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将地域性元素融入现代建筑并非仅仅关注建筑的风格性、技术性、功能性,而是创造出适应当地人文、自然及社会的建筑形式,并以此体现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设计手法。本研究通过凝练地域性建筑的概念、影响因素、创作方法及表达方式,总结地域性建筑的文化与艺术内涵,并以某高校实验综合楼为例,解读其形式符号、空间体验、精神实质三个方面的地域性建筑设计手法。旨在解析地域性元素在当代建筑创作中的适应性,并通过建立空间、思想、物质与所在区域的联系,为新时代地域建筑的创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汉代建筑奠定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基础,东汉时期,随着庄园经济的发展,建筑形式和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建筑的平面布局向合院式的发展、高台建筑向高层建筑的变化上。汉画像石、汉墓壁画、汉画像砖中以建筑为描写对象非常之多,涉及汉代建筑类型十分广泛,形象地再现了东汉庄园建筑艺术的基本特征,结合文献记载,为复原展示汉代辉煌的建筑文化,提供了更为可信的图像资料。  相似文献   

3.
哈尔滨近代建筑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建筑成果,近代建筑外环境的优劣也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形象和历史文化的保护,研究哈尔滨近代建筑外环境景观地域性表达具有重要意义和学术价值。以哈尔滨近代建筑外环境为视角,分析植物、水景、铺装、雕塑小品和景观构筑物等载体对建筑外环境的地域文化表达,从文化内涵表达、尺度、造型、数量和色彩等方面分析建筑外环境景观地域文化表达现状及问题,提出历史与现代共生原则、自然与人文融合原则、整体与多样统一原则、发展与控制协调原则,并从营造绿色怡人的外环境、塑造情趣多变空间环境、挖掘展现地域文化特色方面提出哈尔滨近代建筑外环境地域文化景观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4.
陕北乡村传统建筑环境从村落形态到建筑形制无一不体现了自然环境及传统文化影响与制约.通过对陕北清涧县西庄里村村落整体环境的基础性调研,包括传统建筑环境、乡土文化背景及新农村建设现状等三个主要方面的考察分析,阐明了三者之间相互依赖、共生共存的紧密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陕北乡村传统建筑环境同化性与异化性的变迁过程及社会影响因素,提出全球化语境下建设模式的异化性严重影响了乡村传统建筑环境和乡土文化的自然有序发展,而在具有地域性文化特征的传承途径问题上,同化性现象及社会文化影响方式的基础性研究是地域性建设模式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以常熟图书馆为例,详细分析了建筑如何在考虑物理生态和人文生态的基础上营造建筑环境的地域性,强调以生态为切入点可以作为营造建筑环境地域性的重要方法,设计师应当在理解体会地域文化精神的基础上把握物理、人文要素,从整体空间的层次上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环境.  相似文献   

6.
建筑与文化在城市外观和思想意识两个不同层次相互联系影响着.特定的城市文化创造特定的城市建筑,同时城市建筑也承载着特定的文脉,呼应着特定的地域.在不断发展演变的人类聚落、建筑风格及其存在的历史人文、自然地理因素相互作用下,城市建筑具有自我发展更新的地域性特征.通过对青岛城市文脉内涵的研究,探讨建筑背景、建筑整体、建筑细部的地域性风格,以初步分析青岛建筑设计应当如何回应城市,彰显文脉内涵.  相似文献   

7.
山地风貌与建筑形态——重庆近代西洋建筑特色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重庆地形地貌的简述,探寻经济、人文、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对西洋建筑在山地环境中择地选址的影响。从山地环境中具有代表性的三种主要形态看早期西洋建筑依赖自然、顺应自然,又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设计思想。并从环境景现,建筑文化及人文意识等角度,多方展现重庆早期西洋建筑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地域性是建筑的基本属性之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自觉回归地域性,已逐渐成为当代建筑的共识,系统研究地域建筑及其相关联的地域性要素及设计方法,已成为各地建筑设计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武汉地区的地理、气候、历史文化等地域性要素,结合武汉当代地域建筑实践,提出武汉当代地域建筑的五个主要特征:适应夏热冬冷气候特征、表现水意象、表现历史建筑特征、回应“当地的地形”、汲取湖北地域文化其它养分。结合相关设计实例,分析了武汉当代地域建筑的具体表现特征,并提出相关建筑可能的发展特征,以期能为武汉地区建筑设计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促进武汉地区具有地域特征和时代感的地域建筑的积极发展。  相似文献   

9.
安东尼.普雷多克的事业成就于美国西南部的沙漠与草原的特殊环境之下,设计的灵感出自于地层,他以对原始文化以及日照、风、水、炎热的气温,日夜温差与都市的关系等因素来思考适应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地方建筑.本文通过对华陆大厦的解析,证实了他的建筑思想对富有地域特色的西北地区建筑设计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藏族建筑色彩体系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青藏高原特定的地理空间和人文环境的背景下,藏民族形成并发展了以宗教文脉为主的藏族建筑风格,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藏族建筑色彩体系.藏族建筑色彩体系与高原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相适应,体现出强烈的人文特征和民族特色,内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从建筑色彩体系的持续稳定性、宗教思想和理念、色彩构成模式、色彩表达方式以及色彩运用等方面对藏族建筑色彩体系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酒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从汉画中,汉代酒文化可见一斑,许多汉画反映出酿酒、沽酒、饮酒等场景;常用的酒具有瓮、樽、卣、耳杯、壶、勺、碗等;酒令的种类有投壶、六博、猜拳等。汉代饮酒蔚为成风,自娱、侍客、舞乐百戏及祭祖敬神等场合都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2.
先哲有云"民以食为天",人类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和领域也是奠基于饮食生活,由饮食生活决定和制约,与饮食生活息息相关,饮食生活构成了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大量出土的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墓葬壁画中许多有关饮食方面的画像出发,从其展现的饮食制作、饮食结构、饮食活动等方面浅谈汉代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13.
依据汉简,从会计报表、会计监督、会计报告失实及处罚等方面挖掘汉朝的会计监督史料.史料证明汉代会计监督制度相当严谨.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发掘与探究徐州地域传统民居装饰的艺术特点与文化特质,结合史料及文献记载,以徐州特有的汉画像石建筑图像为研究对象,从中溯源具有汉风传统的民居装饰艺术内涵与价值.从民居建筑的入户、室内界面与陈设、建筑庭院3个方面进行研究和论证.结果表明:徐州汉风传统乐于将装饰与文化寓意相结合,将美好理想赋予民居装饰.其民居装饰的背后饱含浓厚的文化理念,表现出开朗、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15.
汉服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服作为一种重要的传统服装样式,具有整体性、宽松性、装饰性等特征。对汉服元素的借鉴与运用,是有利于现代服装设计回归和吸纳传统文化、寻求文化属性、提升和塑造服饰民族性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蒙元王朝是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在对汉人的任用问题上十分敏感,大部分蒙古最高统治者对汉臣的防范多于信任,甚至干脆不用汉臣,而元世祖忽必烈在元朝的统治者中算是比较开明的,特别是他即位之前及中统时期,大量任用汉臣,这些汉臣也给予了忽必烈充分的回报,他们在忽必烈还是亲王时,充当王府幕僚,为忽必烈出谋划策,积蓄力量,后来又为其夺取汗位立下了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17.
汉画像是一种具有鲜明绘制目的和创作意识的石刻艺术,其丰富的内容、精湛而独有的刻绘艺术,显示着我国古代造型艺术的不朽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汉赋在主题表现上,以“君”为中心,阐述了君德,褒扬了合德之君,对君的失德进行了谏,谏时又极为委婉,采用了“讽谏”的方式。这些特点,都明显地打上了汉代《诗》学的烙印,体现着与汉代《诗经》学的深切关联,是汉代《诗经》学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中国哲学史上的元气论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宇宙万事万物起源的不断探索.汉魏时期有关元气的认识,从王充、刘邵、嵇康的有关论述看,经历了由元气本原论、元气决定论到元气自然论的过程,反映了汉代经学向魏晋玄学的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