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由前人对含油气系统的定义总结引申到其重要组成部分,即含油气盆地。含油气盆地类型中前陆盆地在中国中西部油气开发中占有重要地位。就中西部前陆盆地发育的机制、构造位置、油气成藏特征及油气分布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前陆盆地划分出前陆褶皱冲断带、前渊坳陷带、斜坡带和前渊隆起带四个构造单元,各个构造单元的地质特征对油气形成和聚集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前陆盆地是世界上含油气资源最多的一种盆地类型,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主要对前陆盆地基本特征以及沉积-地层格架等进行了叙述,从而为前陆盆地的油气勘探提供重要依据。此外,还对前陆盆地的油气成藏特征进行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3.
经典层序地层学引入我国后,这种源于地震地层学的地层学分支被我国石油地质界广泛接受并运用。而TimACross提出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理论及方法,则基于地层一沉积的相互作用,这对于陆相盆地存在的相类型多样、相变快的特征,具有良好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自从引入我国后,在我国多个陆相含油气盆地均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本文依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及方法对陆相盆地坳陷期斜坡前缘带层序地层学划分进行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4.
层序地层学原理及其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层序地层学的起源及原理,其理论基础是周期性的海(或湖)平面的变化控制旋回性的沉积作用,阐述了高精度层序地层学、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研究原理,强调了层序地层学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价值,最后总结了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陆相断陷盆地层序地层学理论的发展对我国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层序地层学分析研究,乌尔逊凹陷南部下白垩统地层发育阶段性特征明显,可划分出四个二级层序构造单元和七个三级层序构造单元。另外,在充分利用钻井、测井、地震资料的基础上对乌南地区沉积相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石炭-二叠系是我国近几年油气勘探的热点区域之一。本文以野外地质调查为基础,对盆地东部石炭-二叠系阿木山组开展了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在区内阿木山组识别出构造体制转换面、削截及上超面及准层序叠置样式转换面三种层序界面,划分出三个三级层序,讨论了层序特征及层序内沉积相的演化。并初步探讨了在海相裂谷盆地及造山带地区中开展层序地层学研究的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李媛 《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35(22):134-136
本文通过总结我国目前主要碳酸盐岩地层的研究方法及结果,系统地阐述了层序地层学理论和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的技术方法研究的进展;介绍了有关特别是海相碳酸盐岩一生物礁系统油气层序地层学领域等重要研究成果;指出其现实意义特别重要,对于我国各大油气区及海洋深水油气勘探及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显著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不同成因类型的盆地层序地层发育特征不同,而同一成因类型的盆地,不同构造演化阶段或不同的构造部位,构造/断裂活动时空演化的不均衡性导致层序地层发育的差异性。构造对盆地的层序界面形成与层序内部充填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珠一坳陷在中一新生代经历了四次演化五次构造运动,使得其古近系沉积具有了下断上坳的构造特征。经分析发现,构造运动对其层序地层的控制主要表现在:控边断裂“控型”;构造转换带“控源”;古构造一地貌“控砂”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乍得H区块Bongor盆地先后取得了一系列的油气发现成果.随着三维区勘探开发的深入,寻找构造背景上的岩性油气藏逐渐成为油气勘探的主要对象.本文在层序地层学理论指导下,充分利用现有的地震、钻井及测井等资料,在建立层序地层学模式的基础上,对该区的地震相、沉积相进行了分析,预测有利砂体展布,为油气勘探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充分运用层序地层学理论、沉积学和构造地质学等学科的知识,通过对某一地区深层地层特征分析研究,对区内所有钻井进行了统一划分对比,建立了深层的超层序界面、层序界面、准层序组和准层序的识别标志。  相似文献   

11.
含煤地层层序地层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煤层在层序地层格架中的形成与分布规律;各种层序地层模式和新的成煤理论。笔者强调了煤层在层序地层划分中的重要意义;认为应加强陆相冲积体系中煤层的等时性研究。  相似文献   

12.
根据地层基准面旋回原理,通过对地质、钻井、测井及地震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将吐哈盆地山前带的侏罗系地层划分为8个长期地层旋回(相当于三级层序)。在层序划分和建立层序地层对比格架、明确沉积主控因素的前提下,在研究区开展了以三级层序为单元的沉积体系展布及空间演化特征分析,得出研究区中侏罗统沉积体系演化经历了3个比较明显的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测井资料,借助岩心资料,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及方法,对东濮凹陷文99块油藏沙二下亚段进行不同级次的基准面旋回层序划分,识别出1个中期、5个短期、19个超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并对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的结构类型和叠加样式进行较为深入的讨论。同时,在对关键井文117井单井分析的基础上,以二分时间单元分界线为优选等时对比标志,对不同级次的基准面旋回进行了较高精度的等时对比,建立了研究区沙二下亚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  相似文献   

14.
鄂尔多斯西缘前陆盆地逆冲带下盘山西组储层发育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鄂尔多斯西缘前陆盆地区逆冲带下盘二叠系山西组埋藏深度大于4500m,但仍然存在高效天然气储层。联合运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孔隙图象分析等多种测试技术,研究表明该区砂岩储集空间主要由粒间溶蚀孔隙构成。现今逆冲带上盘的砂岩成岩作用特征能够反映逆冲带下盘披覆前的成岩演化状况,逆冲带上盘、下盘砂岩成岩作用对比分析是恢复逆冲带下盘砂岩成岩演化史的有效方法。在逆冲披覆构造作用发生前,山西组砂岩溶蚀孔隙已经得以形成;在被披覆深埋藏过程中,山西组砂岩粒间溶孔边缘的凝灰质残余及烃类物质的充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石英次生加大作用和铁方解石胶结作用的进行,粒间溶孔可以得到有效保存。  相似文献   

15.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排子地区新近系层序地层格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前人对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层序地层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对车排子地区新近系地层格架特征展开细致描述,建立层序地层格架。为新近系隐蔽圈闭和油气藏勘探工作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登娄库组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合采用层序地层学等最新理论和方法,运用地震、测井、岩芯等分析资料,对东南隆起区登娄库组地层的层序地层格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对今后该区油气勘探与开发及井位部署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东营凹陷南斜坡地区的地层油藏成藏条件。东营凹陷发育由孔二段、沙四上亚段和沙三下亚段三套烃源岩,断层、不整合面和输导性砂层组成了油气运移的立体通道,储层类型多,层位分布广泛,盖层条件优越,烃源岩排烃期与地层圈闭定型期配置良好,具备形成大型地层油藏的条件。地层油藏主要有地层不整合遮挡油藏、地层超覆不整合油藏和古潜山油藏,这些地层油藏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地层超剥带,超剥带与大型鼻状构造带的配合区域是地层油藏最为富集的地区。  相似文献   

18.
在对比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相控旋回等时对比技术的基础上,认为二者同属于地层精细划分方法,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在层序划分级别上有可比性,在实际运用中各有其优缺点,在同一研究中可以结合运用。综合应用两种方法的优点,对商河油田沙二段地层进行了等时划分与对比,在砂层组(中期旋回)的划分中,主要依据标志层,按照相控旋回等时对比技术进行,在小层(短期旋回)的划分中,主要依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细分出各个短期基准面旋回。据此把沙二段地层划分为10个砂层组(中期旋回),34个小层(短期旋回),通过两种方法的结合使用,建立了适合研究区地层划分的“相控旋回约束下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方法”,实现了地层的精确等时划分与对比。  相似文献   

19.
鄂尔多斯西缘前陆盆地中生界储层砂岩成岩作用主要受前陆盆地构造演化的影响,不同构造区带砂岩储层的成岩环境存在一定的差别。研究发现,冲断带近物源区由于杂基和软矿物含量高,压实作用表现较为强烈,砂岩物性较差;但斜坡带远离物源区压实程度较弱,原生粒间孔隙发育。坳陷带比冲断带、斜坡带含有更高含量的富铁方解石,很难遭受后期溶蚀改造,所以坳陷带中铁方解石含量较高的地区储层物性也比较差,其机理可能与黏土矿物转化和长石类矿物发生溶蚀有关。  相似文献   

20.
Frank R. Ettensohn 《Fuel》1992,71(12):1487-1492
An abundance of organic matter, development of bottom anoxia in a stratified water column, and absence of major clastic dilution are the principal factors controlling the accumulation of organic-rich black shales. During the Devonian and Early Mississippian, such shales became abundant across much of east-central United States, apparently controlled by a unique coincidence of paleoclimatic, paleogeographic and tectonic factors. Like most major black-shale depositional episodes, Devonian-Mississippian deposits were formed during a time of global transgressive and greenhouse states. During this time, the east-central United States was located in the subtropical trade-wind belt where marine and terrestrial organic productivity would have been high and where surface waters would rarely have become cool enough to overturn and disrupt the water stratification necessary to generate bottom anoxia. Location in the trade-wind belt may also have enhanced upwelling which would have increased organic productivity and the likelihood of anoxia. Perhaps most importantly, however, black-shale deposition coincided with early phases of tectonism, when, because of rapid deformational loading in the orogen, subsidence in the adjacent Appalachian foreland basin far outstripped sedimentation. In the resulting deep-water conditions, water stratification and accompanying anoxia were soon established. Because most of the deformational load at this stage was subaqueous, there was no major source of clastic dilution, so that clastic starvation prevailed and largely organic-rich sediments accumulated. Thus hydrocarbon source beds of broad extent like the Devonian-Mississippian black shales, are rarely attributable to a single cause. They typically result from a complex interplay of factors unique to a given time and pla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