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对废水治理要求日趋严格,诸多地方炼油企业普遍存在处理工艺落后的现象。为实践节能减排理念、保证国内环保要求,废水处理达标排放已成为了炼油企业重要的环保节能事项。针对当前国内炼油厂生产的废水现状,文中介绍了含硫废水、含盐废水、碱渣废水等炼油废水的来源和主要污染物,系统论述了炼油企业污水处理厂废水处理现状,即2级和3级处理工艺,并对其研究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对炼油废水处理趋势和技术路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三废”污染源的主要特征和污染原因,“三废”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是炼油污水场出水未能稳定达标排放、个别高浓度污水尚未有预处理手段和碱渣处理装置未充分发挥优势,白备热电站排放的SO2超标、加热炉排放的SO2和氮氧化物超标,污水场的“三泥”和各种油品贮罐的罐底油泥存在转移污染。提出采取提高装置工艺技术,开展清污分流工作,加强环保装置的设备维护,对炼油污水场进行技改及增加贮罐、离心脱水机和配套的药剂投加系统等污染整治实施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采用臭氧氧化法处理炼油碱渣,利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法探究反应条件对臭氧处理炼油碱渣的影响,并探讨臭氧对炼油碱渣的产物及可生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是臭氧处理碱渣的主要影响因素,臭氧通入量是次要影响因素;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50℃,臭氧通入量150 L/h,反应时间75 min;最佳反应条件下,炼油碱渣的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约为50%;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总离子流图显示,臭氧可以转化和降解炼油碱渣中的大分子有机物,降低炼油碱渣的毒性;活性污泥处理经臭氧氧化后的炼油碱渣,COD的去除率可提高1.7倍,表明臭氧氧化法可明显提高炼油碱渣的可生化性。综上表明,臭氧氧化法可作为炼油碱渣进入生化系统前的预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4.
范进昕 《广石化科技》2000,(3):44-47,43
分析和总结了废水水解-好氧生物处理的工艺流程和生化机理,对炼油碱渣废水进行水解厌氧预处理试验,论证了碱渣废水处理方案的可行性,为我厂治理碱渣废水这一污染源寻找出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5.
炼油液化气碱渣是高浓度、难降解的有机废液。文中结合液化气流程分析了碱渣形成过程、液化气碱渣排放量的影响因素,制定了减少碱渣的措施,并对酸性水汽提装置回收利用碱渣工艺进行了分析。通过源头治理、优化过程管理和末端处理,使碱渣达到了排放标准,实现了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6.
一、概况碱渣中和处理装置是长岭炼油化工厂“七五”重点环保革新项目,其环保意义与经济效益较大.该装置的主要任务是将常减压电精制常一、二、三线碱渣用硫酸中和法回收环烷酸.其处理能力为9.9×10~3t碱渣/a.  相似文献   

7.
洛阳分公司炼油厂五联合装置车间是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套单系列5Mt/a炼油的配套三废环保装置。由于废水、废气、废渣等原料的腐蚀特性,使车间5套装置设备漏点多,动火频繁,1997年10月10日,碱渣处理装置酸性水线动火,因动火各方麻痹大意,将盲垫误认为盲板,违章动火,使与之相连的碱渣装置酸性水罐闪爆解体。面对血的教训,车间新一届领导严把现场动火作业关,在严格遵守各项制度的前提下结合实践不断总结、摸索出了“三到三不”动火作业法。“三到”即上级安全部  相似文献   

8.
对不锈钢、氟塑料衬里和特种橡胶衬里三类防腐设备在炼油碱渣预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QH-NBR特种橡胶衬里设备在耐腐蚀性能、节约生产费用及设备维护与检修方面更适合使用硫酸酸化法的炼油碱渣处理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9.
某石化公司高含盐污水处理系统是处理炼油碱渣的预处理装置,自2018年增加了对乙烯碱渣的处理后,随着碱渣来源和成分的变化,现有的活性污泥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生化处理。为提高乙烯碱渣处理效率,通过增加稀释水量、选用高效生物菌种及调整控制参数的方法对碱渣处理工艺进行优化。通过对COD、油和硫化物的去除率和出水水质分析,确定该优化方案对碱渣中的污染物可充分降解,提高了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效率,可为后续低含盐污水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污水达标排放提供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10.
比较了各种碱渣处理工艺及其存在的问题.按清洁生产要求筛选出双氧水法和直接焚烧法碱渣处理工艺,分析了这两种清洁工艺不能实际运用的原因.介绍了强化蒸发-悬液焚烧组合工艺在处理环己烷氧化废碱液中的应用.提出了用满足清洁生产要求的强化蒸发-悬液焚烧组合工艺处理炼油碱渣的新思路,并讨论了其技术经济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张振铎 《炼油》1998,3(1):13-17
碱渣处理,一直是困扰炼厂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尽管石化总公司在80年代曾成立炼油碱渣处理攻关协作组,然而至今未见突破性报导。镇海炼化股份有限公司也曾与浙江大学合作采用无碱脱臭,但未获成果。碱渣处理装置成为炼厂的主要恶息污染源,亟需处理。  相似文献   

12.
1.碱渣的特点和处理工艺 碱渣是炼油工业中电化学精制油品时产生的废碱液.并非固体。炼油碱渣种类多.表1给出某炼厂碱渣组成。  相似文献   

13.
炼化企业碱渣碱度大、化学耗氧量(COD)和盐浓度高、含有一些难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机物、中和会释放恶臭气体,宜先预处理再进污水处理场处理。中和酸化是比较简单的碱渣预处理方法,可以脱除硫化物和难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机物,产生的中和废水可进污水处理场处理,但由于其COD仍然较高,中和废水处理量受污水处理场规模限制不能太大,而且没有处理好中和酸化产生的恶臭气体。中和酸化-萃取预处理,继承了中和酸化预处理的优点,提高了COD去除率,使全部碱渣废水能够进入污水处理场处理达标排放,但仍然没有解决好恶臭污染问题。缓和湿式氧化-SBR预处理,解决了碱渣中和过程的恶臭污染问题,碱渣经过湿式氧化-SBR生化曝气预处理,可全部进污水处理场处理达标排放,但其氧化尾气有少量异味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投资和操作费用较高。带废气脱臭的曝气池预处理碱渣技术与湿式氧化-SBR预处理技术相比,投资小、操作费用低,但在恶臭气体处理上仍有问题。碱渣中和酸化硫回收及气水净化技术可依托厂内现有污水处理场、醇胺液硫化氢回收系统、VOCs废气处理装置,通过新建碱渣中和酸化氮气吹脱反应沉降器、吹脱气硫化氢吸收塔,以较低的投资和操作费用,实现碱渣废水达标处理、中和酸化释放气中的硫化氢和VOCs回收、尾气高标准净化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4.
碱渣是油品精制后产生的一种混合物,具有恶臭气味,对人和环境极为有害,是一种危险固体废物。通过加酸中和反应和BAF池处理后,碱渣再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实现达标排放及碱渣无害化处理,符合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15.
结合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炼油分部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硫细菌固定床(TFB)"与"厌氧-好氧-好氧(A-0-0)"组合处理炼油碱渣的新型工艺路线.经该工艺路线处理后,出水CODcr去除率可达90%以上,石油类的去除率可达80%以上,挥发酚和硫化物去除率均在99%以上.该技术的成功应用,为炼油厂碱渣废水乃至...  相似文献   

16.
齐鲁石化公司胜利炼油厂是我国加工原油能力最大的炼油企业之一,所加工的原油相对密度大、硫含量高,因而环境保护工作量大、难度大。为了探索加工劣质原油环保工作的经验,形成治理原油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技术优势,胜利炼油厂学习国外炼油企业的经验,走企业自办科研机构的路子,克服困难,组建了环保科研中心.环保科研中心立足生产,面向实际,以解决当前炼油生产中存在的环保难点和炼油生产中将要遇到的问题为重点,进行专题研究和专项开发。这个环保科研中心的成立,标志着胜利炼油厂环保工作  相似文献   

17.
我公司是建国初期开始建设的大型石油化工企业之一,主要生产化肥、塑料、合成橡胶、橡胶助剂、化学纤维等产品。由于技术落后,设备陈旧,加之管理不善,排放的工业“三废”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曾经是兰州地区的污染大户之一。全国和全省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以后,公司领导认识到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把环保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几年来,我公司治理“三废”共投资近5千多万元,建成治理装置35套。同时强化了企业的环境保护管理  相似文献   

18.
胜利石油管理局油建二公司电气分公司对电镀车间废水及酸雾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这种工业废水废气同时处理、净化车间空气的三废治理技术改造,在胜利油田属首创。全部技术改造工程投资13.6万元。工业废水采用TD-2.5型电镀废水净化处理成套设备,处理后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经惠民地区及  相似文献   

19.
选用基于内循环生物床技术的全生物氧化工艺,对兰州石化的碱渣进行中试试验,通过处理乙烯碱渣和乙烯与炼油混合碱渣来考察全生物氧化系统的运行状况。结果表明,全生物氧化处理效果令人满意,COD和硫化物去除率分别达到99%和99.9%以上,出水COD和硫化物平均值分别维持在100mg/L和1mg/L以下。  相似文献   

20.
2007年10月11日,燕山石化新建的炼油碱渣脱臭装置实现一次开车成功。这套装置是应用抚倾石化研究院开发的“石油炼制工业油品精制废碱渣处理方法”专利技术,采用湿式氧化法脱除炼油厂催化汽油碱渣和催化液态烃碱渣中的硫化氢、硫醇、硫醚等恶臭污染物。石油产品在碱精制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含有硫化物等污染物的碱渣。在对碱渣的处:里上,许多国家的研究机构和生产单位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如:日本、德国和美国等一些公司相继开发了碱渣的湿式氧化处理技术,其实质;黾把碱渣中的硫化物氧化为硫酸盐和硫代硫酸盐,以达到脱臭或无害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