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粉末包埋法渗铝工艺是由英国引进,经多次试验已获得成功。它的特点有:质量稳定可靠;防护方法多样适用,可实现局部渗铝;清理方法精细。现将该工艺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专利集锦     
《表面工程资讯》2006,6(3):59-60
碳化钨基球形热喷涂粉末的生产方法;一种液体状防腐涂料的热喷涂方法;一种瓦楞辊的热喷涂制造与修复方法;热喷涂粉末、热喷涂方法及热喷涂涂层的形成方法;轮毂表面涂装与电镀工艺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加速固体粉末渗铝的两段法新工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等仪器,研究了经两段法固体粉末渗铝工艺处理后,HK40钢渗铝层的组织和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渗铝层是由NiAl相和Ni3Al相组成,与传统固体粉末法渗铝工艺相比,具有渗速快、渗层显微硬度过渡平缓、渗层表面质量好等特点,并对加速渗铝过程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钢材渗铝是通过化学和物理的方法将铝原子渗入钢材表面形成微合金层,改变钢材的表面化学成分和特性的热处理工艺。渗铝处理可以提高钢材耐氧化性能、耐腐蚀性能和硬度,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表面化学热处理工艺得到研究者的关注。简要介绍了当前常见的渗铝工艺,如热浸渗铝、热喷涂渗铝、粉末包埋渗铝、料浆渗铝,总结了常见渗铝工艺的特点与不足,随后介绍了研究人员开发出的新型渗铝工艺,如机械辅能助渗铝、电场辅助渗铝、流化床气相沉积渗铝和离子电镀渗铝。论述了渗铝钢的显微结构和渗层的生长机理,对渗铝后的渗铝钢具有耐氧化、耐腐蚀性能的机理进行了讨论说明。最后,对渗铝工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张超  宋义全 《热加工工艺》2015,(2):178-181,185
对Q235钢进行了粉末包埋渗铝实验,采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渗铝层的相成分,并对渗铝层的微观组织和渗铝钢的耐蚀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配方为20%铝粉+40%Al2O3+20%石墨粉+18%Fe2O3+2%NH4Cl是比较合理的,经980℃×6 h扩散渗铝处理后,渗层致密、均匀、连续,表面质量较好;钢表面渗铝层主要由Fe Al和Fe Al3金属化合物组成,渗层组织主要是针状组织;电化学测试表明,碳钢渗铝后在Na Cl水溶液中的耐蚀性明显好于未渗铝的碳钢。  相似文献   

6.
高纯钛粉     
高纯钛粉美国微细粉末金属公司(Mier。nMetalsInc.)于最近向市场推出以工业方法大批量生产的高纯度(99.4%)的钛粉,以及工业纯的钛粉,其氧含量<0.15%、铁含量<0.04%。粉末的粒度为一10~+200目。这类粉末既可供各类热喷涂用,...  相似文献   

7.
《金属热处理》2020,45(1):209-209
渗铝方法主要有粉末法、热浸法、喷镀法、高频快速渗铝法和涂渗法。涂渗法投资小、见效快、效果理想、不需要特殊设备,一般箱式电阻炉即可,最方便的是电炉构件和炉底板可在自身炉内完成渗铝工艺。首先用664清洗剂去除试件表面油污,再用盐酸除锈,使表面清洁,保证渗膏与试件表面粘接好。将渗剂按给定的比例均匀混合后加入粘接剂,调成适当的稠度,在试件上均匀涂覆,而后自然干燥(也可在50℃烘干)后如涂层不到0. 5 mm厚再涂第二层,至涂层达0. 5~1 mm厚为止,以保证渗铝过程中铝源充足。涂层不可过厚,过厚在渗铝过程中易产生裂纹。  相似文献   

8.
交流电场对45钢粉末法渗铝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设置一对电极,在粉末法渗铝过程中对置于两极间的45钢试样与渗剂施加交流电场,进行交流电场增强粉末法渗铝。通过对渗铝层的生长、组织与相结构特性的观察分析,研究交流电场对45钢粉末法渗铝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适当的交流电场可以显著促进渗铝过程,促渗作用随电场电流增加而增加;在仅含2%铝粉的渗铝剂中进行电场电流为2 A、保温4 h的渗铝,在500℃即可形成约40μm的渗铝层,在800℃时形成厚约180μm的渗铝层;交流电场能够降低渗铝层表层的含铝量,避免表层形成硬脆富铝相;交流电场粉末法渗铝层在900℃时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性能。分析认为,交流电场的促渗作用与电场对渗铝过程中试样内的扩散、渗剂中的反应与扩散及渗罐内的实际温度等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9.
不锈钢表面粉末包埋渗铝过程及渗铝层表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固体粉末包埋法对00Cr17Ni14Mo2和1Cr18 Ni9Ti 不锈钢进行渗铝,形成富铝表层.阐述了不锈钢表面渗铝过程,并且对不锈钢渗铝层的成分、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了合金中Ni元素对渗铝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渗铝层呈多层结构,渗层与基体及层间结合良好,界限明显、齐整.渗层组织主要由FeAl相组成,并含一定量的Ni3Al相.   相似文献   

10.
高温合金渗铝涂层抗高温氧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固体粉末包埋渗铝法,在K438高温合金表面制备渗铝涂层。对渗铝试样做了1000℃、500h高温氧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氧化过程中,K438高温合金表面的涂层已转变成连续致密的α—Al2O3氧化膜、富Al的β-NiAl和富Ni的β—NiAl化合物层,氧化膜与基体合金粘附良好,在高温氧化过程中无明显剥落现象。随着氧化时间的增加,β相分解较慢,到500h时涂层仍具有良好的抗高温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1.
纯Cu固体法渗铝及内氧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CeCl3对固体粉末法纯Cu表面催渗渗铝的动力学过程、成分、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通过对纯Cu不同温度及时问渗铝层层深的测定,根据阿累乌斯经验公式计算出渗铝过程的扩散激活能,为渗铝层形成机制的研究提供数据。利用工业N2气中的余氧进行内氧化制备Cu-Al2O3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在渗剂中添加CeCl3不仅具有明显的催渗作用,并且使渗入速度提高。内氧化后在Cu基体上均匀弥散分布着纳米级Al2O3粒子。  相似文献   

12.
以铝铁为供铝剂、氯化氨为活化剂、碳化硅为填充剂,研究了耐热钢HP40Nb在800~900℃间的粉末法渗铝特性,采用固体强化渗碳方式来研究不同状态试样的抗渗碳能力。研究表明:渗层表面质量很高,渗层与基体结合良好,渗层主要由沉积区和过渡区两部分组成,较之高温渗铝,渗层厚度较薄;采用直流电场增强法对HP40Nb粉末法渗铝渗层相组成种类影响不大,但能使其800℃时的渗铝速度提高近7倍。所试验渗铝层在1000℃强化渗碳条件下表现出优良的抗渗碳特性。  相似文献   

13.
钢铁表面渗镀铝的热处理工艺,由于渗镀白亮美观的外表,优良的耐蚀和抗高温氧化性能,数十年来一直是国内外不断研究的课题。目前渗镀铝的方法主要有固体粉末法、料浆法、热喷涂法,电泳法,气体法、电解法、快速电加热法和热浸镀法等。热浸镀铝法具有工艺简单.镀层质量好、便于自动化生产和成本低廉等优点,因而应用较广泛.  相似文献   

14.
选取10钢管进行固体粉末渗铝法渗铝,在其表面获得了不同铝含量的渗铝层,对渗 铝钢、未渗铝钢进行高温氧化、硫化氢腐蚀以及环烷酸试验,通过实验数据论证了渗铝钢具有优越的耐高温氧化性能及耐酸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5.
热喷涂技术是近年来在设备维修、机械制造中广泛应用的一项表面技术,是表面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凡经加热能呈熔融状态或塑性状态的材料,均可作为热喷涂的涂层材料。但目前真正运用到生产实践的主要还是金属和陶瓷两大类。塑料喷涂虽在20多年前人们就进行试验研究.但远远没有象金属那样普通应用,这主要由于喷涂塑料的装置和工艺还没有达到适用化的程度。若用普通热喷涂装置来喷涂塑料,在工艺上则是极难掌握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解决粉末包埋渗铝过程中渗剂粘结导致渗铝层表面质量差的问题,在无惰性气体保护气氛中,在Q235钢表面制备出耐高温氧化、耐高温硫化和耐腐蚀的渗铝层。方法 采用粉末包埋渗铝法,通过改变渗剂中填充剂的成分,解决渗剂粘结导致表面质量变差的问题,研究渗铝温度、保温时间对渗层试样表面质量及渗铝层厚度的影响,确定最佳渗铝条件。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渗铝层表面质量并测定渗铝层厚度,采用能谱仪分析渗铝层主要元素分布,采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渗铝层物相组成,采用显微硬度计检测渗铝层硬度变化。结果 采用成分为15%铝粉+5%氯化铵+75%氧化铝+5%石墨粉的渗剂,在无惰性气体保护下900 ℃保温4 h,获得渗铝层厚度约为370 μm的渗铝试样。渗铝层由外向内依次为铝化物层、过渡层和基体,铝化物层主要含有Al、Fe两种元素,原子百分比保持在7:3左右,主要物相为Fe2Al5,硬度达到896HV0.1,远高于基体硬度。结论 渗剂中添加适量的石墨粉能够改善渗铝层表面质量,增加渗层厚度,过多的石墨粉反而不利于表面质量改善和渗铝层厚度的增长。渗铝层厚度随渗铝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与保温时间呈抛物线关系。  相似文献   

17.
热喷涂制备纳米涂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分析纳米粉末用于纳米表面工程所具有的特性入手,阐述了目前纳米粉末制备方法、热喷涂纳米涂层的种类、制备纳米涂层的热喷涂方法。总结了目前用热喷涂制备纳米涂层所面临的难题及现有的解决措施。展望了热喷涂作为纳米表面工程的关键和最有希望的技术,在未来制备纳米涂层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碳钢经过渗铝处理后获得的渗层具有优良的耐氧化、耐腐蚀性。简要介绍了粉末包埋渗铝具有的优势。论述了粉末渗包埋渗铝的基本原理和新方法。最后,展望了粉末包埋渗铝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陈刚  章国伟  马力  张立君 《热加工工艺》2012,41(8):159-161,164
总结了国内外镁合金表面铝化及其合金涂层研究现状,分析了镁合金表面铝化及其涂层防护特点,介绍了渗铝法、磁控溅射法、冷喷涂和热喷涂法制备研究铝及其涂层的制备工艺及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0.
小型薄钢板固体法渗铝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膏剂法和粉末法在小型簿钢板上进行了渗铝试验.结果表明,渗层性质除了取决于渗铝温度、保温时间、渗剂成分外,还与渗入方法、渗箱的密封性有关.渗铝钢板弯曲后渗层不发生开裂的能力与渗层厚度/板厚的比有关;板厚一定,随渗层厚度增加,弯曲时渗层易发生开裂.经920℃×6h粉末法渗铝的薄板试样弯曲至半径为10mm圆弧时,渗层完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