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讲述了中国风水产生的思想根源、发展流派。风水与建筑的相互关系及对人的影响,提倡用科学的态度去了解传统文化中风水学的精髓思想,使其得以继承和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
当前的中国建筑中,传统正面临着现代化的全方位挑战。人们在热衷于建设"地球村"的同时,传统文化正慢慢地从我们身边消失。在全球化浪潮的挟持下,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呼唤民族精神的回归。本文介绍了中国建筑民族风格的发展历程,并阐述了中国建筑传统文化民族风格的审美精神。  相似文献   

3.
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极其深远,渗透到传统建筑的各个领域。本文从天人合一、礼制思想、中庸之道及阴阳五行四个方面浅析儒家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介绍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组成,榫卯接合和平面形式及构造的特点,使我们对中国的传统建筑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其次介绍了传统建筑艺术特点,最后把传统建筑的组合形式、构建和艺术统一的结合起来。让我们更深一步的加强了对中国的传统建筑研究,也加强了对传统建筑艺术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设计新潮》2008,(4):136-137
中国的实验性建筑肇始于1980年代,当时主要受思想文化界,尤其是当代艺术的“85新潮”的影响,但在整个1980年代和1990年代中期以前,受制于社会的普遍贫困和国家主义设计模式/体制的阈限,实验性建筑尚处于话语层面。1996年,留学归国的张永和的北京席殊书屋建成,标志着中国实验性建筑的诞生。而所谓实验性建筑,在当时的语境下是指另类于国家主义设计模式,探索现代建筑语言,以及对建筑品质的持守。  相似文献   

6.
最尖锐的矛盾与最优越的机遇--中国建筑发展寄语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我国城市化建设已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建设的繁荣促使一些国外建筑事务所也纷纷来中国“抢滩”。中国建筑界的危机在于:每每不能直接主持重点工程,仅充当配角和合作者;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缺乏综合的科学论证,一些大城市正在成为外国建筑师的畸型建筑试验场;不重人居环境,轻经济、适用原则,片面追求新、奇。文章强调,建筑及城市规划与功能、经济、技术、环境等息息相关,是开放的巨系统。对新世纪中国建筑的发展建议:要遵循建筑的基本原则,发展基本原理,把建筑、地景、城市规划融合为一体,须考虑更多的建筑要素;整合纷繁的建筑思想,在理论的基础上探索新的生长点;既要把握全球化趋势,更应注意地区文化、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当代建筑师的水平须建立在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跨学科知识以及自身专业的坚实基础上。  相似文献   

7.
建筑本身就是文化的一种载体,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传统是不能丢掉的,从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入手,通过对中国建筑现代继承思潮的分析,来探讨传统建筑文化与当代建筑的关系.传统建筑文化的现代型转换是社会历史逻辑的必然产物但却不是建筑自身发展历史逻辑的必然产物.继承和发挥传统建筑文化不能停留于形式的模仿,而是要研究和认识形式所拥有的设计思想和艺术精神,真正理解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本质内涵,并加以现代体现,以求得当代建筑创新.  相似文献   

8.
思想哲学影响建筑哲学,东西方对于空间的理解相同。通过“有”与“无”、“实”与“虚”、“内”与“外”和对密斯·凡·德·罗的建筑理论的总结,认为东西方思想文化在某些方面并不是平行的,而是存在交叉点的相同。揭示中国传统建筑与密斯·凡·德·罗所代表的西方建筑的共通。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建筑结构材料已经无法满足工业建筑发展需求,越来越多新型的材料被研发出来并应用于建筑工程中,钢结构彩钢板建筑应运而生。钢结构具有构结性能好、施工便捷等优点,在工业建筑中得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设计新潮》2008,(6):17-19
在今天的中国研究传统“普通建筑”的现代主义诠释是不是具有意义?尽管建筑师给出了不同的回答,2008年9月12日。第11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用“普通建筑”的主题提供了研究传统的另一种途径,通过应对和关注中国建筑现状,唤起对今天与传统的生长关系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论述了中国古建筑的屋顶着色材料琉璃瓦件的历史,并根据唐代审美思想及现代设计的色彩构成概念,探讨了唐代建筑屋顶的色彩构成意义。文章提出面对本土传统建筑文化的日渐式微,使日渐冷漠的钢筋混凝土建筑重富情感,成为文化载体,系统地重拾中国建筑传统装饰元素,这应受到建筑设计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悠久的发展历史,在此过程中保留下来的古代工程和建筑是对中国古代文明的真实反映,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结晶和思想精髓所在,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思想观念。本文列举了古代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工程和建筑,阐述了他们的工程技巧和建筑特征,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古代工程和建筑的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了古代工程管理思想的精髓,即“以人为本”与“天人合一”。本文基于我国工程和建筑发展历史、及其特点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把握工程管理的本质特征,为发展现代工程管理事业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3.
模糊酒店     
《设计新潮》2008,(4):76-93
在极具老北京传统的环境中,突然穿入了一个当代、简约的新建筑。在它肯定、明确的形式背后,小尺度的垂直院落,酷似灯笼的建筑效果,中国玉似的环保材料,却使得这个新建筑和传统产生了多角度、深层次的对话。  相似文献   

14.
从牌坊和鸟居这两种具体的建筑类型入手,旨在探讨中日建筑的同源性和差异性,并试图寻找中日传统建筑异同的根本原因,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日两国文化的差异性,以及不同文化背景对传统建筑设计思想和建筑形式的重要影响。主要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首先探究牌坊和鸟居建筑的渊源,了解两种建筑的同源性,其次从中日两国不同的民族性格、文化特征、美学思想入手,探讨中日两国审美特征的差异性,在了解其他国家文化的同时重新认识并构筑本国文化。日本的许多文化曾以中国文化为原型,在吸收融合之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外观形式和审美特征,“侘寂”、“物哀”、“幽玄”等美学思想深深扎根于日本民族的审美活动之中,又对日本的器具、建筑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儒家精神及道家精神也深深地影响着中国造物设计的方方面面。通过对比研究人们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中日审美特征的异同,而作为当代设计师,人们应当取长补短,在传统建筑中重新探索设计灵感并综合利用各种因素来创新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15.
张静 《中国包装》2014,(5):41-43
面对时下各种新型建筑形式的风起云涌,越来越多的建筑物被我们当做“强大”和“富有”的象征从而导致了许多城市问题,本土的传统建筑渐渐成为设计目光关注的焦点所在,试图以传统建筑的手法解决现代的城市问题。本文以日本建筑师隈研吾的设计作品为典型,以建筑应该从城市既存的文脉结构出发,力求建筑主体的形态简洁明晰,在不刻意追求象征意义,不刻意追求视觉需要,也不刻意追求满足占有私欲的前提下趋于消隐,从而更好的继承传统精神,结合现代科技,带给我们对时空秩序的丰富多变的体验。  相似文献   

16.
李娟  徐伟 《安装》2005,(9):19-22
智能化建筑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它源于人类对生活要求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类建筑普遍具有安全服务、环境服务控制、生活服务控制三大功能,并通过智能化建筑系统来实现。为此建筑师应具备智能化整体设计的系统思想和超前意识,并把我国节能省地型建筑设计的思想有机地融合起来,提升智能化建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发展,高层建筑、钢结构建筑、社会公共建筑,特别是国家大型工程对施工的质量、效益和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人工施工在精确度,熟练度,安全性上相对较低的情况下,高智能、廉价的建筑机器人更受施工企业青睐。今后,将会有更多的多功能机器人向建筑领域渗透。本文阐述了国内外建筑机器人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并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8.
从"征服"走向"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回顾20世纪世界建筑的发展历程,追溯中西方文化发展的痕迹,人类对于自身生存环境和在以西方文化为主流思想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当代建筑的反思,在当前各种文化矛盾与冲突不确定性、多元性的思潮推动下,以及全球化趋势下,21世纪建筑必然会从“征服”走向“融合”。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市化建设已进入加速发展时期,一些国外建筑事务所也纷纷来中国“抢滩”。中国建筑界的危机在于:尚不能直接主持重点工程,一般是充当配角和合作者;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缺乏综合的科学论证,一些大城市正在成为外国建筑师的畸型建筑试验场;不重人居环境,轻经济、适用原则,片面追求新、奇。文章强调,建筑及城市规划与功能、经济、技术、环境等息息相关,是开放的巨系统,因此要遵循建筑的基本原则,把建筑、地景、城市规划融合为一体,须考虑更多的建筑要素;既要把握全球化趋势,更应注意地区文化、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当代建筑师的基本要素是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跨学科知识以及自身专业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成立于2004年的谨阁中国,与DS鼎实国际同隶属于鼎世设计集团,是鼎世设计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专注于星级酒店、居住建筑、老年建筑和旅游度假设计等方面,在这些建筑的设计上积累了大量经验。谈到公司的设计理念,谨阀中国董事、总建筑师孙朋认为,“虽然很多城市早期拥有自己的符号和特征,但现在越来越趋向于同质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开始想要突出自己的特点,回归对个性人文的彰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