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丁烷四羧酸整理剂、次磷酸钠催化剂体系对棉织物进行免烫整理,通过热重和差示量热扫描法以及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的测试分析,筛选出合适的焙烘温度。探讨了丁四羧酸和次磷酸钠用量、整理液pH值对整理后织物折皱回复角和撕破强力的影响。实验室试验证明,以丁四羧酸质量分数为7.0%、次磷酸钠质量分数为1.6%对平纹和斜纹棉织物进行整理,其免烫效果明显。工业化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在撕破强力符合ASTM D2262标准的前提下,棉织物的DP等级达到3.0,手感柔软,无甲醛释放。同时发现,撕破强力保留率还有下降空间,因此DP等级有望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纯棉薄织物的低温免烫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启宏  杨伟  曾林泉 《印染》2007,33(10):25-27
对纯棉薄织物低温免烫整理中的树脂、催化剂和添加剂用量,以及焙烘温度和时间等进行单因素试验;分析影响免烫整理效果的主要因素,得到其优化工艺条件:100g/LWFR-3B,20g/LC-2,40g/LWFS-1,50g/LWFE.1,1g/LPA-2,125℃焙烘4min。整理后织物的平整度DP可达3.5级,断裂拉伸强力保留率不低于60%,织物残留甲醛量〈75mg/kg。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二元羧酸(苹果酸MA、酒石酸TA、)、三元羧酸(柠檬酸CA)、四元羧酸(丁烷四羧酸BTCA)及其复配在棉织物免烫整理中的应用。采用折皱回复角、撕破强力、白度及傅里叶红外光谱,比较单一多元羧酸及复配多元羧酸对棉织物免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单一多元羧酸的抗折皱整理效果,BTCA>CA>MA>TA;多元羧酸复配整理时,四元羧酸BTCA与三元羧酸CA复配最具可行性,且羧基浓度的适用量为BTCA 0.86 mol/L和CA 0.34 mol/L。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以BTCA为交联剂的纯棉针织物的免烫整理工艺,制定了较为合理的免烫整理工艺流程,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分别对交联剂、催化剂、柔软剂等三项因素进行了三因子、三水平试验,得出了纯棉针织物的最佳免烫工艺为:BTCA为65g/L,SHP为75 g/L,柔软剂为60 g/L.  相似文献   

5.
《印染》2019,(18)
采用树脂PCLN对纯棉针织服装进行免烫防缩整理。研究了树脂质量浓度、喷淋带液率、预烘温度、熨烫工艺、焙烘温度及时间对织物免烫防缩性能的影响。优化的整理工艺为:树脂PLCN质量浓度60 g/L,喷淋带液率120%,预烘温度80℃,预烘之后进行熨烫整理,焙烘温度150℃,焙烘时间3 min。采用优化工艺整理的纯棉针织服装,经家庭洗水20次后缩水率在-3%~+3%,外观平整度4.0级,游离甲醛质量分数75 mg/kg,成衣的鼓破强力保留率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6.
7.
通过对树脂整理的种类和浓度、催化剂浓度、添加剂及其用量、焙烘温度和时间等进行单因子试验,找出影响免烫整理效果的主要因素,并进行正交优化试验,确定棉府绸免烫整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树脂NEC55g/L,催化剂NKC11g/L,聚乙烯乳液PE230g/L,硅油SIO40g/L,聚氨酯UT7030g/L,催化剂U3g/L,渗透剂EP2g/L,柠檬酸1.5g/L,轧液率75%,150℃焙烘3min。整理后的织物平整度可达3.5级或以上,断裂拉伸强力保留率不低于55%,织物残留甲醛含量<75mg/kg。  相似文献   

8.
《纺织导报》2006,(8):56-57
当今社会,除了纺织品的尺寸形状稳定性以外,“抗皱”、“亲肤感”、“低温熨烫”或“免烫”等易穿着打理性也逐渐成为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对棉或棉与合成纤维混纺织物的免烫加工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整理线配置和整理化学品来满足。  相似文献   

9.
壳聚糖对纯棉色织物的免烫整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过分析比较,选定用柠檬酸与壳聚糖的混合液进行整理。通过大量实验,达到了整理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0.
李景川  陈国仲  赵莹 《印染》2012,38(16):29-31
优化的AP整理(Advanced Performance Finishing)工艺[烧毛/退浆/丝光/液氨→预柔软→浸轧树脂→预烘控潮→压烫→焙烘交联(可选)→碱洗→定形→预缩],是一种新型的连续式免烫整理工艺.AP优化工艺在充分结合成衣免烫工艺及潮交联工艺优点的同时,规避了两者效率低、成本高、风险大的不足.中试生产实践表明,AP优化免烫整理工艺可提高免烫织物的外观,具有生产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12.
为探索醚化2D树脂对纯棉织物抗皱整理的可行性和最佳工艺设置,设计正交试验探究醚化2D树脂、催化剂、保护剂、柔软剂在成衣免烫技术中的应用工艺,确定最佳工艺为醚化2D树脂F-AP质量浓度150 g/L、催化剂FM质量浓度40 g/L、保护剂HDP质量浓度35 g/L、柔软剂NUP质量浓度15 g/L。应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4种助剂对棉织物的抗皱整理效果做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相对另外3种助剂,醚化2D树脂对棉织物的抗皱整理效果影响最为显著。重点分析了醚化2D树脂对整理后织物性能的影响,发现醚化2D树脂质量浓度超过160 g/L时,棉纤维与树脂的反应呈现饱和,使棉织物折皱回复角和断裂强力变化趋缓,过多的树脂残留使纱线间的摩擦力增加,对织物抗撕破起负效果。  相似文献   

13.
纯棉液氨抗皱免烫整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液氨纯棉抗皱免烫服装面料加工的历史沿革、加工机理、加工工艺及设备组成。较详细地阐述了纯棉抗皱服装面料应达到的综合性能。对于澄清目前人们对抗皱免烫纺织品的误解,防止在纺织结构调整中抗皱免烫产品重蹈以前仿毛中长产品的覆辙,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平行试验和正交试验法优化了丁烷四羧酸(BTCA)与自制无甲醛复合催化剂用于纯棉细纱卡的免烫整理工艺。并与低甲醛整理剂整理效果进行了试验对比,BTCA与自制复合催化剂整理后织物湿折皱回复角达226.4&#176;,水洗后DP级达3~3.5级,泛黄率及撕破强力损伤率低于低甲醛整理剂,干态弹性回复性能与低甲醛整理荆整理效果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5.
高波  于长海  刘在昆  王锐  王炜  毛志平 《印染》2003,29(4):16-19
选用超低甲醛和无甲醛整理剂对Tencel/粘胶纤维混纺织物进行免烫整理,并对实物物理指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获得很好的免烫整理效果;施加少量有机硅柔软剂,可获得风格、手感、强力俱佳的DP整理Tencel/粘胶混纺面科。  相似文献   

16.
织物三防耐久免烫整理工艺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贾顺田  李长虹  韩洲雄  肖爽 《印染》2004,30(21):30-32
运用正交试验方法 ,对棉织物进行三防与免烫整理加工研究 ,优选三防免烫一步法整理工艺条件 ;分析免烫助剂各组分对织物三防整理效果的影响 ,以及三防助剂对免烫整理效果及织物强力的影响。整理后织物的防水效果达 90~ 10 0分 ,防油大于 4级 ,弹性回复角为 2 2 0°~ 2 80°。  相似文献   

17.
采用纳米吸湿快干剂NT-H550对纯棉织物进行吸湿快干整理,考察了整理剂浓度、整理液p H值、焙烘温度和时间对整理效果的影响,通过测定整理后织物的毛细效应高度、水分蒸发速率和滴水扩散实验来评估整理效果。结果表明:整理后棉织物吸湿快干性能有显著的提升;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室温二浸二轧(轧余率70%)整理液(NT-H55050 g/L,NT-W100 2 g/L,p H=5,浴比1∶20),然后预烘(100℃,120 s),焙烘(170℃,90 s),水洗,烘干。  相似文献   

18.
王薇  张勤  许国丽  韩冲 《染整技术》2011,33(2):22-25
分别采用高温交联型及低温交联型免烫整理剂对纯棉薄型色织物进行免烫整理,发现采用高温交联型免烫整理剂FEL整理织物,强力损伤严重,需添加强力保护剂等来改善强力;而低温交联型免烫整理剂AP及RCT整理后织物,水洗后表现平整度可达到3.5级或以上,织物强力损伤明显较小,且可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影响免烫整理的几个因素进行实验及分析,找出了适合涤棉混纺织物快速免烫整理的最佳工艺条件,实现了低甲醛免烫整理批量化生产。  相似文献   

20.
纯棉莱卡面料经低甲醛防皱整理剂树脂F-AMC整理后,可用于高档休闲裤装面料。整理后的面料甲醛含量低于30×10~(-6),面料经10次水洗后利用AATCC 124评价方法仍可达到4级,面料强力符合裤装的要求。手感柔软丰满,加工流程工艺环保,可用于高档休闲裤装的制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