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如今,人们上酒楼吃海鲜已经不是稀罕事了。这里,给大家说说我们酒楼推出的家常味的海鲜菜,相信会让大家感受到不一样的味道。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餐厅酒楼里的家常风味菜是越来越好卖了,有的餐厅干脆就打出了“家常菜”的招牌。下面介绍的几道,便是笔者所在餐厅点击率比较高的家常菜品。  相似文献   

4.
味型是不同风味菜肴本质特征的类别划分,比如家常味是以咸鲜微辣为主要特色的,而麻辣味则是以麻辣味厚著称。怪味、鱼香和其他味型,都有自己独特的口感和个性特色。在川菜早年规范的24种味型当中,每种味型都有自己的本质特征,而各自本质上的区别又主要反映在味感上。我们知道,造成这种味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使用了不同的调味料及其烹制方法,于是滋味各异的味道就在烹调过程中产生了。后来,专家学者们把一些味道相似、风味相近的菜式进行了归纳分类,这才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不同味型。  相似文献   

5.
油泼脆鳝 将土豆、青笋和藕分别切片,入沸水锅里氽熟后捞出,放窝盘内垫底。另将大鳝鱼切段。氽水后入制好的红汤料锅里烧至成熟,调味收汁出锅,盛在垫有底料的窝盘里,最后浇上炒香的干辣椒节和花椒成莱。  相似文献   

6.
朴实家常味     
豆花肥肠 原料:熟肥肠块150克 豆花400克 油酥花仁、榨菜粒各15克 芹菜粒20克 姜米10克 葱花5克 精盐、料酒、味精、鸡粉、郫县豆瓣、白糖、十三香、湿生粉、鲜汤、香油、红油各适量  相似文献   

7.
此组菜肴中,采用了很多民间的烹饪手法,虽然不乏一些高级调味汁的助力,但整体仍体现出浓浓的家常味。但越是这样的朴实朴素,越体现着这个食材的本真气质。  相似文献   

8.
林明 《烹调知识》2008,(2):62-62
这些年来,国内餐饮界“食风”四起,变换频频。“风向”的转换,折射的是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与消费观念的更迭。在一些大中城市,有一股“食风”既不像“川莱风”那样火辣,也不像“涮风”那样生猛,它的质朴和不事张扬,已到了几乎令人忽略其存在的地步,它就是“家常风”。  相似文献   

9.
家常味莱肴是四川菜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如川莱中的“鱼香”、“怪味”一样,在用料和风味上都别具一格。“家常”菜取材方便而特殊,讲究经济实惠,操作简单易行,味重醇厚,富有地方特色,是理想的佐餐佳肴。家常莱制作擅长炒、烧、烤,  相似文献   

10.
家常盐菜烧海参 把水发灰参片成长片,下锅氽水后再入鲜汤锅里煨入味,捞出来后待用。  相似文献   

11.
石榴本 《中国烹饪》2014,(11):26-27
五花肉给人平实朴素的感觉,是家常味的食材典范。这组来自四川的菜品以最朴实的做法呈现在世人眼前,并没有太多的热辣,只是以门当户对的食材搭配,简单的做法,平常的味道。久远的流传。  相似文献   

12.
《四川烹饪》2007,(7):64-64
菜品要创新,口味是原则 在立足川味的原则下,外婆乡村菜品如“跳水兔”、“外婆麻辣冷”、“外婆乡村鸡”、“锅贴番茄”.“一品南瓜”等都创意十足,从原材料、烹饪方式、容器等多方面着手创新。严师傅带领的厨师队伍学全同八大菜系之长,取两餐菜品之精,研究、实践、揉合成符合成都口味的典型川西菜。  相似文献   

13.
14.
15.
味是中国烹饪的灵魂,基本味又是调味的基础,只有掌握基本味的性质和特征,才能在烹调中灵活运用各种调味品和调味手段,烹制出味美适口的名馔佳肴。  相似文献   

16.
牛翔 《四川烹饪》2006,(3):12-12
都知道四川人爱烫火锅,北方人喜食涮锅,而传统的涮锅味型比较单一,故笔者为厂丰富涮锅食客的口味,以芝麻酱为主,辅以不同的调配料调出了十余种风味各异的涮锅味汁。下面,笔者就选其中的五种做介绍。  相似文献   

17.
在菜品创新实践中,烹饪工作者们创制了一批新型调味酱汁。它们虽然没有传统调味酱汁那样久经考验,但新鲜新奇的口味,却让自己拥有了一批年轻的“粉丝”。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啤酒产生老化的原因和防止啤酒产生老化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呈味核苷酸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杜琨  张亚宁  方多 《中国酿造》2005,(10):50-52
综述了5'-核苷酸及其一些衍生物在天然食物中的分布、稳定性、增效作用、制备以及在食品调味中的应用等问题,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5’-核苷酸类鲜味剂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20.
中国烹饪是东方烹饪之精华,也是世界烹饪领域里的一朵奇葩。传统的中国烹饪之所以被世界人民所推崇和享用,关键就是“以味为核心”,“以养生为目的”。“味”是中国菜肴之灵魂,也是中国烹饪个性所在。中国烹饪在烹调上追求出味入味,提味补味,矫味赋法,力求菜肴具有和谐的美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