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某商用车在发动机怠速时方向盘抖动的问题,利用LMS测试与分析系统对其进行了测试分析,发现转向系统的固有频率和发动机二阶激励频率耦合是其抖动的原因。为抑制方向盘的抖动,对方向盘进行了轻量化设计,同时对仪表台横梁局部增厚,以提高转向系统固有频率使其与发动机怠速激励频率错开来避免共振。最后使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优化后的结构进行了强度校核,并通过试验验证了优化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款新研制的客车在怠速工况下方向盘抖动过大的现象,用传递路径分析的方法分别对发动机的悬置隔振率、转向系统的支架振动及转向系统的模态进行了分析,找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转向系统的一阶纵向弯曲模态和发动机怠速开空调时的转速激励频率相近,从而引起方向盘较大在振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转向系统的模态避频,实施了转向系统结构加强、转向系统灵敏度分析及优化两个方案。对优化后的转向系统进行振动测试,发现优化后的转向系统振动明显减小,达到了减振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某车型怠速车身抖动的原因排查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静 《机械工程师》2015,(4):186-188
某款车型在开发过程中出现怠速车身抖动问题,抖动较为严重,主观感觉明显。通过对悬置系统隔振率、空调压缩机振动、风扇振动、排气振动、转向系统模态、整车车身模态等可能引起车身抖动原因的分析、排查,最后确定怠速车身抖动为悬置隔振性能差、整车车身模态和发动机二阶激励耦合引起。通过对悬置系统的隔振性能进行优化,以及调整空调开工况发动机怠速转速,解决了车身抖动问题。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四缸拖拉机方向盘振动异常的问题,在样车上进行了分析与改进。通过摸底测试,发现拖拉机前后悬置隔振有较大差异,后悬置隔振不达标的主要原因是安装支架平面度不满足设计要求。机舱盖与前围之间的连接是导致方向盘振动异常的主要传递路径之一。通过频响测试,确认方向盘振动异常的频率为27.1 Hz,与发动机怠速模态耦合。通过对计算模态与试验模态进行对比,验证有限元建模方法的正确性。在方向盘子系统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对结构模态进行优化,合理避开共振频率。所进行的分析与改进对农机振动问题的处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对某微卡怠速时车身、方向盘、座椅出现严重抖动及驾驶室内轰鸣声问题进行分析与测试,得出其主要原因是右悬置隔振性能水平偏低,经优化悬置系统后,驾驶室内抖动得到明显改善,驾驶室内轰鸣声消除.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型叉车在怠速工况下的方向盘振动现象,应用Pro/Engineer和Pro/Mechanic模块对其进行参数化建模和有限元模态分析,并对现场样机测试的试验数据分析加以验证。在此基础上,以参数化设计为基础,通过序列二次规划运算,对方向盘总成进行多参数模态频率优化设计。优化后的方向盘总成固有频率避开了叉车怠速激励频率段,怠速下的方向盘抖动得到有效抑制,动态特性也得以明显改进。  相似文献   

7.
基于模态分析的汽车方向盘怠速抖动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型汽车方向盘存在怠速抖动的问题,对其方向盘模态进行分析,并与模态分析数据库中对标样车的结构参数做了对比,找出了问题所在并制订了改进方案,经CAE分析各方案频率改变的趋势和试验验证,最终获得了能明显改善该车方向盘怠速抖动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8.
文中针对某型叉车在怠速工况下方向盘抖动过大的问题,采用振动测试和模态仿真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发现该叉车方向盘系统在装车条件下的模态参数与发动机的二阶点火频率相接近。通过在方向盘系统与仪表架之间添加减振垫来调整方向盘系统模态,对优化后的叉车整车进行频率响应分析,方向盘处的振动幅值下降了74%。将优化方案进行实车验证,结果表明,方向盘的振动由82.5 mm/s下降到51.6 mm/s,优化方案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9.
通过建立传递路径模型,应用传递路径分析方法针对某轻型客车方向盘怠速抖动进行了传递路径分析。阐述了传递路径分析的理论推导过程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法。针对发动机悬置及排气悬吊的各条结构传递路径进行了传递函数获取以及工作载荷的识别,并最终获取了各结构传递路径的贡献量。通过综合考虑贡献量幅值及相位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最终确定了发动机后悬置的X向及Z向对怠速方向盘抖动的贡献量最为突出,为怠速方向盘抖动的改善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型装载机在发动机怠速及较低转速时驾驶室振动剧烈这一问题,分析其发动机至驾驶室振动传递路径,初步判断驾驶室悬置系统是影响驾驶室舒适性的可能因素。对其驾驶室悬置隔振性能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悬置传递率较低,尤其是前悬置,没有起到隔振的作用。在ADAMS/View中建立了该驾驶室悬置系统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并对悬置刚度进行了灵敏度分析,再根据灵敏度分析结果,对前悬置刚度进行了重新匹配设计,并对改进效果进行了仿真验证。最后,对改进后的悬置系统进行了实车测试,验证了改进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轻型卡车在车速60 km/h左右车内存在严重的抖动问题,详细分析了振动的传递途径,制定了驾驶室悬置系统振动测试方案。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轮胎滚动频率与驾驶室悬置系统固有频率之间发生耦合以及前悬置隔振效果不佳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是造成车内振动较大的主要原因。通过建立悬置系统多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并结合系统固有频率分布和振动能量解耦匹配等理论,提出了悬置系统参数优化设计方案,并对优化后的悬置样件重新进行了测试验证。测试结果表明:驾驶室振动大幅减小,车内舒适性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2.
以某驾驶室悬置为研究对象,基于三维软件UG建立几何模型,以Hypermesh软件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应用ANSYS软件进行模态分析,求出了某驾驶室悬置前六阶固有频率及相应振型,对各阶频率进行了分析,可为该车型驾驶室悬置系统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某自卸车在怠速工况下驾驶室抖动异常,驾驶室舒适性很不理想,为找出其原因进行了原地驻车试验,通过分析比较不同转速下悬置系统隔振前后的能量传递与频率分布,得出的结论为悬置系统与动力总成以及车架的匹配不合理,对振动的衰减起了反作用,左侧前悬置为隔振效果较差的部位。采用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刚度进行优化,使悬置系统与动力总成及车架的匹配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新型内燃叉车在怠速工况下出现方向盘振动过大导致舒适性较差的问题,以该款叉车试验车为对象,研究从发动机到方向盘的振动传递情况,通过TPA(Transfer Path Analysis,TPA)传递路径试验确定叉车方向盘振动峰值频率,通过TPA传递路径分析确定发动机各悬置对方向盘的振动贡献量以及各条路径对方向盘振动的影响,确定该叉车方向盘振动过大舒适性差的原因是发生了共振。为了验证,对方向盘进行约束模态试验,得到的方向盘约束模态频率与振动峰值频率吻合。最后通过方向盘结构优化改变方向盘约束模态频率避免共振,基于ISO-5349进行方向盘手传振动舒适性评价,振动舒适性得到明显改善,有效解决了问题。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有车型所存在的振动问题,应用振动测试设备对实车进行摸底实验,采集实验数据,分析所存在的问题为近一步的理论分析和有限元仿真等研究提供依据。建立挖掘机驾驶室有限元模型,运用模态分析方法对驾驶室有限元模型进行求解,得出驾驶室模态参数。综合发动机激振频率、驾驶室模态共振频率及实验数据等因素合理选择驾驶室悬置参数,改进驾驶室悬置,并对比改进前后驾驶室振动响应数据,验证优化方案的可行性,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车型动力系统冷机怠速抖动剧烈的问题,应用拉格朗日运动微分方程,建立了动力系统的动力学理论模型,得到动力系统的刚体模态频率,通过分析得出悬置系统设计的合理性,排除了刚体模态共振的可能。利用试验诊断方法,分析了发动机标定参数的影响,识别了关键参数并进行了优化。对优化前后振动进行了对比测试,故障频率振动幅值大幅下降,验证了建模、分析及测试诊断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型挖掘机怠速工况下出现动力总成晃动较大的现象,建立了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动力学模型.运用能量解耦方法,以悬置系统的动刚度为设计变量,以悬置系统的模态频率为约束条件,以主要激励方向的解耦率为优化目标,对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系统的关键方向解耦率最大提高了20.2%.分别对优化前后的悬置系统进行了振动测试,结果显示优化后悬置系统的隔振性能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悬置系统设计的核心是合理设计悬置元件的位置、角度和刚度,以提高悬置系统各向谐振模态解耦度,并使各向自振频率分别避开发动机怠速频率、车架、车身各向自振频率等,从而提高悬置系统的隔振效果。在悬置系统模态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以提高悬置系统解耦度和各向谐振频率尽可能接近期望值为目标的悬置系统自动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并以某发动机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为应用案例,对其悬置元件的位置、角度和刚度进行自动优化设计计算,获得了预期的优化效果。  相似文献   

19.
针对25 t汽车起重机出现的发动机怠速时振动过大、驾驶室有低频噪声的问题,进行了NVH测试,了解其各工况下振动与噪声水平。并利用ADAMS以悬置系统的刚度和安装角度为变量进行设计优化,改善了悬置系统的隔振性能。通过整车试验,验证了设计改进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某型商用车在高速行车时发生方向盘抖动将严重影响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为了解决某型商用车行车抖动问题,文中采用传递路径分析和试验排查确定了方向盘抖动的影响因素,并经过模态测试与分析对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定位,确认为转向系统模态与轮胎转动二阶频率相耦合引起共振。基于振动理论分析,提出增加传动系统刚度的改进方案,并对传动系统支架进行结构改进与优化设计,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改进措施在解决高速行车抖动问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