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根据北江流域规划以防洪为主的开发方针,比较了小水库群、大水库群、重点支流水库和进一步充和干流水库防洪方案,并选定飞来峡水库结合分洪组成的干水库方案。在可行性阶段,从坝址的地形地质条件、枢纽总体布置、枢纽建筑物、施工导流方式及工期、淹没影响、总投资和综合经济效益等方面,比较了横石、升平、江口和白庙等4个坝址方案,经各方论证和审查,选定了升平坝址。施工实践证明,选定的坝址方案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该坝址地  相似文献   

2.
3.
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对作为自然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水资源进行科学利用、合理规划。本文在分析飞来峡水利枢纽管理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主要矛盾基础上,提出把飞来峡水利枢纽适当抬高运行水位,分为枯水期和丰水期两个期间的蓄水调度方案的初步设想,并相应采取行政、工程、技术和经济等措施,力求更加科学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促进区域内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飞来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广东省水利建设史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结合溢流坝、电站厂房和船闸三大主体工程土建设部分的施工监理,介绍了工程建设的一些工作方法,并提出了一定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曹三顺 《红水河》2006,25(1):100-103
CIMS、JAVA、EAP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水利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论文阐述了飞来峡水利枢纽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FLX-CIMS)的总体目标、架构及技术实现方案,期望给水利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7.
简要介绍飞来峡水利枢纽工程溢流坝、电站厂房、船闸三大系统金属结构设计;总结归纳溢流坝弧形工作闸门设计特点;介绍电站进水口检修闸门与尾水事故闸门的设计特点,电站前沿污物的综合治理措施,船闸输水工作闸门减免闸门底缘空化和门槽气蚀。  相似文献   

8.
介绍飞来峡水利枢纽自用电的接线方式和特点以及自用电的运行方式,并对飞来峡发电厂厂用电投运以来出现的问题以及厂用电经改造后的运行可靠性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主要介绍飞来峡水利枢纽河床式电站厂房厂区布置,厂区交通及主、副厂房厂内布置。  相似文献   

10.
黄芳 《广东水利水电》2003,(1):69-70,73
介绍了飞来峡水利枢纽电视监控系统的构成及其主要功能,对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提出了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1.
介绍飞来峡水利枢纽管理信息系统(MIS)的结构,配置,功能,相关技术问题及难点等,并就系统的完善提出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2.
水利水电施工程施工期环境保护工作的尚处于不规范的状态,各个工程的环保工作范围、深度差异仍很大,为认真落实《广东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进一步促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期环境保护的规范化。本语文介绍飞来峡水利枢纽施工期环境保护的措施内容与一些具体做法,供有关人员参考、讨论、以求共同提高环境保护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飞来峡水利枢纽大江截流工程在1998年8月进行并取得了成功,截流施工采用了“预平抛垫底、单戗立堵”方案,实施中首先对河床高程低于4.0m的深槽部位进行平势垫底施工,8月1日开始戗堤进占,8月28日顺利合龙。  相似文献   

14.
飞来峡水利枢纽溢流坝初步设计阶段的体型未能消除过闸水流紊乱和闸室内振荡水流现象,对闸室和闸门结构将产生不利影响。施工图设计阶段通过对水工模型试验成果的分析,找出不利水流流态的产生主要与胸墙的型式尺寸,堰顶高程,鼻坎挑角等因素有关,并据此对溢流坝体型进行修改,采用了双胸墙,水平鼻坎等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5.
飞来峡水利枢纽的工程生态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来峡水利枢纽建成并运行后,在自然规律、人居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江河动植物等4个指标方面产生了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综合评价认为,正面效应多,负面效应较少。正面效应主要体现在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水环境等;负面效应主要反映在自然规律的变化和部分江河鱼类影响等。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可以减轻或消除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6.
17.
飞来峡水利枢纽是北江流域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广州及珠江三角洲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性水利工程。为确保枢纽大坝的安全,广东省飞来峡水利枢纽管理局建立健全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大坝安全管理体系。精心管理水库,为飞来峡水利枢纽的防汛安全、发电安全和正常通航运行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广东水利水电》2009,(2):80-81
飞来峡水利枢纽是广东省建国以来建设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它以防洪为主,兼有航运、发电、改善生态环境等综合效益,是北江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性工程。枢纽控制流域面积34097平方公里,水库总库容19.04亿立方米,通过利用飞来峡水库蓄洪、潜江滞洪区滞洪、北江大堤挡洪等综合措施。使广州及佛山部分地区的防洪标准由100年一遇提高到300年一遇。  相似文献   

19.
《中国防汛抗旱》2009,19(4):I0003-I0003
飞来峡水利枢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东省建设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它以防洪为主。兼有航运、发电、改善生态环境等综合效益。是北江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性工程。枢纽控制流域面积34097km^2.水库总库容19.04亿m^3。通过利用飞来峡水库蓄洪、湾江滞洪区滞洪、北江大堤挡洪等综合措施。形成了北江下游防洪体系,使广州、佛山等珠三角发达地区的防洪标准由100年一遇提高到300年一遇。  相似文献   

20.
庞远宇  林桂祥 《人民珠江》2002,(4):17-18,21
简要介绍飞来峡水利枢纽坝前左岸社岗防护区的防护规划、防护工程总体布置及建筑物设计、防护区防洪和排涝运行方式、防护区排涝调蓄计算方法及结果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