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明确喀斯特山区烤烟由常规种植转为有机种植方式后烟田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变化,在贵州省金沙县以常规种植方式为对照,选择连续3年进行有机种植的烟田为试验对象,研究了两种种植方式下烟田土壤基本性质、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喀斯特山区烤烟种植方式由常规种植转换为有机种植后,土壤有机质、微生物生物量碳显著增加,而全氮、全钾、速效磷、速效钾等养分含量(质量分数)显著降低(p<0.05);两种种植方式下,土壤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均以细菌高于真菌,土壤细菌和真菌多样性以及在“门”分类上的群落结构差异不大,细菌以变形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占优势(54.2%~62.0%),真菌以子囊菌门占绝对优势(74.4%);常规种植转为有机种植方式后,烟田土壤有益微生物类群数量增加。喀斯特山区烟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主要受土壤有机质、养分和容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腐熟农家肥用量对土壤养分和烤烟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会理县因烟草连作造成的土壤营养失衡和烟叶品质下降等问题,研究了不同腐熟农家肥用量对土壤养分和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烟株生长期内,施用农家肥处理的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均较CK有所提高。施用农家肥可显著提高土壤胡敏酸(HA)和富里酸(FA)含量,移栽110 d时,常规施肥+15 000 kg/hm2农家肥处理的胡敏酸含量最高达到4.34 g/kg,较CK增加了36.61%,差异显著,且HA/FA也达到最高(0.73)。施用农家肥可显著降低烟叶两糖含量,提高糖碱比、钾氯比。其中常规施肥+7500 kg/hm2农家肥处理的C2F和B2F糖碱比较CK显著降低了23.85%和24.34%,而钾氯比较CK显著提高了1.67和3.34。常规施肥+7500 kg/hm2农家肥处理的C3F和B2F中性致香物质总量最高为1 163.50、683.24 μg/g,较CK增加了15.71%、60.00%,且差异显著。常规施肥+7500 kg/hm2农家肥处理对改善烤烟化学成分协调性和增加致香物质含量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3.
河南约有50%的烟田没有灌溉条件,属旱作烟田主要分布在京广线以西的大片丘陵和部分浅山区。多为优质烟产地,其自然条件的特点是地势较高,光照充足,土壤有机质含量少,肥力偏低,但含钾量较高,质地偏粘,耕层较薄,排水便利,所产烟叶特点是颜色较深,油润,香气较足,燃烧性好,色香味品质均比平原水浇地略胜一筹。因此,旱作烟草在河南占有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烟稻轮作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湖南烟稻轮作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以便对土壤养分进行分区管理。采用GPS技术,在湖南省典型稻烟轮作区采集土样3255份,利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烟稻轮作区土壤养分的总体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湖南省烟稻轮作区土壤养分表现为各向异性分布,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其空间变异受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的共同影响;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图显示,全氮含量丰富,有机质含量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有机质缺乏(10~20 g/kg)的面积仅为7.43%,有效磷和速效钾区域差异较大,有效磷缺乏(<10 mg/kg)面积占研究区的18.33%,速效钾缺乏(<100 mg/kg)面积占研究区的33.25%。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明确外源氮形态对植烟土壤酸解有机态氮(AON)组分的影响,为植烟土壤保育与定向培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15N示踪技术,以湖北恩施植烟土壤为研究对象,采取土壤培养试验,分析外源添加氨态氮、硝态氮和氨基酸态氮对植烟土壤AON及其组分酸解铵态氮(AN)、氨基酸态氮(ANN)、氨基糖态氮(ASN)和酸解未知态氮...  相似文献   

6.
达州烟区生态因素与白肋烟质量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分析四川省达州市烟区适宜烟草种植的基本条件、气候因素、土壤养分状况及所产白肋烟叶的质量特点,结果表明:(1)该烟区具有热量资源丰富、温度较高、降雨量和空气湿度大等突出气候特点,地貌类型丘陵、低山、中低山等为主,土壤类型有紫色土、红壤、红黄壤、冲积土、水稻土等。分析表明达州烟区多项指标达到了适宜烟草生长发育的生态条件,是烟草种植适宜区。(2)达州烟区土壤养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一般土壤多为弱酸性,有机质含量中等,大部分养分含量适宜,应注意追施钾肥、补充硼、镁等微肥。(3)达州烟区白肋烟叶外观质量一般,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适宜,感官评吸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光照条件下外源钙对烟株光合碳分配及烟田土壤碳固持的调控作用。  方法  通过盆栽试验,采用13C-CO2脉冲标记技术,定量研究3种光照条件下外源钙对光合碳在“烟株-土壤”系统中分配比例与周转状况的影响。  结果  (1)光强与外源钙的互作效应对烟草叶片和根系中13C浓度有显著影响, 在整个测定期内,叶片13C浓度降低72.4%~75.1%,而根系13C浓度增加30.3%~105.3%;外源CaCl2对各组分13C浓度的增加具有显著促进效果,且在低光或高光胁迫条件下增加比例较高。(2)标记初期,“烟株-土壤”系统中的13C分配以叶片中最高,但随种植时间延长,源器官又重新将光合固定的碳分配给地下部根系和土体,至标记后30 d,根系和土体的13C分配率分别比标记第1 d时增加了1.7~2.6倍和1.0~2.1倍。(3)13C-SOC根际沉积效率在整个测定期内增加了1.3~1.9倍,喷钙处理的根际沉积效率分别比对照增加了5.4%~20.1%(低光)、3.5%~34.5%(中光)、5.6%~29.0%(高光)。随光强增加烟株根际沉积对土壤SOC更新率的贡献增强。(4)光强、外源钙及二者的互作效应显著增加了烟株地上部与根系的生物量积累,总体上表现为:叶 > 茎 > 根,与13C在各组分中的分配比例相对应。  结论  光强增加能够促进光合碳在烟株地上部与地下部间的周转及生物量的积累,喷施外源钙能够提高烟株光合碳同化能力并加速土壤中新碳的转化,提高根际沉积效率,促进土壤有机碳积累。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烟稻轮作田土壤中二氯喹啉酸导致烟草药害的残留阈值,研究了稻田不同施药剂量下二氯喹啉酸的残留量和降解规律,分析了残留量和烟草药害等级相关性。结果表明,土壤中较低浓度的二氯喹啉酸残留就可导致烟草药害。稻田推荐剂量的二氯喹啉酸在植烟土壤中半衰期为25.7 d,施用60 d后降解率为77.83%。移栽后60 d,土壤中二氯喹啉酸残留量与烟草药害等级呈指数关系,残留阈值为0.006 mg/kg,如超过此阈值,烟草会产生明显药害症状。烟田规划期即烟草移栽前60 d,二氯喹啉酸残留风险值为0.072 mg/kg。研究为控制二氯喹啉酸药害风险和烟田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
连作烟草根际土壤化感潜力评价及化感物质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不同植烟年限的烟草根际土壤为材料,设置6个不同浓度的土壤水浸提液处理,分别对莴苣和烟草进行生物测试,同时用2g· mL-1的正已烷、乙酸乙酯、氯仿、丙酮和甲醇5种不同极性有机溶剂根际土壤浸提液进行化感潜力评价;采用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GC-MS)鉴定烟草根际土壤甲醇浸提液所含的有机化合物.结果表明:(1)烟草根际土壤水浸提液对莴苣和烟草胚根生长的影响表现为低促高抑的双重浓度效应,并且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2)浓度为2g·mL-1的烟草根际土壤甲醇浸提液对莴苣和烟草胚根的生长抑制作用最强,正已烷、氯仿、乙酸乙酯土壤浸提液基本上无抑制现象.(3)鉴定了不同种植年限烟草根际土壤甲醇浸提液中所含的有机化合物,其中种植1年、种植3年的烟草根际土壤甲醇浸提液中存在烷烃、醇、酮、酸、酯、酚、萜烯类以及多环芳烃等有机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调控植烟土壤肥力及合理进行田间碳素管理,采集了重庆彭水、丰都和巫山3个典型烟区的土壤样品。利用干筛法将土壤分成不同粒径的团聚体,分别用浓度33、167和333 mmol·L-1的KMnO4溶液氧化处理,测定团聚体中高活性有机质(HLOM)、中活性有机质(MLOM)和活性有机质(LOM)含量(质量分数),并分析了各粒径团聚体中有机质及活性有机质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3个烟区土壤团聚体的组成均以1~2 mm的团聚体为主,占团聚体总量(质量分数)的40.16%~42.02%。除巫山烟区土壤0.25~0.50 mm团聚体含量(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彭水和丰都两个烟区外,其余粒径团聚体含量在3个典型烟区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粒径的增大,土壤团聚体中的总有机质(TOM)和LOM含量均降低,但HLOM和MLOM含量的变化因烟区的不同而异。在彭水和巫山烟区,HLOM和MLOM含量随团聚体粒径增大呈下降趋势,但在丰都烟区则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土壤TOM、HLOM、MLOM和LOM在团聚体中的分布均以1~2 mm粒径最大,分别达29.99%~31.58%、24.29%~33.36%、24.15%~29.09%和18.46%~21.69%,因此将1~2 mm团聚体作为重庆市典型烟区的土壤有机质固定的特征团聚体。土壤TOM和LOM含量均分别与<0.25 mm团聚体中的TOM和LOM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该粒径团聚体有机质和活性有机质可以作为衡量重庆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动态的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11.
江西抚州烟区土壤重金属风险评估与外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定量评价抚州烟区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和外源因素,采用野外采样和室内检测,对土壤、肥料和灌溉水重金属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抚州植烟土壤重金属污染总体风险较低;烟用肥料和灌溉水重金属均低于相关限量标准,但复合肥中的As和Cr、磷肥中的Cr、有机肥中的Cd和Hg占土壤外源重金属总量的比例均超过17%,是抚州烟草生产中需主要关注和控制的重金属元素,其中有机肥是控制的重点;烟草生产季Cd外源总量占对应耕层土壤Cd含量的比例高于As、Cr、Hg和Pb,达到0.81%。所以Cd是抚州烟区土壤重金属控制的重中之重,外源控制以肥料为主。  相似文献   

12.
为揭示休耕对连作障碍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机制,选择常年连作烟草且青枯病发生严重的烟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休耕对土壤酶活性及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休耕措施能有效提高连作烟田有机质、碱解氮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特别是休耕两年后土壤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比未休耕烟田分别增加147.85%、64.13%。休耕措施有利于提高土壤细菌群落的丰富度,随着休耕年限的增加Chao指数与Shannon指数呈增加趋势,Simpson指数呈降低趋势。休耕后土壤中的有益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有益菌玫瑰弯菌属(Roseiflexus)均明显高于连作烟田,而致病菌青枯雷尔氏菌则明显低于连作烟田。休耕一年、两年的烟田青枯病发病率比连作烟田分别降低22.62%和32.55%。因此,休耕能改善连作障碍植烟土壤的微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肥力,降低烟田青枯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烟稻复种连作对河潮土团聚体稳定性变化的影响及关键因素,研究了南方不同烟稻复种连作年限的河潮土团聚体分布及其稳定性变化,并采用相关及冗余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有机质、机械组成等理化指标对土壤团聚体及其稳定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烟稻复种连作5~25年的河潮土中,>5 mm团聚体含量显著升高26.24%~64.41%,0.5~0.25和<0.25 mm团聚体含量分别显著降低19.45%~53.70%和18.99%~45.63%,团聚体重量平均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分别显著增加26.17%~57.01%和38.01%~104.33%,而分形维数降低,团聚体稳定性增加。相关及冗余分析表明,有机质、粗砂粒、中砂粒、细粉粒和黏粒是引起团聚体分布的关键指标,>5 mm、<0.25 mm及0.5~0.25 mm团聚体是引起团聚体稳定性变化的关键指标;烟稻复种连作引起河潮土有机质、粗砂粒、中砂粒、细粉粒和黏粒含量变化,主要导致>5 mm的团聚体的形成或破坏,进而导致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变化。因此,烟稻复种连作5~25年有利于改善河潮土结构和改良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海藻多糖与其他有机物料混合使用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控效果,以烤烟品种NC102为试验材料进行田间试验,设置不同用量海藻多糖与微生物菌肥、草木灰、贝壳粉、生物炭等有机物料的组合处理,分析了不同处理对烟草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土壤理化性质、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以及土壤理化性质与烟草青枯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海藻多糖与有机物料的施用普遍促进了团棵期和旺长期的烟株生长发育,提高了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降低了烟草青枯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和主要化学成分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与青枯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之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500倍海藻多糖稀释液在50~100 mL/株的范围内,用量越高,效果越好;组合处理中草木灰+海藻多糖75 mL/株处理效果最好。通过增加海藻多糖和有机物料,调节土壤pH或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助于控制青枯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生物炭和秸秆对植烟土壤养分和有机碳库的关系,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等碳量的生物炭、腐熟秸秆、生物炭与腐熟秸秆配施对不同耕层土壤养分及有机碳库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等碳量的生物炭和腐熟秸秆处理后,不同耕层土壤除碱解氮外其他速效养分及碳库指标较常规化肥对照(CK)明显增加。单施生物炭处理对0~30 cm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质量分数)的提升效果大于腐熟秸秆,而单施腐熟秸秆处理的不同耕层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及微生物量碳含量较单施生物炭处理均有所提高;生物炭与腐熟秸秆混施处理的10~20 cm耕层土壤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和总有机碳含量较单施腐熟秸秆处理分别提高22.26%、6.08%、8.68%和9.20%,且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可见,单施生物炭和单施腐熟秸秆对植烟土壤均有一定的改良作用,但二者混施的改良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从转几丁质酶基因烟草株系(NPTII基因是选择标记基因)对卡那霉素的抗性,及外源几丁质酶基因表达蛋白的活性(Western Blot检测)两个方面对转基因株系的遗传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卡那霉素抗性检测试验中,检测了13个T2转基因株系,其中9个株系被检测种子100%对卡那霉素(100 mg/L)具有抗性;T3和T4转基因株系各检测了10个,100%被检测种子在含卡那霉素100 mg/L的MS培养基上长成了烟苗。Western Blot检测了11个T2株系,检测结果表明,6个株系被检测植株100%含有外源几丁质酶蛋白,2个株系被检测植株80%含有外源几丁质酶蛋白,2个株系被检测植株50%含有外源几丁质酶蛋白,1个株系被检测植株19.05%含有外源几丁质酶蛋白。在温室内将转基因烟草与未转基因烟草密植在一起,种植2代,烟株开花期模仿自然风力对烟株吹风,进行了转基因烟草是否可以通过花粉进行基因漂移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风媒条件下未发现转基因烟草可进行基因漂移。   相似文献   

17.
基于四川凉山烟区大田试验的腐熟农家肥矿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腐熟农家肥在烟田土壤中的矿化规律,选用玉米秸秆和猪粪混合而成的腐熟农家肥并采取砂滤袋田间原位培养法研究了四川省凉山州宁南烟区腐熟农家肥中有机碳、氮的矿化特征,及其对土壤腐殖酸组分和速效氮、磷、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农家肥中碳、氮养分在肥料施入前期(掩埋后30 d)矿化速率较快。在掩埋后60 d时,碳、氮的矿化率分别为65.13%和46.26%,分别占烟草全生育期碳、氮矿化率的80.07%和92.39%;掩埋60 d后,没有出现供氮高峰,满足了烟草"前促后控"的需肥规律。农家肥能维持土壤速效氮、磷和钾含量在相对较高水平上,可为烤烟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农家肥还促进了土壤胡敏酸和富里酸的形成和积累,尤其在烟草生育后期,能明显提高土壤胡富比,改善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18.
烟秆生物质炭对土壤碳氮矿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烟草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烟秆生物质炭对土壤有机碳、有机氮矿化特征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对照(生物质炭添加质量分数为0.0%)相比,添加烟秆生物质炭后能一定程度促进土壤有机碳的矿化,且1.0%添加量处理的有机碳累积矿化量最高,其次为0.5%及2.0%的添加量处理;与其他处理相比,2.0%添加量处理能显著降低土壤总有机碳的累积矿化率,促进土壤中有机碳的积累;添加烟秆生物质炭对土壤无机氮含量、有机氮的矿化及硝化速率均无显著影响。说明较高量的烟秆生物质炭(2.0%)添加能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对于烟田土壤的增碳固氮效应及废弃烟秆的资源化利用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采集测定了云南省保山烟区5个主要植烟县318个代表性烟田耕层土样的有机质含量和25个代表性烟田剖面发生层土样的有机质含量及其腐殖质组分碳量,分析了有机质的丰缺、剖面垂直分布特征以及与土壤pH和成土母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保山市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为37.39 g/kg,变幅为6.20~150.09 g/kg,变异系数为52.32%;第四纪红土和岩类风化坡积物母质的烟田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岩类风化残积物母质的烟田土壤;不同成土母质的烟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腐殖质组分的碳量总体上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土壤有机质含量与pH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238,p0.05)。  相似文献   

20.
嫁接对烟草青枯病抗性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Coker176、岩烟97、反帝3号为砧木,云烟87为接穗,探究了嫁接对烟草青枯病抗性、烟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岩烟97、反帝3号与云烟87嫁接具有较强的亲和力,接口愈合良好,嫁接成苗率均高于80%,移栽成活率高于86%;(2)嫁接可延缓烟草青枯病的发生,降低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防治效果可达75%;(3)嫁接烟株的单位面积产量、产值和均价均高于接穗对照,增幅分别为15.23~23.92%、19.45~37.54%和3.57~11.04%,对品质无不良影响。综合评价以云烟87/岩烟97嫁接组合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