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超临界CO2脱除茶叶咖啡碱的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大量实验基础上,研究了超临界CO2脱除茶叶中咖啡碱的工艺条件优化,着重讨论了影响咖啡碱脱除率的因素及茶叶风味的保存因素,结合产品质量分析,得到了预脱茶香和脱咖啡碱的两级萃取、茶香吸附和咖啡碱解析的两路分离、加稀乙醇作夹带剂的最佳工艺路线及参数,达到既保持了茶叶特别香味,又能有效脱除茶叶中咖啡碱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进行了恒温(22℃)条件下不同环境湿度对卷烟物理指标、烟气指标和感官质量的影响试验,重点针对烟气游离烟碱、烟碱和pH值等的变化与感官质量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环境湿度与卷烟烟支重量和吸阻呈正相关关系;②在低湿环境中,烟气含水率、烟碱和焦油均降低,而焦油/烟碱增大;在高湿环境中,烟气含水率、焦油和焦油/烟碱均增大,而烟碱明显降低;③环境湿度对卷烟的感官质量有明显影响,其中烟气游离烟碱/烟碱与吸味浓度和满足感呈明显正相关。在低湿环境中,烟气游离烟碱/烟碱愈低,卷烟的刺激性愈明显。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有机酸对无序烟丝型加热卷烟烟碱释放行为的影响,采用GC-MS分析方法考察了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乙酰丙酸、乳酸、丙酸和乙酸对加热卷烟总烟碱转移率、烟气总粒相物(简称烟气)pH及烟气中烟碱存在形式的影响。结果表明:(1)添加有机酸对加热卷烟总烟碱转移率没有明显影响。(2)添加非挥发性有机酸对烟气pH无明显影响;而添加挥发性有机酸使烟气pH略有降低,且随添加量增加,烟气pH持续下降。(3)添加非挥发性有机酸对烟气中游离态烟碱所占比例无明显影响;添加挥发性有机酸使烟气中游离态烟碱所占比例下降明显,且随添加量的增加,烟气中游离态烟碱所占比例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大量实验基础上,研究了超临界CO2脱除茶叶中咖啡碱的工艺条件优化,着重讨论了影响咖啡碱脱除率的因素及茶叶风味的保存因素,结合产品质量分析,得到了预脱茶香和脱咖啡碱的两级萃取、茶香吸附和咖啡碱解析的两路分离、加稀乙醇作夹带剂的最佳工艺路线及参数,达到既保持了茶叶特别香味,又能有效脱除茶叶中咖啡碱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燃吸过程中卷烟烟丝烟碱向其主、侧流烟气中的转移率,在2005年监测卷烟中注射了不同量的烟碱,调节含水率后,对其烟丝及主、侧流烟气中的烟碱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卷烟烟碱向主、侧流烟气中的平均转移率分别为9.97%和33.42%;在8.25~20.32mg/支烟碱含量范围内,主、侧流烟气中的烟碱含量均与卷烟烟碱含量线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卷烟烟气pH与烟气总粒相物中游离烟碱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烟气总粒相物pH的测定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确定了准确测定烟气总粒相物pH的方法。对烟气总粒相物中游离烟碱含量的测定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确定了用配备FID的气相色谱仪准确测定烟气总粒相物中的游离烟碱含量的方法。按照国标方法测定烟丝中总植物碱、还原糖、总氮、挥发碱的含量;按照国标方法测定卷烟的焦油、烟碱、水分。请评吸专家对卷烟进行评吸,针对烟气劲头和刺激性进行打分。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烟气中游离烟碱占总烟碱的比例与烟气总粒相物pH呈现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烟丝总氮含量与烟气总粒相物pH呈显著线性相关;烟气烟碱、烟丝总烟碱、还原糖对烟气劲头有较大影响,而对烟气刺激性影响较大的因素有烟气总粒相物pH、烟叶pH、总氮等。   相似文献   

7.
卷烟烟气在人体口腔中的变化对吸烟与健康研究至关重要,本文设计建造了一套可实时检测口腔中烟气烟碱浓度的采样分析系统。在该系统中,吸烟机将烟气推送到口腔中,然后利用负压毛细管采样进入四极杆质谱仪实时分析检测烟碱的两种特征峰离子(m/z=84和m/z=162),可实时测量单口烟气中的烟碱成分在口腔中的浓度衰减变化情况。用该装置研究屏息状态下,人口腔中烟气烟碱的浓度变化,结果表明:相对于刚进入口腔时的最高烟碱浓度,2 s时口腔烟气烟碱浓度降低了5%左右,随着停留时间的延长,烟碱的口腔浓度降低率逐渐上升。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卷烟在逐口抽吸过程中氨的释放特性以及氨与常规烟气检测成分焦油、烟碱、水分的相关性,选取8种不同规格不同档次的卷烟,逐口测定了烟气粒相物中氨和常规烟气检测成分焦油、烟碱以及水分的含量,分析了卷烟在逐口抽吸过程中氨的释放特性以及氨与烟气焦油、烟碱、水分的相关性,并建立了以焦油、烟碱、水分为自变量的氨释放量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卷烟主流烟气中氨的释放量逐口线性增加;氨与烟气焦油量及烟碱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氨与烟气水分呈负相关;建立的数学回归模型拟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首次采用茶多酚水溶液浸提法脱除鲜茶叶与干茶叶中的咖啡碱,并保留其中的主要功能性成分茶多酚。鲜茶叶最佳浸提条件为:温度100℃,料液比1:10(g/mL),茶多酚水溶液质量体积分数5%,时间5min。此条件下咖啡碱脱除率达80.61%,比传统热水浸提法提高31.25%,且茶多酚无损失。干茶叶最佳浸提条件为:温度100℃,料液比1:20(g/mL),茶多酚水溶液质量体积分数15%,时间7min。此条件下咖啡碱脱除率达81.61%,且处理后的茶叶中茶多酚含量提高90.02%。研究结果表明,针对鲜茶叶和干茶叶原料,茶多酚水溶液浸提法均能有效脱除其咖啡碱,并有效保留或提高茶叶中的茶多酚,比传统热水浸提法有明显优势,是一种生产低咖啡碱茶叶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不同抽吸模式下加热卷烟烟气pH值与烟碱含量的关系,建立了加热卷烟烟气粒相物pH值的测定方法,采用GCFID测定了14种市售加热卷烟样品不同抽吸模式下烟气粒相物中总烟碱和游离烟碱含量,分析烟气粒相物pH值、游离烟碱和总烟碱含量以及加热卷烟劲头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建立的加热卷烟烟气粒相物pH值的测定方法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重复性和再现性良好。(2)加热卷烟烟气粒相物p H值受抽吸模式影响较大,ISO模式(6.02~6.46)下pH值明显高于HCI模式(5.92~6.18);(3)ISO和HCI两种模式下,烟气中总烟碱含量分别在0.45~0.65 mg/支和1.30~1.88 mg/支,而游离烟碱含量分别在0.12~0.24 mg/支和0.16~0.44 mg/支;(4)不同抽吸模式下的烟气粒相物pH值均与游离烟碱占比、游离烟碱含量呈显著正相关;(5)总烟碱含量与游离烟碱含量也呈显著正相关,但与烟气pH值、游离烟碱占比之间均无相关性;(6)HCI模式下,加热卷烟劲头与烟气粒相物pH值、游离烟碱含量及游离烟碱占比之间均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吸烟时,烟碱传递到吸烟者口中的速率以及烟碱在人体呼吸系统中的吸收位置可能与主流烟气中的烟碱在气相和粒相中的分布情况有关.建立了一种使用裸管测定主流烟气中烟碱蒸发的技术.使用的裸管是一根又细又长的玻璃管,以确保气流在裸管中发生层流,尽量减少颗粒的扩散或沉积现象.这种装置可选择性地收集以气态形式存在的烟碱,同时允许粒相态的烟碱通过.气态烟碱可到达涂有一层草酸的裸管内壁,并与草酸发生反应,随后通过气相色谱仪分析.粒相态的烟碱用裸管的出口处的剑桥滤片进行收集.为了证实文献报道的烟碱的扩散系数,起初的气相烟碱试验是在没有粒相烟碱存在的情况下进行的.然而,主流烟气的试验发现,开始阶段不到1%的烟碱存在于气相部分,烟气中烟碱的表观扩散系数比单独的烟碱蒸气的低9倍.同时也发现,烟碱从主流烟气蒸发和扩散的比率随烟气的稀释而增加.另外,烟叶的类型也影响烟碱的蒸发.  相似文献   

12.
1、前言咖啡碱能够使人中枢神经兴奋。茶叶和某些饮料中部含有咖啡碱,咖啡碱的含量是这类食品的一项重要质量控制指标对其含量分析一般采用容量法,此法操作繁琐,消耗溶剂量大。近来有文献报道,采用光谱法和液相色谱法测定咖啡碱的含量。本文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茶叶、饮料的咖啡碱含量。这种测定方法简便、准确、结果满意。并对其它食品中咖啡碱含量的测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烟丝pH值的变化对卷烟烟气烟碱和感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烟丝pH值对卷烟烟气烟碱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用0.2 mol/L盐酸和0.5 mol/L NaOH水溶液分别处理两个牌号卷烟的烟丝,而后测定烟丝的pH值、烟丝烟碱、烟气烟碱和烟气游离烟碱量,并进行了感官评吸.结果表明:①烟丝pH值对其总烟碱和烟气烟碱量没有明显影响;②同一牌号卷烟,烟气游离烟碱量与烟丝pH值极显著正相关;③烟气劲头随着烟丝pH值的增大而增大,而其它感官评吸指标则变化不大.因此,通过调节烟丝pH值可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其烟气的游离烟碱量和劲头.  相似文献   

14.
烤烟烟叶常规化学成分与主流烟气成分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烟叶原料常规化学成分与主流烟气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测定了全国26个烟叶产区的6个品种和进口烤烟烟叶样品的常规化学成分(烟碱、总糖、还原糖、总氯、总钾和总氮)含量、卷烟烟气成分释放量(总粒相物、烟碱、水分、焦油和一氧化碳)和抽吸口数,并对其进行了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①简单相关分析显示,烟气总粒相物、烟碱和焦油与烟叶烟碱、总钾和总氮含量呈显著相关;烟气一氧化碳与烟叶烟碱呈显著正相关,但与钾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抽吸口数与总糖、还原糖和总钾呈显著相关。②偏相关分析表明,烟气总粒相物、烟碱和焦油仅与烟叶烟碱含量呈显著的相关关系,烟气一氧化碳和抽吸口数与总钾含量呈显著负相关。③回归和通径分析表明,对烟气总粒相物、烟碱和焦油起主要作用的是烟叶烟碱含量,其次是钾含量,总氮则主要是通过烟碱的间接作用产生影响;烟气一氧化碳主要受烟叶总钾含量的影响;还原糖主要通过总糖的间接作用对抽吸口数造成影响。烟叶中烟碱和总钾含量对烟气成分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茶叶中品质成分复杂多样,与苦涩味相关的成分主要是咖啡碱和茶多酚。一般情况下,茶多酚指儿茶素类,实际上,茶多酚中的酚酸类物质对茶叶的品质也有较大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没食子酸。目前,茶叶中没食子酸、咖啡碱和儿茶素的检测一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程序比较复杂,分析时间较长,一般为30~50 min。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对茶叶中的没食子酸、咖啡碱和6种儿茶素类进行分离测定,结果表明:没食子酸、咖啡碱和6种儿茶素类的分离度较好、过程简单,分析时间大大缩短,仅需6 min;茶叶中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最高,占儿茶素总量的40%~50%,是茶叶中儿茶素类中最主要的活性成分;茶叶中的没食子酸含量占茶叶的0.5%~1.5%,且随着采摘时间的延后没食子酸含量降低;咖啡碱含量均在3%~5%之间。方法线性较好,精密度和重复性的RSD均小于1%,方法的回收率在95%~107%之间。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磷酸氢二铵(DAP)对卷烟烟气游离烟碱释放量及感官品质的影响,在等量烟丝上喷洒DAP溶液,使DAP在烟丝中的质量百分比为0(对照样)、0.2%、0.5%、1.0%、1.5%和2.0%;优化了烟气中游离烟碱释放量的分析方法;测定了烟丝p H、烟气游离烟碱释放量,并进行了感官评价;对DAP添加量与烟气游离烟碱释放量、烟丝p H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用三氯甲烷-中性水体系对烟气中游离态与结合态烟碱进行萃取分离,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46%,回收率在84.7%~88.7%之间。2添加DAP可提高烟丝的p H以及烟气游离烟碱的释放量,在所研究的添加量范围内,DAP添加量与烟丝p H、烟气游离烟碱释放量均显著正线性相关。3随DAP添加量的增大,卷烟烤香味增加,劲头总体呈上升趋势;DAP添加量不宜超过1.0%;在低添加量的情况下,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烟叶内部的美拉德反应,提升烟气的烤香,丰富烟香。   相似文献   

17.
烟碱从烟草向吸烟者的转移--关于氨与"pH"因素的简要综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谢剑平 《烟草科技》2001,(10):28-31
本文是关于含氨化合物用作烟草添加剂对烟气化学成分和烟碱生物效用影响作用的文献综述.含氨化合物被用于某些种类烟草叶片的加工过程中,其作用有①影响烟气的香味特性;②不影响烟碱从烟草向烟气的转移量、转移速率和转移效率;③不增加FTC/ISO法测定的主流烟气气相物中的烟碱含量;④不影响采用FTC/ISO方法对主流烟气中烟碱含量的测定;⑤不增加吸烟者对烟碱的吸收量和吸收速率.另外,还对涉及烟草和烟气的"pH"这个词的使用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几个较为准确地描述测定pH值的词汇(烟草水提取物的pH值,烟气水提取物的pH值,电极法烟气pH值).最后,指出了大量的研究之间存在的一些差距.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普洱茶渥堆发酵中分离并鉴定能够转化咖啡碱为茶碱的有效菌株,研究其在液态发酵与固态发酵中转化咖啡碱为茶碱的能力,为高茶碱茶叶的开发提供菌种。方法:采用咖啡碱琼脂固态筛选培养基,从普洱茶渥堆发酵中筛选出2株潜在菌株,通过18SrDNA序列测定结合菌落特征、分生孢子结构对菌株进行鉴定。采用不同浓度的咖啡碱液态培养基、茶汤液态发酵和茶叶固态发酵探究潜在菌株咖啡碱转化为茶碱的能力。结果:潜在菌株分别鉴定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NCBT110A)和聚多曲霉(Aspergillus sydowii NRRL250)。经富含咖啡碱的液态培养发现,黑曲霉对咖啡碱的利用有限;聚多曲霉能促使咖啡转化为茶碱。在一定咖啡碱浓度下,聚多曲霉对咖啡碱的降解率在90%以上,促使一半以上的咖啡碱转化为茶碱。聚多曲霉接种的茶汤液态发酵、茶叶固态发酵表明,聚多曲霉发酵过程中咖啡碱显著性下降(p<0.05),茶碱急剧增加;在发酵结束时,咖啡碱的降解率分别为85.43%和87.37%,茶碱含量分别为(501.2±13.55) mg/L和3.3293%±0.2463%(w/w)。在咖啡碱存在情况下,聚多曲霉能将咖啡碱大幅度转化为茶碱。结论:本研究揭示了聚多曲霉(Aspergillus sydowii NRRL250)具备将咖啡碱转化茶碱的特性,为高茶碱茶叶或茶饮料的开发提供了优异菌种。  相似文献   

19.
为分析添加碳酸钾影响卷烟劲头的原因,进行了碳酸钾对卷烟总粒相物游离烟碱和主流烟气pH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卷烟中添加碳酸钾可使其主流烟气中的pH值增加,主流烟气中游离烟碱的转化率提高,导致卷烟劲头增加。  相似文献   

20.
烤烟(40级)烟叶烟碱与烟气烟碱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河南烤烟 (40级 )各等级烟叶的烟碱含量和烟气烟碱传输量 .结果表明 :烟叶烟碱和烟气烟碱均随烟叶部位的升高而增加 ,随颜色的加深而增加 ,随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加 ,随等级的升高而增加 .烟气烟碱与烟叶烟碱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r=0 .6 6 99.直线回归方程为 y=1 .6 885 0 .45 48x.掌握这些规律可以帮助了解各等级烟叶的质量特点 ,为利用 40级烟叶进行卷烟烟气烟碱量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