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大陆地区的变质杂岩可划分为太古宙克拉通型、元古宙—显生宙造山带型和古陆叠生—构造热动力型变质杂岩三类。太古宙克拉通型变质杂岩经历了角闪岩—麻粒岩相区域变质作用改造,缺乏国外太古宙绿岩带中的大型和超大型金矿床。元古宙—显生宙造山带变质杂岩中赋存有变质碎屑岩型金矿床。古陆叠生—构造热动力变质杂岩主要沿古陆边缘分布,赋存有后生脉状热液金矿床。经叠生—构造热动力变质作用改造的晚太古宙绿岩带是我国最重要的超大型金矿化集中区。元古宙—显生宙造山带浅变质含碳碎屑岩系具有找寻穆龙套型超大型金矿床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2.
夹皮沟金矿集中区构造演化及其控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第光  亢彬 《黄金》2000,21(10):1-7
夹皮沟金矿集中区涉及高级变质区、花岗岩-绿岩带、色洛河群三个赋金矿地质单元。在高级变质区太古宙会全栈穹形隆起北缘(地台边缘)的线性构造扩张作用下,产生裂谷型绿岩带。在穹形隆起(地台边缘)长期垂直上升,边缘(裂谷外侧)长期垂直下沉的正剪切应力作用下,绿岩地体中产生剪切带及其金矿。TTG花岗岩和钾质花岗岩兜底绿岩地体侵位,绿岩残留体及其漂浮褶曲构造产生。元古宙正剪切应力继承作用,产生了与裂谷型绿岩带平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对中国绿岩型金矿床的一些主要认识:绿岩型金矿床受华北陆台花岗岩—绿岩地体的控制; 主要分布在华北陆台南北两缘及东部,受显生宙板块运动诱发的构造岩浆活动控制{时间上主要形成干显生宙的海西期和燕山期。矿源层为太古宙绿岩,成矿作用则主要受显生宙构造-_岩浆活动控制。太古宙绿岩建造;显生宙花岗岩化作用,韧一脆性剪切构造岩带是控制绿岩型金矿的三要素。  相似文献   

4.
津巴布韦花岗绿岩带主要位于太古宙克拉通内,花岗绿岩带是金矿的重要成矿带,本文对津巴布韦布拉瓦约-布比花岗绿岩带中8个金矿床的地质特征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各个矿床赋矿层位、构造、矿体特征等因素之间的差异性和共同性,探讨津巴布韦布拉瓦约-布比花岗绿岩带中金矿形成过程构造对矿床的影响,并对这一地区下一找矿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小秦岭绿岩带金矿的基本特征和矿床成因。作者认为, 绿岩带为金物质来源,晚燕山期花岗岩属幔壳混合岩桨, 它是在绿岩带基础上深熔形成, 在岩桨晚期富集含金硫化物。根据深熔作用分析中矿带深部成矿远景最大, 远景储量规模可达1000 t。  相似文献   

6.
赋存有许多世界级金矿的太古宙绿岩带,日益被看作是扩张的火山—沉积盆地的代表。重要的黄金成矿地区有北爱尔兰和苏格兰的达尔拉迪晚元古宙—寒武纪火山—沉积硅铝质盆地,苏格兰高原的Lagalochan,Tyndrum和Comrie—Glen Almomd以及  相似文献   

7.
70—80年代金矿勘探有六大发现。1、在绿岩带中找到了细粒浸染型金矿。如加拿大太古代绿岩带内规模巨大的(储量590吨)细粒浸染型赫姆洛金矿。其地质特点是:矿化具显著的层控性,矿体呈层状,自然金颗粒极细,肉眼不易辨认,显示一套中低温元  相似文献   

8.
印度金矿类型主要有4种:绿岩型、砾岩型、砂金及伴生金矿,具有分布广、相对集中、规模小、品位低及埋深较大等特点。绿岩型金矿是印度最重要的金矿类型,集中分布在南印度克拉通和印度中央克拉通的前寒武系绿岩带中。南部东塔尔瓦尔克拉通的科拉尔金矿和胡蒂金矿是典型的绿岩型金矿,其中,科拉尔金矿金平均品位为16 g/t,黄金储量>1 000 t,属于超大型金矿床;胡蒂金矿金平均品位为4.85 g/t,黄金储量>150 t,属于大型金矿床。印度金矿探明储量十分有限,但大量较小规模金矿广泛分布在印度克拉通绿岩带,预示印度金矿具有很好的资源潜力。增加印度金矿勘探和开发投入,将发现更多具有重要价值的金矿资源,也可能彻底改变印度金矿的现状。  相似文献   

9.
古陆边缘构造活动带是绿岩带金矿最佳的成矿构造环境。“两带夹一带”是绿岩带金矿最佳的成矿构造。不同性质的叠加构造等五种控矿构造样式是绿岩带金矿床的最佳产出部位。以绿岩带含金岩系为基础,以成矿构造为主导,结合控矿构造样式与矿化特点将绿岩带金矿划分成三类七个亚类。  相似文献   

10.
阿比提比绿岩带是加拿大,甚至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绿岩带。加拿大至今开采的所有金矿约有70%位于该带的南部。由于冰盖广泛发育,这个地区可能有更多的矿床未被发现。该绿岩带由约65000km~2的太古代火山岩和同期、后期构造作用的花岗岩类组成。北面跟奎蒂科(Qnetico)片麻岩带相接,南面接花岗岩侵入体和南区的古生代地台岩石带,东面接Gren-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察右中旗油篓沟绿岩型金矿勘探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油篓沟金矿是内蒙古中部地区首次发现的绿岩型金矿,因此,根据勘探成果对该地区绿岩型金矿的找矿方法和技术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通过研究内蒙古察右中旗油篓沟地区金矿勘查中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综合探测技术的应用情况,总结该区绿岩型金矿的找矿经验和成矿规律,有助于提高物化探在金矿勘查中的精确度和准确性,对绿岩型金矿找矿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吉林西林河金矿构造控矿规律及找矿方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好均 《黄金》2004,25(7):11-14
在简要介绍西林河金矿区成矿地质背景与金矿化特征的基础上,着重阐述该区太古宙韧性剪切带与元古宙劈理带的地质特征,探讨了两种构造对金矿的控矿规律,并指出西部构造带具有良好的金矿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3.
鲁西地区主要有两种金矿类型:火山热液型和绿岩带型。火山热液型金矿成矿物质来源丰富、成矿热动力强,形成了一系列大中型金矿床;绿岩带型金矿床,在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热动力及赋矿构造空间等方面存在先天不足,只能形成小型金矿或矿(化)点。鲁西地区主要的找矿方向为寻找与燕山期侵入杂岩体有关的火山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4.
辽西—冀东地区赋存于长城系上部和蓟县系下部碳酸盐岩中的层控金矿床为该区的一种具有良好找矿前景的新类型金矿床 谣类型金矿斥与卡林型金矿有若干相似之处,但又具有自己的独特特征,可称之为元古宙沉积岩型金矿床 太古宙结晶基底边缘或内部的元古宙拗拉答、区域性同生断裂系统、中元古界富镁碳酸盐岩矿源层+以及中生代构造一岩浆活化作用是形成该类矿床的主要条件。元古宙为地球历史上最重要的金矿成矿斯之一,以盛产沉积岩型、变质碎屑岩型和古砾岩型金矿为突出特征。  相似文献   

15.
金在许多早前寒武纪地盾形成的工业富集,可以认为是绿岩带最古的断裂成因构造的标型有用矿物。世界上所有地盾和大陆区内绿岩带实际上都有着同样的构成。通常,在绿岩带底部主要是大量的超基性和基性成分的高镁质和低钾质火山岩层(镁缘岩),数量居次者为火山沉积岩和酸性火山岩。大部分绿岩带剖面可归并为连续的(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和不连续的(玄武岩—流纹岩)钠质拉班玄武岩系建造。在这里所说的次要数量里  相似文献   

16.
绿岩带(greenstone belt)是蚀变或变质的基性火成岩带。绿岩带和周围片麻岩系的片麻理多成协调一致的关系,所以两者原来的关系不易确定。由于古老克拉通的多数金属、非金属矿产的形成和空间展布与绿岩带的发育密切相关,故对绿岩带的研究有很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中国辽宁清源和山西五台山都有绿岩带发育。  相似文献   

17.
该类金矿在赋矿空间和形成时间上都与石英脉型金矿有明显的差别, 与太古宙花岗岩一绿岩带有密切的因果关来。同位素资料的证据说明, 该类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地壳。燕山期重熔型岩浆提供成矿热源, 沿不整合面产生的次级断裂构造提供空间, 构成了“ 三位一体” 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8.
清原花岗—绿岩区金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卞伟国  张玉华 《黄金》1991,12(2):1-6
清原地区是一个花岗——绿岩区,绿岩是在晚太古代年轻地体裂谷期形成。该区的金矿床基本是在绿岩带形成之后由不同的地质作用形成的,共分四种成因类型。该区是个金矿集中区,也是一个金矿找矿的重要靶区。  相似文献   

19.
摘要:根据对华北地台赤峰、夹皮沟、乌拉山和胶东等金矿成矿区的最新研究, 提出早中元宙是我国华北地台重要的内生金矿成矿期, 并提出了形成超大型金矿来的三阶段成矿模式, 今后应加强早中元古宙岩体与太古宙变质岩内外接触带及韧性剪切带的金矿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20.
华北地台绿岩带金矿的成矿环境与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古陆边缘构造活动带是绿岩带金矿成矿的最佳环境,许多有成矿远景的金矿集中区皆位于“两带夹一带”的成矿格架中。韧性剪切带与深熔岩浆岩带(体)的“二位一体 是其成矿,富集的构造一热环境。金矿床的产出受以韧性剪切蒂为主,配有不同构造性质,不同层次,不同期次,不同产状所构成的控矿构造样式所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