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保加利业的铀矿床类型、产出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同时还介绍了矿床的矿化特征和开采情况。保加利亚铀矿床大多数位于西巴尔于山、西罗多彼山和特拉茨盆地,少数矿床位于东巴尔干山。保加利亚主要发育砂岩型、脉型、火山岩型和地表型铀矿床。砂岩型铀矿床以二叠系和第三系的沉积物为含矿主岩。已采完的15个矿床和正在开采的矿床,其生产的铀70%是用地浸法分离的。  相似文献   

2.
江西某稀土铀矿床为一以铀为主,伴生有钼、银、钇、钍等元素的多金属矿床。矿石物质成分繁杂,但经选冶试验证明各元素的分离回收情况良好,具综合利用价值,在国内诸多铀矿床中有其独特之处一、矿床主要地质特征矿区位于某地中生代东西向断陷盆地之南缘(图1),出露地层为侏罗-白亚系一套陆相沉积岩夹火山岩。含矿围岩是下侏罗统林山群下段砾砂岩、粉砂岩、含炭粉砂质页岩和中侏罗统打鼓顶组凝灰质砂岩、硅质岩等。矿区基本为一北东向的短轴向斜,四周被断裂切割。  相似文献   

3.
114矿床产于上古生界碳酸盐岩中,是我国的一种新的铀矿床类型。本文对该矿床含矿主岩的形成环境、围岩地变、矿石物质成分、矿化形成温度、矿床形成机制及矿质来源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矿床成因以淋积为主,叠加了热水改造,具有多期成矿的特点。根据成矿特点,作者提出了有利的地质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4.
澳大利亚蜜月铀矿区位于南澳大利亚的弗罗姆湖南部地区,它包括产于亚拉巴马古河谷中的蜜月铀矿床(含蜜月矿床本身和卡尔卡鲁铀矿床)、Biuemo古河谷中的古尔兹坝矿床和亚拉巴马远景区。产矿的古河谷切入下伏的寒武纪/前寒武纪基底,充填第三系辫状河道相弱固化、未胶结的砂质沉积。容矿主岩为粗粒含黄铁矿的砂、粉砂或粘土。铀矿体呈与典型卷锋铀矿床伴生的板状翼,沿古河谷的走向延伸。目前,蜜月铀矿床已投入地浸生产,另外几个矿床也被证实为可地浸,且在此两条古河谷中扩大铀资源的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5.
首先分析日本砂岩型铀矿床产出的区域地质背景,深入阐述“绿色凝灰岩区”和“非绿色凝灰岩区”的区域构造演化特征以及与成矿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日本砂岩型铀矿床铀源进行探讨,认为最有利的铀源来自基底或周边的花岗岩,其侵入时代为晚白垩世到古近纪(大约距今60~70Ma)。在矿床地质特征一节,列举日本人形咔和东浓两个重要的铀矿床矿例,对其含矿主岩特征、矿床物质成分、成矿富集因素、水文地质条件等进行研讨。最后,概括了日本以古河道(底部型)为特征的砂岩型铀矿床的找矿途径。  相似文献   

6.
该矿田至少由6个作为铀和(或)伴生贱金属相贵金属而开采的早元古代矿床构成。容矿主岩中的有机物主要是与变质历史一致变化的石墨。9个样品平均总有机炭含量较高,达3.9%(重量)。容矿主岩的孢粉萃取物含有典型的早元古代微生物群的形态类型。该形态类型的颜色、丰度、形状反映出曾有过热历史颗大  相似文献   

7.
自60年代以来,世界上普遍采纳以含矿主岩划分铀矿床类型,这种矿床分类简单、明确和使用方便?至今仍广为流行。近30年来的找矿实践表明,从全球看,铀矿床仅在某些特定地区产出,在这些地区多种(主岩)类型铀矿床常混杂在一起。如我国华南、苏联中亚等地就是如此。它们虽类型不同,却有许多相同或近  相似文献   

8.
日本冈山县人形峠地区,经过过去十年的普查勘探,发现了八处铀矿床或“铀矿床群”。这些矿床或矿床群都赋存在直接不整合于花岗岩基底之上的新第三系三朝群中。它们属于沉积型铀矿床。铀矿化受基底槽状构造的控制。含矿主岩主要是距花岗岩基底很近的砾岩、砂岩及部分泥岩,它们大体呈水平状展布(图1)。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蒙古地质构造与矿化,同时介绍了一些已知铀矿床与研究程度很高的含铀区的地质特征。在蒙古版图上可以划分出4个铀成矿省。铀矿床、铀矿点勘探表明,该区有8个含矿建造。根据多尔诺特东部、古尔万布拉克、马丹格尔、尼莫尔、哈拉特南部和纳尔斯矿床勘探资料,对估计资源量(RAR EAR-Ⅰ)进行了评估。火山杂岩中铀矿床与地表氧化有关的水成铀矿的估计总资源量为147万t。已探明的铀资源量占总铀资源量(RAR EAR-Ⅰ)的4.0%(5.9万t)。在东戈壁省,一个新的近地表大型矿区已被发现,是一个含有铀-稀土的复合型矿床。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东南部广泛分布的铀矿床可以分为四种主要类型,即花岗岩型、火山岩型、碳硅泥岩型和砂岩型。根据近年研究,这四种类型虽然其含矿主岩有明显差别,但在成矿作用上则有很多相似之处并常出现过渡类型。本文从矿床成因上分析了四种类型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认为可以组成该成矿区中的一个统一的成矿系列。今后在该区进行铀矿普查勘探工作应当注意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11.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铀源条件、构造条件、含矿主岩、围岩蚀变等热液型铀矿的主要控制因素为研究内容,较详细地总结和分析了大桥坞矿床(671)、白虎岩矿床(670)和杨梅湾矿床(621)及部分铀矿化点的成矿特征和控矿规律.发现各矿床(点)的含矿围岩虽然不尽相同,但围岩蚀变类型相近且构造控矿特征尤为显著,以此为依据构建了研究区典型铀矿床成矿模式(热液型),为后期借助模式找矿、预测评价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2001年,运营中的澳大利亚4座铀矿山分别是Ranger、Olympic Dam、Beverley和Honeymoon。 Ranger矿山的业主是ERA,地理座标为南纬12°75′、东经132°35′。铀矿床探明储量大于5万吨,铀品位0.1%~0.3%。铀矿床属于与元古代不整合面有关型,容矿主岩为下元古界卡希尔组的绿泥石岩、片岩、燧石岩及角砾岩。矿山用露天方法开采。  相似文献   

13.
岐阜县可■盆地东部的美佐野和谣坡铀矿床,产于第三纪中新世的非海相沉积岩中。它们不整合地覆盖在古生代—中生代的沉积岩和白垩纪—早第三纪的花岗岩上.这些矿床可以划归为受古河道构造控制的形成于早中新世基岩上的砂岩型矿床。主岩是可■含褐煤地层,它是可■组岩序中最下部的一层。据裂变径迹数据计算,该地层的年龄为20—19Ma;它与土岐盆地中月吉铀矿床中土岐含煤  相似文献   

14.
如众所知,某些铀矿床的形成和分布与岩石的氧化还原性能密切相关,因此研究铀矿床地球化学环境对铀矿预测及找矿勘探有重要意义。根据3701矿床含矿地质体不透水这一特点,本文作者从钻孔岩心系统地取得矿床主要地段各部位岩矿石样品,进行了岩石还原容量(△Eh值)测定,以直接了解矿床各部位岩石的氧化还原性能,并参考岩石特征和某些岩石地球化学指标,对矿床进行了岩石氧化还原带的划分;同时探讨了此分带在铀矿找矿勘探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元古代不整合面型铀矿床产在渗透性好的含赤铁矿沙岩和下伏具还原性的变质岩石间的不整合面附近。矿床形成温度估计为200—250℃,形成深度为2—5km,它包括2个端元类型:(1)产在不整合面处与石墨岩石有关的U-Ni-Co矿床(不整合面型);(2)产在不整合面下面达400m处的非石墨基底岩石内的矿床(基底型). 在砂岩中铀以铀酰络合物搬运,并以含铀矿物(主要是品质铀矿)沉淀.石墨岩石对不整合面型铀矿床是主要的还原剂,而含铁矿物对基底型油矿床是主要的还原剂.由于对石墨的氧化作用,碳酸盐常产在  相似文献   

16.
矿床地质和有关建造属性陆相火山带内富石矿床在铀矿床中具有愈益重要的意义。这类矿床分布于欧、亚、美洲古生代褶皱区和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化区。它们与复杂的、常常高度分异主要是安山-流纹质和碱性高的火山杂岩和火山-侵入杂岩共生。在褶皱区中这类杂岩形成于造山地台期后构造和岩浆活动期。含铀区的火山和火山-侵入岩总是在大陆型固结的硅铝地壳条件下形成。  相似文献   

17.
澳大利亚在1906至1931年之间生产了少量的镭,而铀矿勘探在1944年才开始认真进行,结果发现并开采了拉姆·詹格尔矿床、南阿利盖特河谷矿床和玛丽·凯思林矿床。在1955至1965年之间勘探工作实际上是中断了,后来由于铀市场情况的改善各采矿公司又恢复了勘探工作。澳大利亚铀矿床大部分可划归脉型矿床,包括澳北区阿利盖特河地区新发现的巨型矿床(其沥青铀矿的探明储量已超过350000吨u_3O_8),以及澳大利亚北部和南澳大利亚州各地规模较小的矿体。沥青铀矿是最常见的原生矿物,在某些情况下以难溶矿物(如铀钛磁铁矿和钛铀矿)为主。矿石产于元古代变质岩中的断裂带或破碎带中,熟悉这些矿床的地质学家一般认为它们具有深成成因,其成因常设想为元古代变质泥质岩在深熔作用过程中铀发生解附作用而成,或者铀来自花岗岩侵入体本身,这种花岗岩体可能具深熔成因。在南澳大利亚州第三纪岩层中见有与美国怀俄明州矿卷型类似的沉积铀矿,该处的铀是从下元古代含铀的内露层(即被年轻地层所包围的老地层)淋滤出来的。中澳大利亚的石炭纪地层中产有遭受后期褶皱和中等程度变质的砂岩型矿床。在西澳大利亚(可能在中澳大利亚也有,但较少)沉积铀矿堆积在结砾岩型沉积中。结砾岩是由河谷堆积物经交代作用而生成,这些河谷堆积物产于第三纪古河道中,并含有蒸发岩。还有两个特殊的矿床,一个矿床产于玛丽·凯思林,该处的沥青铀矿含于褐帘石中,产在中元古代的一种方柱石一透辉石一石榴石角砾岩里。另一个矿床位于莫里恩,该处的铀-氟-钼矿化发现于石炭纪(?)底部砂岩中。含铀伟晶岩分布广泛,但没有生成有经济价值的铀矿床。元古代砾岩已广泛地进行过检查,但迄今仅发现有钍矿物。 虽然许多早期的发现是由找矿员找到的,但是近年来根据地质判据来选择普查地区而取得显著的成果。航空放射性测量起了重大的作用。地化取样和氡气取样法虽然应用广泛,但目前为止尚未取得任何重要的成效。今后找矿取得成就的前景,看来取决于在已圈定的元古代成矿区发现新的矿床,也取决于在前寒武纪内露层邻近的古生代、中生代和近代沉积物中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18.
页65 1 10 18 20 271期6 1 1 2 1 22地质类一、地质ZQ自︸洲一d‘2,1,J3,上,上9曰6八J 3A︸ 题目层间氧化带类型铀矿床北美洲铀矿普查动向黑色页岩的岩相、古地理及铀的 分布规律产于陆相沉积岩中的外生铀矿床 的研究方法问题表生作用和热液作用利用砂岩的颜色作为普查铀矿的 标志和解释矿床的成因日本小沉积盆地中的铀矿产地弱变形沉积层中铀矿床的构造控 制南斯拉夫核原料勘探与储量现状铀分布的成矿构造控制矿床形成深度和垂直范围—有 关论文评述热液矿脉的下限和形成深度热液内生矿床的形成深度热液铀矿床的近矿围岩蚀变热液铀矿床岩…  相似文献   

19.
320铀矿床经过二十多年的地质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地质资料。矿山开采以来,地质人员从工作中逐步认识到矿床成因的复杂性。通过对前人资料的学习,结合矿山工作中的一些体会,提出一些看法。一、矿床地质特征矿区位于新华夏沉降带中的一个复式向斜东南翼的几个次级背斜内(图1)。矿区内主要出露二迭纪、白  相似文献   

20.
把康滇地轴中南段铀矿化划分为砂岩型、钠交代岩型和元古代浅变质岩型三种类型,并阐明其主要特征。明确提出早元古代地壳演化曾经历了原始古陆核形成阶段、沉降活动阶段和基底再固结阶段;明确提出中元古界昆阳群是有别于典型的含较多区域性富铀层位的碳硅泥岩沉积建造。首次对该区部分岩石的原始铀含量进行了研究,有依据地提出了有关岩石可作为该区铀源岩的新认识。明确划分出该区存在的碱性和酸性两大类热液蚀变,指出该区以发育前者的地区成矿前景较好。对该区铀成矿前景明确指出:(1)该区不具备良好的澳加式元古代不整合面型铀矿床的地质条件;(2)非澳加式元古代不整合面的铀成矿前景较差;(3)该区碱(钠)交代岩型铀矿化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在此基础上遴选出5个相对较好的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