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照最优控制理论 ,把压水反应堆的负荷跟踪控制问题描述为一个非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问题。反应堆芯部模型采用了一维分布参数模型。为求解这个最优控制问题 ,提出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最优控制算法DDPSR。研究结果表明 ,DDPSR不仅能在大的优化区间收敛 ,而且迭代次数极少 ,速度相当快 ;大型压水堆能够以最优方式负荷跟踪运行 ,且轴向偏移 (AO)始终满足工程实际要求 ,此外还对硼的控制特性进行了特别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3.
采用CATIA2程序对秦山二期600MW核电站的极限正常瞬态-厂负荷瞬态态进行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反应堆的所有主参数都在核电站正常运行许可范围内,系统稳定,控制特性满足要求,并与法马通计算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5.
随着核电厂负荷跟踪运行研究的不断深入,开发针对负荷跟踪过程的仿真模型也势在必行。本文以CNP600压水堆核电厂一回路主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RELAP5/MOD3.4程序建立系统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控制系统仿真。以典型日负荷跟踪运行模式、负荷线性变化以及负荷阶跃变化等工况瞬态测试对仿真系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瞬态过程中各参数变化范围和趋势与电厂实际运行值相符,准确反映了负荷跟踪下CNP600压水堆核电厂一回路的运行过程。仿真模型对后续的安全分析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闭式布雷顿循环在大功率空间核电源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采用氦氙混合气体作循环工质可提高布雷顿循环的性能,且由于其良好的换热能力,可直接用作反应堆的冷却剂。在概念设计阶段,为适应频繁改动反应堆设计的需要,开发了氦氙混合气体冷却反应堆单通道分析程序。其中氦氙混合气体的物性参数采用理论方法预测。程序采用FORTRAN 90语言编写,并集成画图功能。程序可用于计算环形流道和圆管流道,通过对同一个算例的单通道计算结果与FLUENT计算结果或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初步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8.
氦氙冷却反应堆可采用一体化布雷顿循环系统,在小型化、轻量化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而备受关注。但目前鲜有关于小型氦氙冷却反应堆的严重事故分析研究。概率安全评价法(Probabilistic Safety Assessment,PSA)是一种评价反应堆安全性的重要方法,可为反应堆设计改进、故障诊断、运行指导等提供有价值的依据。而始发事件发生频率是PSA分析所必需的输入参数。本文以小型氦氙冷却移动式固体核反应堆电源为分析模型,参考高温气冷堆以及压水堆运行经验及部件失效数据,分析了堆芯排热增减、反应性和功率分布异常、管道破口和设备泄漏异常、未能紧急停堆的预期瞬态(Anticipated Transient Without Scram,ATWS)以及丧失场外电源等事故的发生频率,结果分别为3.90×10-2RY-1、2.36×10-1RY-1、2.69×10-2RY-1、6.50×10-2RY-1、2.69×10-2<... 相似文献
9.
结合船用堆的特点,对核电站反应堆正方形燃料组件堆芯仿真软件进行修改和移植,开发可用于研究船用堆非干净六边形燃料组件堆芯中毒碘坑的堆芯仿真软件。应用该软件,对燃耗为30MW•d的某反应堆进行了碘坑仿真,并与点模型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点模型的仿真结果偏小,用本软件进行仿真,平衡氙毒计算值与实测值间的偏差为-0.8%,最大氙毒计算值与实测值间的偏差为-4.3%,碘坑计算值与实测值间的偏差为-0.5%。本软件仿真结果符合实际运行规律和物理规律,因此,本软件可准确模拟碘坑中毒,对提高船用堆机动性和安全运行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15.
【英国《国际核工程》网站2012年6月1日报道】由于核电站具有固定费用高而可变费用低的特点,因此,核电站通常以基荷模式运行。在核电工业发展的初期,由于核电装机容量在总电力装机容量中所占份额很小,因此核电站均处于基荷运行状态,而将根据电力需求的变化调整发电量这项任务交给了其他电站(主要是固定费用低而可变费用高的燃气电站)。 相似文献
16.
输入参数对反应堆系统动力响应的敏感性分析是优化设计的重要前提。以反应堆系统关键部位的接触刚度和间隙为输入变量,利用Sobol法开展了关键输入参数对地震条件下系统动力响应的敏感性分析,得到了全局敏感性系数及输入参数的重要度排序,此外,还采用K-S测度敏感性分析法对结果进行了检验。分析表明:燃料组件地震响应对2个部位的接触刚度变化较敏感,3个部位切向载荷极值均对所在部位接触刚度的变化最敏感。相关方法与分析流程可推广至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及其他主设备,为优化设计参数的选取提供定量分析手段与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7.
18.
热管堆具有长寿期、高可靠性等优势,是当下空间核反应堆的研究焦点之一。为研究热管堆瞬态过程中的核热耦合现象,本文基于半物理仿真技术,搭建了针对热管反应堆堆芯缩比模块的核热耦合实验平台,通过实验模块测量了堆芯缩比模块的温度分布,在仿真模块中基于点堆模型计算了输出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通过耦合实验模块和仿真模块,探索了瞬态条件下堆芯缩比模块核热耦合特性,分析了引入不同初始反应性时堆芯温度、加热功率和剩余反应性的瞬态演变过程,揭示了系统热容量造成的温度迟滞变化效应,即热惯性现象。结果表明,堆芯缩比模块的热惯性随引入的初始反应性的增大及初始功率水平的增加而减小,且与基体材料的热扩散率呈反比。 相似文献
19.
【英国《电力评论》1980年3月14日报道】英国原子能管理局卡拉姆(Culham)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已研制成功一种以激光技术为基础的热敏感技术,据说,这种技术有可能在各个科学领域和工业界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