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本钢采用"EBT→LF→VD→连铸235mm×265mm方坯→缓冷→加热→棒材连轧机组轧制→缓冷→精整→检验→包装缴库→发货"的工艺流程,成功研制生产球磨机钢球用钢B3B。产品化学成分均匀,有害元素含量低,钢材组织均匀,纯净度高,致密度好,具备稳定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2.
莱钢特钢事业部采用热装铁水+废钢→100 t电炉冶炼→LF精炼→VD真空脱气→连铸(Φ500 mm)→入坑缓冷→加热→Φ1350×1+Φ950×4+Φ800×2轧制→入坑缓冷→精整的工艺流程生产Φ120 mm GCr15Si Mn轴承钢,通过优化冶炼工艺、保护浇注、弱二冷、控制加热、大压缩比轧制等措施,开发的GCr15Si Mn轴承钢成分均匀,纯净度高,氧含量控制在(9~10)×10-6,碳化物带状级别均在1.5以下,液析0.5级,各项指标完全达到技术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邯钢一炼钢厂"铁水→转炉初炼→LF精炼+RH精炼→200 mm×200 mm方坯连铸"生产齿轮钢的工艺流程。针对H20CrMnTi-2齿轮钢氮化钛夹杂含量超标的问题,从控制钢水中氮含量和钛含量两方面着手,有效降低了TiN夹杂含量,实现了连铸过程齿轮钢的增氮量降到10×10~(-6)以下,H20CrMnTi-2圆钢B类(氮化钛夹杂)夹杂含量稳定控制的2.5级以下。  相似文献   

4.
对高碳磨球钢的生产工艺技术进行试验研究,采用转炉→LF→RH→连铸→收集→缓冷→加热→水除磷→开坯→连轧的生产工艺路线制造高碳磨球钢,成品质量检测结果表明:钢中化学成分控制准确,碳偏析、低倍组织等其他相应技术指标均满足要求,非金属夹杂物相对比较细小。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重型卡车驱动桥齿轮用SCM822H钢的技术要求;石钢公司采用转炉初炼、LF+VD精炼、连铸连轧、缓冷生产工艺,通过窄成分控制,满足了用户的窄淬透性带要求,钢的质量均达到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6.
应用analysis软件对船板钢连铸坯堆垛缓冷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对不同堆垛缓冷制度下的轧制钢板取样进行金相组织、Z向拉伸断口形貌、拉伸性能等分析,研究了不同堆垛缓冷工艺对钢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堆垛铸坯冷却速率最快的是顶部铸坯,而中间区域和底部区域的冷却速率较慢,断面为300 mm×2 400 mm的船板钢连铸坯堆冷铸坯的平均冷却速率为8.1~14.2 K·h-1。随着堆垛缓冷时间的延长,钢板的拉伸断口分层、带状组织、中心偏析等缺陷得到有效控制,断面为300 mm×2 400 mm的船板钢连铸坯堆垛缓冷36 h可以有效避免拉伸断口分层等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采用"铁水→提钒转炉→预处理脱硫→70 t转炉→LF→VD→圆坯连铸→缓冷"的工艺流程生产4130X钢(/%:0.31C,0.26Si,0.80Mn,0.008P,0.003S,0.99Cr,0.21Mo,0.005Ti,0.023Al)Φ600 mm铸坯.通过控制铁水中P≤0.140%,S≤0.070%;转炉提钒后采...  相似文献   

8.
本溪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采用"铁水脱硫预处理→复吹转炉冶炼→LF→RH→矩形坯连铸→热送步进式加热炉→24架高刚度短应力线连轧机组→保温→精整包装"的工艺路线成功地试生产了20CrMnTiH齿轮钢.其产品Φ90~180 mm齿轮钢化学成分均达到窄范围控制指标,各项物理检验指标完全满足技术条件要求.  相似文献   

9.
以铸铁冷轧支承辊为例,采用堆焊修复方法对支承辊磨损的轴承位进行了尺寸恢复与强化。Φ3.2 mm Z308焊条采用辊颈表面预处理→辊颈局部预热→堆焊→缓冷的堆焊工艺,克服了铸铁焊接难度大、易产生焊接裂纹的问题,成功地对支承辊实施了局部修复。堆焊修复后的支承辊过钢量接近40万t,仍然能够正常使用,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八钢公司采用铁水脱硫预处理-复吹转炉-LF精炼-板坯连铸-1750mm热连轧控冷工艺开发金刚石锯片基体用钢50Mn2V。通过连铸坯缓冷减少铸坯热裂纹产生,通过控制精轧和卷取温度来保证性能,各项性能完全满足金刚石锯片基体用钢技术条件要求,用户使用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电弧炉冶炼→LF炉精炼→VD炉真空精炼→方坯连铸→轧机轧制工艺流程,对Cr-Mn-Ti系齿轮钢添加微量硼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每炉钢水量50~52t,硼的质量分数在0.0008%~0.0010%范围内,铸坯规格260mm×300mm,轧制成130mm的圆钢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保持Cr-Mn-Ti系齿轮钢主体成分基本不变或锰、铬含量适当降低的情况下,添加微量硼元素,可稳定和显著提高其淬透性。  相似文献   

12.
厚度为2.5mm的Mo-Ti高强钢下线取板宽1/4处试样检验发现屈服强度偏低,缓冷48h后取板宽1/4处试样检验,屈服强度升高了160MPa。对此钢卷取样观察其显微组织差异,结果表明:沿厚度方向晶粒组织不均匀,中心1/2处晶粒比1/4处、边部偏大,并存在混晶现象。分析了生产中各个工序对钢强度波动的影响,原因可能是层冷冷却速率低,在600±20℃温度区间第二相强化粒子析出不及时,导致缓冷前后高强钢卷强度波动。  相似文献   

13.
孙鸿平 《特钢技术》2009,15(2):17-20,38
兴澄特钢大方坯390mm/510mm生产大规格窄淬透性齿轮钢,要求齿轮钢化学成分的精确控制以及成分的均匀性控制,以确保产品的窄淬透性要求。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海洋经济的迅速发展,与之相配套的海洋工程用钢的研发与生产已成为钢铁业关注的热点。介绍了河钢唐钢中厚板公司采用"高炉→铁水预处理→120 t转炉→LF/RH精炼炉→连铸→板坯加热→控轧控冷→回火→剪切→取样→标识→入库"工艺流程,通过合金系统优化设计、组织结构设计、窄成分冶炼、精细化生产工艺控制,试制耐海水腐蚀用钢板NHY EH36的过程。同时对所开发的成品板材的焊接性和耐腐蚀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所开发25 mm厚的耐海水腐蚀试验钢板的力学性能均能达到船体结构用钢EH36的要求,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满足标准要求;耐腐蚀性能优异,经外推其腐蚀速率小于1 mm/a。  相似文献   

15.
《宽厚板》2017,(6)
针对中厚钢板探伤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钢中氢分压超过钢板临界强度时,就会在夹杂物和钢基体间萌生裂纹,并沿钢板中心位置的夹杂物和贝氏体硬化组织带扩展,最终导致钢板探伤不合格。对于正常冶炼的Q345B/C钢种,由280 mm厚度铸坯轧制钢板的堆垛缓冷厚度可以提升至35 mm以上,从250 mm和220 mm厚度铸坯轧制钢板的堆垛缓冷厚度可以提高至25 mm以上;而经过RH真空处理的钢种,钢板堆垛缓冷厚度可以增加到35 mm以上。  相似文献   

16.
高碳钢SWRH82B(0.81%C)盘条用于生产预应力钢丝钢绞线,其中网状碳化物是造成冷拔断裂的重要原因。试验了该钢150 mmn×150 mm铸坯堆垛缓冷时间(0~48 h)对铸坯碳偏析和φ12.5 mm盘条碳化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接空冷时的铸坯中碳含量的差值为0.116%,堆垛缓冷12,24,36,48 h后碳含量差值分别降至0.088%,0.080%,0.075%和0.076%,盘条中网状碳化物也相应降低;SWRH82B钢150 mm×150 mm连铸坯堆垛缓冷24 h,可以满足盘条冷拉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20CrMnTi齿轮钢200 mm×200 mm连铸坯凝固组织和溶质分布的均匀性,提出了不同过热度时粗大等轴晶和点状偏析的共生机理,制定了齿轮钢连铸均质性控制策略。结果表明,齿轮钢连铸坯凝固组织受到钢水过热度的直接影响,提高过热度会减小等轴晶面积,降低对中性,减小等轴晶尺寸;齿轮钢连铸坯凝固组织直接影响C元素中心偏析和断面分布均匀性,提高等轴晶率有利于降低中心偏析,但会增大等轴晶区溶质波动范围;齿轮钢连铸坯凝固组织直接影响半宏观尺度的点状偏析,提高等轴晶率会增加大尺寸点状偏析数量,Cr、Mn溶质偏聚程度也会增加。为了同时提高齿轮钢组织和成分均匀性,比较理想的连铸低倍结构特征是等轴晶率低、等轴晶尺寸小而均匀、对中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通过试验,摸索出新工艺路线:100 t EAF→100 t VD→100 t LF→CCM 340 mm×300 mm,生产SAE 8620H(Z)齿轮钢,获得钢液纯净度提高、钢材中总氧含量明显下降、夹杂物评级得到改善、硫及其它化学成分易于控制、钢液精炼结束时的氢含量能控制在1.5×10-6以下、各生产工序在时间匹配上比较协调。  相似文献   

19.
简述了淮钢20CrMoH高质量齿轮钢的工艺,介绍了高炉铁水→转炉→LF精炼→RH处理→方坯连铸→连轧长流程生产路线的工艺特点,通过采用核心技术,保证了20CrMoH齿轮钢质量.  相似文献   

20.
通过60 t LD→60 t LF→CC工艺生产20CrMnTiH齿轮钢的实践表明:转炉采用低拉增碳操作法,控制终点碳在0.05%~0.12%、温度控制在1640℃~1660℃、出钢下渣量控制小于30 mm、采用复合脱氧工艺;精炼采用Si-Al-Ca渣系,控制炉渣碱度R≥3.5,合理控制精炼节奏及吹氩模式;连铸采用全保护浇铸等一系列措施,可把氧含量控制在18×10-6以下,满足了汽车齿轮行业标准的要求,实现了齿轮钢的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