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新研发了一套适用于双层劲性钢板剪力墙高强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并创新研发具有低发热量、低收缩、高强度、高保塑、高泵送、自密实、自养护特点的高适应性绿色混凝土,以及"少穿墙上下对锁大钢模板",确保了高强混凝土与双层劲性钢板协同工作,避免了裂缝的产生,满足了超高层建筑施工需求。  相似文献   

2.
《建筑》2015,(12)
<正>本刊讯中国建筑广州东塔项目研发的科技成果"超高层高适应性绿色混凝土的研发与应用"经鉴定,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成果通过发明新型的材料和添加剂,实现了混凝土的自密实和自流平,提高了混凝土的分散性、流动性,降低摩阻力,实现高强混凝土的高保塑以及混凝土的自养护和低收缩。该成果已成功在广州西塔项目将C100混凝土泵送至440米;在深圳京基100项目将C120混凝土泵送至417米;在广州东塔项目将C120混凝土泵送至510米,尤其是解决了广州东塔双层劲性钢板剪力墙结构体系下混凝土收缩开裂等  相似文献   

3.
广州东塔采用带伸臂桁架的巨型框架-核心筒体系,为满足建筑功能和抗震性能的要求,核心筒外墙采用了强度等级高达C80的内嵌双层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极限承载力高,延性好,耗能能力强,抗震性能优异,在超高层建筑结构中应用前景广阔。着重介绍内嵌双层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设计考虑和施工要点,包括承载力计算、构造措施、典型连接节点、钢板分段与吊装、裂缝控制等。计算结果表明,各项指标能满足建筑功能需求和结构抗侧刚度、承载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本课题立足于滨海开发区于家堡中建八局的钢管混凝土施工,结合天津塘沽的原材料,通过配合比优化,探讨了SCC C80高强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施工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原材料和外加剂的选择、配合比的优化,能够制备出满足输送要求的C80高强自密实混凝土,本课题为天津地区的C80高强自密实混凝土施工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以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C80钢管混凝土柱施工为例,重点介绍了C80高强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的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钢管混凝土模拟实验、生产和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等技术难点、亮点。研究成果成功地生产出性能优异的C80高强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并实际应用于周大福金融中心工程C80钢管混凝土柱的浇注,为高强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的制备和施工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城建集团构件厂研制的大流动性的C60~C80高强度混凝土及外加剂高效泵送混凝土LM-1型缓凝剂系列产品,日前通过专家鉴定,经在建筑工程上运用受到用户好评。 这种大流动性C60~C80高强混凝土,不需采用特种原材料,不改变常规施工工艺,不需特殊养护。具有流动性大、强度高、自密实性好、孔隙率低、弹性模量高、抗弯能力强和钢筋不易锈蚀  相似文献   

7.
广州东塔采用了带伸臂桁架的巨型框架-核心筒体系,其中巨型框架由8根巨柱和6道环桁架组成。从项目背景、结构体系及关键构件设计等方面介绍了基于性能化抗震(风)设计的原则;从结构概念出发,深入研究结构在地震(风)作用下的响应,并针对巨型柱、C80高强混凝土和内嵌双层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等关键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墙内设置钢板和端柱设置型钢形成的C80高强钢板剪力墙的受力特点和变形特征,以剪力墙墙身钢板配钢率、端柱配钢率、墙身厚度为试验参数,设计11个高轴压比C80高强混凝土钢板剪力墙试件,对其进行低周往复拟静力试验,研究试件的破坏机理、承载力特性、滞回性能及变形能力等。试验结果表明,在高达0.5的轴压比下,各试件的延性系数介于3.48~4.55之间,平均值为3.91;极限位移角介于1/87~1/47之间,平均值为1/63。极限位移角与屈服位移角之比大于3,证明试件的延性及变形能力较好。基于试验结果分析各参数对试件受力性能的影响规律。使用ABAQUS对上述试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在上述工作基础上,给出C80高强混凝土钢板剪力墙若干设计建议及结论。  相似文献   

9.
通过两个成功应用C80高强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施工的工程,阐述了C80混凝土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及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强调了采用优质复合矿物掺和料和高性能减水剂来改善混凝土性能,提高混凝土强度;实现了试配强度95MPa、工作性满足自密实混凝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魏东  王嵩  胡海峰 《山西建筑》2012,38(13):139-140
通过分析C8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制的技术难点,从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设计方面研究了C8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并采用合适的外加剂,控制混凝土含气量,从而成功完成了C8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工艺技术原理、应用及发展,论述了C80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及C80高强管桩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离心成型工艺的特点及发展.指出管桩的工艺技术主要涉及C80高强混凝土配制/外加剂技术、预应力张拉技术、离心成型工艺技术以及压蒸养护工艺技术4方面内容,其中,C80高强混凝土配制/外加剂技术和压蒸养护工艺技术是管桩工艺技术的核心.  相似文献   

12.
<正>书号:978-7-5198-1125-9定价:48.00元内容简介:本书所述高效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的主体材料为C80高强混凝土和高强低松弛1860级预应力钢绞线,内容共分4章,介绍了高效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的研究背景以及高性能混凝土和高强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的发展趋势,总结了C80高强混凝土配制技术、跨径13~25m高效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的标准化设计、跨径16m高效预应力混  相似文献   

13.
 针对500~700 m特厚表土中钻井井筒的支护难题,认为合理的解决途径是采用双层钢板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复合井壁结构。首先,给出钻井井壁C60~C75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优化配合比;然后,根据相似理论,进行双层钢板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复合井壁结构的模型设计。通过模型试验,对这种井壁结构的应力、变形特性和强度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内、外钢板筒的约束作用,井壁结构中的混凝土完全处于三轴受压应力状态下,其抗压强度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且井壁破坏时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达到-4 600 me,表现出较好的延性特性,得到了该种井壁结构承载力的试验值,从而为该种高强井壁结构的工程应用提供了设计依据。目前,该研究成果已应用于3个特厚表土层的钻井井筒工程实践中。  相似文献   

14.
主要介绍高性能减水剂的主要性能,及其使用混凝土常规优质材料与生产设备,配制出优质的C60~C80高性能混凝土(HPC)约14万多m~3,在建筑高度530 m的广州东塔应用。特别是C80高强混凝土等级高、混凝土收缩大、水化热大、混凝土容易开裂等问题,我们通过选择优质外加剂与较佳配合比、提高混凝土掺合料用量等手段,解决了以上问题,并成功应用到广州特大型项目中,取得高强度、高工作性、高耐久性与低水化热、低收缩等显著的技术效果、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淮海地区原材料、普通搅拌技术配制出C80高强混凝土,通过对搅拌、运输、泵送过程的研究,验证了C80高强混凝土与混凝土机械的匹配性,对于高强度混凝土在淮海地区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采用高石粉含量机制砂制备C80钢管混凝土存在的混凝土水胶比低、早期强度发展快、收缩大等特点,系统研究了不同种类及不同掺量梯度(0、3%、5%、8%、12%)的膨胀剂对C80钢管混凝土初凝时间、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及体积稳定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了C80钢管混凝土宜选用早期膨胀速率快、绝湿膨胀能大、膨胀源为氧化钙-硫铝酸钙的HCSA型膨胀剂。对于C80高强钢管混凝土,膨胀剂不宜高掺,综合考虑最优掺量为5%。通过压汞技术测试混凝土的孔结构,结果表明膨胀剂的掺入细化了孔径,优化了混凝土浆体内部的孔隙分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C80高强商品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对C80高强商品混凝土不同龄期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研究了龄期为12 h和1,3,7,14,28,90 d时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静力受压弹性模量和单轴应力-应变全过程等性能指标,并分析各项性能指标随龄期增长变化规律,探索C80高强混凝土早期强度(7 d前)和超早期强度(3 d前)变化规律,得出各龄期下立方体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8.
文章结合安徽合肥天时广场(二期)工程的C60~C80高强混凝土施工的应用技术,就该技术的主要内容如高强混凝土施工工艺、高强混凝土和低强混凝土界面的控制要求、高强混凝土的养护要求、施工组织措施等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赵志峰 《山西建筑》2012,(36):136-138
采用太原及周边主材和一般搅拌、振动成型工艺方法配制出性能良好的C80高强混凝土,研究了矿物总掺量及搭配比例对C80高强混凝土强度以及工作性能的影响,以期对相关工程高强混凝土的试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福建建材》2012,(1):95-95
随着大连地区超高层建设项目的不断涌现,对混凝土的性能以及混凝土施工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普遍应用的强度为C50、C60的混凝土已不能满足需要。大连金和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历经多年探索和反复实验,研究混凝土的新拌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混凝土长期和耐久性能,取得了C80自密实超高强混凝土从实验成功到稳定生产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