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深基坑在7种不同复合桩支护结构条件下开挖分别进行了弹塑性有限元模拟,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土与复合桩支护结构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形特点和破坏模式.  相似文献   

2.
3.
通过煤岩热流固耦合试验系统(THM-2)对砂岩进行循环加、卸载试验,研究加、卸载速率对其变形和渗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循环时,岩石的轴向变形量△ε1较大,随着循环试验的进行,△ε1趋于稳定,受卸载速率v2的影响较小.加载变形模量和卸载变形模量均逐渐上升,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上升速度逐渐变缓;同一循环内,卸载变形模量大于加载变形模量,且随着加、卸载的进行,差值逐渐减小.加载阶段和卸载阶段渗透率变化量的差值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逐渐减小;从第5次循环开始,渗透率曲线呈“∞”形,渗透率演化规律可以用轴向应变的变化特点表征,轴向应变的变化量△ε1i受到卸载速率v2i和应力加载上限σmaxi的综合作用,二者对应变在卸载初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可用幂函数表达.  相似文献   

4.
王志国 《山西冶金》2021,44(4):154-157
通过实际测量研究不同锚固间距结构应力变化、破坏特征,分析锚杆间距对围岩锚固结构位移场、局部变形及其整体分布的影响.得到了不同锚杆间距下围岩锚固结构的破坏特征.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锚杆间距对围岩锚固结构支护强度的影响,并通过巷道位移测量进一步验证了支护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为准确确定岩石岩爆倾向性,对砂岩进行单轴压缩条件下声发射检测试验,研究岩样单轴压缩变形规律与声发射特征.对荷载-变形曲线、AE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压密阶段和线弹性阶段声发射振铃计数较少,累积能量曲线十分平缓,释放弹性应变能较低,从塑性变形阶段开始,AE活动频繁,累积能量呈指数级释放,损伤加快,声发射类型由之前的突发型变为连续型,应变曲线拐点处,往往出现AE参数峰值.分别对AE振铃计数、累积能量和岩石损伤进行监测分析,能较准确判断砂岩岩爆倾向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我国对金属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然而,受金属矿山开采技术和设备的限制,金属矿山地下开采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安全事故的高发使得金属矿山的安全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大部分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分析了地下开采对岩石变形、破坏和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8.
针对顺层岩质边坡岩层结构面倾角θ和边坡角α两个参数,采用离散单元法研究了不同工况下总计270个边坡模型的变形破坏特征,统计得到不同变形破坏模式对应的岩层结构面倾角θ与边坡角α的范围,并基于强度折减法研究了两个参数与边坡稳定性的关系,揭示了顺层岩质边坡变形破坏机制及稳定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依据边坡变形破坏特征,提出了四种顺层岩质边坡变形破坏模式,即坡脚沿岩层结构面的滑移-剪切破坏,坡顶沿岩层结构面的滑动-剪切破坏,岩层下缘弯曲-剪切破坏,以及岩层上缘翻折-拉裂破坏.在此基础上,分析并归纳了这四种模式的产状、变形特征以及可能的破坏模式等一般规律.边坡安全系数fs随结构面倾角θ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在减小过程中达到最小值后迅速上升,然后变缓回落.边坡安全系数fs随结构面倾角θ变化过程中,当θ约等于α-7.3°时,fs取得最小值,此时对应的边坡稳定性最差.  相似文献   

9.
以大冶铁矿为工程背景,采用相似材料模型实验和数值模拟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深凹露天转地下开采高陡边坡的变形和破坏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模型相似实验中,采用百分表、压力传感器和近景摄影测量等手段监测模型的应力应变和破坏特征,对围岩位移和破坏裂纹进行系统分析,揭示了高陡边坡的变形和破坏基本规律.其次,采用有限差分软件,从地表沉降量、应力值变化和塑性区分布等方面与相似材料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边坡竖向最大沉降为28.2mm,围岩破坏程度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递增,塑性区范围不断扩大,剪切破坏主要集中在两侧边坡的边脚部位.相似模型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可以较好地揭示深凹露天转地下开采过程中高陡边坡的变形和破坏基本特征,是一种较好的理论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0.
人类工程活动是诱发滑坡复活并导致滑坡整体或局部失稳破坏的重要因素之一,滑坡在西南山区极其发育,特别是在近年贵州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受工程活动和极端气候的影响滑坡更是频发。文章以贵州印江长坡村官船片区滑坡地质灾害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对地质环境进行详细分析,阐述了该滑坡的基本特征和变形破坏机理,认为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岩体结构是该滑坡形成的主要原因,人类工程活动及降雨等诱发了滑坡的加剧变形。并对其提出“抗滑桩板墙+锚索+截(排)水+监测”的主动防护措施,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包头5.3地震震灾检查统计结果,论述砖混结构房屋的抗震减灾设防策略,由“抗”转变到“隔”的设防理论,讨论目前抗震设防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包头地区尽早推广应用基础隔震减震技术。  相似文献   

12.
13.
采用有限压缩层地基上中厚板等参元共同作用分析程序,对CFG桩复合地基分区不均匀布桩模型进行数值计算,并与均匀天然地基模型和CFG桩复合地基均匀布桩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采用强化核心筒区布桩、相对弱化外框架柱区布桩的不均匀布桩优化模型,核心筒最大沉降和筏板相对挠曲均明显小于均匀布桩模型,对控制核心筒部位的绝对沉降量和筏板相对挠曲效果明显.不均匀布桩模型的基底反力分布与均匀布桩模型具有明显区别,和复合土层模量分布相关性明显:核心筒周边外扩1倍板厚范围内基底反力最高,分布较为均匀,基本呈线性分布;核心筒荷载有效传递范围为核心筒周边外扩2.5倍板厚区域,核心筒周边外扩1倍板厚至2.5倍板厚区域基底反力逐步衰减;核心筒周边外扩2.5倍板厚范围以外的外框柱区域基底反力最低,分布较为均匀,基本呈线性分布;基底反力总体呈盆形分布.  相似文献   

14.
提高高炉炉腰及炉身下部冷却壁抗热变形能力是维持高炉长寿的关键.采用热态实验和数值模拟手段研究高炉炉腰及炉身下部区域铜钢复合冷却壁的传热及热变形行为,并与铜冷却壁进行对比分析.铜钢复合冷却壁热面无渣铁壳覆盖,煤气温度1200℃条件下,铜钢复合冷却壁最高温度为180℃,传热性能与铜冷却壁接近.铜钢界面最大等效应力约为114.45 MPa,低于铜钢复合板的抗拉强度.铜钢复合冷却壁发生弯曲变形,中心z向位移为0.66 mm,较铜冷却壁低约25.8%;顶底端沿z向位移为0.13 mm,较铜冷却壁低约50%;曲率为0.93×10-4 mm-1,较铜冷却壁低约51.81%.铜钢复合冷却壁抗变形能力优于铜冷却壁,可以避免铜冷却壁热变形过大导致的螺栓及冷却水管断裂破损问题.  相似文献   

15.
16.
通过单轴加载条件下砂岩破裂过程的声发射试验,采集了砂岩变形各个阶段的声发射信号,得到了应力-时间-累计振铃计数、应力-时间-声发射事件率曲线.结合应力-应变曲线,对整个破坏过程中的声发射信号特征参数进行了分析,同时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对其中按时间序列选取的110个声发射信号进行了频谱分析,得到了声发射信号对应的主频,对主频随应力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峰值强度50%之前,主频随压力随机变化,在峰值强度50%之后主频有降低的趋势,且主频主要集中在140~180 kHz之间.  相似文献   

17.
Conclusions A PM may undergo deformation through the motion of giant dislocations as well as by the usual quasiuniform mechanisms. The stress due to the resistance experienced by giant dislocations moving in the SCS is quite small, and even a slight deviation of the stressed state from omnidirectional compression is sufficient for the motion to take place.Translated from Poroshkovaya Metallurgiya, No. 7(283), pp. 13–16, July, 1986.  相似文献   

18.
Conclusions The plane deformation of metal powders and porous solids analyzed with resort to the approximation of an ideal plastic solid is described by a system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nd partial derivatives which can be of the hyperbolic, parabolic, or elliptic typ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quations (when they are present) are lines along which the material experiences no elongation. Regions containing these lines exist during shaping under conditions of a well-developed free surface (the equations are of the hyperbolic type); in omnidirectional compression and compression in shells, in the absence of a free surface, there are no such zones (the equations are of the elliptic type).Translated from Poroshkovaya Metallurgiya, No. 3(231), pp. 14–21, March, 1982.The author wishes to thank Professor B. A. Druyanov for helpful discussion.  相似文献   

19.
棒材同轴复合时芯材与加工工具不接触,其横截面形状及尺寸精度控制难度大,采用方-椭圆孔型轧制时芯材圆度严重超公差。在建立覆材和芯材变形抗力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三维弹塑性热力耦合有限元方法对同轴复合棒材热轧变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轧制孔型、覆材及芯材外形对轧制后芯材变形和形状的影响,用工业试验对模拟计算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轧辊孔型设计对芯材不圆度的影响最明显,覆材及芯材外形是次要影响因素。这是因为方-椭圆孔型系统会导致最终轧件在横截面上的非对称等效累积应变分布,以及导致轧后芯材严重不圆。减少K4孔的轧件压下量,增加K3孔轧件压下量,可以改善方-椭圆孔型中轧件变形的对称性,减少芯材不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