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稠油热采优化组合注汽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稠油热采受采出程度高、限压注汽、汽窜、水淹、投产新井厚度薄、待认识落实的油层多等因素的影响,油汽比低,生产成本高。以往单一的注汽模式已经不适应稠油热采逐渐扩大的生产规模和日益复杂严峻的开发形势。着重从优化组合注汽、优化注汽参数入手,研究总结出进一步提高稠油热采吞吐效益的技术,以实现产量和成本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
李博 《石油知识》2004,(6):16-16
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热采稠油形成了以蒸汽吞吐为主体的开采工艺。近年来.随着蒸汽吞吐逐渐进入中后期.加之超稠油资源的开发动用,为了保证稠油油藏开发效果.辽河油田分公司在提高注汽质量,分层注汽提高油藏纵向动用程度、超稠油举升.化学辅助蒸汽吞吐,防排砂.套损井修复以及热采测试等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获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稠油热采应用SAGD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随着石油工业技术的发展,稠油开采中的蒸吞吐和蒸气驱技术日趋成熟,使得超惆油的采已不再是什么技术难题。有不少研究者撰文指出, 蒸汽辅助重力驱(SAGD)和蒸汽萃取(VAOOREXTRACTION(VAPEX))是稠油开采的两项新技术。随着水平井技术的发展,SAGD理论的提山者Butlcr更是多次撰文[1、2、3]把SAGD推出向了稠油开采技术的颠峰。在这一理论影响下, 加拿人、委内瑞拉和我国都有采用蒸气辅助重力驱(SAGD)的抽油井被钻成。这项技术究竟如何,是否就象倡导者想象的那样可以给稠油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稠油热采受采出程度高、限压注汽、汽窜、水淹、投产新井厚度薄、待认识落实的油层多等因素的影响,油汽比低,生产成本高。以往单一的注汽模式已经不适应稠油热采逐渐扩大的生产规模和日益复杂严峻的开发形势。着重从优化组合注汽、优化注汽参数入手,研究总结出进一步提高稠油热采吞吐效益的技术,以实现产量和成本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河南稠油油田热采注采管网保温层应用情况及测试分析,对稠油热采注汽管网保温技术发展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认为岩棉保温材料易破碎、塌架,保温效果较差;复合硅酸盐保温材料在注汽管网上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提出了架空注汽管网保温适宜采用椭圆形管式复合硅酸盐、施工接缝浇注膏状复合硅酸盐的保温结构,地面注汽管线适宜采用抗压强度较高的钛陶瓷绝热材料。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胜利油田目前稠油热采注汽系统的现状,简要地说明了散井,平台丛式井注汽系统管网的布置形式及蒸汽计量的设置,其中对新流程和老流程进行了简要说明,可以看出尽管新流程在实施上有一定难度,但其减少了从蒸汽吞吐转入蒸汽驱的调整工作量,从管网的布置形式上看,更趋合理,完善。  相似文献   

7.
目前采用蒸汽吞吐来开发稠油油藏是比较常规的方法,但是随着油藏开发到后期,则会出现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增加了稠油油藏开发难度。潭口油田为一浅层、特稠-超稠油藏,在目前的生产过程中主要表现为蒸汽吞吐效果逐渐变差,井间干扰现象十分严重。因此,针对上述问题结合生产实际,开展了一系列生产试验研究,并最终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采用储层天然岩心动态模拟法全面研究WZ油田稠油热采中水、油、岩的变化特征,为现场热采先导试验提供基础资料。研究表明:用注蒸汽或蒸汽吞吐热采方法开采WZ油田稠油油藏。将对储层造成较大伤害,现场施工中必须有针对性地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工艺流程,注汽站布置,注汽管道敷设及主要设备等方面论述了新疆油田稠油热采注蒸汽生产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0.
稠油注蒸汽热采系统中技术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是在对辽河、新疆、胜利等稠油油田设计和生产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对提高稠油热采注蒸汽干度、注汽系统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进行多方案经济对比及减少注蒸汽管网热损失等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对深度处理锅炉给水,提高锅炉出口蒸汽干度、应用优化设计软件对注汽站站址和注蒸汽管网的布网方式及保温结构实施优化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初浅的看法,并且针对降低注蒸汽系统热损失,减少蒸汽输送过程中的干度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胜利油田稠油热采主要采用蒸汽吞吐的方式。其中新开发稠油区块注汽压力高、注汽干度低和老区多轮次吞吐后采收率低、油汽比低是影响热采效果的主要因素。油水之间的高界面张力导致蒸汽驱替效率低是多轮次吞吐后开发效果变差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以上问题开展石油磺酸盐复合体系提高稠油开发效果室内研究,对石油磺酸盐复合体系配方进行优化研究,通过高温岩心驱替实验研究磺酸盐复合体系降低注汽压力的能力,研究石 油磺酸盐复合体系提高注入蒸汽驱替效率和岩心采收率的能力,研究不同注入方式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石油磺酸盐体系可有效降低蒸汽注入压力,提高驱替效率和岩心采收率。2004年在胜利油田单家寺油田、孤岛油田、孤东油田现场应用12井次,单井降低注汽压力0.5~2.6MPa,周期采油量增加190~480t,截至2004年底已累计增油4600t。  相似文献   

12.
中国稠油热采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稠油热采技术进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在过去5年中,中国的稠油热采技术是到了新的发展,蒸汽吞吐开采仍然是稠油开采的主要技术,不同类型的稠油及特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采规模进一步扩大,注蒸汽的工艺技术又有新发展,自1993年热采原油产量超过1000万t后,到1997年稳定在1100万t,全国投入注蒸汽开发的稠油储量超过8亿t,油井总数超过9000口,西部浅层稠油油田已部分转入工业性蒸汽驱开采,东部深层油  相似文献   

13.
稠油热采对储层伤害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认清注蒸汽热采对储层伤害的机理,有针对性地进行注汽开发过程中的油层保护,孤岛油田选择了问题较突出的孤北1断块进行试验.引起速敏伤害的原因主要是地层中的微粒运移.颗粒运移过程中引起孔喉堵塞,造成渗透率降低.  相似文献   

14.
针对热采稠油进入吞吐后期,产量递减快、成本上升、开发矛盾突出等实际问题,对国内稠油油田的技术进行了调研和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改善热采稠油吞吐后期开发效果的有效办法,为稠油油藏改善吞吐后期开发效果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为评价中国石化不同稠油热采开发技术的潜力,针对蒸汽吞吐加密和蒸汽驱2种提高采收率技术,利用财务净现值、油藏数值模拟和成本分析法,绘制蒸汽吞吐单井经济极限产油量和蒸汽驱经济极限油汽比图版,建立了2种油藏埋深、2种井型蒸汽吞吐加密潜力评价标准,修订了蒸汽驱潜力评价标准,并以中国石化W油田为例开展实例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当油藏埋深一定时,随着油价下降,无论是直井还是水平井,蒸汽吞吐单井经济极限产油量均呈指数增加;在油价为60美元/bbl时,中国石化稠油油藏蒸汽驱经济极限油汽比为0.096 t/t,W油田蒸汽吞吐加密和蒸汽吞吐直接转蒸汽驱新增可采储量分别为32.4×10~4和71.1×10~4t,总潜力为103.5×10~4t,当油价为80美元/bbl时,W油田总潜力为426.5×10~4t。同时,建议将水平井蒸汽驱潜力作为技术攻关潜力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6.
注蒸汽吞吐开发稠油油田,油层注入蒸汽为湿饱和蒸汽时,计量误差大,为了解决单井注汽精准计量问题,在锥形孔板流量计基础上,引入“差压噪声”理论,建立了湿蒸汽流量、干度双参数测量模型,通过高频采集分析及数据库动态补偿运算,提高不同干度下的流量精度。单台注汽锅炉对单井注汽时,在注汽管线串连接入锥形孔板流量计,通过锅炉进水用电磁流量计来标定蒸汽流量,然后在组合注汽井进行试验,现场应用46井次,湿饱和蒸汽流量计量误差在5%以内,满足了注汽计量要求。  相似文献   

17.
稠油油藏蒸汽吞吐井注采参数系统优化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蒸汽吞吐热力采油的效果取决于由注采参数决定的注入蒸汽的热能利用程度。将蒸汽在地面管线、井筒及地层中的流动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在地面、井筒管流及油藏数值模拟研究的基础上,基于节点分析技术,建立蒸汽吞吐注入系统组合模型,提出蒸汽吞吐井注采参数整体系统优化的设计方法。考虑蒸汽吞吐井的注入、采出费用建立经济评价模型,用模拟退火算法优化注采参数。应用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优选出的参数进行生产,可提高蒸汽吞吐井的热能利用率和开采效果。图2表2参8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常用热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了热采技术新的发展特点,指出热采技术与工程技术和化学技术相结合是稠油热采技术新的发展方向,热采技术与其他技术相结合是今后热采技术的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19.
高升油田高3块隔夹层特征及对稠油热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论述了高3块隔夹层类型、岩性和分布、微观孔隙结构、热物性特征.以及不同类型隔夹层对稠油蒸汽吞吐、蒸汽驱、热水驱的影响.并提出改变原注汽排液并只射开油层下部1/2调整为全部射开。为改善高3块蒸汽吞吐、蒸汽驱、热术驱的开发效果,为增加油层动用状况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对陆上A稠油油藏采用蒸汽吞吐开采方式的现场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对其开发效果进行了评价,并对其采收率进行了预测,以期为即将进行的海上稠油油田热采提供指导.指出了海上稠油油田热采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