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以内置自转塑料螺旋扭带换热器为研究对象,对换热管中有、无自转扭带时污垢的粘附速率、换热器的动态污垢热阻、管壁的磨腐速率进行了工业应用对比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自转清洗扭带的防垢、除垢、清洗效果显著,扭带管的污垢平均粘附速率是普通光管的54%;动态污垢热阻比光管下降了30%;塑料扭带对管壁的磨损微乎其微。为自转螺旋塑料扭带的工业应用推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内插螺旋方法使换热器换热管内流体产生螺旋流,实验研究了管内螺旋流/螺旋流态化的颗粒直径、颗粒浓度、螺旋结构参数及温差对强化传热及除垢、防垢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换热器换热管内螺旋流态化比螺旋流的传热系数提高15%~20%;颗粒直径5 mm比3 mm的传热系数提高5.4%;颗粒浓度15%(j)比5%(j)传热系数提高15.3%;外径螺旋30 mm比20 mm传热系数提高7.7%;螺距20 mm比60 mm传热系数提高11.1%. 随时间连续运行,管内螺旋流态化的传热系数下降幅度远小于螺旋流,表明管内螺旋流态化具有较好的除垢防垢效果. 传热温差变化对螺旋流态化强化传热及除垢、防垢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概要地叙述了传热面保洁防垢对汽轮机冷凝器增产增效的重要性,介绍了一些电网电厂和自备电厂凝汽器的水垢问题调查情况,宏观评估了水垢引起的经济损失;计算探讨了不同成分、不同厚度的水垢对传热系数的影响幅度。自转塑料扭带技术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自动连续清洗能力强,兼有幅度在9%-15%传热强化作用。计算分析了自转扭带清洗技术对提高真空度和出力的作用,预计推广后可以获得每年36亿元的高效益。  相似文献   

4.
电厂汽轮机冷凝器污垢自动清洗及其传热强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调查实例强调了保持传热面清洁的重要性 ,通过水垢对汽轮机冷凝器传热系数影响的计算 ,论证了即使只有厚 0 .2 5mm的水垢也可以使传热系数下降3 1 .2 % ,介绍了自转塑料纽带的自动清洗防垢和传热强化的原理及其试验结果 ,并且进一步计算分析了应用该技术可以为电厂汽轮机带来的增产效益  相似文献   

5.
现有塑料光滑螺旋扭带不能用于低流速传热设备的自动清洗。作者为此研制了一种强化自动清洗力矩的斜齿扭带。其原理是在扭带表面上以一定间距排列反对称斜齿。被导向的传热流体对扭带的不对称反作用力形成一个旋转力矩。与现有光滑无齿的自转扭带相比,斜齿型扭带自转清洗力矩增大了75%-101%、传热系数提高了一倍,对于6m长传热管、4管程的换热设备、0.5m/s流速时的阻力在36kPa左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这种新技术很适合在0.4m/s以上的低流速传热设备中用来自动清洗保洁和传热强化以及节能。  相似文献   

6.
液固流态化立式氨冷凝器在我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运初 《中氮肥》1994,(6):30-31
介绍了管程内循环型液回流态化自洁高效传热技术的原理及其在氨制冷系统水冷却立式冷凝器中的应用情况。工业生产考核表明,该技术既能实现自动除垢防垢,又能大幅度提高传热效率,很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湖南震旦实业有限公司与湘潭大学合作最近推出该产品是在原定型生产的10~500标准型列管式换热器、汽轮机真空冷凝器基础上,增加自转螺旋纽带式自动除垢、防垢及其传热强化新技术。该技术已通过鉴定,属国家级火炬计划新产品,并获国家专利,其特点是:△原有产品外...  相似文献   

8.
气液固三相流动沸腾传热与抗垢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流动沸腾的液体中引入少量惰性气体与固体颗粒,使之成为气液固三相流态化沸腾过程,对其传热性能与抗垢性能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引入惰气与流态化固体颗粒,可使传热显著强化,表现出明显的防垢抗垢效果,且具有一定的线清洗作用。  相似文献   

9.
自然循环自动清洗式蒸发器是解决蒸发器结垢、大幅度增产和节能的理想方案,其关键是能否在合理的加热温差下产生足够大的自然循环推动力,以带动自动清洗螺旋纽带可靠地自转。为此,建立中试装置进行中试研究。常压蒸发条件下的中试结果表明:传热温差只有26℃时,自然循环推动力可以达到11kPa以上,可靠地带动纽带自转,实行连续的自动清洗;传热系数提高10%以上,能为企业创造相当高的效益,并且该技术与现有的蒸发生产的工艺和加热蒸汽压力条件完全相适应。  相似文献   

10.
自然循环自动清洗式蒸发器是解决蒸发器结垢问题的理想方案。其关键是能否在合理的加热温差下产生足够大的自然循环推动力 ,能否足以带动自动清洗螺旋扭带可靠地自转。常压蒸发条件下的中试结果表明 :传热温差只有 2 6℃时 ,自然循环推动力可以达到 11k Pa以上 ,能可靠地带动扭带自转 ,实行连续自动清洗 ,使传热系数提高 10 %以上。该技术与现有的蒸发生产工艺和加热蒸汽压力条件完全相适应  相似文献   

11.
甲苯歧化及烷基转移技术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在甲苯歧化及烷基转移工艺、催化剂研究开发和工业应用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郭丽  朱鋆珊  李茂林 《广东化工》2014,(12):101-101
文章主要简述了间壁式换热器强化传热的基本方法和技术,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典型和新型传热元件的特点、开发和应用,总结了国内近期开发研究新型强化传热元件的成果,最后探讨了强化传热元件技术的发展方向和研究方法,为今后开发新的性能更优越的强化传热元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摘要对某公司换热器的运行情况。采用旋液流态化技术设计了模拟试验方案。首先在φ57mm×3.5mm×2000mmPVC管内进行旋液流态化清洗试验,然后在碳钢管上内置不同螺距的钢丝螺旋线进行流体阻力测试,并进行旋液流态化与空管的对比传热试验。结果表明:旋液流态化技术清洗管道中人工污垢只需时间145s,没有发生粒子沉积和堵塞的现象,安全可靠性好;旋液流态化流体阻力△p随着Re的增大而增大,摩擦系数随着Re的增大而减小,流体总阻力48.7kPa低于供水压力,总传热系数平均提高幅度13.3%,强化传热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回顾了两相闭式热虹吸管强化传热技术研究现状,将热虹吸管强化传热技术归纳分为4类,即采用高效工作介质、管壁内表面处理、管内设置内插件和其它类。分别阐述了这4种技术的强化传热机理,总结得出大部分技术多局限在实验分析层面上,缺乏理论上的深入分析,暂时没有得到工业生产的大规模应用。并指出了强化传热技术的理论研究、各种参数对传热性能的影响探究以及如何降低工业应用的生产成本将是今后热虹吸管强化传热技术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5.
PIG清洗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PIG清洗技术应用领域、技术特点、性能指标,并指出PIG清洗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现代工业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1-氯-3,3,3-三氟丙烯(HCFO-1233zd)的合成路线和应用。在合成路线方面,以1,1,1,3,3-五氯丙烷(HCC-240fa)为原料经气相氟-氯交换合成HCFO-1233zd(E)的路线具有原料易得、转化率高、选择性高等优点,具有工业化价值;以HCFO-1233zd(E)为原料经气相异构化合成HCFO-1233zd(Z)的路线具有催化剂使用寿命长、选择性高等优点,易于实现工业化。在应用方面,HCFO-1233zd(E)主要用作发泡剂和传热流体,HCFO-1233zd(Z)主要用作清洗剂。提出了今后HCFO-1233zd领域的研究重点在于高活性非铬催化剂的开发和HCFO-1233zd新应用技术的开发。  相似文献   

17.
李娟  朱章钰  翟昊  王嘉洛 《化工进展》2021,40(5):2375-2388
换热器优化设计对于提高设备能源利用率、缓解化工电力、航空动力等工业领域的能源短缺与余热浪费等问题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基于生物体表面形貌及其具备的功能,运用仿生学理论开发强化传热与流动减阻技术表现突出。本文主要综述了以仿生结构为优化设计参考,有关单相、相变强化传热以及沟槽、凹坑凸包、超疏水等流动减阻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和总结了各类仿生结构的强化传热及减阻机理;结合微尺度高效传热的发展趋势,指出目前微尺度仿生结构研究仍停留在简化形仿阶段,结构优化方向不明确,结构参数影响规律以及传热减阻机理未有统一定论。基于微尺度对流传热高阻耗特点,本文提出了高效低阻耦合仿生结构设计以及综合性能研究的必要性,为微通道换热器优化设计提供有益指导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Gas fluidization has an ability to turn static particles to fluid-like dense flow, which allows greatly improved heat transfer among porous powders and highly efficient solid processing to become reality. As the rising star of current scientific research, some nanoparticles can also be fluidized in the form of agglomerates, with sizes ranging from tens to hundreds of microns. Herein, we have reviewed the recent progress on nanomaterial agglomeration and their fluidization behavior, the assisted techniques to enhance the fluidization of nanomaterials, including some mechanical measures, external fields and improved gas injections, as well as their effects on solid fluidization and mixing behaviors. Most of these techniques are effective in breaking large agglomerates and promoting particulate fluidization, meanwhile, the solid mixing is intensified under assisted fluidization. The applications of nanofluidization in nanostructured material production and sustainable chemical industry are further presented. In summary, the fluidization science of multidimensional, multicomponent and multifunctional particles, theirmulti-phase characterization, and the guideline of fluidized bed coupled process are prerequisite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luidized bed based materials, energy and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19.
气固环流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固环流反应器是将气液环流理论与稠密气固流态化理论进行合理移植、耦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气固流化床反应器。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参考了内循环流化床的一些研究结果,对操作条件、几何结构对气固环流反应器内两相流体力学行为的影响规律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对进一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气相聚合过程以流化床为核心反应器,其混合、传递和化学反应过程规律对工艺研发具有指导意义。计算流体力学是一种模拟流体流动的方法,可节省大量人力和物力并提供更全面的反应过程信息,在气固流态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流态化模拟的难点在于如何建立能够恰当描述颗粒团聚过程的曳力模型,关于热量传递甚至聚合反应过程的模拟工作都是基于此发生的。随着计算机运算能力的提高,研究工业尺度的流化床反应器以及由粒径分布而带来的传递过程的影响可能成为模型广度及深度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