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陈霞  谈振辉 《电子学报》2004,32(4):665-668
正交频分复用(OFDM)应用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时,信道多普勒效应造成的载波间干扰(ICI)是引起性能下降的重要原因.本文分析了信道多普勒效应引起OFDM ICI的机制.基于输出多普勒扩展函数输入输出关系,给出一种接收信号结构的三维图形表示,并提出一种的计算连续多径信道中OFDM任意子载波上ICI的简单方法.  相似文献   

2.
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信道的时间选择性快衰落会破坏子载波间的正交性,导致系统中出现载波间干扰(Inter-carrier Interference,ICI),降低OFDM系统性能.论文使用信道函数泰勒展开式的前两项近似信道函数,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OFDM在时间选择性快衰落信道中的性能,给出了ICI功率及其上界与信道最大多普勒扩展的关系式.仿真分析表明论文给出的关系式和ICI功率上界能够较为准确的描述OFDM系统在快衰落信道中ICI功率及其上界与信道最大多普勒扩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提出并分析了一种新的接收机结构,用于减轻接收OFDM信号时多普勒效应的影响。在传输链路中输入端的IFFT和输出接收端FFT之间采用了一种离散的频域信道模型,该模型是基于对接收时变子载波幅度的泰勒扩展。该模型实际标明了相邻子载波的衰减关系。我们研究了一种新类型接收机模型,它可以估计子载波幅度以及子载波幅度的派生量,为消除由多普勒效应引起的子载波间干扰(ICI),推荐使用一个自适应MMSE滤波器,这样将提高链路的强壮性。  相似文献   

4.
在高速移动通信环境下,OFDM 系统在传输过程中出现的多普勒频移和收发两端本地振荡器之间的频率偏差,形成子载波间干扰(ICI)并造成系统性能降低。该文在分析子载波间干扰机制的基础上,从信道估计的角度提出了一种高效的ICI自消除差分编码方案。该方案提高了传统ICI自消除方案频谱利用率。仿真表明,在系统归一化频率偏差大于0.1时,该方案具有4 的信道估计增益,消除了因ICI带来的地板效应。  相似文献   

5.
OFDM系统中的迭代并行子载波间干扰消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实际信道的时变性,OFDM系统中每一子载波上的接收信号受到其它子载波上所传输信号的影响,形成载波间干扰(ICI)并造成误码性能降低。本文提出了适用于OFDM系统的迭代并行子载波间干扰消除接收技术,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载波间干扰,在归一化多普勒频移为0.1和0.001时,分别提高接收机的性能0.8dB和0.5dB。  相似文献   

6.
OFDM信号在时变衰落信道中传输时存在载波间干扰(ICI),降低了系统的性能。基于衰落信道的多普勒分解,OFDM信号在时变衰落信道中的传输可以等效成信息数据直接通过无衰落的离散白噪声滤波器模型信道传输,改进的Viterbi算法可用于接收这类信号。该接收技术可以有效去除传统的OFDM系统中的载波间干扰,消除误码的地板效应,提高了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并分析了一种新的接收机结构,用于减轻接收OFDM信号时多普勒效应的影响。在传输链路中输入端的I-FFT和输出接收端FFT之间采用了一种离散的频域信道模型,该模型是基于对接收时变子载波幅度的泰勒扩展。该模型实际标明了相邻子载波的衰减关系。我们研究了一种新类型接收机模型,它可以估计子载波幅度以及子载波幅度的派生量,为消除由多普勒效应引起的子载波间干扰(ICI),推荐使用一个自适应MMSE滤波器。这样将提高链路的强壮性。  相似文献   

8.
郦荣  陈建民 《无线电工程》2010,40(2):22-24,31
针对高速移动环境下多普勒频偏造成信道的快衰落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子载波间干扰(ICI)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合快衰落环境的OFDM系统子载波间干扰抑制算法。此算法用线性变化模型来近似一个OFDM符号周期内的信道冲激响应,并以此为基础采用迭代MMSE均衡方法抑制载波间干扰。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能有效地保证载波间的正交性,从而改善了OFDM系统的误码率(BER)性能。  相似文献   

9.
移动OFDM系统中的ICI消除算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宽带OFDM系统中,高速移动引起的多普勒效应导致载波间干扰(InterCarrier Interference, ICI)。该文在充分利用ICI分布特性的基础上,使用部分信道信息推导出两种新的低复杂度MMSE和DFE均衡算法。分析及仿真表明,新算法能够灵活可控地实现接收机性能与复杂度的有效折衷。在计算开销近似相同的条件下,提出的DFE均衡方案有效消除了传统接收机差错性能的地板效应(error floor),从而获得了性能改善。  相似文献   

10.
针对移动信道的时变衰落特性引起的载波间干扰(ICI)对无线OFDM系统性能的严重影响,介绍研究了一种利用循环前缀(CP)和导频信号来消除ICI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通过消除时变衰落信道中ICI的影响,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水声通信中由水声信道的时变性或本地振荡器失配所引起的载波频偏(CFO)非常普遍,这使得正交频分复用(OFDM)在高速通信中的应用面临严重挑战.因为CFO破坏了OFDM子载波间的正交性,产生严重的子载波间干扰(ICI),从而使得系统无法工作.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号相位匹配(SPM)原理的OFDM载波频偏估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无线信道的时变性破坏了OFDM系统各子载波间的正交性,造成子载波间功率泄漏,从而产生子载波间干扰(ICI).ICI的产生严重影响了OFDM系统的性能.本文首先从ICI的特性出发,对MMSE准则进行了修正,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并行迭代(PIC)均衡算法消除ICI的影响.Jakes谱瑞利衰落信道上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双弥散信道下脉冲成形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的信干比(SIR)性能,提出了一种新的OFDM系统优化脉冲成形方法.该方法通过对高斯脉冲时宽、带宽与信道时延、多普勒频移进行匹配,使系统的SIR达到最优值.仿真结果表明,该优化高斯脉冲成形OFDM系统的SIR性能优于CP-OFDM系统,在减少符号间干扰(ISI)的同时更好地抑制了频率弥散信道带来的子载波间干扰(ICI),且频率弥散越大,ICI抑制的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速移动环境下多普勒频偏造成移动信道的快衰落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子载波间干扰(ICI)问题,本文给出了OFDM系统中的多种ICI干扰消除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在快速时变信道下引入的子载波间干扰(ICI)导致性能急剧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带状矩阵的数据辅助型信道估计算法。通过分析由多普勒频偏引入的子载波间干扰矩阵,运用线性模型对信道冲击响应算法进行建模,对每个子载波设计带状补偿矩阵以最大程度消除ICI。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信道估计算法较最小均方误差(MMSE)算法复杂度大大减小,便于实现,满足快速时变信道下的估计精度需要。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2018,(1):67-70
多普勒频移破坏了OFDM子载波的正交性,导致系统产生子载波间干扰。针对此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ICI干扰消除的时变信道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前一符号的信道斜率,消除当前系统符号所受到的ICI干扰。在归一化多普勒频小于0.15时,所述算法的信道估计均方误差比传统算法更小,系统误码率性能更优秀。  相似文献   

17.
DVB-T/H移动接收的信道估计和ICI消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移动衰落信道中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的子载波间干扰(ICI)是引起系统性能下降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时变信道中ICI的分析,给出了DVB-T/H系统中的一种信道估计和ICI消除算法,并进一步提出改进算法.最后经过仿真并在FPGA上实现,并通过接收机系统的联调与测试,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移动OFDM系统中子信道干扰及其均衡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学荣  张力军 《信号处理》2003,19(3):230-233
移动衰落信道中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的子信道干扰(ICI)是引起系统性能下降的主要因素。本文分析了ICI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子信道干扰取决于信号能量E_s,子信道数N,和多普勒频移f_d,与信号星座无关。为了消除ICI,我们提出一种基于Jacobi迭代方法的均衡算法。考虑到子信道干扰主要影响相邻子信道的实际情况,兼顾系统性能和算法复杂性,进一步提出改进算法。文章最后给出16QAM调制的OFDM系统性能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9.
在OFDM系统中,子载波间的正交性是保证OFDM性能的重要保障。针对双选择性衰落信道下的OFDM系统,该文在分析载波间干扰(ICI)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采用频域迭代消除ICI的均衡算法。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能有效地保证载波间的正交性和改善了OFDM系统的误码率(BER)性能。  相似文献   

20.
载波间干扰(ICI)主要由频率偏差所引起,它破坏了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子载波之间的正交性,大大降低了系统的性能.在高速移动 Wimax系统中,信道的时变性导致的ICI更加不容小觑.文章将一种基于部分传输序列(PTS)算法的ICI抑制技术引入到移动Wimax系统中,针对其运算复杂的弊端提出了优化算法,并通过MATLAB语言进行了系统仿真,证明了算法对于Wimax系统中抑制ICI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