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技术的实际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层及超高层建(构)筑物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及其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根据本人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的应用,在此对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工作浅谈管窥之见。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文明的极大提高及建筑设计施工水平的日臻成熟完善,同时,也因土地资源日见减少与人口增长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高层及超高层建(构)筑物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和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  相似文献   

3.
在役建(构)筑物差异沉降调整新技术牛清山陈凤英在役建(构)筑物差异沉降调整新技术,是对已投入使用的建(构)筑物如出现差异沉降,如何利用在规划阶段、设计及施工阶段就已深思熟虑的技术及预先设置的千斤顶顶升设备(或预留的调整空间),在不影响正常使用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文明的极大提高及建筑设计施工技术水平的日臻成熟完善.高层及超高层建(构)筑物越来越多。为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  相似文献   

5.
杨峰 《浙江建筑》2011,28(10):41-42
沉降观测是建(构)筑物在施工及使用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针对当前建(构)筑物沉降观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处理措施,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6.
张旻 《建材与装饰》2007,(10Z):217-218
随着建筑设计施工技术水平的日渐成熟完善,土地资源也日渐减少与人口增长之间日益突出矛盾,高层及超高层建(构)筑物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沉降观测是建(构)筑物施工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现就如何提高沉降观测质量的有关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搞好建(构)筑物沉降观测应做到的几点 1操作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及测量技能,熟练掌握仪器和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8.
薛良楼 《安徽建筑》2007,14(4):195-196
高层及超高层建(构)筑物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及其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  相似文献   

9.
石油化工企业中建(构)筑物在工厂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但建(构)筑物不均匀沉降对正常生产带来较大影响。本文运用天然地基上浅基础的沉降基本原理和不均匀沉降地基加固方法,对老厂房不均匀沉降原因进行分析,理论计算和沉降控制,来保证固定资产安全、有效的利用。  相似文献   

10.
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鹏 《房材与应用》2005,33(5):31-32,42
建筑设计施工技术水平日臻成熟完善,同时,也因土地资源日渐减少与人口增长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高层及超高层建(构)筑物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从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观测时间、观测点、沉降观测精度、施测程序及步骤等对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提出管窥之见,供有关技术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笔者利用粉煤灰的特性,将其应用到大型建(构)筑物地基处理之中,根据试验数据及多年来对该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资料的分析,认为在一定条件下,粉煤灰代替素土、砂、甚至矿渣作为换土材料来处理地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阎佳熹 《山西建筑》2012,38(7):91-92
分析了导致建(构)筑物产生过大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原因,并对这些主要原因展开了论述,同时给出了倾斜建(构)筑物的纠偏方法,将其进行了分类,从而使建筑物纠偏技术得以完善,避免工程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岩溶区铁路枢纽建(构)筑物沉降关系到铁路枢纽建设及安全运行,减少观测人工成本,提高观测精度,适于岩溶区铁路枢纽特点,是判定观测方法适用性的关键。文中阐述了铁路枢纽重要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意义、内容及精度要求,分析了传统观测方法的优缺点,引入了区域定位技术用于沉降观测,提出适用于岩溶区铁路枢纽沉降观测自动化、智能化沉降观测系统,并解决了观测系统设立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丰富了沉降观测特别是区域沉降观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根据建筑沉降曲线基本符合正态分布的特点,对隧道工程地表沉降预测Peck公式进行推导和参数修正,建立建(构)筑物沉降预测公式。通过工程案例总结和理论分析,研究单层和两层建筑的荷载作用对其变形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研究建(构)筑物与隧道工程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建筑基础沉降的影响。根据地层损失率 Vl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建(构)筑物沉降预测公式,计算得出国内不同城市的建(构)筑物沉降槽宽度参数Ks的参考取值。工程实践表明,建(构)筑物沉降预测公式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实际监测结果较为吻合,该公式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可应用于类似工程的建筑基础沉降预测。  相似文献   

15.
随着建筑设计和施工技术水平的日渐成熟完善,土地资源也日渐减少与人口增长之间日益突出矛盾,高层及超高层建(构)筑物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有邻近建(构)筑物基坑,习惯设置止水结构方案提出异议,而应代之以半止水或放坡降水开挖;对支护结构本身刚度大小控制坑缘位移的重要性作了提示,并对坑缘位移与坑外邻近建(构)筑物沉降量的依存关系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简要分析了我国建(构)筑物“短命”的主要原因后,着重指出:对建(构)筑物的迎水面设置防水层,认真做好防水抗渗处理,同时对屋面和外墙的混凝土结构设置符合节能要求的保温层,其作用不但可以确保建(构)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是防治我国建(构)筑物“短命”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8.
廖清榆 《江西建材》2023,(12):357-358+361
在岩溶地区,溶洞、土洞对建(构)筑地基的稳定、承载力及地基沉降变形均有较大的影响,若处理不当,将影响建(构)筑物的使用安全。文中结合实际工程,阐述了溶洞分布与评价,探究了岩溶地区地基处理措施的选择及其适用性,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杨成龙 《建筑施工》2022,(6):1323-1329
超大直径盾构隧道近接穿越施工时,盾体通过阶段上覆土体变形规律及上覆既有建(构)筑物变形控制是目前地下交通工程建设中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采用现场原位监测,揭示了盾体环向间隙克泥效压注对盾构施工影响范围内土体变形的影响规律;结合上海北横通道新建工程Ⅶ标段15.56 m级超大直径盾构隧道近接穿越地铁10号线工程实例,对克泥效工法的上覆建(构)筑物沉降控制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砂质粉土层中进行盾构法施工时,压注克泥效可有效减小盾体通过阶段地表位移量及地表沉降速率,同时可辅助减小地表工后总位移量;盾体通过阶段地表位移量、地表沉降速率及地表工后总位移量与克泥效压注量近似呈线性负相关;在盾构近接下穿既有隧道施工时,采用克泥效工法可显著提高盾体上方建(构)筑物的隆起量,使建(构)筑物变形控制在-20~+20 mm范围内。以上研究结果有助于推进超大直径盾构隧道近接穿越施工对地表及上覆建(构)筑物变形影响的定量研究,为沿海软土地区相似工况条件下克泥效工法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我国建(构)筑物“短命”的主要原因,着重指出:对建(构)筑物的迎水面设置防水层,认真做好防水抗渗处理,同时对屋面和外墙的混凝土结构设置符合节能要求的保温层,其作用不但可以确保建(构)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是防治我国建(构)筑物“短命”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