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油田注水开发中后期油层水淹状况复杂,储层性质发生改变,导致测井曲线的幅度和形态发生相应的变化,建立一种能描述测井曲线幅度和形态变化的模式识别技术,有利于储层水淹级别的准确判别.在分析水驱后储层性质变化规律及水淹层测井响应特征基础上,提取厚油层的曲线形态特征,弥补了由于厚层细分引起的曲线形态信息缺失.选取曲线形态特征参数、原始测井曲线以及成果曲线作为识别水淹层的特征参数,建立了基于过程神经网络的水淹层自动识别方法.应用7口取心检查井的176个样本建立水淹层模式库,进行网络训练,使用训练好的过程神经网络对大庆油田北1~55检E66井等2口井进行水淹解释,结果表明,解释符合率为81.3%,该方法可提高水淹层测井评价的精度.  相似文献   

2.
朝阳沟油田朝5-朝45区块剩余油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5-朝45区块油层自下而上随着沉积环境的变迁,砂体发育规模逐渐减小,单一河道砂体发育数目增多,砂体平面分布越来越复杂,导致油层水淹状况和动用程度极不均匀,造成了剩余油分布分散而复杂,应用密井网测井资料开展储层精细地质描述,依据注,采井网对单砂体的控制状况和加密井水淹层解释及开发动态资料,具体研究油层剩余油富集区的分布状况,依据该研究成果,在区块综合调整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措施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3.
水淹层测井识别方法研究及效果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田在长期注水开发过程中,不仅储层孔隙空间结构发生变化,而且储层含油饱和度也发生了变化,形成了水淹层。水淹层的测井解释是油田开发的一个难题,经研究分析表明,油层水淹前后的测井响应特征不同,且从宏观沉积特征看,不同的沉积微相类型,其储层物性在水淹前后变化量也不同。据此,可以通过单井常规测井资料解释,或通过一些特殊测井资料与常规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来解释和识别水淹层,并依据对子井测井曲线特征研究、生产动态资料研究、密闭取心资料分析、沉积微相划分及多井综合评价等一系列技术对解释结果进行有效性验证,从而找到水淹层电性特征与含油饱和度及沉积特征的关系,达到准确解释水淹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石油化工应用》2017,(2):128-130
注水开发油藏,随着注入水的长期冲刷和采出程度增加,储层特征与原始储层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尤其受储层非均质性影响,储层不同层段的水淹程度不同,如何用测井特征去识别水淹程度及有效指导开发调整是特低渗油藏进一步提高采收率面临的难题。本文以检查井为例,根据检查井现场岩心观察实验结合常规测井及核磁测井响应特征和试油试采验证,初步形成了特低渗储层不同水淹级别的识别方法和标准。为特低渗透储层后期剩余油的挖潜方式、射孔层段的优化及储层改造工艺的优选,具有较强的借鉴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耿师江 《钻采工艺》2009,32(2):35-37
针对桥口油田ES2下低渗油藏储层物性差异大,非均质严重的特点,在储层综合评价、剩余油精细识别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实现开发层系转移。在试验理论指导下,结合储层砂体展布,井网变化,纵向水淹及采出的差异性,通过调整注采井网,改变注采井距,“高渗注水,低渗采油”、见效差层补孔完善、压裂不见效注水层段等集成挖潜对策,挖掘剩余油潜力,逐步提高Ⅱ、Ⅲ类层产能,达到提高分类储层采收率目的。
  相似文献   

6.
X油田薄差储层发育,物性差,层间、层内非均质性严重,水淹层测井响应特征不明显,水淹层识别难度大,以往的常规解释方法不能满足实际开发需要。本文通过对水淹层测井响应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地质基础资料、测井资料、生产动态,利用定性、邻井对比的手段确定了"动静"结合的综合解释方法,并通过利用水淹解释交会图版加以验证。经投产效果分析,水淹解释符合率72.7%,为今后准确识别加密井水淹层,优化射孔方案,具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根据测井曲线,逐井、分小层计算物性数据的统计指标,采用随机模拟方法生成三维数据体,实现了测井分辨率级(模型的纵向取值达到测井分辨率级)储层随机建模.在对鄂尔多斯盆地苏10井区盒8段储层的描述中,利用基于测井解释孔隙度曲线生成的三维数据体,结合可视化计算软件,对储层的连通性和非均质性进行了分析.盒8段6个小层的连通程度明显相同,层间非均质性严重,其中6号小层是首选的开发目标储层.  相似文献   

8.
蒸汽吞吐驱油用于稠油开发,它与注水驱油不同之处是降压采油,十几年的蒸汽吞吐采油,导致稠油层蒸汽冷凝水不断增多,含油饱和度降低,形成蒸汽吞吐水淹油层。用已受到蒸汽吞吐波及的动态稠油密闭取心并,建立蒸汽吞吐驱油水淹层与岩心油水饱和度分析的测井解释模型,即电阻减小率与剩余饱和度的关系,此方法用于几十口稠油侧钻井水淹层解释,经采油验证,与产液性质基本吻合。多轮次的蒸汽吞吐,使储层物性发生变化,其结果是孔隙度、渗透率降低,泥质含量、碳酸盐含量增加,岩心分析与测井响应基本一致。当储层孔隙度、渗透率较高时,稠油的厚度与吞吐后的水淹状况密切相关,油层越厚,驱油效果越好,动用程度越高。分析不同厚度稠油层的水淹状况,制作稠油蒸汽吞吐水淹层解释图版,依据不同层厚的驱油效果不同的经验划分Ⅰ、Ⅱ、Ⅲ类油层。一般情况下,物性越好的储层,其原始含油饱和度越高,易造成强、中水淹层,用TPS-9000型高温测试仪检测的静态测井响应与侧钻井水淹层解释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9.
油藏监测仪(RMT)是目前各种碳氧比测井仪中计数率和测量精度很高的一种新型测井仪器.克拉玛依油田老区已进入中高含水开发阶段,为降低老区块综合含水率,改善加密开发效果,采用RMT在套管井中评价储层含油饱和度.通过总结RMT测井在克拉玛依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砾岩储层中的应用,认为该测井仪能够很好地识别岩性、识别低电阻率油层、寻找表外储量和潜力层、识别水淹层、确定注水收效层位、监测稠油油藏蒸汽驱油效果等.对比RMT与其他仪器的C/O测井功能在克拉玛依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砾岩储层中的应用效果,以及通过对比RMT测井饱和度与岩心分析饱和度结果,说明RMT测井解释精度高,认为RMT测井更适合克拉玛依油田这种低孔隙度、低渗透率、有多种混合水注入的砾岩储层.  相似文献   

10.
永乐油田储层地质情况复杂,水淹后测井曲线的水淹特征不明显,水淹层解释比较困难,目前尚没有一种通用的、有效的水淹层解释标准.针对油田储层实际特点,从岩石物理试验、水驱试验和相渗试验入手结合密闭取心资料以及加密调整井的生产数据,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和总结了工区水淹特征和水淹规律,形成了定性识别和定量计算判别储层...  相似文献   

11.
胡尖山油田H区长4+5油藏为鄂尔多斯盆地典型低渗透油藏,低孔、低渗、低压。长4+5油藏为多期河道叠加复合砂体储层,隔夹层发育、非均质性强,多层合采、多层分层注水。经多年开发及井网加密调整后,注水沿高渗带及诱导缝突进,油井多方向见水,水驱开发矛盾突出,水驱开发效率低。通过梳理影响H区长4+5油藏水驱效率提高的关键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治理对策,达到提高低渗油藏水驱效率的目的。结果表明,影响研究区油藏水驱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为储层砂体连通程度、储层非均质性、水驱后诱导裂缝及高深渗带发育、水驱后储层物性变化及分注井分层注水有效性等。通过采取油水井补孔、单层增注、深部调剖调驱、均衡平面采液、优化分注工艺等治理技术对策,油藏水驱效果得到改善,油藏最终采收率提高,油藏向良性开发转变。  相似文献   

12.
低弯度分流河道砂体在大庆油田北部萨葡油层中占有重要比例,深入研究这类砂体的非均质特征,对油田调整挖潜具有实际意义。以沉积学知识为指导,应用密井网的测井资料和取心资料,结合微相平面展布组合特征识别出主河道、废弃河道、决口水道、河间薄层砂、泥岩等五种主要微相,并应用水淹层解释及各种动态监测资料开展了水淹变化特征研究。认为砂体层内非均质性,窄条带的河道砂体几何形态及微相间的物性差异是影响平面及纵向水淹变化特征的主要因素;随着注水开发时间的延续和强度的增加,不同微相水淹面积和水淹程度变化各不相同;剩余油主要分布在远离注水井的决口水道和河道间砂体中。  相似文献   

13.
复合陶粒防砂技术的胶结主体是由胶结主材料、水溶性的辅助材料及外加剂所组成。此材料在水浴环境中胶结固化,产生一定胶结强度及连通孔隙的胶结整体。这种胶结体形成于实体亏空较大的油层中,对松散的流砂起到相对固定作用,进而达到防砂目的。在对高含水期严重出砂油田有了重新认识以后,确定了人造岩层深部封堵、近井地带防砂的工艺思想。该技术对出砂严重,有注水能量补充的生产井具有较好的防砂效果,尤其对注水受益明显、底水大孔道、出砂严重的生产层更为适宜。现场施工80口井、110多井次,累计增产原油9.64万t,创直接经济效益32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4.
克拉玛依油田五2东区克上组为扇三角洲砂砾岩储层,砂体叠置关系复杂、储层非均质性严重,部分井组注水效果差。综合该区岩心、测井和实验室分析化验资料,对储层的分布和质量非均质性进行了定性分析和精细定量表征;并在相控约束下,利用熵权法计算综合非均质指数进行评价;最后将分析结果与实际生产数据相结合,总结出储层分布和质量非均质性对实际注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砂层组层间质量非均质性中等;层内渗透率以正韵律、复合正韵律和均质韵律为主,质量非均质性较强;平面上在相控约束下的同一砂体内部,储层质量非均质性表现为中等到强。垂向上S5和S1砂层组内部中厚层砂体组合分层多,其余各砂层组表现为孤立单砂体形式;平面上砂体的分布整体受沉积微相控制。储层分布非均质性是造成注采不见效的原因,储层质量非均质性则导致注采见效难,效果差,该结论对油藏下一步调整注采井网和注采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沙埝油田沙20东断块油藏是典型的窄条状边水油藏,整体含水率较高,局部井区水淹严重,导致油藏持续稳产较为困难,且剩余油分布复杂。应用多因素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以及电容模型原理,对区块水驱优势渗流通道进行识别,并对发生窜流的砂体及水窜方向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造成水驱优势渗流通道的原因包括注水井的持续注入和边水的长期水侵,在后续注水结构调整中,应以水驱优势渗流通道识别结果为基础,进行有效注水策略研究。结合储层平面及纵向剩余油分布特征,对储层进行封层、补孔、油井加密及油井转注等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发生不同程度窜流的区域进行注采系统优化调整。油藏采用最优方案开采15 a,采出程度提高了2.71%,且初期含水率下降了25%,提高和改善了窄条状油藏的水驱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6.
透镜体低渗透岩性油藏具有砂体分布零散、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开发过程中核部水淹严重,扇缘部水驱效果较差。为此,基于油藏工程方法与理论推导,确立了环形井网环距及采油井井距的计算方法并绘制了计算图版,同时,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对透镜体低渗透岩性油藏有效开发的合理井网井距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相控剩余油条件下的核注翼采井网模式,可有效缓解正方形面积注水井网形式注水憋压的难题,进而降低注水难度,提高水驱效率;与正对井网相比,采用注采井数比为1∶2的核注翼采交错环形井网时,油水井流线分布较均匀,开发效果较好;对于3注6采与4注8采的环形井网,当环距为200 m时,最优采油井井距分别为300 m和250 m。该研究成果为透镜体低渗透岩性油藏的持续高效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文中在沉积微相研究一般的"点—线—面"(取心井单井相—连井剖面相—平面相展布)思路的基础上,结合密井网区岩心、测井、录井、分析测试、实验测试、生产测试等资料及沉积演化特征、物源分析,对河道砂体进行精细解剖,依据各种识别标志确定单河道的边界,并利用注采关系加以验证。对密井区单河道宽度和厚度进行统计,拟合出密井网区单河道宽-厚定量关系式。据此关系式推测出稀井(探井、评价井)区单河道的宽度,再结合探井、评价井的岩心、测井、录井等资料,完成从密井网区到探评井区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的研究,编制出研究区精细的沉积微相平面图,这为储层特征分析、储层综合评价、开发动态分析、流体分布、有利区块预测、剩余油挖潜等储层精细研究提供了更准确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8.
SJW油区为带边水的中低渗构造-岩性油藏,边水能量弱,区块油水井均压裂投产投注,目前含水率高,关停井多,采出程度低。本文采用油藏精细描述技术,搞清了砂体展布规律,分析了影响水驱效果的主控因素,目前主力延9油层的井网受效一般,顺河道方向砂体连通性好,为注采主流通道。经过生产动态分析、开发效果评价及开发技术对策论证,提出了3点开发调整策略:采用点状不规则注采井网,增加注水井数,温和注水,恢复地层压力;在油层下部注水泥,形成一定范围的水泥封堵层段,封堵下部压裂缝,同时降低单井注水量,防止油层底部水淹;使用油井转注、换层补孔、控液复产、堵水调剖、提液等油水井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红河油田长9储层在近年的注水开发过程中显示出较为突出的低孔、特低渗–低渗储层特点,注水效果差、采出程度较低,因此有必要进行原始含油饱和度、油气微观富集规律的再认识。通过压汞、相渗及核磁共振、密闭取心等资料的分析,对长9储层的含油性及含油饱和度展开值域探讨。综合研究表明,红河油田储层含油性受控于物性,油气未饱和充注,考虑核磁测井解释可动水饱和度及生产产水情况,将长9有效储层原始含油饱和度值域确定为25%~45%。  相似文献   

20.
高尚堡油田砂质辫状河储集层构型与剩余油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洪泛期沉积的泥岩作为标志层,应用精细成因地层对比方法建立南堡凹陷高尚堡油田新近系馆陶组下段辫状河单砂层成因地层格架。将辫状河地质露头及室内沉积模拟实验成果作为模式指导,通过辫状河单河道识别、地质统计学规律和生产监测资料分析,确定该区辫状河单河道宽140~560 m。根据岩相组合类型及其顶底界面特征,识别出河道充填、顺流增生、砂质底形、砂席和溢岸细粒等5类辫状河储集层构型单元。河道充填构型单元发育Se-St-Sh-Sm正韵律岩相组合,纵向渗透率级差大,油水黏度比高,在高采液强度下形成优势渗流通道。高采液强度和优势渗流通道导致河道充填构型单元形成底水水锥型水淹,剩余油分布在油井间且丰度高。顺流增生单元纵向渗透率级差小,水淹均匀,剩余油呈薄层状低丰度分布在油井间。图8表3参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