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企业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桂芳  李庆 《河北冶金》2004,(6):58-61,52
针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许多发达国家或企业把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提升到国家或企业发展战略的宏观高度来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刻不容缓的现实,分析了目前中国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普遍缺乏重视,更没有把知识产权纳入战略管理层面的现状,认为必须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对知识产权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管理制度、激励机制、扶持政策等方面,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以增强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数量,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国家大力推进企业开展工程总承包业务的宏观背景下,国内各行业内设计类企业加快转型,由传统勘察设计、咨询等基础业务体系快速发展成为以工程总承包为主要业务支撑体系的工程公司,但在转型过程中也有不成功的案例,转型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技术、经济、管理等相关性问题,本文旨在通过梳理本人从造价管理视角体会的企业转型过程中的一些实际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企业知识产权的不断积累,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的重要性就日益凸显出来,笔者认为,在管理知识产权的过程中,企业应调动全体员工来共同参与,而不单单是管理部门的事情,本文拟从需要协调的几个关系入手阐述企业应如何加强保护自身知识产权的力度。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制造企业普遍存在的创新能力缺乏、管理能力存在漏洞、企业文化建设不健全等问题,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制造企业的战略转型的必要性,阐述了制造企业的战略转型的原则,提出加大研发投入、树立工匠意识、加快优化升级、强化人力资源管理,优化资源管理、树立风险意识等制造企业转型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级计划排程系统(APS)是唐钢公司践行"中国制造2025",促进企业向智能化转型升级过程中建设的重点信息化项目。APS将生产计划与作业计划排程功能从传统的ERP与MES中剥离,一方面解决了ERP系统在计划层面对无限产能的资源约束问题,另一方面对生产制造流程进行优化,搭建了全局一体化产销计划平台,实现了精益、敏捷的生产组织,为智能制造打下基础,有效提升了企业对市场的响应能力。  相似文献   

6.
李贺 《冶金管理》2023,(20):34-37
在钢铁企业不断进行转型升级的同时,我国正在开展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相关工作,给生产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智能制造具有开放的大系统集成、以数据信息为核心资源、人机智能交互与协同等特征。基于此,剖析了智能制造对传统安全管理的挑战,从计算智能、感知智能、认知智能等方面开展安全管理实践探讨,研究了智能化手段在钢铁企业安全管理方面的应用,以进一步提升企业安全管理与智能化的适应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装备设计制造企业的角度,介绍了在装备设计过程中相关数据所用到的信息化管理技术,结合装备设计制造企业本身的特点,介绍了某装备公司PDM系统在设计开发中对数据管理功能的应用,提出了基于BOM管理和应用的设计开发过程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8.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已经成为新时期生产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与客观要求。了解生产制造企业智能制造发展现状,积极探寻生产制造企业智能制造发展发现,对提高智能制造发展水平,促进生产制造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存在积极影响。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就氧化铝生产企业智能制造运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在理论分析中,主要从智能制造运用意义、现状、研究方向进行阐述;在实践分析中,围绕氧化铝沉降分离、蒸发过程、焙烧炉参数控制等探讨了智能制造运用表现与成效。希望通过本次探究,能够为氧化铝生产企业智能化发展探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倡导的发展主题,也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过程。铁氧体磁性材料制造业发展起步较晚,高度智能化生产线在国内仍有很长发展历程。北矿磁材(阜阳)公司二期从设计之初对生产线设计进行了充分论证、系统规划,在最重要烧结工序采用智能混配料系统,使原料配比和进料量得到稳定控制,稳定生产过程中,预烧料各项性能指标均优于传统预烧线,质量合格率接近100%。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新常态以及矿业企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新环境中,诸多矿业企业尝试进行人力资源变革以增加其价值创造,为企业长远战略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在对中国矿业企业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进行宏微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HRBP-COE-SSC模式的转型路径,并分别从HRBP、COE、SSC模块进行了分析探讨,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转型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实现知识管理与流程管理的有效整合,提高车间制造过程运行效率,在分析制造过程对知识管理的需求基础上,提出一种面向制造过程的知识管理运行模式,并从制造业务层、知识资源层、知识生产层和企业信息化支持层等4方面对知识管理模式进行详细研究.分析了基于本体的制造过程语义描述、知识表达等支撑技术.最后,结合一个应用案例,验证了该运行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论国有企业知识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国有企业的现状,从知识管理的内涵及意义入手,提出了企业知识管理的模式,并通过对基于知识管理的知识产权管理进行分类和分析,以利于企业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进而形成核心竞争力,更好地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服务,推进企业现代化进程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平衡计分卡与绩效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爱群 《四川冶金》2006,28(5):46-48,F0004
传统绩效管理以财务为主,忽视非财务指标的作用,不能准确评估企业价值,没有和企业的长期战略结合,在管理选择上也存在误区。于是,就出现了平衡计分卡,它从财务、客户、内部经营过程、学习和成长四个角度审视企业业绩,打破了传统的只重视财务指标的绩效管理,对企业前瞻性投资做出了合理的评估。平衡计分卡的实施需要与企业的长远规划、年度绩效考核指标及组织架构相结合,并需取得内部人员的支持与配合.在实际过程中,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严格按步骤操作,才能使平衡计分卡在绩效管理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盛建华 《山东冶金》2002,24(1):33-35
知识产权是新形势下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不健全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简单的核算方法已不能适应企业改革的需求。从国际竞争的高度 ,提高对知识产权概念和法律关系的认识 ,建立管理机构 ,健全管理制度 ,积极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提高企业效益 ,是企业改革的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5.
山推供应链前端管理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劲松 《山东冶金》2006,28(5):58-61
介绍了供应商的选择、评价和采购运作管理。用过程的方法,重视数据采集和分析;从对供方的选择的角度,确保供方质量保证体系健全,加强对供方的日常考核;通过计划和配比额度、货款支付、年终评比,确保供方持续提供合格件的能力;从Q、C、D、S等四个方面加强监控供方的制造能力、质量体系、物流体系,强化企业采购管理,促使供方与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6.
企业在技术中心建设过程中,应注意解决好领导重视、资金投入、人才培养和激励,以及机构建设和发展战略等问题。结合济钢实际,认为在技术中心建设中要提高认识,扎扎实实工作,强化超前性、战略性研究开发;强化信息获取能力;全面加强知识产权管理等。  相似文献   

17.
首先从战略定位、重点突破入手,对中国钢铁工业转型升级战略进行解读;然后提出自主创新是转型升级发展的驱动力,智能制造是创新驱动转换的突破口;最后从行业层面、企业层面提出钢铁工业实现智能制造,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各国关税壁垒的逐渐拆除和世界统一市场的逐渐形成,知识产权的保护日益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知识产权代表着企业的长远竞争能力,企业应成为拥有知识产权及保护知识产权的主体。  相似文献   

19.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步伐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也越来越规范化、系统化,这为企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得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样日益白热化的竞争环境中要想谋求更好的生存发展,企业必须积极地进行转型升级。不过对很多企业而言,其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怎样面对税务风险,如何减税降费,是企业必须要关注重视的关键性课题。针对这一课题,本文结合企业的实务工作展开研究,探讨了企业怎样运用科学的管理办法减少税务风险,降低费用开支的有关策略,并就企业税务活动管理上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一、企业财会工作“转型”的基本内涵企业财会工作“转型”的基本内涵是:财会工作的重点从过去主要为记帐报表式服务转变为主要为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服务;工作模式从过去的重核算、轻管理转变为适应市场、深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指导思想转移到以效益为中心,财务管理为手段,全面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轨道上来。为区别于传统的“核算型”财会工作模式,我们把“转型”后的财会工作称为“管理型”。因为“转型”的目的是要求财会工作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服务。财会工作要在继续搞好核算的同时,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