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依托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项目,通过原材料的优选、特种外加剂的创新研发、各掺量的优化配合比技术、多种掺和物的相互作用机理,研发了具有低发热、低收缩、高强度、高保塑、高泵送、自密实、自养护性能的超高层高适应性绿色混凝土,保证了C80高强混凝土与双层劲性钢板剪力墙结构联合工作,有效避免了双层钢板强约束下C80高强混凝土墙体裂缝的出现。  相似文献   

2.
《建筑》2015,(12)
<正>本刊讯中国建筑广州东塔项目研发的科技成果"超高层高适应性绿色混凝土的研发与应用"经鉴定,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成果通过发明新型的材料和添加剂,实现了混凝土的自密实和自流平,提高了混凝土的分散性、流动性,降低摩阻力,实现高强混凝土的高保塑以及混凝土的自养护和低收缩。该成果已成功在广州西塔项目将C100混凝土泵送至440米;在深圳京基100项目将C120混凝土泵送至417米;在广州东塔项目将C120混凝土泵送至510米,尤其是解决了广州东塔双层劲性钢板剪力墙结构体系下混凝土收缩开裂等  相似文献   

3.
陶清林  司拴牢  胡义  顾奎  韦少波  孔炯 《工程质量》2021,39(1):30-34,39
兰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及三馆工程大量使用了高强混凝土劲性柱,开展了十六榀高强混凝土劲性柱的低周往复加载试验,掌握诸试件的裂缝开展模式及破坏形态,得到了劲性柱的恢复力特性曲线.以延性系数和等效粘滞阻尼系数定量表征高强混凝土劲性柱的变形能力和滞回耗能能力,研究了轴压比、含钢率、混凝土强度及剪跨比等因素对试件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4.
双钢板高强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是由双层钢板内填高强混凝土构成的一种新型高层建筑抗侧力构件。本文进行了3个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试件的破坏模式为钢板屈曲后混凝土压溃。试验结果表明双钢板高强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良好的变形能力。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有限元模型进行单调加载推覆分析,研究了轴压比、剪跨比、距厚比和配筋率等参数对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最后推导了组合剪力墙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
荣彤  李俊青  钟伟仪 《建筑施工》2010,32(5):426-428
在高层、超高层建筑中,型钢一混凝土劲性梁、柱结构愈来愈多,但鲜见劲性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的应用。劲性剪力墙与普通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相比,具有自重轻、抗剪强度强、承载力高、降低造价等优点,通过工程实例,阐述了钢板混凝土剪力墙构造、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6.
针对超高层中钢板剪力墙结构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对受钢板约束的劲性结构施工工艺及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展开攻关研究。利用计算机三维建模辅助施工方案策划,对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混凝土施工等关键工艺进行合理优化。并首次在高强混凝土中采用了减缩剂,确保了钢板剪力墙体的施工质量,为同类型超高层混凝土结构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高层建筑框架柱轴压比限值的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框架柱大小偏心受压破坏角度出发,阐述了规定轴压比限值对保证压弯构件延性的必要性,并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就普通混凝土柱、高强混凝土柱、劲性混凝土柱各自轴压比的定义式及其限值进行了分析与比较,从概念上说明了以上各限值的大小关系。介绍了劲性骨架高强混凝土压弯柱的低周伪静力试验研究结果,结合试验结果提出了其轴压比和轴力比限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针对500~700 m特厚表土中钻井井筒的支护难题,认为合理的解决途径是采用双层钢板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复合井壁结构。首先,给出钻井井壁C60~C75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优化配合比;然后,根据相似理论,进行双层钢板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复合井壁结构的模型设计。通过模型试验,对这种井壁结构的应力、变形特性和强度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内、外钢板筒的约束作用,井壁结构中的混凝土完全处于三轴受压应力状态下,其抗压强度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且井壁破坏时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达到-4 600 me,表现出较好的延性特性,得到了该种井壁结构承载力的试验值,从而为该种高强井壁结构的工程应用提供了设计依据。目前,该研究成果已应用于3个特厚表土层的钻井井筒工程实践中。  相似文献   

9.
高温后高强混凝土与轧制钢板黏结剪切强度和摩擦系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配制了C100高强混凝土,测试了高温后高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测试了高温后高强混凝土与轧制钢板间的黏结剪切强度和摩擦系数,并从高温引起混凝土细微观结构损伤演化的角度分析了抗压强度、黏结剪切强度和摩擦系数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当温度超过400℃后,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大幅下降;高强混凝土与轧制钢板间的黏结剪切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线性降低;高温后高强混凝土间的静、动摩擦系数为0.5~0.6,高强混凝土与轧制钢板间的静、动摩擦系数为0.25~0.35.  相似文献   

10.
陈颖 《广州建筑》2004,(2):21-23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高层建筑异形劲性钢筋混凝土柱的构造特点及C70高强混凝土的特性,突出了柱内浇筑高强混凝土的施工难点及施工过程所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沈阳东北世贸广场主楼结构施工中,地下1层至14层采用了劲性混凝土柱,针对梁柱节点处的设计特点,通过对型钢柱、钢筋、模板及高强混凝土分项工程采取有效施工技术措施,确保了劲性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2.
将钢板带设置于高强混凝土剪力墙中替代钢筋形成内置钢板带高强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为研究该类组合中高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对4片内置钢板带高强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进行拟静力低周反复试验,在轴压比恒定的情况下研究设置钢板带的配钢率及钢板带的位置对其滞回性能、耗能性能,变形能力、强度衰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内置钢板带高强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在保证钢板具有有效的侧向约束防止发生面外屈曲的同时,提高了钢板带组合墙体的抗裂能力、承载力及耗能能力。在配钢率一定的情况下,钢板位置位于墙身两侧的钢板剪力墙具有更好的延性及耗能能力。  相似文献   

13.
北京西客站预埋地铁车站工程量大、工期紧、技术难点多、质量要求高。本文主要介绍了深基础土方施工、 新型模板的设计与应用、 泵送高强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劲性柱施工以及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防裂等项技术。  相似文献   

14.
高强混凝土钢板组合剪力墙压弯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9片不同形式的高轴压比高强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试件进行低周往复拟静力试验,研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两端暗柱设置型钢剪力墙和中部内藏钢板剪力墙等形式试件在压弯状态下的破坏机理、滞回特性、承载力特性以及变形能力等。试验结果表明,钢板的加入可以大幅提高剪力墙试件的抗弯承载力,当设计轴压比小于0.5时,高强混凝土钢板组合剪力墙的变形能力可以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轴压比超过0.5时,高强混凝土钢板组合剪力墙试件在受弯状态下的变形能力较弱。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高强混凝土钢板组合剪力墙抗弯承载力计算的建议公式。  相似文献   

15.
基于兰州8度抗震区某超高层建筑群项目的主体施工阶段,为解决核心筒剪力钢板墙吊件多、剪力钢板无混凝土流淌孔、剪力钢板墙两侧混凝土对称浇筑、密集钢筋工况下混凝土浇筑、中段倾斜式劲性框架柱的钢筋原位调斜、倾斜式劲性柱内钢柱精确调斜等难特点,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措施.经工程验证,效果良好,为类似工程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张建亮  陈景  王军  黄义雄  李杰 《施工技术》2012,41(20):50-52
对比研究了低水化温升自密实高强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并利用水化温升测定仪测定了混凝土胶凝体系的水化温升,采用非接触式混凝土收缩变形测定仪测定了混凝土的自收缩.结果表明低水化温升自密实高强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较普通自密实高强混凝土优异;大幅降低水泥用量可以有效减小水化温升的速率和降低水化温升的峰值;低水化温升自密实高强混凝土的自收缩远低于试验对比组的普通自密实高强混凝土,且其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初凝后200h内.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和可恢复性能,提出一种端部配置无黏结钢筋的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通过无黏结高强钢筋为墙体提供恢复力。进行了4个剪跨比2.28的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分析了端部配置无黏结高强钢筋对试件的破坏形态、滞回特性、承载力、变形能力、刚度退化、耗能能力和可恢复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端部配置无黏结钢筋的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最终发生压弯破坏,破坏截面应变基本符合平截面假定;端部配置无黏结高强钢筋提高了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承载力、变形能力、初始刚度和耗能能力;在内置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端部配置无黏结高强钢筋可减轻受压区混凝土的破坏程度,减小墙体残余变形和裂缝宽度,具有较好的可恢复性能。给出了端部配置无黏结钢筋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水平承载力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误差在15%以内。  相似文献   

18.
李琰 《建筑施工》2009,31(9):770-772
钢管混凝土结构具有承载力大、延性好的特点,沈阳茂业中心主塔楼高度296m,即采用钢管混凝土外框-劲性核心筒结构体系,外框钢管内填混凝土最高强度等级C80,钢管最大φ1300mm。通过优化配合比配置了适合沈阳当地材料特性的低收缩高性能混凝土,并根据现场条件对6F以下实施高抛浇筑工艺,由于采取了一系列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保证了钢管混凝土施工质量,为高强混凝土在超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中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19.
高强混凝土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铁路等土木工程中,已成为混凝土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为保证高强混凝土在土木工程中更好地应用,文章对高强混凝土的性能特点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高强混凝土具有强度高、负荷能力大、耐久性优异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黏度大、水化温升高及脆性大等问题。最后针对高强混凝土黏度大、水化温升高、自收缩开裂风险高和脆性大、韧性低的缺点,介绍了相关的改进措施,从而为高强混凝土的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SGS风电试验台工程用混凝土,集高物理力学性能、高工作性、低水化热和施工难度大于一身。通过对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与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原材料温度、混凝土温度的控制以及合理的模板支护与浇筑方案,很好地解决了高温天气下,高强大体积混凝土的强度发展与混凝土水化热的关系、低水胶比的粘性与混凝土流动性和填充性的关系、高流动性自密实混凝土与模板压力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