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Planning》2019,(30)
目前,全球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我国作为人口大国,面临老龄化带来的各种挑战。其中,老年人医疗卫生问题是其关注重点之一。老年医学关注老年人卫生健康,主要解决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的疾病预防和综合诊治。我国老年医学教学起步较西方国家晚,与西方现代老年医学教育理念未完全同步。尤其涉及处理高龄衰弱和终末期患者的医疗问题,国内基本处于空白。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老年患者,减轻老年患者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有必要积极推动老年医学教学过程中讲授缓和医疗相关知识,以应对老龄化社会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2.
正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老年人室内跌倒的环境危险因素主要为室内障碍物、地面易滑、卫生间无扶手、照明不充足、家具使用不合理等,针对这些危险因素对老年住宅进行改造和优化设计,弥补老年人丧失的生活能力,降低跌倒的发生率。跌倒是威胁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重要诱因。随着生活条件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类寿命延长,我国老年人口的数量大幅增长,2000年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将于2020年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  相似文献   

3.
不同阶段的老年人对住宅的需求有所不同,因此开发一套具有发展性的通用型老年住宅将为解决老龄化社会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提供解决方案。通用型老年住宅与其他住宅相比的优势在于:根据老年人生理心理状况和自我护理能力对老年住宅进行无障碍设施改善和空间调整,帮助老年人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安享幸福晚年。  相似文献   

4.
据中国的人口普查数据,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0%以上,到21世纪中叶将超过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8%,即每4个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另外,我国65岁以上老人数已超过1亿(占总人口的7.3%),到2050年将增加到3.34亿(占总人口的22.6%)。中国与很多国家一样,已步入老龄化时代,老年服务产业将成为推动经济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严重老龄化的发展阶段,对老人居住空间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提出更高要求。其中卧室空间不仅提供了老人的睡眠功能,通常还包含其他活动,甚至成为生命周期最后阶段的主要活动空间和生存空间。本文以SI住宅体系为研究基础,在老人不同生活能力发展阶段,即针对一般情况下老人会经历的自理、介助、介护等生活能力发展的三个过程,通过装配式装修的技术方法,提供快速适配相应的卧室空间功能,提高老人生活质量的方法;同时提出老年住宅卧室空间的适应性设计策略,从而实现家庭舒适性养老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世界上总人口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至今我国60岁及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1.3亿之多,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5,并且超过了我国总人口的10%。按国际标准,中国已经成为一个“老年型”的国家。预计到200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2.84亿,占全国人口的20%左右,成为高度老龄化的国家。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的发展,老年人的平均寿命将日趋延长,高龄老人逐渐增多,其中生活不能自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0,(2)
娱乐休闲是城市老年人生活中较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参加各类社区活动、晨练、出行、旅游等,成为了很多城市地区老年人的普遍生活写照。正因如此,娱乐生活、休闲状态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此同时,不同家庭环境、不同经济基础、不同消费理念、不同兴趣爱好的老年人群,其娱乐消费、休闲活动选择方式以及娱乐活动参与度等,均具有明显差异,由此也成为了老龄化社会阶段界内专家学者关注的重要民生问题。本文以问卷调研与数理统计方法,以生活节奏较慢且休闲的四川成都社区老年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评价成都市老年人社会娱乐活动参与、消费基本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研统计结果表明,成都市老年人娱乐消费、活动参与度整体偏低,且类型和层次均较为单一,身体健康状况、经济特征等层面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1999年为国际老年人年,这标志着世界人口老龄化问题为国际社会所关注。有关部门预测,我国也将在2003年前后进入老龄化社会(标志是老龄人口数占总人数的10%以上)。老年人的居住问题将是老龄化社会着重考虑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借鉴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达国家的经验,有人提出,解决老年人的居住问题可以有两种形式:老年入住宅和老年公寓(养老院)。本文拟就此两种形式作些分析,谈几点意见。 1.关于老年人住宅 老年人住宅,是指适应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专为老年人使用而设计、建造的城市住宅。对此,已有不少人从研究老年人的生活行为模式入手,就适合于老年人居住的环境、居住方式、安全防范、社区服务以及相关的设施、设  相似文献   

9.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背景下,人们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的必然结果。老年人由于身体物理机能的退化,其家庭和社会地位发生变化而导致他们生理和心理状态的变化,加重了老人的孤独感、失落感。为了保障老年人的权益,老龄化需要被"阳光"对待。文章结合积极老龄化这一背景,基于老年人生理、心理、行为特征以及人体工程学,从总体布局、单元及套内空间三个方面研究老年住宅,并提出相应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人口逐渐迈入老龄化,如何照顾好老年人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给予他们更好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是我们共同的目标。本文主要阐述了老年住宅设计的必要性,介绍了老年住宅设计的要点,以使设计出的住宅更加适合老年人居住。  相似文献   

11.
廉租住房是政府向城镇居民收入低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的社会保障性公共住宅。廉租住房住户主要是下岗职工、体制外的非正式就业者(小商小贩等自由职业者)、早期的退休职工、低保户和农村进城务工者等。他们大部分是老年人、残障人士和有严重慢性疾病者。按照廉租住房的退出机制,如果住户的条件变化了,不再符合廉租住房的居住条件时就必须搬出廉租住房,具有流动性。这些老年(甚至中年)住户搬进来时是健康的,过了几年,不健康了,生活能自理的变成半自理,甚至不能自理了;即使是暂时没有老年人的家庭,随着岁月的流逝,当时进住的青壮年人也会成为老年人。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逐渐增多,老年消费市场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市场上针对老年人使用的家具用品款式不多、功能单一,安全性不能满足老年人生活的需要,为了避免老年人在家具使用中造成伤害,减少老年人心理和身体上的不安全感,就需要我们加强对老年家具的安全性设计,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以期对相关从业者有所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4,(9)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逐渐增多,老年消费市场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市场上针对老年人使用的家具用品款式不多、功能单一,安全性不能满足老年人生活的需要,为了避免老年人在家具使用中造成伤害,减少老年人心理和身体上的不安全感,就需要我们加强对老年家具的安全性设计,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以期对相关从业者有所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针对我国医养结合产业发展的机遇,阐述卫计委推进医养结合工作的主要进展,提出医养结合产业发展思路。医养结合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各方力量共同努力,以推动其蓬勃发展,实现健康老龄化。1医养结合产业发展迎来重大机遇当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呈现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速度快、持续时间长、发展不平衡、老年人健康问题突出等特点。在我国老年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老年人的总体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5.
我国老龄化日趋严重,而我国大多数老年人生活的既有居住建筑并不能保证老年人能健康、舒适的生活。为此,本文以老年人居住的既有居住建筑为研究对象,将既有居住建筑健康化改造与循证设计理念相结合,梳理健康化改造影响因素,最终提出制定基于老年人的既有居住健康化改造策略设计流程。  相似文献   

16.
正将北京老年人生活护理的社区服务作为切入点,分析和研究目前在老年人社区照料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总结老年人社区生活照料服务的未来趋势,提出实用和可行的措施及建议。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加速的世纪,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早在1999年就进入了国际公认的老龄化社会。据相关专家预计:到2050年,我国的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4亿,占全国总人口数的28%。面对老龄化日益严峻的趋势,采取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方式,解决好老年人养  相似文献   

17.
老龄化背景下,既有建筑适老化改造将成为推动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我国既有建筑适老化建设方面的问题出发,借鉴发达国家系统化和适老化建设经验,从系统化规划设计、适老化改造设计和阶段化建设实施等三方面提出改造思路。  相似文献   

18.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已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入的居住问题又是老龄化问题的核心之一,同时老年人的交往问题是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关键。通过研究,基于老年人对交往空间的特殊需求,解决老龄化社会中居住区老年人交往空间的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急剧加深,养老压力越发凸显。本文以上海市毛巾二厂改造成曹家渡恒裕老年福利院项目示范为例,设计者提出"旧新用,以新养老"的策略,将既有建筑进行了改造,并赋予老建筑,褪去沧桑,魅力启航,以新的生命服务于老年人现代生活,让新型养老建筑为老年人提供颐养天年的场所。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5,(3)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加强老年人医疗保障成为了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老年人健康为我国医疗卫生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在总结老年人看病难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老年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积极发展老年医学学科,实现老年病专科的建设和完善。老年人的特点决定了老年医学的特殊性,老年病专科建设要在充分了解老年人及老年医学特点的基础上实现。文中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老年病专科,大力弘扬我国传统医学的优势,不断完善老年医学的发展,巩固老年医疗保障体系,使得老龄化社会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