诊断符合率为97.62%,对照组诊断符合率为8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腹症采用全面腹部超声检查虽然检查时间较长,但是可缩短临床诊断时间,提高确诊率,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为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分别行心脏B超和心电图检查的有效率。方法:择取我院于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54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参与研究,所有患者经病理检查证实,分别为本组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以及心脏B超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检出情况。结果:经心脏B超检查后发现左心室增大患者36例,占比(66.67%),左心室肥厚患者23例,占比(42.59%),左心房增大患者18例,占比(33.33%);经过心电图检查后结果显示左心室增大患者20例,占比(37.04%),左心室肥厚患者12例,占比(22.22%),左心房增大患者9例,占比(16.67%),组间数据在统计学中,该差异存在意义(P0.05)。结论 :在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中,应用心脏B超检准确率显著优于心电图检查结果,并且不会对患者机体造成创伤,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0.
钟献凤 《影像技术》2013,(6):13-14,10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选择我院来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患者97例.其中正常人31例。高血压患者36例,冠心病患者30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所选患者的E峰速度、A峰速度、E/A比值、E峰减速时间(DT)等,并比较。结果:冠心病组与高血压组间的E峰速度、A峰速度、E/A比值、E峰减速时间(DT)无明显差异(P〉0.05),冠心病组、高血压组的E峰速度、E/A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A峰速度及E峰减速时间(DT)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在临床诊断左室舒张功能上有一定的价值,E峰速度、A峰速度、E/A比值、E峰减速时间(DT)等指标与左室舒张功能障碍有明显的相关性.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