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车镇凹陷沙四段是区内较为重要的勘探层系,但该段层序特征划分难且分布规律复杂。通过应用地震、测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层序划分方案,明确了各层序在平面上的展布。研究表明:车镇凹陷沙四段可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每个层序又可划分出湖进体系域和湖退体系域,其中车西洼陷和郭局子洼陷为研究区两个相对沉降中心,控制了层序Ⅰ和层序Ⅱ的展布格局和沉积特征;层序Ⅲ受构造抬升剥蚀在车东地区不发育,车西地区仅局部残留。  相似文献   

2.
文西断裂带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与方法,通过岩性剖面、测井曲线、地震剖面等资料进行层序边界识别,将该区主要含油层系沙二下、沙三上和沙三中亚段划分为4个层序27个准层序组.准层序叠加样式有基准面上升、可容空间增大时的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沉积,基准面旋回下降、可容空间减小时的前三角洲、三角洲前缘沉积,基准面上升、可容空间增大时的漫湖沉积,基准面下降、可容空间减小时的漫湖沉积.准层序组层序叠加样式包括退积-进积对称型、进积非对称型和退积非对称型.建立了3种层序模式:地垒带层序地层学模式、断阶带层序地层学模式和地堑带层序模式.  相似文献   

3.
利用岩心、钻井、测井以及地震资料,对腰英台地区青一段地层进行层序划分,建立了以高精度准层序为单元的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将青一段划分为一个三级层序。根据地层岩性以及测井曲线在垂向上的变化特征,在其内部划分出五个准层序(砂组),主要发育进积和退积两种准层序组,根据准层序组的叠加方式,认为该区发育低位和湖扩两种体系域。以高精度准层序(砂组)为研究单元,分析了青一段内部沉积相的构成、演化以及分布规律,该区青一段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远砂坝和席状砂,是有利的油气储集带。  相似文献   

4.
综合利用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应用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建立了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西部下白垩统巴什基奇克组层序地层格架。依据区域性不整合面、沉积相突变界面及地层叠置样式转变面,可识别出4个层序界面,将巴什基奇克组划分为由一个完整的湖平面升降旋回构成的二级层序,可进一步划分出3个三级层序,其内部可划分出低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通过岩心观察、测井曲线及地震资料在层序格架内识别出了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其中扇三角洲主要为退积型,辫状河三角洲为进积型和退积型2类;分析了研究区沉积体系的分布特征、演化规律及其控制因素,建立了巴什基奇克组沉积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5.
冲积-河流相层序地层模式探讨及其在济阳坳陷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为了更确切的了解冲积-河流相地层格架的时空分布规律,归纳和总结了冲积-河流相层序、准层序组及体系域的划分依据。结合济阳坳陷新近系岩心、地震、测井等资料,对冲积-河流环境层序地层模式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低水位体系域主要发育冲积扇及辫状河,水进体系域主要发育低弯度曲流河,高水位体系域主要发育高弯度曲流河,水退体系域时期由曲流河向辫状河过渡。济阳坳陷新近系馆陶组和明化镇组下段可划分出七个准层序组:馆陶组分为四个准层序组;明化镇组下段划分为三个准层序组。  相似文献   

6.
靖安油田长6段层序地层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通过对靖安油田长6段13种岩石微相、14种岩石相和7种沉积微相的综合分析,并根据延长组内9层湖进形成的可对比泥岩层特征,将长6段划分为一个准层序组 (PSS),3个准层序(PS1、PS2、PS3).准层序内发育的岩石相、沉积微相严格受控于准层序的发育.在PS1内,沉积微相自下而上由浅湖泥相或前三角洲泥三角洲前缘泥相向上过渡到水下分流河道相,或由支流间湾相向上过渡为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相,反映了自下而上水体变浅、沉积物粒度变粗,准层序控制下由湖侵到湖退的过程.在PS2内,自下而上沉积微相由浅湖泥或前三角洲泥三角洲前缘泥相向上过渡为远砂坝河口坝再到水下分流河道相,也反映了水体变浅的准层序发育过程.这两个准层序都反映了自下而上由湖侵到湖退的三角洲体系向湖进积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靖安油田长6段层序地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靖安油田长6段13种岩微相、14种岩石相和7种沉积微相的综合分析,并根据延长组内9层湖进形成的可对比泥岩特征,将长6段划分为一个准层序组(PSS),3个准层序(PS1、PS2、PS3)。准层序内发育的岩石相、沉积微相严格受控于准层序的发育,在PS1内,沉积微相自下而上由浅湖泥相或前三角洲泥-三角洲前缘泥相向上过渡到水下分流河道相,或由支流间湾相向上过渡为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相,反映了自下而上水体变浅、沉积物粒度变粗、准层序控制下由湖侵到湖退的过程,在PS2内,自下而上沉积微相由浅湖泥或前三角洲泥-三角洲前缘泥相向上过渡为远砂坝-河口坝再到水下分流河道相,也反映了水体变浅的准层序发育过程。这两个准层序都反映了自下而上由湖侵到湖退的三角洲体系向湖进积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根据陆相地层层序在地震剖面、电测曲线上的识别标志以及在岩石类型和矿物成分上的特征,将泌阳断陷双河—赵凹地区下第三系核三上段划分为三个Ⅱ型层序,由南往北呈现冲积扇—扇三角洲—湖泊—三角洲的沉积体系空间配置。泌阳断陷陆相地层层序的体系域具有四分性,其准层序组类型有四种:低位加积型、退积型、高位加积到和进积型。在综合利用研究区钻井、测井及地质资料的基础上,根据下第三系核三上段地震相平面展布特征,将地震相转换为沉积相,并由此归纳出研究区核三上段的沉积模式。针对研究区目的层段所划分三个陆相层序发育的共同特点,建立了泌阳断陷湖盆陆相层序地层岩相格架模式;在连井剖面展序地层对比的基础上,编制了研究区目的层段的年代层序地层框架模式。  相似文献   

9.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潜江组为一典型的陆相盐湖沉积,其中潜四下段盐岩沉积最为发育,盐岩层最厚达1500m。目前关于盐湖层序地层划分及分析研究成果较少,未形成有效的层序模式。以潜四下段为研究目的层段,依据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分析了盐湖盆地层序、沉积控制因素及形成模式。研究认为,气候对潜四下段沉积时期的层序发育控制较弱,主要受古构造形成的古地貌及物源供给的影响,潜四下段粉砂岩与蒸发岩呈现"此消彼长"的分布关系。根据潜北地区潜四下段盐岩在层序发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各层序内部划分为湖侵体系域(TST)及湖退体系域(RST),同时提出断坡带层序模式和挠曲带层序模式两种层序模式。  相似文献   

10.
南襄盆地泌阳断陷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陆相层序在地震剖面及电测曲线上的识别标志,采用沉积旋回分析技术及Fiseher图解法,将泌阳断陷双河-赵凹地区下第三系核三上段划分为三个陆相层序,在研究区表现为冲积扇-扇三角洲-湖相沉积体系空间配置关系。在这三个陆相层序中发育低位加积型、退积型、高位加积型和进积型4类小层序组共13个,其中可识别的小层序达40余个,并进一步阐明了其沉积相(微相)构型特征。  相似文献   

11.
论沉积层序级别的划分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18  
沉积层序的级别有2种划分系统,分别以基准面变化的相对频率和相对振幅为基础。介绍与评述了这2种划分系统,并提出了针对塔里木盆地沉积层序级别划分的建议。在塔里木盆地已识别出来的24个3级层序的基础上,按不整合面积占层序边界面积的不同比例,将震旦系到第四系地层划分为6个1级层序和14个2级层序。古生界地层的1级层序与构造层不一致,反映了塔里木克拉通盆地阶段除构造活动外,还存在海平面变化的强烈影响;中、新生界地层的1级层序与构造层相符,反映了塔里木前陆盆地阶段构造活动对层序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由于构造活动是形成1级至3级层序的主控因素之一,而不同盆地的构造背景和构造运动发生的时间、活动强度大都不同,因此,各盆地都有其独特层序级别系统。图5表1参11(邹冬平摘)  相似文献   

12.
基于米兰科维奇理论的湖相细粒沉积岩高频层序定量划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相的细粒沉积同时具有高度的连续性和分辨率,其忠实地记录了湖泊流域的气候和环境变化的信息,由于沉积过程的稳定性,使得这种湖相细粒沉积成为米兰科维奇旋回分析的理想载体,而米兰科维奇理论的时间内涵是进行高频旋回划分和对比有效手段,可以提高地层划分的时间分辨率,是传统层序地层学的有力补充。精确识别米氏旋回是湖相细粒沉积岩高频层序划分的基础,约束沉积速率的变化是米氏旋回识别的关键。针对陆相沉积地层相变快、非均质性强等特点,以磁化率作为替代性指标,引入进化谐波(EHA)和平均频谱拟合差(ASM)分析技术,约束纵向上沉积速率的变化,更精确识别米兰科维奇旋回信号。结合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基准面旋回理论,四级层序与中期基准面旋回对应,时间量化为405 kyr;五级层序与短期基准面旋回对应,时间量化为100 kyr;六级层序与超短期基准面旋回对应,时间量化为40 kyr,最终分别以长偏心率、短偏心率和斜率周期曲线作为四级、五级和六级层序划分的参考曲线,实现湖相细粒沉积岩高频层序定量划分。  相似文献   

13.
准噶尔盆地中Ⅰ区块在三工河组二段沉积时期,盆大水浅,沉积旋面变化快,由于缺乏高级别层序划分的天然标准,高级别层序划分意见难以统一。依据旋回地层学研究方法识别出的米氏旋回作为层序地层划分和对比的标尺,对三工河二段四级、五级层序进行划分和对比,保证了研究区各条剖面高级别层序划分方案的统一性,提高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的准确程度。研究表明,所建立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与实际区域地质认识是完全吻合的。  相似文献   

14.
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地震解释和井震结合,依照层序划分原则,对二级和三级层序的特征和识别标志进行研究。提出了徐家围子西部地区的层序划分方案。将该地区深层地层划分为4个二级层序和8个三级层序。二级层序为构造层序,三级层序是由不整合面及与其对应的整合面所限定的地层单元。层序的发育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研究区的层序主要受构造、气候、沉积物供给速率、湖平面变化和火山喷发的影响,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影响基准面和可容空间的周期性变化,进而影响层序的发育特征。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盆地北部震旦系古生界层序地层特征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塔里木盆地北部由于古构造运动、构造应力场转换或海平面下降事件,形成了许多不同级别的不整合面。其中Ⅰ级不整合有前震旦系顶界面、下奥陶统顶界面、前石炭系顶界面、古生界顶界面。依据不整合面序列,在震旦系-古生界中可识别出3个巨层序、9个超层序组和39个三级层序。3个巨层序虽有着不同的沉积背景、体系域构成特征和展布规律,但其内部的三级层序间的叠置方式有4种基本型式:即加积、进积、退积和上超组合。根据年代地层格架,震旦系-古生界可划分为3个大的沉积旋回,旋回间的不整合面控制着沉积格局的转换。  相似文献   

16.
通过江苏宁镇地区的野外剖面研究,分析了该区下古生界四种主要成因类型的层序界面特征,对该区下古生界地层进行了层序划分.共划分出5个二级层序、34个三级层序。通过对影响层序发育的控制因素的分析,认为层序的形成、发展和消亡主要受气候、构造运动等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17.
河湖沉积体系层序发育的直接因素是地层基准面的变化,在其不同部位基准面变化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地层接触关系,河道砂体的叠置方式,冲积下切作用以及古土壤面可以用来识别层序边界;河湖沉积准层序的划分基础是短期地层基准面的变化,其识别标志包括岩性特征,测井曲线特征及其内部构成特征,准层序有3种类型,即基准面上升准层序,基准面下降准层序和复合型准层序,它们在准层序的演化过程中呈现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18.
多旋回构造变动区的油气系统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油气系统(Petroleum System)是90年代石油地质学的重要进展,但在多旋回构造变动区,国外盛行的油气系统定义及成因分类法多不适用,必须修正,应该考虑多期成藏、晚期成藏、纵向混源等特点.根据中国南方海相地层发育区的多旋回构造变动特点,创立了油气系统的历史-成因分类法,既要从成因角度划分原型盆地的油气系统,也要从历史演化角度分析油气系统形成后的动态变化,最后根据实际区域地质特点确定出可操作的油气系统类型.并以中国南方志留系-石炭系油气系统为例说明之.  相似文献   

19.
Carr-Purcell-Meiboom-Gill (CPMG) and Continuous Wave Free Precision (CWFP) pulse sequences were used to obtain time-domain 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TD-NMR) data of beef samples. A total of 99 beef samples from different bull race (Angus, Bonsmara and Canchim) and sex (heifers and steer) were used in this study. The CPMG and CWFP data sets were processed using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analysis in order to develop classification models to discriminate the samples according to the animal sex and bull race. A paired Student's t test indicated that the univariate models obtained with CWFP data set (using Mz/Mo) had superior performance than those obtained with CPMG (using T2 values). Multivariate models showed similar predictability for both pulse sequences, with an average of correct classification higher than 80% for most of models developed. In genera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D-NMR spectroscopy when combined with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analysis could provide a valuable tool for tracing the sex and bull race of beef samples, providing a reliable identification in a rapid, relatively cheap and non-invasive way, even in packages.  相似文献   

20.
刘洪文  杨培杰  刘书会  毕俊凤 《石油物探》2012,51(1):51-55,112,113
如何有效利用地震资料进行层序和沉积期次的划分以及内部层序的自动追踪,一直是层序地层学研究所面临的技术难题。地震Wheeler转换技术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将层序地层学和地震沉积学更好地结合起来,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应用三维高精度地震资料进行地层层序和沉积期次的研究。首先系统阐述了地震Wheeler转换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然后采用三角洲沉积体地质模型验证了方法效果,最后将该方法用于东营凹陷三角洲层序的划分,结合测井资料以及时频分析方法,重新厘定了层序划分方案,将东营凹陷三角洲沙三段中亚段划分为9个四级层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