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协会     
2010年新干法水泥熟料产能新增2.43亿吨 据中国水泥协会统计显示.2010年全国新投产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203条.年新增设计水泥熟料产能2.43亿吨。其中4000t/d及以上生产线115条.占新增水泥熟料总产能72%:2000t/d及4000t/d以下生产线84条.占新增水泥熟料总产能的27.35%:1000~1500t/d生产线4条,仅占新增水泥熟料总产能的0.65%。  相似文献   

2.
据中国水泥协会初步统计,2012年全国新投产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124条,2012年新增水泥熟料设计产能1.6亿t,其中:日产10000t及以上生产线3条,占新增水泥熟料总产能的6.58%;日产4000~8000t生产线75条,占新增水泥熟料总产能的70.47%;日产2000~4000t生产线45条,占新增水泥熟料总产能的22.81%;日产1500t生产线1条,仅占新增水泥熟料总产能的0.29%。因此,截止2012年年底,全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1637条,设计熟料产能达16亿t。  相似文献   

3.
《辽宁建材》2011,(5):12-12
央视"经济半小时"援引中国水泥协会的初步统计称,2010年全国新投产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203条,年新增设计水泥熟料产能2.43亿吨。其中日产4000吨及以上生产线115条,占新增水泥熟料总产能的72%,一旦这些水泥产能释放,就会再次出现恶性竞争的市场格局。  相似文献   

4.
2011年年底我国累计投产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1513条,设计熟料产能14.5亿t,实际熟料产能达到17亿t。目前符合"38号文件精神"的在建生产线216条,这些在建项目的熟料设计产能就达到3亿t,实际产能3.5亿t,加上现有产能,总计熟料产能20亿t,折合水泥产能约31亿t。在需求不乐观的背景下,大大超出需求量的产能  相似文献   

5.
《云南建材》2012,(12):86-86
2011年年底我国累计投产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1513条,设计熟料产能14.5亿t,实际熟料产能达到17亿t。目前符合“38号文件精神”的在建生产线216条,这些在建项目的熟料设计产能就达到3亿t,实际产能3.5亿t,加上现有产能,总计熟料产能20亿t,折合水泥产能约31亿t。在需求不乐观的背景下,大大超出需求量的产能直接导致了供需压力的增大。  相似文献   

6.
地方     
《中国建材装备》2010,(3):32-32
山东加快淘汰立窑水泥 2009年山东在建、新建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14条,将新增产能2860万吨。2010年。山东省继续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将要完成淘汰1025万吨立窑水泥熟料产能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云南建材》2009,(5):76-76
2009年1~7月.全国水泥制造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92亿元,比2008年同期增长65.8%.主要是由于兴建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和实施纯低温余热发电改造工程。截止到2009年8月,2009年全国新建成投产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65条,新增水泥熟料生产能力8000万t。新增水泥熟料生产能力呈现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7月一、遏制新建产能、化解产能过剩的意义(一)充分认识水泥、平板玻璃产能过剩的严重性、危害性自国发[2009]38号文件发布以来,截至2012年底,全国新建629条水泥生产线,新增熟料产能达7.1亿吨。2012年全国水泥生产能力达到30.7亿吨,水泥产量22.1亿吨。水泥产能利用率73.7%。目前正在建设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约有290条,熟料产能约3.5亿吨,水泥产能约5.6亿吨,若全部建成投产,水泥产能将达36.3亿吨。  相似文献   

9.
2009年12月28日,在阵阵鞭炮声中,四川峨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第四条46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成功点火试生产。这是公司建成投产的第六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企业生产产能达到920万t。  相似文献   

10.
投资与消费     
海螺水泥:国内并购和国际化战略已启动据了解,上半年海螺水泥规划内的礼泉海螺、重庆海螺、平凉海螺等6条5000t/d熟料生产线,以及礼泉海螺、淮南海螺、济宁海螺等10台水泥磨陆续建成投产,新增熟料产能1080万吨、水泥产能1100万吨。已经核准的新建项目能够保障公司未来2年的产能稳定增长到2亿吨  相似文献   

11.
据资料的统计数字,“2003年投产的新型干法生线共98条,新增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能力6372t,其中2000t/d及以上生产线46条,熟料生产能力566万t,占总投产能力的72%;2500t/d及以上生产42条,熟料生产能力4309万t,占总能力的68%;000t/d及以上生产线ll条,熟料生产能力1798万t,总能力的28%。”与此同时,虽然小水泥的发展将得到有效遏制,是由于目前水泥市场的供不应求,以及立窑的短、平、快”效果,部分地区还是扩建了不少立窑水。据报道,仅山东枣庄地区2003年就建设了40多立窑。虽然,目前新上的立窑还无法统计,估计003年立窑的产能还是有了一定的增…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型干法水泥实现了“低投资、国产化”后,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2002年以来,新型干法工艺开始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发展.结构调整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到2004年我国已建成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499条,熟料产能3.3亿t。预计2005年底新型干法生产线将达到626条,熟料产能达到4.6亿t,形势确实喜人。  相似文献   

13.
《云南建材》2012,(16):76-76
从甘肃省环保厅日前组织召开的“全省水泥行业污染减排工作推进会”上获悉,截止2011年底,甘肃省纳入环境统计的水泥企业有107家,123条生产线,设计熟料生产能力11.08万t/d。其中,新型干法水泥企业29家,42条生产线,设计熟料生产能力8.469万t/d(规模在2000t/d以上新型干法水泥企业18家,22条生产线,设计熟料生产能力6.61万t/d)。全省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熟料生产能力,占全省水泥行业熟料生产能力的76%。其中,日产2000t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熟料生产能力,占全省水泥行业熟料生产能力的60%。  相似文献   

14.
一、行业现状 截止2011年,云南全省共有全功能水泥生产企业156户,水泥熟料生产能力6921万吨。水泥生产能力9228万吨。其中,日产700吨及以上新型干法水泥企业75户,生产线100条,熟料生产能力5836万吨,占全省总产能的84.32%;小型干法水泥企业11户,生产线12条,熟料生产能力147.3万吨,占全省总产能的2.12%;湿法水泥企业2户,生产线2条,熟料生产能力26万吨,占全省总产能的0.37%;机立窑水泥企业71户,生产线82条,熟料生产能力912万吨,占全省总产能的13.15%;水泥粉磨企业拥有粉磨能力1994万吨。全行业产能利用率66.83%,企业平均生产规模41.57万吨。  相似文献   

15.
从甘肃省环保厅日前组织召开的"全省水泥行业污染减排工作推进会"上获悉,截止2011年底,甘肃省纳入环境统计的水泥企业有107家,123条生产线,设计熟料生产能力11.08万t/d。其中,新型干法水泥企业29家,42条生产线,设计熟料生产能力8.469万t/d(规模在2000t/d以上新型干法水泥企业18家,22条生产线,设计熟料生产能力6.61万t/d)。全省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熟料生产能力,占全省水泥行业熟料生产能力的76%。其中,日产2000t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熟料生产能力,占全省水泥行业熟料生产  相似文献   

16.
云南红塔滇西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位于云南省大理市,是一家专业从事水泥生产的企业。公司经过10余年的发展,现已建成4条水泥熟料生产线,日产熟料6000t,其中日产熟料1000t的生产线3条,日产熟料3000t的生产线1条。其中3条日产1000t熟料生产线共用一个空压机站供气,有L-20型双活塞空压机  相似文献   

17.
从云南省大理三德建材工业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将于2012年4月开工建设1条5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正在筹建,将于2012年5月开工建设。据介绍,这条水泥生产线是该公司的2期工程,该项目建成后三德水泥在大理的水泥产能将达到500万t。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广东水泥行业可以说是冷暖两重天。说它“冷”,是指1~11月,水泥市场一直萎靡不振,价格一直下滑,而原材料、煤电油运的价格一直刚性地处在高位,水泥企业感到进入隆冬。说它“热”,是指全省新型干法水泥产能呈井喷式增长。2006年,全省新建成投产新型干法生产线13条,其中,日产5000吨8条、日产2500吨5条,新增水泥熟料产能1628万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建材》2013,(9):34-39
2013年7月遏制新建产能、化解产能过剩的意义(一)充分认识水泥、平板玻璃产能过剩的严重性、危害性自国发[2009]38号文件发布以来,截止2012年底,全国新建629条水泥生产线,新增熟料产能达7.1亿吨。2012年全国水泥生产能力达到30.7亿吨,水泥产量22.1亿吨。水泥产能利用率73.7%。目前正在建设的新型干  相似文献   

20.
我公司现有两条2500t/d和一条5000t/d新型干法同时配套纯低温余热发电熟料水泥生产线,如何实现水泥生产过程中最佳优化控制,提高产能效率,更好降低生产成本,创造最大的社会价值,一直是我们的愿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