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是一种先进的高效率的耕作技术。运用这种耕作方式,可以减少养分的流失,保证土壤的肥力,有效应对缺水的季节,增强农作物种植的效率,生产优质的农作物。种植玉米时,高效运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有利于增大玉米的产量,增强玉米的质量,保持土壤的养分,保护生态环境,保证可持续种植。就玉米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对玉米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建议,希望可以有效推动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促进农村玉米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地域、技术、应用成果三个方便探讨玉米保护性耕作的优势,为普及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机械化玉米8020新型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按照国家保护性耕作要求,结合吉林省梨树县气候特点和农艺要求探索出来的一种新型保护性耕作模式,即80cm行距,20cm株距均匀平作种植方式。该技术是在实施多年的机械化玉米宽窄行保护性耕作技术基础上总结出来  相似文献   

4.
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系统综合性强的作业项目。经过这些年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来看,玉米保护性耕作在提升玉米产量和质量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分析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就玉米保护性耕作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工艺,从收获玉米会穗——秸秆粉碎或秸秆覆盖——播前表土作业——机械化免耕播种——杂草控制——田间管理等几个技术要点做系统阐述,以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主要内容,总结了朔州市朔城区实施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主要技术模式,指出了实施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赵红梅 《农机导购》2010,(Z3):56-56
<正>1现状吉林省镇赉县实施保护性耕作已7年,笔者对此项技术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1)玉米保护性耕作。镇赉县保护性耕作试验分玉米和水稻2大类,其中,玉米保护性耕作虽然历经了7年的试验,但效果一直不好,个别地块单产反而有所下1现状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玉米种植技术在不断的发展革新,一些先进技术手段的运用给玉米种植工作带来了巨大的转变,消费者对玉米产品的需求也得到了充分的满足,而保护性耕作与机械化作业的结合运用更是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对玉米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应用意义以及保护性耕作的现状加以探讨和分析,并重点阐述玉米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应用规范和应用要点,希望能够在玉米种植工作中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根据济宁市的实际情况.制定了4种小麦、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提出了选择小麦、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玉米机械化收获是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玉米机械化联合收获技术和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广玉米机械化收获和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一条龙”作业模式的建议,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玉米保护性耕作及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很好保护耕作土壤免受风蚀、水蚀的影响,大大提升耕作田地的肥力水平和抗旱能力。现阶段,满足机械化作业大环境要求,尝试机械化作业与保护性耕作农艺相结合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由此而展开论述,分析保护性耕作的技术优势,同时,就机械化耕整地、机械化覆膜、免耕机械播种、机械化田间管理、机械化收获技术、机械化秸秆回收技术、残膜机械化捡拾等几个方面,就玉米保护性耕作及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的整合做技术探讨,为提升区域内玉米耕种机械化水平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1.
秸秆全覆盖模式下的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其实是一种全新的现代农耕技术体系。其主要包括对耕地表面进行各种形式的玉米秸秆覆盖、第二茬农作物免耕播种、杂草病虫害治理和土壤深松。这种保护性耕作技术具良好的生态改良、持续增产、提高土壤肥力的综合作用。简析该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具体特点和应用要点,以为相关的工作和研究人员提供有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农安县是全国著名的玉米产粮大县,曾获得"国家粮食生产先进县"的称号,县农是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示范县。近几年我县玉米从种到收的机械化作业水平已经达到了80%,保护性耕作技术已在我县全面普及,免耕播种已成为未来我县农业发展的总趋势,而免耕播种机播种,是农民对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认知的最直接环节。播种机作业质量不好,会使农民对保护性耕作技术持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  相似文献   

13.
利通区是宁夏引黄灌溉、以种植业为基础、畜牧养殖业为发展的典型农业区域。近年来,随着全区冬麦北移和畜牧养殖业的蓬勃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免少耕种植冬小麦”和“麦后免少耕复种青饲玉米”生产应用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04至2005年,利通区通过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示范县建设项目,共推广免耕播种冬小麦、麦后免耕复种青饲玉米为主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4800hm2,2006年至2007年滚动发展两年,使该项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2010年又通过农业部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项目,争取项目资金560余万元,建成机库1164m2,机棚2132m2,购置各类保护性耕作机具115台套,使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利通区应用基本成熟。经过近十年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项目试验示范,共完成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面积1.45万hm2,实现节收增支1800余万元。  相似文献   

14.
玉米作为主要农作物之一,居民消费需求巨大,种植面积广泛。不同的种植水平技术,不同的土壤质量,影响玉米整体的品质和食用口感。如何有效的提高玉米的种植质量,如何保护玉米种植地的营养含量,如何防止玉米营养的流失,如何确保玉米种植地可持续种植,如何加强玉米种植技术等都是需要注意讨论的问题。保护性耕作,即减少土壤的过度耗用次数,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玉米的整体质量。对玉米保护性耕作状况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就玉米保护性耕作在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说明,希望可以大力推行以便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结合山西省壶关县自2002年开展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以来所取得的成绩以及经验,阐述了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几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6.
玉米一年一熟耕作模式是目前许多地区农业采用的基本种植制度。与保护性耕作相比,传统耕作主要存在频繁耕翻、碎土整地和秸秆焚烧等弊端,对保土保水及环境保护带来严重危害。高平市经过多年实践,形成了"玉米精密播种+秸秆粉碎还田+浅表旋耕"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这种新的耕作技术彻底改变了传统耕作中的弊端,节约了作业成本,提高了粮食产量,保护了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从运城市盐湖区一年两作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入手,通过对作物秸秆覆盖、化学除草、免耕播种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关键环节的试验、研究与分析,阐明小麦、玉米一年两作区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增产机理及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8.
分析讨论了玉米秸秆全量还田保护性耕作施肥的诸多要素,设计了科学的试验方法,经过五年的田间数据采集,总结了保护性耕作下玉米大田施肥的关键技术环节。印证了秸秆全量还田下玉米保护性耕作可以进行逐年的减量施肥。科学的减量施肥并不会使玉米减产,并节约了化肥使用量,降低了种植成本,对土壤的养护起到了积极作用,符合当下绿色低碳农业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9.
玉米在我国的种植历史十分悠久,一直是深受国人喜爱的优质食材。目前,为提高玉米产量,种植人员在不断推进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应用。着眼于现阶段的玉米种植情况,分析开展玉米保护性耕作的内涵,阐述以全程机械化种植实现玉米保护性耕作的优势,还对全过程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保护性耕作技术,指的是综合免耕、少耕等技术,配套地表覆盖、合理种植等管理措施,确保耕作使用的方式能对农田周边的生态环境起到保护作用。黑龙江本地玉米是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在耕种玉米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应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由此而展开论述,分析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的关键技术环节——满足耕地要求,选好免耕播种机;解决苗期长势慢,把控好播种时间;合理播种密度,确保栽种苗株数;优化田间种植环境,做好病虫害、草害防治;做好苗期深松施肥,满足后期生长养分需求;交替安排深松作业,做好后期秸秆覆盖技术等等,要点性知识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