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城池作为古代城市防御设施与城市空间的界定物,在社会生活、城市意象与政治象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明清重庆城池形成了寓形山水、天人合一的形态和"九开八闭十七门,象天法地"的城门布局、功能耦合的城池空间等特征。其特征的形成一方面源于城市职能与山水地形耦合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明清重庆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人居文化持续发展推动的物质性体现。由于两方面的相互作用,明清时期重庆城池空间形态体现了内在空间逻辑的规定性和外在形态特征的地域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河南省汝州市老城为例,首先分析老城区位及历史沿革、明清时期城池格局特点,然后分析汝州市当前老城传统格局构成特点,最后初步提出汝州市老城区传统格局保护的建议,对历史城镇的更新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相关史料与文献的研究,从城池规制、祠庙建筑、桥梁牌坊等方面,梳理了余姚古城在东汉至元代时期、元明时期、明清时期、中华民国时期四个历史时期的格局特征,厘清了余姚古城"一水双城"历史格局的形成演变脉络,分析总结了余姚古城"一水双城"历史格局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杨宇振 《新建筑》2007,(5):45-47
根据《大清一统志》、雍正《四川通志》等志书中提供的有关清代四川城池资料,结合《四川州县建置沿革图说》中的历史地图,对城池的规模与空间分布、城池高度、区域交通网络四方面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和解读;绘制相应的图表和地图,并进一步阐释几者间的历史关联。  相似文献   

5.
清代四川城的形态与祠庙建筑空间格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宇振 《华中建筑》2005,23(1):157-158,163
根据《大清一统志》、雍正《四川通志》等志书中提供的有关清代四川城池资料,结合民国时期城池的测绘国纸,对城池形态、城的拓展、祠庙建筑的空间格局、府州间的数量与分布等4方面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和解读;绘制相应的图表,旧纳其中的共性与差异。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城市发展出现一次新的高潮,巴蜀地域在经历了长达数十载的兵燹之乱后掀起大规模的城市重建活动。在清代官方主导编修的各类地方志书中,图文并茂地记录了大量与城池营造相关的历史信息,为研究这一时期巴蜀城池空间环境营造提供了可靠的研究物料和重要佐证。通过地方志中历史舆图与文字记载的解析、梳理,从城池的选址布局、空间架构、景观塑造三方面入手,探讨清代巴蜀城池空间环境营造的典型规律和地域特征,既能丰富古代城池空间环境营造的研究视角,也能为当前的城市规划建设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7.
胡根根  张卫 《建筑学报》2023,(S2):24-30
以两宋城池为研究对象,将两宋城守典型兵书《守城录》作为数据源,使用KHCoder文本挖掘软件对其城池防御要素信息进行词频、对应性、共现网络与间接中心性分析,探讨两宋城守兵书的城郭防御重心、空间结构与防御机制,以还原《守城录》的城郭防御空间营建体系的完整性,并通过分析两宋筑城规范的城郭防御思想在两宋城池图中的体现,进一步解析两宋城池营建智慧与经验,对明清城墙军事建筑遗产的整体性认知、保护与营建历史传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根据古籍文献调研,分析了唐~民国期间柳州古城池的兴筑、拓修、拆除的兴废过程,在军事、区域经济贸易以及近代工业实业建设等因素影响下,探究了促使城墙、城门、城楼等城池体系要素建设的内在原因,揭示了柳州古城池由封闭向开放形态演变的主要发展历程,进而总结出军事影响时期与经济影响时期的柳州古城池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9.
一、古镇地理概况以及历史沿革青岩古镇位于贵阳市南郊29公里处,北临花溪,东接黔陶乡、西与燕楼、马铃相连,南与惠水县接壤。古镇始置于公元1378年(明洪武十一年),发展于明天启年间,繁荣于清代中末期,虽历经600余年建设发展,仍完整保持了明清时期传统城池格局和历史风貌,2005年  相似文献   

10.
四川会馆建筑与移民文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陈玮  胡江瑜 《华中建筑》2001,19(2):14-17
会馆建筑是明清时期出现的建筑类型,在四川乡土建筑研究领域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四川会馆勃兴的历史渊源探究,会馆社会文化职能的论述,以及会馆建筑群体空间特色的分析,提出了四川会馆的文化意义不仅体现在其空间实体的建筑艺术上,而且有着丰富的地域移民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高校党政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集中的强化培训、务实的国情、校情教育,建立、健全跟踪培养机制和海外培训进修机制,总结提高高校党政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的具体实践,强化多角度的锻炼和培训,全面提高高校党政干部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并就进一步完善培养模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吴千里  周建康 《城市勘测》2009,(4):26-28,31
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编码是地理信息应用、数据共享、系统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而GIS与地图制图一体化技术是基础地理信息建设发展的趋势。通过对现有地理信息要素分类编码体系及面向GIS编码特点的分析,提出一套既能反映地形要素的分类特性和可视化特点,又能体现构成地形要素图形实体特征的分类编码方案,以同时满足地图制图和GIS空间分析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张轶伟 《山西建筑》2012,(31):19-21
从中日传统建筑的构成差异出发,将这种差异概括为围合与分隔,秩序与自由,内向与外向,装饰与内涵四部分,通过对这些构成差异的研究,便于把握中日两种建筑文化的不同的空间观与建筑观。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城镇化浪潮中,我国中小城镇建设面临诸多困境与制约因素。本文着重在统筹中小城镇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带动、体制机制保障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对策措施,以期为中小城镇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吕钢锋 《城市建筑》2014,(33):15-15
对于药品生产企业来说,其要想实现GMP,应从厂址与厂区的规划方面入手。本文主要从厂区规划原则、厂区划分、厂区布置、通道设计等方面,对医药厂区项目中选址与规划等的设计理念和管理控制措施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螺旋扭状增强材料与螺旋效应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国内外出现的众多具有螺旋外形的材料,提出了螺旋扭状增强材料的概念,介绍了螺旋扭状增强材料所存在的形式及其主要特征,综述了其力学性能及粘结锚固性能的研究现状,讨论了螺旋扭状增强材料性能优于其他材料的机理,探讨了研究螺旋效应的意义,并分析了“螺旋外形”设计思想在其他材料设计领域内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杨征 《城市建筑》2014,(15):20-20
现代社会对复杂空间环境的包容性很好,一般的规划建设项目都可以引入其中。基于此,城市应以控制、发展为核心内容,任何建筑项目都需在合理规划的前提条件下开拓发展。  相似文献   

18.
浅谈建设工程招投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尹潘琪  阎宇 《山西建筑》2001,27(2):108-109
通过对招投标历史的回顾和目前我国招投标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建设工程应采取的招投标方式和程序;论述了招投标对工程造价的影响,陈述了招投标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指出国内还缺乏一套科学、先进、操作准确的评标办法,所以说,应该营造一个客观的、公正的建设市场,与国际惯例接轨,遵循价值规律,完善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9.
村镇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均等化对我国新农村建设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公共服务设施重要组成的文化体育设施的配置直接影响到我国村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分析村镇文体设施配置研究的必要性,结合公共文体设施的特殊属性,提出了村镇配置文体设施中应遵循的原则,并采用区位配置模型中的P中值模型研究村镇文化体育设施配置中的选址问题,同时针对每一个具体的文体设施点建立了村镇文体设施配置矩阵,为村镇在实际配置文体设施时提供参考,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相似文献   

20.
郑穗 《福建建筑》2009,(8):103-104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省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的对策和措施,以便更有效地开展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