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纳米银材料具有很稳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在催化剂材料、电池电极材料、导电浆料、抗菌材料、医用材料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合成方法是目前研究者广泛关注的热点。本文概述了当前纳米银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物理还原法、化学还原法和生物还原法,并对纳米银的医学应用进行了介绍。在新时代绿色化学主题的指引下,对纳米银合成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纳米银具有优异的导电、催化和抗菌等特殊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化工、医药和军事等领域~([1])。本文以抗坏血酸为还原剂,硝酸银为原料,明胶溶液作为助剂,采用液相还原法在室温条件下(25℃)快速制备了纳米银颗粒。研究了加料顺序、明胶黏度以及反应体系pH值对合成纳米银颗粒的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并揭示了其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明胶能够作为纳米银合成的优良助剂,制备的纳米银颗粒分散较为均匀。  相似文献   

3.
纳米银研究和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包括化学还原法、光学还原法、电化学法、溶胶-凝胶法和真空蒸镀等。简述了纳米银在抗菌材料和催化剂等方面的应用,指出了纳米银的制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植物还原法制备纳米银溶胶对人参病原真菌的高效抗菌作用,以减少内吸性杀菌剂对环境的污染。[方法]采用植物还原法,以黑心菊超声水提液为还原剂,制备纳米银溶胶,并对纳米银粒子进行全方位表征;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纳米银溶胶、内吸性杀菌剂和2者的混合物对3种人参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纳米银粒子平均直径为1.8 nm,且分散性均匀,产率为89.99%;14.29 mg/L纳米银溶胶(均低于3种内吸性杀菌剂质量浓度)对Botrytis cinerea、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和Fusarium solani的抑制效果均为最好,EC_(50)值分别为1.6919、2.1046、4.3868 mg/L,EC_(90)值分别为39.5124、20.5182、78.6884 mg/L。[结论]植物还原法制备的纳米银溶胶与内吸性杀菌剂相比具有更高的抗菌活性,纳米银溶胶-内吸性杀菌剂复配物与内吸性杀菌剂相比,大量减少了内吸性杀菌剂的使用,为植物源农药的开发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引言苯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广泛应用于聚氨酯、橡胶助剂和医药等领域[1-3]。硝基苯催化加氢法合成苯胺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工艺之一。其生产方法主要有硝基苯Fe粉还原法、苯酚氨碱法和硝基苯催化加氢法[4],其中,硝基苯催化加氢法  相似文献   

6.
雷莉亚 《云南化工》2018,(4):122-123
由于传统纳米银合成工艺无法进一步提升纳米银的性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纳米银在工业领域中的进一步应用。为了探索提升纳米银性能的方法,对利用甲烷氧化菌素并通过介导一步法合成纳米银的方法进行了研究。该方法可以将硝酸银经化学还原反应合成纳米银材料。经实验检测该材料不仅具有纳米银的基本属性,同时也有效避免了因为反应条件控制进度不足而导致的纳米银颗粒粒径相对较大的问题,提升了纳米银的性能,促进了纳米银在工业领域中的进一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纳米银的制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银具有独特的光学、电学、催化性质,其制备方法受到了较多的关注。综述了纳米银的制备方法,包括化学还原法、微乳液法、光化学法、电化学法、超声波还原法、溶胶-凝胶法等。介绍了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和研究进展,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采用生物还原法制备生物纳米银(Bio-Ag~0),以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生物纳米银形貌及在水中的稳定分散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得生物纳米银颗粒形貌近球形,粒径小于10 nm,相比化学纳米银(Chem-Ag~0),在水溶液中有更强的稳定分散性。以典型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为研究对象,对生物纳米银(Bio-Ag~0)和化学纳米银(ChemAg~0)的抗菌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Bio-Ag~0对测试细菌表现出更强的抗菌性。  相似文献   

9.
银纳米颗粒由于具有优良的导电、导热、抗菌及催化活性而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银纳米颗粒的制备进展,系统的介绍了常用的银纳米颗粒的多种合成方法,包括液相还原法、微乳液法、电化学还原法、光催化法及微波法,以及其他合成方法,并分析了各种合成方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有效克服传统生物农药有效成分吸收慢、药效持久性短和药效不稳定的弱点,对纳米银制备及提高生防菌抗菌活性进行了研究.[方法]利用化学液相还原法,在氨水存在的情况下,以抗坏血酸作为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保护剂,还原氨银溶液,制备纳米银;以番茄灰霉病菌和白菜软腐病菌为供试菌,进行纳米银与生防菌剂协同抗菌作用的研究.[结果]经富集、清洗、超声处理后得到的纳米银,扫描电子显微镜鉴定其平均粒径在100 nm以内,形状规则,纯度在90%以上;纳米银与硫酸链霉素对白菜软腐病菌的共毒系数为244.3,对大肠杆菌为315.4.[结论]纳米银可有效提高拮抗菌的拮抗活性,完全抑制灰霉病菌丝生长;其与硫酸链霉素结合可显著提高对白菜软腐病菌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纳米银粒子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制备纳米银粒子的方法,主要包括液相化学还原法,电化学还原法、光化学还原法和分子自组装等,分析比较了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制备过程及优缺点,阐述了纳米银粒子在化学反应,光学领域及抗菌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应用化工》2022,(2):369-372
针对纳米银粒子最常用的制备方法化学还原法中化学试剂的大量使用及其对环境的污染,结合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介绍了纳米银的绿色制备方法,包括二糖法、多糖法、微生物合成法、植物提取物法等。同时介绍了纳米银离子在净水处理和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进展。分析认为,糖类作为还原剂可生成具有良好催化及杀菌性能的纳米银粒子。纳米银的形貌可控制备以及生物合成法中微生物及植物的选择技术等是今后纳米银绿色制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针对纳米银粒子最常用的制备方法化学还原法中化学试剂的大量使用及其对环境的污染,结合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介绍了纳米银的绿色制备方法,包括二糖法、多糖法、微生物合成法、植物提取物法等。同时介绍了纳米银离子在净水处理和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进展。分析认为,糖类作为还原剂可生成具有良好催化及杀菌性能的纳米银粒子。纳米银的形貌可控制备以及生物合成法中微生物及植物的选择技术等是今后纳米银绿色制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巯基丙酸保护的纳米银制备及热分解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双官能团配体巯基丙酸(MPA)为保护剂, 通过配体置换法和液相化学还原法制备得到纳米银.考察了双官能团配体对纳米银的制备及热分解的影响.配体置换法制备的纳米银粒径为50 nm左右,化学还原法制备的纳米银粒径为10 nm左右.元素分析结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明MPA通过S原子与Ag原子形成共价键,同时通过烷基链之间的氢键作用及范德华力形成多层保护剂保护的纳米银.将纳米银在200 ℃下烧结并对烧结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加热使得C-S键断裂,Ag/MPA热分解形成硫化银.  相似文献   

15.
朱炯霖 《精细化工》2020,37(6):1274-1281
以植物还原剂——金银花提取物和化学还原剂——丙三醇,分别还原硝酸银,制备了两种纳米银溶液。采用浸渍法将上述制备的纳米银溶液分别对棉织物进行功能整理。利用SEM、EDS、XRD、FTIR分析整理前后棉织物的外观形貌及结构,并探讨了整理后的棉织物的抗紫外性能、不同洗涤次数后其含银量、色差和抗菌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纳米银粒子主要通过范德华力吸附在棉织物纤维素的无定形区;与化学还原法相比,植物还原法制备的纳米银粒径减小了约15nm,植物还原法制备的纳米银溶液整理后的棉织物经过50次洗涤后,棉织物表面的纳米银吸附量及色差变化不大,且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仍旧达到99%以上,具有优异的抗菌性及良好的耐洗涤性能。另外,植物还原法制备的纳米银溶液整理后的棉织物紫外线防护系数(UPF)值达到了36.82,具有较好的抗紫外性能。  相似文献   

16.
高丽  罗娟  赵安婷  胡宗超 《山东化工》2014,43(12):49-51,55
采用化学还原法,以Q[6]为稳定剂和分散剂,Na BH4为还原剂,在适宜的温度、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下制备Q[6]-Ag纳米颗粒。对产物进行了FT-IR、XRD、TEM等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Q[6]-Ag中纳米颗粒呈球状,粒径25nm。Q[6]-Ag纳米颗粒对次甲基蓝的催化效果表明:在H2O2辅助下,Q[6]-Ag(Q[6]与硝酸银物质的量比1∶1)对次甲基蓝有良好的催化效果。  相似文献   

17.
结合近年TiC材料的研究进展,对超细TiC粉体的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还原法、自蔓延高温合成法(SHS)、机械合金化法、微波法、气相反应合成法及等离子体法,简述了TiC在增强颗粒、航空航天材料及涂层材料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是一种基于乙炔化学有机合成的水油两亲性高分子聚合物。其分子结构中的内酰胺基团赋予PVP极强的氢键形成能力,表现为强亲水性;分子结构内的碳链基团具有较强的疏水性。在超细/纳米银粉合成过程中,液相化学还原法为目前研究的主流工艺,将PVP加入其中,能够有效调节银核形成速率,控制晶粒生长方向,对晶粒进行包裹,防止晶粒碰撞团聚。本文将系统介绍银粉颗粒分类、特性、生长机理、PVP在银粉颗粒合成中的作用机制及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19.
纳米银粒子因其独特性能使其在电学、光学、催化、机械材料和医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与物理化学方法相比,纳米银的生物法合成具有快速高效、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和绿色环保等优势吸引了诸多材料研究者的关注。重点论述了基于植物提取物、细菌和真菌的纳米银合成技术,并对其合成机理进行了小结;同时还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片状纳米银粉的化学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芝华  王炎伟  卢健体 《化工学报》2009,60(6):1351-1356
片状纳米银粉的化学制备技术备受人们关注。本文综述了片状纳米银粉的化学还原沉淀法、软模板法、电化学沉积法、热沉积法等化学制备技术,探讨了化学法制备片状纳米银粉的形成机理。片状纳米银粉由于表面效应和量子尺寸效应表现出独特的光、热、电、磁、催化等性能,在导电、杀菌、催化、生物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片状纳米银粉的化学制备技术显示出诱人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