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5 毫秒
1.
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水处理剂聚氯化铝中砷。实验结果表明,线性关系良好(在标准曲线0.0~30.0μg/L内,平均相关系数Y为0.9996),精密度较好(相对标准偏差为1.76%~2.66%),准确度、灵敏度较高(加标回收率为103.5%~107.7%,最低检出限为0.08μg/L),是测定水处理剂聚氯化铝中砷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江树广 《供水技术》2011,5(2):52-53
用吹扫捕集仪对生活饮用水中环氧氯丙烷进行提取和浓缩,DB-5气相色谱柱进行组分分离,电子捕获检测器进行检测。当水中环氧氯丙烷质量浓度为0.1~0.7μg/L时,标准工作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621,测定下限为0.1μg/L,回收率为83.8%~118%,相对标准偏差为3.0%~14%。  相似文献   

3.
采用冷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城市污水中总汞。实验结果表明,线性关系良好(在标准曲线0.00~1.60μg/L内,平均相关系数γ为0.9992以上),精密度较好(相对标准偏差为0.68%1.57%),准确度、灵敏度较高(加标回收率为98.0%-104.0%,最低检出限为0.02μg/L),是测定城市污水中总汞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自来水中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断续流动进样,在KBH4-盐酸体系中,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自来水中的硒。结果表明,在优化分析条件下,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0610μg/L,线性范围为0~10.0μg/L,相关系数为0.9996,相对标准偏差为1.3%,加标回收率在95.2%~102.3%。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可靠,准确度好,适合自来水中硒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采用吹扫捕集前处理技术、GC/MS法对水中的痕量环氧氯丙烷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0.2~1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5),测定浓度为0.4、1.0μg/L时,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9.21%、3.94%,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6.1%、100.8%,方法检测限为0.12μg/L,可用于饮用水中痕量环氧氯丙烷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水中7种痕量酚类物质的前处理方法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的色谱条件。用Waters Oasis HLB固相萃取小柱预分离和富集水中的酚,采用Agilent ZORBAX-C18分析柱进行色谱分离,以乙腈和0.1mol/L的磷酸作为流动相进行线性梯度洗脱,流速为1.5mL/min。各组分均在其最大紫外吸收波长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7种酚在13min之内能够很好地分离,回收率为80%~104%,相对标准偏差为2.4%~8.5%,色谱最低检测浓度达0.1~0.4mg/L,方法检出限为0.1~0.4μg/L。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原子荧光法测定聚氯化铝中的砷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质量浓度为0~10.0μg/L时,平均相关系数r为0.9996,相对标准偏差为0.78%~1.03%,加标回收率为97.9%~101.7%,最低检出限为0.0140μg/L。该方法有较好的精密度、准确度和灵敏度,适用于测定水处理剂聚氯化铝中的砷。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使用通用型非极性DB-5MS色谱柱与质谱的质量数分离(Mass)功能,对苯系物,特别是苯乙烯、邻二甲苯的重叠峰进行了分离测定。在一般条件下,通用型非极性5MS色谱柱不能分离苯系物中的苯乙烯、邻二甲苯,本文利用质谱分离质量数功能成功分离两者,其定量线性的相关系数达到0.995以上,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12、0.24μg/L。10μg/L以内的空白加标准确度高,相对误差在±5%以内,精密度好,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水样加标,两者都能达到80%以上,完全能满足检测的需求。其他各组分的平均回收率在80%~120之间,最低检出限为0.02μg/L-0.8μg/L。结果表明,对于用通用型DB-5MS色谱柱测定饮用水中苯系物,质谱比氢火焰检测器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9.
臭氧—生物活性炭—膜法处理自来水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经臭氧-生物活性炭与膜组合工艺处理,将自来水浊度从0.3-0.8NTU降至0.1NTU以下;高锰酸盐指数由1.5-4ng/L降至0.5-1.5mg/L,去除经达68.0%;UV254由0.07-0.12cm^-1降为0.009-0.020cm^-1,去除经为83%;TOC由2400-2900μg/L降为700-1600μg/L;Ames试验由阳性转变为阴性;将.1-0.5mg/L的亚硝酸盐九0.03-0.35mg。L的氨氮降至检测限以下,同时出水硝酸盐氮浓度≤10mg/L,说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运行效能。  相似文献   

10.
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硝基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以正己烷为萃取剂,采用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法对松花江水体中的硝基苯进行了快速测定。该方法的检测下限为0.1μg/L,测定标准偏差(sD)为1.16~5.54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6.5%,加标回收率为100.72%~108.02%。对比结果显示,该方法与其他实验室测定结果的最大偏差为6%。  相似文献   

11.
任衍燕 《供水技术》2012,6(1):56-57
建立了固相萃取-气相色影质谱法同时测定水中10种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方法。结果表明,目标物在12min内可全部检出,且分离效果较好;在0~800μg/L内,各组分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98以上;检出限为0.001~0.010μg/L,相对标准偏差在1.2%~5.3%,加标回收率〉83%。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适合地表水中多种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膜生物反应器去除原水中微量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酚类化舍物普遍存在于生活污水、天然水和饮用水中。采用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MBR)进行去除微污染湖水中微量苯酚(2~150μg/L)的试验,结果表明:对苯酚的平均去除率为89.01%。连续试验显示,MBR在冬夏两季运行、当进水苯酚浓度分别在11.0μg/L和19.4μg/L以下时,出水苯酚浓度均低于2μg/L,满足饮用水卫生规范的要求。同时采用间歇试验对MBR去除苯酚的机理进行了研究,证实生物作用在苯酚的去除中起主要作用,MBR对苯酚的去除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降解速率常数为0.0642min6-1。  相似文献   

13.
铁硒共沉淀法去除原水中的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受微量硒污染的原水处理目前尚无现成的处理工艺或方法套用,为此考察了铁硒共沉淀法的除硒效果。结果表明,当原水硒浓度为50μg/L、FeCl3投量为5~80mg/L时,对硒的去除率为83.84%~98.39%,出水硒浓度为0.81~8.08μg/L,完全满足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中对硒含量的规定。研究中还发现,FeCl3的除硒效果比FeSO4好。  相似文献   

14.
采用分段进水生物脱氮工艺处理小区生活污水,考察了在低DO条件下,不同曝气方式对硝化率及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曝气量为0.27m^3/h、MLSS平均为2700mg/L左右、好氧区的DO为0.26~2.5mg/L的条件下,当进水氨氮为44~55mg/L时,对氨氮的去除率保持在95%以上,对COD的去除率〉90%;当控制好氧区第1、2格室的DO分别为0.5~0.7和1.0~1.2mg/L时,系统的硝化率维持在90%以上,出水中的氨氮〈2mg/L;在恒定曝气量下,向进水中投加有机碳源,当水质改变较快时,容易引起丝状菌污泥膨胀,但通过恒DO曝气控制,可使污泥的沉降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5.
邹少洪 《供水技术》2009,3(1):52-54
研究了以稀硫酸为介质,L-半胱氨酸作预还原剂,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水中砷的可行性,着重优化了反应酸浓度、硼氢化钾浓度及L-半胱氨酸浓度的条件。研究发现:砷的氢化物发生在较低的硫酸酸度和较低的L-半胱氨酸浓度下,有较高的发生效率。在选定的试验条件下,砷的校准曲线在0.15~20.00μg/L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的检出限为0.15,2.00,5.00和10.00μg/L,砷标准溶液的RSD分别为5.7%,4.0%和2.1%,回收率在93.O%~107.5%.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六钛酸钾对于Cr(Ⅲ)的吸附性能,提出了用六钛酸钾晶须作为富集剂,预富集、分离水中Cr(Ⅲ)的新方法。在pH值为6.0的条件下,吸附率可达到100%,吸附容量为12.3mg/g。以3mol/L的HNO3作为解脱剂,沸水浴加热40min,可将吸附在六钛酸钾上的Cr(Ⅲ)定量洗脱。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的测定结果表明:Cr(Ⅲ)的浓度在0.20~4.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为3.5ng/mL,相对标准偏差为3.1%。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实测了天然水中Cr(Ⅲ)的含量,加标回收率为94.0%-102.0%。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间歇式反应器考察了UV-H2O2高级氧化技术去除饮用水中二氯乙酸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并进行了相关的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在紫外线辐照度为1048μW/cm^2、H2O2投加量为60mg/L、原水pH值为7.1、DOC浓度为5.13mg/L、二氯乙酸初始浓度约为100μg/L的条件下,UV-H2O2工艺对二氯乙酸的去除率〉90%。pH值为中性或偏酸性时,更有利于系统对二氯乙酸的去除;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系统对二氯乙酸的去除效果随紫外线辐照度或H2O2投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当紫外线辐照度〉640μW/cm^2或H2O2投量〉40mg/L时,系统对二氯乙酸的去除率增加缓慢;在二氯乙酸初始浓度约为100μg/L及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当原水DOC浓度〈2.39mg/L时,180min内二氯乙酸即可被降解完毕;其他条件不变,当二氯乙酸的初始浓度〉109.48μg/L时,系统对二氯乙酸的去除率随其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变得非常缓慢。UV-H2O2工艺对二氯乙酸的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UV与H2O2发生协同效应,使得在两者同时增加的情况下,反应速率常数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18.
倒置A2/O工艺的短程生物脱氮中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试规模的倒置A^2/O工艺中,考察了通过控制溶解氧浓度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的效果。试验表明,在溶解氧为0.3~0.8mg/L的条件下,可以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平均亚硝化率可达64.5%,对TN的平均去除率为66.8%,但易导致严重的污泥膨胀;在低氧(DO=0.3~0.8mg/L)与常氧(DO=1.6~2.5mg/L)模式交替运行的条件下,可以维持稳定的短程硝化反硝化.平均亚硝化率可达48.4%,对TN的平均去除率为64.3%,对TP的平均去除率可达38.5%。污泥的SVI控制在112mL/g左右。  相似文献   

19.
为了有效控制低负荷改良型氧化沟工艺的污泥膨胀现象,对该工艺的运行参数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工艺发生污泥膨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氧化沟循环廊道内的溶解氧浓度分级不明显。针对污泥膨胀原因及相关的膨胀机理,采用在循环廊道内加设插板来保证缺氧区、好氧区溶解氧浓度的合理分布。确定了试验装置的最佳运行条件为:好氧区溶解氧含量为1.5—2.0mg/L,缺氧区溶解氧含量小于0.5mg/L,污泥指数为120~150mL/g,污泥质量浓度为3.5-4.0g/L。  相似文献   

20.
采用正交实验选择最佳自动固相萃取条件对水中8种有机磷农药进行萃取。结果表明:中等极性的乙酸乙酯比5:7甲醇-丙酮混合溶液洗脱效果更好,特别是乙酸乙酯对毒死蜱的洗脱效果,回收率达到70%以上,而5:7甲醇-丙酮混合洗脱剂的回收率在50%以下;选择乙酸乙酯做洗脱剂,上样速度为5ml/min,洗脱速度为3ml/min时,8种有机磷农药的回收率都能达到70%以上。用DB1701毛细管柱在10min以内可以良好地分离8种有机磷农药,FPD检测各组分在0.16~2.00μg/mL之间线性相关系数都在0.999以上,方法检出限在0.1mg/L以下。本文在最佳自动固相萃取和气相色谱条件下成功地分析了实际水样,水库水有机磷农药的加标回收率在80~120%之间。通过对出厂水和管网水的分析发现,采样时要除去余氯,并将DH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