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针对半刚性连接钢框架对结构受力产生一定影响的问题,利用精细传递矩阵原理对其进行静力分析.采用三参数力学模型模拟半刚性连接梁柱节点的弯矩-转角性能,用螺旋弹簧模拟节点连接的半刚性.根据精细传递矩阵法原理和结构的平衡微分方程,推导了半刚性连接钢框架静力分析的精细传递矩阵,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并进行了算例计算.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正确有效,可用于结构的初步设计和最终校核;梁柱连接的半刚性使结构的内力发生重分布,进行钢框架结构分析及设计时应考虑半刚性连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半刚性节点钢框架系统的强度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为准确地评估钢框架系统可靠性,将实际的半刚性连接节点视为转动弹簧单元,推导了半刚性梁元节点失效的减缩刚度矩阵和等效节点力公式.采用分枝限界法研究了半刚接框架的系统强度可靠性,并与刚接和铰接结构进行了对比.算例表明,含有半刚性节点的主要失效路径和失效概率发生了较大变化,其系统可靠性介于刚接与铰接结构之间,节点刚度对钢框架系统可靠性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基于钢框架ANSYS有限元模型,对刚性、半刚性节点钢框架和刚性-半刚性混合节点钢框架在静载和动载下的受力与变形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刚性-半刚性混合节点钢框架在风载作用下的侧移量较接近于刚性框架;在地震作用下其各层的位移规律明显好于刚性框架,幅值介于刚性和半刚性框架之问,基本呈收敛状态.  相似文献   

4.
我国目前将端板连接按刚性节点进行设计,主要用在单层门式刚架结构中,对多层钢框架由于缺乏计算理论和方法,与实际情况相差很大,特别是对抗震性能的影响很大.针对端板连接节点,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利用试验和有限元计算得到的节点刚度转角曲线,将半刚性端板连接节点视为弹簧单元,通过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对比了将端板连接视为刚性和半刚性两种情况下钢框架的内力和变形,在钢框架分析和设计中,应考虑半刚性节点的影响.并给出一些在设计时考虑节点刚度的建议,希望能够对实际工程设计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5.
半刚性钢框架是由梁与柱采用半刚性连接的钢框架.由于节点处在复杂应力状态下且对结构整体影响较大,半刚性节点连接具有良好的耗能抗震和塑性变形能力,因此半刚性节点连接设计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半刚性连接钢框架参数对结构附加有效阻尼比的影响,为半刚性组合钢框架的抗震设计提供依据.方法 从半刚性连接钢框架的特点出发,结合结构附加有效阻尼比的思想,推导了半刚性连接钢框架的附加有效阻尼比计算公式,基于该计算公式,通过参数分析研究了半刚性连接钢框架结构的3个重要参数对结构附加有效阻尼比的影响.结果 连接转动刚度增大,附加有效阻尼比增大,且影响较大;结构附加有效阻尼比随着节点抗弯承载力增大而减小,但是呈现非线性变化,随抗弯承载力增大,附加有效阻尼比的变化幅度逐渐减弱;结构变形幅度增大,附加有效阻尼比逐步增大,且基本呈现线性变化.基于参数分析结果 ,半刚性连接钢框架结构附加有效阻尼比可取0.005.结论 根据附加有效阻尼比修正设计反应谱.可以确定地震作用并进行半刚性连接钢框架结构的抗震计算.  相似文献   

7.
采用有限单元法对不同层数及跨数的无支撑钢框架进行了单向和循环加载有限元分析与对比,研究了梁柱节点刚度大小对框架的抗侧刚度、屈服荷载、屈服位移、滞回性能、破坏模式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节点转动刚度的逐渐降低,框架侧向刚度减小,侧移增大,框架柱脚很容易率先屈服,梁端很难形成塑性铰,导致结构耗能能力降低;节点刚度达到106kN.m/rad时,框架性能与理想刚接基本一致,可以看成刚性连接框架;节点刚度小于103kN.m/rad时,可以看成铰接框架;节点刚度介于103~106kN.m/rad时则属于半刚性连接框架,节点柔性对结构性能的影响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半刚性节点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通过一榀1:3比例单跨3层半刚性节点框架-钢板剪力墙的拟静力试验,研究了半刚性框架与墙体的相互影响,探究了结构的破坏顺序和破坏模式,分析了结构的承载力,刚度,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试验结果表明:该结构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半刚性节点框架和墙板协同工作良好,结构的破坏顺序为内嵌钢板屈曲、屈服—边缘构件屈服—内嵌钢板撕裂—边缘构件屈曲—节点转动—边缘构件弯扭失稳、节点塑性破坏.  相似文献   

9.
节点刚度对多层平面钢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工程中多层钢框架结构经常采用半刚性连接形式,将半刚性连接节点视为弹簧单元,通过有限元软件A nsys建模进行分析.研究了节点刚度对多层钢框架结构动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半刚性连接的钢框架结构,相对于理想刚接的情况,结构的自振周期和振型都有很大变化,在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底部剪力明显减小,动力响应变化很大.  相似文献   

10.
推导了半刚性连接单元的刚度矩阵,提出半刚性连接单元受任意分布力作用时的节点荷载的一种等效方法,依节点连接弯矩-转角曲线的特性给出了合适的离散公式,再根据离散控制系统理论编制了能考虑节点连接非线性的半刚性连接钢框架计算程序;最后,分别运用编制的计算程序和有限元软件ANSYS对典型题例进行计算分析,通过比较计算结果得出了半刚性节点连接对钢框架力学行为及变形性能的影响,进而验证了程序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钢框架体系应用的愈加广泛,对其梁柱节点位置连接的不断研究表明,梁与柱之间的连接既非纯刚接又非纯铰接,而是强度介于两者之间的半刚性连接.本文就近10年来半刚性连接方式中的其中一种——T型钢连接形式的研究进行总结分析,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波形钢腹板曲线连续刚构桥动力特性和抗震性能,利用 MIDAS Civil 建立不同腹板曲线连续刚构桥计算模型,再分别改变桩基边界约束和激励角度,对比分析其自振特性和抗震性能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考虑桩土效应时,结构柔度更大,自振周期更长;桩基固结时,波形钢腹板刚构桥竖向刚度减弱,而横向刚度有所增加;桩基约束对波形钢腹板刚构桥振型影响更明显,混凝土桥梁在不同约束时振型变化趋势较为一致;随着地震激励角度变化,控制截面内力均先减小后增大,横桥向则相反,而墩顶和跨中位移相差不大,对比控制截面内力及位移可见,波形钢腹板曲线刚构桥抗震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13.
The stiffness matrix of semi-rigidly connected composite beams considering interface slip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calculation method for elastic seismic response of composite frame was derived. The corresponding calculation programs were developed. Introducing the dimensionless quantities that were related to the connector shearing stiffness and the joint rotation stiffness, the influences of interface slip and semi-rigid joint on composite frame were transferred to quantitative parameter analysis, taking account of cross sectional properties, materials and linear stiffness of composite beam synthetically. Based on the calculation programs, free vibration frequencies and seismic responses of semi-rigid joint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frame considering interface slip were calculated. The influences of interface slip and semi rigid joint on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d seismic response were analyzed and the seismic design advices were presen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rface slip decreases the free vibration frequencies and increase the seismic responses of composite frame. The semi-rigid joint reduces the free vibration frequencies and increases seismic responses of composite frame compared with rigid joint. With the increase of joint rotational stiffness, the elastic seismic responses of composite frame increase firstly and then decrease. The effects are related to the ratio of joint rotation stiffness to linear stiffness of composite beam.  相似文献   

14.
钢框架半刚性连接性能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给出了几种典型的梁柱半刚性连接形式,通过分析半刚性连接的弯矩-转角曲线,讨论了半刚性连接具有的一些特性,以一个单梁两端不同的约束情况为例,分析了半刚性连接的受力性能,最后,介绍了半刚性连接的柔性对钢框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分析轻钢结构支撑体系对结构在不同地震烈度和场地土条件下的抗震性能影响,并通过布置不同形式的支撑以提高结构的抗侧移刚度.方法利用同济大学MTS多高层设计软件,采用楼盘平面布置中的一个单元,建立H型钢框架支撑体系模型,计算出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和上部结构的平均用钢量.结果在7度第1、2、3、4类场地土条件及8度1、2类场地土下适合布置柱间中心支撑以提高结构的抗侧移刚度控制结构的侧向变形;8度3、4类场地土条件下不适合布置中心支撑宜采用偏心结构支撑以提高结构的耗能吸能能力.结论在多层住宅应布置支撑以提高结构的抗侧移刚度,并当横梁刚度不大时支撑采用十字交叉支撑,当刚度很大时,宜采用人字型支撑.  相似文献   

16.
考虑结构-水相互作用的连续刚构桥水平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水二桥为实例,采用结构有限元法对具有单肢薄壁墩的连续刚构桥进行水平地震反应分析,分析时考虑了桩-土相互作用和结构-水相互作用以及不同水深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桩-土相互作用和结构-水相互作用对该种连续刚构桥的抗震是不利的;按反应谱法计算所得桥墩的横向内力较大,按时程分析法计算所得主梁内力和桥墩的纵向内力较大;连续刚构桥抗震设计时应采用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相结合进行分析,所得的成果和分析结论可供同类桥抗震分析参考。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把框架结构和钢屋架结构等的计算模式简化为半刚架结构进行计算的有限元方法,探讨了半刚架结构模型的建立,使上述结构的分析更接近于实际。  相似文献   

18.
钢骨-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SAP2000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钢骨-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和地震响应弹塑性时程分析,并结合8层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和钢骨-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地震波作用下,钢骨-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层间位移最大值、顶层的最大层间位移角、水平向加速度峰值及基底剪力最大值均小于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其抵抗水平地震作用的能力优于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对地震的响应弱于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对地震的迟滞作用好于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