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贵锭  熊卫 《大氮肥》2006,29(4):254-258
介绍合成气压缩机组改造全过程,对改造环节中遇到问题的解决和处理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对机组改造前后的性能参数进行对比和分析,为以后大机组的改造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通过介绍股份公司合成二车间合成气压缩机组改造全过程,对改造环节中遇到问题的解决和处理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对机组改造前后的性能参数进行了对比和分析,为以后大机组的改造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闫振龙  孙晓梅  毕波 《大氮肥》2004,27(5):306-307
大庆石化公司化肥厂合成氨生产中,合成塔入口15.1MPa合成气来自合成气压缩机(103-J).103-J是双汽轮压缩机,高压汽轮机是背压式汽轮机,入口为10.5 MPa高压蒸汽,出口为3.83 MPa中压蒸汽.103-J跳车后对高压和中压蒸汽管网压力影响非常大,控制不好会造成全厂范围的事故停工.  相似文献   

4.
赖瑞芳 《化肥工业》2012,39(4):50-52
原合成气压缩机自控系统采用单元仪表集装式控制,存在故障率高、可靠性低、控制精度差、维护量大、各元件存在动作不灵敏等问题,容易引起误动作或拒动等生产事故。采用PLCS7—313C+嵌入式系统的TPCI05-TD33液晶触摸屏结构改造后,以“三取二”表决程序逻辑运算处理,提高了自控系统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智能化。改造后,合成气压缩机再未发生因控制系统误动作或拒动的生产事故。  相似文献   

5.
魏宇桑 《大氮肥》2001,24(6):412-413
介绍合成气压缩机高压蒸汽轮机改造的目的及实施方案。该改造能满足合成装置原料路线改造工程(简称煤代油工程)的需要,且在煤代油改造之前有明显的节能效果,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7.
易静洪 《贵州化工》2002,27(5):45-47
介绍合成气压缩机增产节能改造的关键部位和技术数据,以及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8.
合成气压缩机是合成氨生产装置的心脏。介绍了103-J联锁监控系统选型、配置及组态情况;分析了103-J联锁监控系统的优良性能。  相似文献   

9.
梁国斌 《大氮肥》2009,32(2):81-84
分析合成气压缩机汽轮机扩能改造后出现的振动原因,针对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钱青松 《大氮肥》2003,26(2):109-110
随着尿素市场和向炼油厂供氢量的变化 ,安庆分公司化肥厂氨合成回路经常在低负荷下运行 ,合成气压缩机防喘振控制系统难以适应生产要求 ,于 2 0 0 1年大修对该控制系统进行了改造。1 防喘振控制系统的改造大机组监控系统改造中 ,机组防喘振控制系统基本沿用原有模式 ,仅气动表改为电动表 ,在DCS上实现原有防喘振控制系统的功能 ,使防喘振控制更方便、准确、快捷。在防喘振控制器切手动时 ,增加高选器功能 ,框图见图 1。防喘振控制系统投自动时 ,手操器的输出阀位跟踪防喘振控制器的输出阀位。在防喘振控制器投手动时 ,手操器的输出由操…  相似文献   

11.
在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合成气压缩机是动力消耗的大户,为了提高压缩机的生产能力和降低机组能耗,通过在压缩机进口新增1台氨冷器,降低了压缩机进口工艺气温度,使之在同样负荷下降低了压缩机转速,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某公司合成气压缩机高负荷运行的瓶颈问题,通过与技术人员讨论分析后,将转子平衡盘进行扩大改造,很好地解决了该问题。  相似文献   

13.
/t绍了江苏索普集团54万t/a甲醇装置合成气压缩机平衡毂设计存在的缺陷以及平衡毂缺陷对生产的影响,通过对平衡管的改造及干气密封的调整,消除了存在的缺陷,实现了合成气压缩机连续稳定的运行。  相似文献   

14.
合成气压缩机低压缸入口分离器 ( 0 7F0 0 1 )的主要作用是分离甲烷化后的工艺气中的水份 ,其液位由XV0 70 0 5电磁阀调节 (图 1 )。XV0 70 0 5是一个两位阀 ,受LSH0 70 0 2和LSL0 70 0 3控制。LI AHL0 70 0 1设有高、低报警 ,70 %高报警 ,LSH0 70 0 2动作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介绍了中原大化50万t/a甲醇项目试开车过程中合成气压缩机、氨压缩机出现的一些问题,主要从机组轴向推力、油系统、干气密封、设备管路布局等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可为同类煤化工机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程中波  刘继远 《大氮肥》2013,(6):407-410
合成气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轴承温度高的问题.通过分析轴承顶间隙、预负荷系数和瓦块形线的偏差、浮环密封组件;Oum质量及安装过程中存在的缺陷,找出轴承温度高的主要原因是轴承装配间隙及轴承预负荷系数的选取不合理所致,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