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Ad hoc网络DSR路由协议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DSR路由协议的路由选择和缓存策略进行分析,并针对它的不足,提出通过引入时间参数对路由的选择进行限制,采用自适应路由缩短机制的改进协议。新笨略不但提高了缓冲器中路由的质量,而且充分利用了路由缓冲器的空间。利用NS2进行仿真,结果显示对DSR路由协议进行优化后,比较明显地改进了DSR路由协议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对于融合Ad hoc的新型网络,原有的Ad hoc网络路由策略也需要相应的改变,对路由影响比较关键的因素需要进行综合考虑。基于此,该文提出了一种最优路径函数概念,综合考虑影响路由链路寿命的三个因素:地理位置、移动速度和电池电量信息,将其作为最优路径函数的三个参数,利用基站的强大数据处理能力计算出通往目的节点的最优路径。同时,以最优路径函数作为路由切换的判断依据,实时更新路由状况,在路由质量变差时,将路由切换到质量较好的链路上。仿真结果表明能有效降低路由的中断率,提高系统路由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遗传算法的Ad hoc路由协议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存在大量的Ad hoc网络路由协议,但是很少有研究对这些协议的最优性能进行过分析.通过对Ad hoc网络路由协议的分析,结合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对路由协议参数的全局优化配置提出一种启发式求解算法.该算法采用可变长编码,结合遗传算法的选择、交叉和变异操作,对路由协议的性能进行全局优化.在NS2平台上的仿真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路由协议性能比未优化之前提高30%.  相似文献   

4.
Ad hoc网络因其具有分布式、无中心、自组织、节点可以移动等特点,在军事通信、灾后紧急救援、传感器网络、局域网、车辆通信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但同时由于Ad hoc网络拓扑结构的动态变化,使得作为Ad hDc网络关键技术之一的路由算法的实现较为困难.提出了一种基于Agent的Ad hoc网络路由算法,设计并实现了4种Agent.该算法通过在Ad hoc网络中加入一定数量的移动Agent来进行路由探寻,一方面降低了网络负载,另一方面降低了网络发送数据的时延.其实质是在现有的表驱动路由算法和按需驱动路由算法之间寻求一个折中.  相似文献   

5.
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位置信息的AODV路由协议的优化方案。它通过动态调整传输功率,使用区域概率广播的两种方法进行优化。经NS仿真后的性能分析比较,在保证不降低其他网络性能的前提下,改进的AODV协议可以有效地提高传输成功率并缩短端到端的网络延时。  相似文献   

6.
分布式哈希表的应用增强了P2P网络的可扩展性,如何将其移植到移动Ad hoc网络受到了广泛关注.针对移动Ad hoc网络资源受限和高度动态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哈希表的移动Ad hoc路由模型,该模型通过设置虚拟坐标点来增强分布式哈希表的拓扑一致性,通过链路生存时间预测机制来增强路由链路的稳定性.仿真实验结果表...  相似文献   

7.
邵星  王汝传  徐小龙 《微机发展》2010,(4):21-24,28
Ad hoc网络因其具有分布式、无中心、自组织、节点可以移动等特点,在军事通信、灾后紧急救援、传感器网络、局域网、车辆通信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但同时由于Adhoc网络拓扑结构的动态变化,使得作为Ad hoc网络关键技术之一的路由算法的实现较为困难。提出了一种基于Agent的Ad hoc网络路由算法,设计并实现了4种Agent。该算法通过在Adhoc网络中加入一定数量的移动Agent来进行路由探寻,一方面降低了网络负载,另一方面降低了网络发送数据的时延。其实质是在现有的表驱动路由算法和按需驱动路由算法之间寻求一个折中。  相似文献   

8.
移动Ad hoc网络中,混合路由协议拥有比先发性(Proactive)和反应性(Reactive)路由协议较好的性能。基于大规模网络中组成员间的连接动态变化而仅有少数成员具有稳定的位置和连接,提出一种混合路由算法。该算法通过改进节点存储结构来优化路由发现时间,理论分析和模拟测试显示该算法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移动Ad hoc网络是由一组移动终端组成的无线多跳自治系统,具有无中心、自组织、多跳路由、动态拓扑结构等特点。尽管有带宽受限等缺点,但无线Ad hoc网络具备灵活机动、组网迅速的优势,在军事通信、民用通信和各种临时通信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来其路由技术、QoS、安全性问题,尤其是路由协议的安全成为研究的热点。介绍了针对其路由协议的攻击,重点分析比较了典型的移动Ad hoc网络安全路由协议,最后指出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着重研究在通信链路易中断的稀疏Ad hoc网络环境中的数据传输问题。提出了链路预补偿算法,首先给出了关键节点的定义与探测算法,然后给出了功率补偿算法,通过增大补偿节点的功率,增强关键节点周围的连接度,进而提高数据的接收率和吞吐量;并且在NS2模拟器中,对该算法搭建仿真平台进行了性能评估。仿真结果表明,链路预补偿算法能够提高网络的吞吐量和数据接收率。  相似文献   

11.
在Ad hoc网络路由协议中,分簇路由具有扩展性强、数据融合简单、能量利用高效等特点,成为当前路由研究的重点。在研究了一些分簇算法和多路径路由算法基础上,提出基于簇指挥路径的多路径路由算法(CDPMR)。仿真表明基于簇指挥路径的多路径路由算法,与平面的多路径路由算法相比,扩展性好,控制负载低,与其它的基于分簇路由算法相比,网络拓扑稳定,减少网络重构开销带来的通信代价,有利于均衡网络能量消耗,延长网络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交叠分簇动态路由算法。新算法对现有分簇算法进行了两点改进。首先允许节点可以对多个分簇广播进行应答,从而将非交叠分簇改变为交叠分簇,网络拓扑也由树状结构变为纵向网状结构。其次允许同层的节点之间交换路由信息并建立路由,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可选路径的条数。新算法克服了非交叠分簇算法只能得到一条最短路径的局限性,可同时得到多条可用路径。  相似文献   

13.
针对无线移动Ad hoc网络的节点具有移动性和能量限制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根据网络动态拓扑结构和节点能量来进行多路由选择的混合式路由算法PEMP-OLSR。该算法以改进的链路状态路由算法为基础,通过在网络拓扑构造过程中引入链路和节点生存时间等参数来提高所选路径的稳定性,同时通过设定影响链路和节点权重的迭代因子来提高多条路径的不相交性,以提高此并行多路径算法的传输效率。通过大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提高所选择的多条路径的稳定性和不相交性。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车载网络路由协议——GDGP。GDGP是一种包转发机制,在进行包转发时将贪婪转发与方向转发相结合,通过两个独立的消息交互机制,更新各个节点上存储的目的节点的位置信息,以确保各个节点上记录的目的节点的位置信息的一致性,进而保证路由算法的可靠性。利用NS-2仿真平台,采取接近现实车辆运动情况的节点运动模式进行实验,和已有的GPSR路由协议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路由协议在城市场景中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针对Ad hoc 网络低功耗无线通信的链路不确定性、链路质量不稳定性以及节点失效等问题,基于AODV路由协议提出了不相关节点路由算法。该算法使用简单的数字标志来搜寻不相关节点路径,并通过设置节点的阈值判断链路质量和失效节点来确定可靠的路由链路。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有很好的报文投递率,并能有效地减少网络链路中断的数量,降低端到端的延迟。  相似文献   

16.
张毅  王小非 《计算机应用》2006,26(8):1776-1778
介绍了一种利用移动Agent来解决Ad hoc网络环境中基于电池量的路由问题的方法。首先通过移动Agent和各节点进行数据交换,了解网络中所有节点的连接信息,形成一个节点信息矩阵表;然后在该矩阵表的基础上,根据各节点电池余量,选择最合适的路径进行数据报文的发送。由于这种方法可以使用很少的Agent获得全局电池量的信息,因此可以减少维持节点信息而产生的开销。实验结果表明这种路由算法可以使各节点电池量的消耗趋于平衡。  相似文献   

17.
剖析了多跳Ad hoc网络AODV与DSR路由协议的安全漏洞,并指出安全路由协议的设计需求。本文详细介绍了一种Ad hoc的鉴别路由协议ARAN,该协议采用公钥密码技术,利用节点对路由消息的签名,有效地抵制了各种恶意攻击,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计算复杂度,提高了节点存储量,但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按需安全路由协议,可以满足无线多跳Ad hoc网络在各种应用领域对路由的安全需求。  相似文献   

18.
宋超  刘明  龚海刚 《计算机应用研究》2009,26(12):4672-4675
车载自组织网络(VANET)具有高移动性和间歇连通性,而且拓扑变化频繁,特别是在事故或交通堵塞的时候,因此,采用了携带并转发的方式,即移动车辆携带数据直到遇见有可转发的车辆。与现有携带并转发的解决方法不同,本文采用分布式实时估计各路段延时的方法。基于对各路段延时的估计,车辆就能计算车低延时的路由路径,然后提出了分布式实时数据流统计辅助的路由协议(DRTAR)来转发数据。实验结果显示,提出的DRTAR协议性能优于其他算法。  相似文献   

19.
终端的自由移动导致无线自组织网络拓扑结构的频繁变化,这给通信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提出了挑战。针对无线自组织网络的抗毁性要求,着重分析现有的无线自组织网络抗毁路由、拓扑控制,以及其他一些相关协议、方法,阐述它们的工作机制、特点,比较不同的抗毁策略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  相似文献   

20.
基于Pairing的移动Ad hoc网络匿名路由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基于Pairing的移动Ad hoc网络匿名路由协议ANRT。该协议应用新的密码技术较好地解决了门限构造难题并保证了系统的可伸缩性。协议同时具备认证、加密等安全协议的特性。为了对协议进行清晰准确的评估,对其进行了模拟并对实验结果予以分析。最后,指出了匿名路由协议进一步研究需注意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