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减少络纱毛羽的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通过大量试验,分析了络筒工序产生毛羽的各种因素,结构表明:络纱毛羽与络筒机型有一定关系,1332M型络筒机毛羽比自动络筒机毛羽少;要减少络纱毛羽,首先要减少管纱毛羽,其次应合理选择张力圈,重量、清纱板隔距、导纱距离、破裂环高度及络筒速度等各项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2.
1332P型(或PD型)绞纱络筒机广泛应用于色织、针织、巾单和制线等行业漂染绞纱的络筒。由于络筒时对张力圈加压重量和络纱速度掌握配合不当,常造成断头率高、筒纱卷绕密度不当和筒纱张力不均匀,使半成品质量不高,单产较低,直接影响后道工序的实物质量和生产效率。经过几年来对P型(或PD型)绞纱络筒机的使用实践和观察,对纯棉和混纺(涤棉、维棉、涤粘等)各种纱号纱线络筒时的卷绕张力作初  相似文献   

3.
我厂于1990年初开始生产纯粘胶纤维细平布,其规格有19.7/19.7267.5/267.5160和19.7/19.7267.5/252160两种。由于粘胶纤维强力低、弹性差、塑性变形大、伸长大、易粘油污,特别是其吸湿性强,湿强力仅为干强力的50%左右,给生产带来了很大难度。几年来,为了提高粘纤细布的织造效率和出口合格率,我们进行了一些探索,积累了一点经验。1 工艺1.1 络筒、整经络筒、整经以小张力、保原纱弹性为原则。槽筒速度为1950r/min,槽筒张力片重量为3g;整经要合理配置张力片重量,尽量减小整经张力,均匀片纱张力。我厂对整经张力片的配置进行了弧形分段、矩形…  相似文献   

4.
针对纱线经过络筒机后毛羽数量不但不减少反而会增加这一现象,分析了络筒工序纱线毛羽产生的各种因素。说明络纱毛羽与络筒机型、机械状态、工艺参数和操作水平有一定的关系;1332M型、GA013型等络筒机络纱毛羽比自动络筒机的少。要减少络纱毛羽,首先要采取措施减少管纱毛羽,其次应合理选择张力圈重量、清纱板隔距、导纱距离、破裂环高度、气圈控制器和气圈破裂器等工艺参数;同时,还要选择新型涡流喷嘴、新型气圈破裂环和导纱轮等装置。  相似文献   

5.
减少络筒纱线毛羽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赵博 《纺织器材》2006,33(Z2):39-42
针对纱线经过络筒机后毛羽数量不但不减少反而会增加这一现象,分析了络筒工序纱线毛羽产生的各种因素.说明络纱毛羽与络筒机型、机械状态、工艺参数和操作水平有一定的关系;1332M型、GA013型等络筒机络纱毛羽比自动络筒机的少.要减少络纱毛羽,首先要采取措施减少管纱毛羽,其次应合理选择张力圈重量、清纱板隔距、导纱距离、破裂环高度、气圈控制器和气圈破裂器等工艺参数;同时,还要选择新型涡流喷嘴、新型气圈破裂环和导纱轮等装置.  相似文献   

6.
我厂开发的转杯纱高紧度粗平布,自1986年投产以来,经不断的改进工艺,采取技术措施,质量不断提高,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和纺织工业部优质产品。采用转杯纱制织的粗平布,丰满平整,粒纹清晰,质地厚实挺括,染色率高,透气性好,穿着舒适,是春秋服装的理想面料。一、织物规格经纬纱支(英支):转杯纱14×14; 经纬密度(根/英寸):60×62; 布幅(英寸):48.5; 箱幅(英寸)51.6; 经向紧度(%):56.59; 纬向紧度(%):58.5。二、生产工艺 1.络筒转杯纱筒子不宜卷纬用,需经倒筒制成宝塔筒子,同时清除纱疵,倒筒张力不宜过大,筒子到张力磁眼距离不小于400毫米。 2.整经整经张力不宜过大,但又要避免因张力过小使张力器跳动,以及整经断头后转杯纱起小辫子。当张力选用8~14克时,整经断头较多,布机台时断头为2.3根,布面也不平整,后改为9~12克,整经断头降低一半,布机台时断头稳定在1根左右,张力均匀,效果良好。考虑到筒子架小,转杯纺卷装大,退绕时张力变化大,且易产生气圈与郊近筒子互相缠绕产生断头,故不采用预备筒子,使用专用固定架以同一方向放置筒子。整经速度175米/分。为了解决浆纱时大经轴边纱荡纱断头,整经时边纱张力适当增大。 3.装纱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讨论1452型整经机筒子架上不同层次的纱线在退绕过程中张力变化的情况。通过测试探明纱线的张力不匀与穿引后方伸缩筘有密切关系,并能影响整个筒子架引出距离内的纱线张力增量和波动。同时对改善片纱退绕张力不匀提出了一些看法。整经工艺为了提高半制品整经轴的质量,要求片纱张力的均匀性;为此采取了许多相应措施来改善片纱张力的不均匀性。如:考虑筒子架的型式、筒子架上筒子分段换筒的方法、筒子架上张力装置型式、张力圈分段方法、筒子架的宽度及其与后方伸缩筘之间距离、纱线穿入后筘的方法以及经轴加压的型式等。一般检测片纱张力均匀的情况,可用仪器测试片纱的动态退绕张力或计算整经轴内、外层卷绕密度和观察整经轴表面圆正度等各种方法,其中运用较为普遍的及在生产中可以根据不同纱号调整片纱张力不匀的乃是测定片纱的动态退绕张力的方法。现就筒子架上同排不同层次的筒子退绕张力问题和我们作的一些测试工作介绍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在络筒机上使用了清纱监测装置功能后,筒纱长度一致,为整经集体换筒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减少了回倒筒脚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络筒工序采用渔夫结或织布结等接头方式,其结头粗度达原纱的2~3倍,为后工序生产和织物质量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电子清纱器的广泛应用,使街子纱结头数剧增,导致了纱疵的转移,就是说管纱在络筒工序经电清后,将竹节、毛羽、粗细节等纱疵转移成大结头等疵点。而在整经过程中形成的急剧性摩擦点,造成张力突变,降低了整经张力的均匀。另外,大结、扭结又可造成织造的经断和织疵,且影响织物的实物质量和使布机停台增加。因此,目前对出口纱、布和针织品,尤其是高速入纬的无梭织造都要求使用无结纱。空气捻接技术满足了无结头纱的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以生产实践为基础,探讨了喷气织造生产对原纱质量、络筒、整经及浆纱工序多方面的要求。认为只有在提高原纱质量,严格控制络筒、整经及浆纱各工序的工艺参数,强化生产管理及员工培训,才能充分发挥喷气织机优质、高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在络筒机上使用了清纱监测装置功能后,筒纱长度一致,为整经集体换筒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减少了回倒筒脚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2.
喷气变形纱的表面含有纱圈,因而其结构不同于其他纱线.喷气变形纱的性能与其表面的纱圈有关,而表面纱圈性能受络筒张力的影响.为研究络筒张力对喷气变形纱性能的影响,在络筒机上采用不同络筒张力制备喷气变形纱,并对纱线的成圈频率、成圈稳定性、蓬松度、尺寸稳定性和拉伸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随着络筒张力的增大,喷气变形纱的成圈频率...  相似文献   

13.
细旦涤纶纱线在络整加工过程中,成纱条干易恶化,棉结与毛羽会成倍增加。为此,针对络筒工序的张力与速度以及整经工序的速度等工艺参数进行了试验与分析,总结出一套细旦涤纶纱线络整工序加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喷气织机织造前的准备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提高喷气织机效率,从原纱质量、络筒、整经及浆纱工序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认为只有在提高原纱质量、严格控制络筒、整经及浆纱等工序的工艺参数及强化生产管理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喷气织机优质、高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马福玮  于宗芝 《棉纺织技术》1995,23(5):45-46,34
整经刹车时纱线脱出张力圈原因探析在整经过程中,纱线张力的变化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纱线脱出张力圈的影响最大。此时,纱线不受张力圈控制,其张力只能达到正常时的60%,从而导致松经疵点的产生。造成纱线脱出张力圈的因素很多,通过对GA121型整经机双柱压力盘...  相似文献   

16.
ORION-M型络筒机的应用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毅  王东明 《棉纺织技术》2006,34(10):51-53
为充分发挥进口设备高速优质的优势,探索ORION-M型络筒机速度与张力对络纱质量的影响,选用不同的络纱速度、张力和不同捻接工艺对络制的筒纱质量进行了对比,认为络纱速度控制在1800 m/min以下为宜,络纱速度、张力的确定,应根据筒纱的条干、强力、毛羽和生产效率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验数据,应用相关分析方法,揭示张力圈重量W与纱线特数Ntex之间的内在关系,为络纱工艺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探讨大豆蛋白纤维混纺弹力织物的织部工艺技术措施。选择大豆蛋白纤维与粘胶纤维混纺纱作经纱,大豆蛋白纤维与粘胶纤维混纺弹力纱和纯粘胶纤维弹力纱作纬纱。包覆工序要求车速不能快;络筒工序捻接要牢固,张力要均匀;整经工序要保证片纱均匀;浆纱工序采用中压,浆纱温度不宜太高;织造工序控制好综框高度、后梁高度、开口时间、经纱张力等,才可保证织机效率在80%以上,下机一等品率在92.6%以上。  相似文献   

19.
络筒张力和速度是络筒工艺中2个重要的参数,通过工艺试验和测试,得出了络筒张力及络纱速度与纱线毛羽的增长不完全符合正相关的结论。在实际生产时可采用优选的络纱速度和张力,以降低络纱毛羽,提高络纱质量。  相似文献   

20.
竹浆纤维色织布的设计与生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设计开发竹纤维色织方格布,对漂染、络筒、整经、浆纱、织造、整理等各工序工艺配置进行了优化,通过在络筒机上安装电子清纱器、采用金属槽筒;整经工序合理选取工艺参数,保证整经片纱张力均匀;上浆工艺贯彻"减磨为主,增强为辅"的原则,采用高浓低黏的浆液进行上浆;织造工序采取"小张力、中开口、低后梁"的工艺配置等措施,保证了织造的顺利进行,成功开发出28×2/28×2315/158 250色织方格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