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四号溶剂浸出大米胚芽油工艺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米胚芽油是一种优质保健植物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亚油酸、谷维素、植物甾醇等营养物质,其维生素E含量比小麦胚芽油还高。采用四号溶剂浸出技术,在常温下从大米加工副产品大米胚芽中提取出大米胚芽油,低温脱溶,能较好地保留胚芽油中天然维生素E不被破坏。  相似文献   

2.
<正> 一、前言从营养成份分析可知,大米胚芽油中富含亚油酸、维生素E等营养物质,其中维生素E作为主要成份,其含量的高低对油品的营养价值有着重要的影响,维生素E又是一种抗氧剂,它在油中随着时间、温度的变化,将发生一定的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米胚芽油浸出及化学精炼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米胚芽油是天然维生素E的重要来源。本文介绍了大米胚芽油浸出及化学精炼试验的工艺、设备及其结果,并重点对试验过程中影响α—V_E含量的有关因素进行了讨论,对如何减少α—V_E在生产过程中的流失提出了初步的方法,对大米胚芽油的质量指标拟定了初步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精炼的小麦胚芽油品质质量,该文研究了化学和物理精炼过程中小麦胚芽油的品质劣变程度。结果表明:化学精炼的小麦胚芽油,酸价降至0.18 KOH/(mg/g),反式脂肪酸含量由毛油的未检出增加到0.07%,生育酚含量损失了37.14%。物理精炼的小麦胚芽油,在真空残压≤60 Pa,在温度为200℃~240℃,时间为2 h~8 h条件下脱酸,酸价降为5.49 KOH/(mg/g)~0.19 KOH/(mg/g),反式脂肪酸含量为0.10%~3.13%;过氧化值为1.61 mmol/kg~4.33 mmol/kg,茴香胺值13.76~59.3;生育酚含量减少26.68%~85.90%。由其试验结果对比知,化学精炼对小麦胚芽油品质劣变的影响明显小于物理精炼,尤其是防止反式脂肪酸含量增加、维生素E含量损失等方面显著,是一种适合富含高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等功能性营养成分类型的油脂的精炼方法。  相似文献   

5.
高酸值小麦胚芽油的精炼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传统脱胶、中和、脱色和连续喷射脱臭精炼小麦胚芽油,并测定加工条件对油脂的影响。毛小麦胚芽油含磷1428mg/kg,游离脂肪酸(FFA)15.7%,生育酚总量2682mg/kg,过氧化值(PV):10mmol/kg。脱胶不能明显降低磷含量。在脱胶、中和、脱色过程中,生育酚总量无明显变化。采用三个脱臭温度和三个保留时间的因素实验设计,测定脱臭过程中油脂变化。高温长时脱臭油脂的FFA.PV.色泽较低。在250℃脱臭9min不能明显降低生育酚含量,但在290℃脱臭30min,生育酚明显降低。改变传统的油脂精炼方法可生产优质的小麦胚芽油。  相似文献   

6.
玉米淀粉副产品——胚芽油的精炼工艺和设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7.
大米胚芽油的生产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小麦胚芽油(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四、制取方法现制取小麦胚芽油常用方法有冷榨法、予浸法、低温浸出法。此外,还有尚处试验中仍未大规模直用超临界CO_2萃取法及生物酶萃取法。小麦胚芽系小麦制粉时副产物,与一般植物油料有所不同,含脂质仅10%左右,且本身粒径小,很细,常混有不少面粉,麸皮等杂质,在制油前应进行预处理清理杂质,提高纯度达95%以上。而我国制粉厂提胚纯度低,包括一些引进设备实际提胚纯度不足85%。纯度不高制油时,杂质会附吸油份,胚粕残油高,且会堵塞油路,影响得率。  相似文献   

9.
通过比较试验研究大豆胚芽油脱胶和脱酸的方法。结果表明,高温水化脱胶法对大豆胚芽油胶质沉降快,脱胶效率高,胶质易与大豆胚芽油分离,且大豆胚芽油清亮、得率高。低温浓碱脱酸法的大豆胚芽油得率高,VE损失少,酸价低。以脱色油得率和脱色效率为指标,研究大豆胚芽油脱色方法,试验表明:采用白土 活性炭(10∶1)为脱色剂,脱色剂添加量为2%,在90℃温度下对大豆胚芽油脱色20min,大豆胚芽油得率高、脱色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小麦胚芽油品质,以溶剂浸提小麦胚芽毛油为原料,分析了不同精炼工序小麦胚芽油的理化性质、脂肪酸和V_E组成及含量的变化,确定了最优精炼工艺和对小麦胚芽油品质影响较大的工序。结果表明,最优精炼工艺参数为:碱炼脱酸时超碱量0.25%,碱炼温度55℃,碱液质量分数6.5%,碱炼时间35 min;添加5%吸附剂(白土与活性炭质量比18∶1),在80℃下真空吸附脱色30 min;220℃下脱臭10 min可脱除臭味并最有利于保存V_E。精炼工艺中的碱炼脱酸工序能够有效降低小麦胚芽油酸值(KOH)和磷脂含量分别至0.38 mg/g和160 mg/kg,脱色能够明显降低油脂色泽;精炼对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影响很小,而V_E损失率达到51.75%,其中在脱酸和脱臭工序损失率分别为16.10%和22.58%。精炼过程中的脱酸和脱臭工序对小麦胚芽油品质影响较大,应根据对产品的营养要求进行适度精炼加工。  相似文献   

11.
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了软塔脱臭精炼玉米胚芽油的工艺特点及优点。  相似文献   

12.
柏志美 《粮食与油脂》1990,(2):24-25,34
<正> 一、引言目前,国内外对V_E的分析定量大体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荧光法、薄层扫描法和薄层比色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虽可以测试,但由于仪器价格昂贵,需要进口,因此国内尚不能广泛应用。薄层比色法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13.
液态烃(C3~C4)浸出小麦胚芽油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左青  白新鸿 《中国油脂》1998,23(6):10-11
就液态烃(C3~C4)浸出小麦胚芽油实践进行探讨。介绍了小麦胚芽油的提胚、烘干、浸出和精炼工艺。  相似文献   

14.
15.
为提高大豆膨化工艺的制油质量,精细化油脂浸出工艺的应用细节,本文从大豆膨化工艺的时间、温度、料液比以及料胚高度等因素出发,对该技术影响大豆油脂浸出质量因素进行研究。在明确使用膨化工艺进行油脂浸出操作优势的基础上,对该工艺的各项影响浸出油脂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借助酸炼、碱炼和除溴提高浸出油脂的精度,解决油脂在浸出后存储可能出现的反酸反色等问题,以期提高大豆油脂的生产质量。  相似文献   

16.
冉萍 《中国油脂》1992,(5):29-30
米糠油、棕榈油等植物油脂,游离脂肪酸(FFA)含量一般都在4%~20%,这种植物油脂加碱化学精炼,其生成物皂脚量很多,皂脚中带油及多次水洗、脱色、脱臭,精炼损失系数高达1.25~1.8,而用物理精炼方法,融脱酸、脱臭、部分脱色为一体,去除游离脂肪酸过程不发生化学反应,水蒸汽蒸馏直接得到成品油及混合脂肪酸,损失系数只有0.8左右。因此,高酸价油脂物理精炼有明显的优势,以含游离脂肪酸10%的毛糠油来说,其精炼率至少提高6%,有的高达8%~10%。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大型油脂加工企业,在精炼大宗植物油如大豆油、菜籽油等高含磷脂的油脂时,普遍采用了低温长混式的化学精炼或是超级脱胶式的物理精炼(简称化学精炼、物理精炼).鉴于物理精炼工艺主要适用于处理某些FFA含量高的油脂(如棕榈油、椰子油等),国内加工的菜籽油、大豆油因油料品种和前处理工艺的原因,一般含杂多、色泽深,尤其非水化磷脂(NHP)一般占50%以上,除按物理精炼工艺,在脱胶工段去除大部分磷脂外,尚有一部分磷脂要靠加大漂白土用量来吸附,脱臭(酸)段蒸汽用量也较大.  相似文献   

18.
19.
米糠一次浸出及米糠油物理精炼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钟科贤 《中国油脂》2004,29(4):56-60
米糠作为中低含油量的一种特殊油料,很适于通过一次浸出提取毛糠油.米糠一次浸出需经历米糠预处理和米糠浸出两个阶段,米糠预处理的方法有3种:蒸炒、造粒、膨化,其中膨化又分为千式膨化和湿式膨化两种方式;米糠的浸出制油工艺过程具有与其他大宗油料不尽相同的工艺、设备要求,主要体现在物料浸出与湿粕脱溶两道工序上.米糠浸出所得到的毛糠油为一种高酸值毛油,采用物理精炼工艺在提高油脂精炼率和经济效益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米糠油物理精炼工艺过程包括脱胶、脱色、脱酸、脱蜡、脱脂,关键工序是蒸馏脱酸,脱胶、脱色是其至关重要的前处理工序.米糠油物理精炼工艺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可根据毛糠油的原料情况和精糠油的成品质量等级要求,结合化学精炼工艺进行综合精炼或进行各种档次成品油的生产调节,取得物尽其用的效益.  相似文献   

20.
油脂的物理精炼和化学精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凤才 《中国油脂》1994,19(2):18-24
本文比较了油脂物理精炼和化学精炼的经济效益及操作成本,讨论了如何选择合适的精炼技术和设备来加工不同的原料油,以达到在最低的操作费用下获得高质量成品油的目的,最后还介绍了一种组合式油脂碱炼/酸炼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