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自动气象站数据采集系统“能够支持不同的通信方式,采集本地或远程自动气象站的实时气象资料或定时气象资料,并且将这些资料加工整理成满足中国气象局要求的文件形式.系统同时为用户提供丰富的图形化界面,将各气象观测要素直观地显示出来,并且提供各种查询、统计以及相关的气象通信.本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技术,将采集到的原始数据的加工处理封装在通信模块内部,用标准的数据通信模块(ActivX控件),这样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充性和可维护性,使系统有很好的兼容性,并且能够快速灵活地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创造更多的市场价值和更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自动气象站数据采集系统”能够支持不同的通信方式,采集本地或远程自动气象站的实时气象资料或定时气象资料,并且将这些资料加工整理成满足中国气象局要求的文件形式。系统同时为用户提供丰富的图形化界面,将各气象观测要素直观地显示出来,并且提供各种查询、统计以及相关的气象通信。本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技术,将采集到的原始数据的加工处理封装在通信模块内部,用标准的数据通信模块(ActivX控件),这样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充性和可维护性,使系统有很好的兼容性,并且能够快速灵活地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创造更多的市场价值和更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气象水文数据卫星传输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北斗”卫星系统,构建实时气象水文数据传输专用网,建立气象水文数据卫星传输系统,开发集气象水文数据综合应用系统,形成数据的终端采集到卫星传输、存储、分发,直到数据的处理、综合应用一套完整的气象水文数据业务模式。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提高气象水文数据传输的实时性、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决策参考的科学性,为优质、高效的气象保障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基于Internet的AutoCAD图形网络化协同设计中的协同感知、Winsock通讯方式、冲突消解策略等内容,给出了信息构建、解析方式和系统组成框图,利用VB编程语言设计实现了网络化的AutoCAD图形的协同设计。  相似文献   

5.
新型自动气象站异常数据快速诊断及处理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气象局于2015-07-10取消地面报表A、J文件的制作,这就需要值班员能全面的掌握地面气象异常数据的处理方法,才能准确、及时地将地面测报资料上传至上级气象信息中心。文章通过设置SMO软件的min/H极值参数、MOI软件数据质量控制和审核规则库,同时利用SMO软件气象要素曲线、长Z文件质控码、MODS气象资料业务系统、ASMO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快速判断新型自动站异常数据,总结异常数据处理的方法,提高台站人员对异常数据质量控制能力,保证观测数据的传输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6.
文章研究了江西省宜丰县短时强降水天气的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和数值预报等产品的特征。利用江西自动气象站数据、MICAPS系统云图、江西WebGIS雷达拼图和武汉数值预报产品等资料,采用统计分析、形态对比、特征提取和相似性对比等方法,对2017-2019年宜丰县4次暴雨和大暴雨过程中的短时强降水天气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为提高宜丰县短时强降水的预警预报能力、开展气象服务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加强海洋气象监测预警服务能力建设,文中设计了一种基于多种通信方式的海洋浮标站海洋气象灾害预警系统,系统由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和发布5部分组成。数据的采集和传输部分主要负责收集和传输各类气象数据和信息,包括浮标和探测器实时数据、各类气象站点数据等,同时保障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确保数据源可靠;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部分主要负责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校正、整合、挖掘和模型建立等,形成各类气象灾害预测模型和预警指标,有效监测海洋气象灾害的发生并及时决策部署,为决策者和公众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保障。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气象雷达与空管综合航迹的综合显示系统,该系统接入来自空管自动化系统的综合航迹和来自空管气象雷达的产品文件信息,通过对数据的叠加融合处理实现在空中交通管制过程中对空域内的飞行态势掌控。系统实现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通过FTP EARTH API二次开发实现两者的数据融合显示以及地图处理。  相似文献   

9.
针对气象数据因专业性强、格式复杂、封闭于原应用系统等造成的数据共享困难,引入Web服务技术,将复杂的底层气象数据访问和数据格式转换、数据筛选等工作交由专业人员处理,将气象数据访问封装成Web服务发布,供其他客户调用,用户直接面对定制的直观、易懂的数据,消除由于数据格式复杂、存储方式多样等带来的数据共享瓶颈,为用户使用气象数据提供方便,从而提高气象数据的利用率,促进气象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10.
为了做好冬季雨雪冰冻天气的预报服务工作,文章利用常规MICAPS资料、区域自动气象站数据和雷达回波拼图产品等资料,采用天气学、雷达气象等方法,对2020-12-13—2020-12-14赣北地区1次雨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天气形势上分析了高空形势演变、地面天气图和温度层结演变;雷达回波特征上分析了单部雷达回波特征、雨雪回波垂直结构和雨雪回波STI特征。研究结果为江西北部雨雪天气的监测预警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历史天气图MICAPS数据文件的整编,对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方式的天气图共享及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了数字MICAPS天气图检索共享服务系统。本文对系统前期研究、B/S及C/S网络应用平台的设计,以及功能的实现进行了阐述,并对其特点或创新点进行了总结,以期对后续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WP3103型中尺度自动站的维护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1997年开始实施“珠江三角洲、粤东南中尺度天气监测基地第一期建设方案”,台山市从1998年4月安装第一台WP3103型中尺度自动气象站开始,至今已有21台自动站分布于全市各地。WP3103型自动站是一种先进的地面气象探测设备,12a来,中尺度自动站提供区域性的气象观测资料,同时为中尺度天气系统的实时监测提供了有力支持。台山市除了上川、下川、赤溪、广海等4个站点为温度、湿度、气压、雨量、风向、风速6要素站之外,其余全部都是温度、雨量、风向、风速4要素站。随着自动气象站大规模的投入使用,相关的仪器故障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更好地对自动站设备进行维护、确保气象数据的稳定传输,显得日益重要。本文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各要素传感器、电源、通信网络、采集器等组成部分的一些故障进行分析,并提出初步解决方法,供大家探讨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地面气象观测仪器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面气象观测仪器数据包括感应元件、转换系统(机械传递或电子转换线路)和显示记录仪表。地面气象观测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具有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的各个气象要素观测数据。现阶段气象的获取主要是通过仪器测定和目测两种方法,其中大部分观测数据均来自地面气象观测仪器,气象观测数据是否准确可靠,对观测仪器的性能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就地面气象观测仪器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利用现有气象设备,采用多种高级编程语言,研就开发了哈尔滨机场雷暴分析预报系统.该系统利用现有气象信息网资源,实现初始数据自动读取和综合分析处理;采用相似分析技术,实现雷暴天气形势的自动相似判别;利用天气学方法和数理统计方法,建立集成分析预报模式,实现0~24 h雷暴概率短期预报;基于天气雷达回波,采用交叉相关算法,实现0~1 h强对流临近预报预警.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系统(CIMISS)统一数据环境,构建了毕节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MySQL数据库、PostgreSQL集群和HDFS集群等相关技术,实现了气象监测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上的叠加,并通过对气象灾害阈值进行本地化归类梳理,以系统化的动态配置,实现了自动化监测预警功能,系统的顺利运行极大提升了毕节市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6.
江西两次不同季节强飑线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中尺度加密自动站和闪电定位资料,分别对江西春季和初冬两次强飑线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次飑线过程均具有江西典型强对流天气形势特征,均有地面中小尺度系统触发和配合,多以中尺度辐合线或中小尺度涡旋形式存在,春季还伴有中尺度温度锋区;两次飑线过程物理量场对流参数均超过江西强对流天气统计发生的阈值,初冬物理量场要弱于春季;卫星云图呈逗点云系尾部线状云系,TBB显示初冬MCS更强更活跃;初冬飑线回波顶更高,春季飑线液态水含量更大;初冬飑线闪电频次和强度均高于春季飑线,冰晶粒子活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西安交通大学与西安煤矿机械厂合作开发的MJDCAP系统中应用图形技术的方法。作者利用图形技术实现了图形菜单、图形提示及图形追踪的图形辅助输入零件信息的方法。文章还论述了MJDCAP系统中工序图生成与输出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海南省为例,通过.NET和GIS技术建立海南省自动气象站监控系统,对各市县气象局遥测自动站、区域自动气象站、海岛自动站等各类观测资料进行实时监控,并为故障站点发送报障短信,实现了市县局—省气象信息中心—国家局的数据传输全程监控,为自动站数据传输提供高保障性。  相似文献   

19.
文章根据贵州黔南都匀国家基本观测站DZZ4新型自动气象站近几年在业务运行中出现的故障实例,通过建立地面观测业务ISOS软件报警阈值,分析、统计相关气象要素值,确立了采集器电压阈值,使用新型站串口命令和实时状态信息,快速诊断、定位故障,及时排除故障,可有效保障气象要素数据的传输率和可用性,提高台站人员的综合气象业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