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一、前言为了提高镀锌板储存期(生产后至使用前)的耐蚀性即防止过早产生“白锈”,需要对镀锌板进行钝化或涂油等处理。老的钝化工艺及武钢一米七镀锌机组钝化工艺采用铬酸钝化处理。由于铬酸是一种剧毒和致癌物质,它对人体的毒性及污染环境已日益引起国内外注视。尽管铬酸系钝化有其独特优点,但要求取消铬酸钝化的呼声却越来越高。如西德将通过一项法令来禁止国内使用铬酸钝化,日本少数厂家也已逐步取消铬酸钝化工艺。因此,用无铬钝化取代铬酸钝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但是,由于铬酸系钝化是一种成熟、经济的工艺(比如武钢一米七镀锌机组是采用1.5% 相似文献
4.
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稀土盐硝酸铈钝化镀锌钢板的最佳工艺,结合醋酸铅点滴实验和扫描电镜分析研究了硝酸铈和双氧水对成膜的影响,并采用极化曲线测试对钝化前后的耐蚀性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在成膜过程中双氧水浓度对成膜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硝酸铈浓度,其最佳成膜条件为双氧水浓度为20mL/L,硝酸铈浓度为25g/L.极化曲线测试结果显示稀土钝化膜既阻滞了阳极反应也阻滞了阴极反应,从而显著提高了镀锌板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5.
6.
7.
1 前 言1 998年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 ,用户对镀锌板的外观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原来认为不影响使用的钝化条痕或钝化斑以及表面发黄 (钝化色 )现为用户所不能接受。同时 ,越来越多的用户订购只钝化不涂油镀锌板。但是 ,由于当时生产的只钝化不涂油镀锌板的防锈性能不好 ,空气湿度较大时易产生白锈 ,这就出现了一种两难的情况 :一方面用户需要只钝化不涂油产品 ;另一方面只钝化不涂油产品易产生白锈 ,造成大量质量异议。1 998年全年 ,镀锌板锈蚀质量异议量达 2 4 4 8.771t,直接经济损失达 1 65万元。因此 ,为了向用户提供具有良好外观质量… 相似文献
8.
9.
对镀锌板锈蚀及钝化缺陷原因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武钢冷轧厂为了向顾客提供具有良好外观质量又具有有较高防锈性能的不涂油的镀锌板,采用新型钝化剂及改造钝化系统的实践。 相似文献
10.
11.
12.
G3镍基合金钝化膜的耐蚀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极化曲线和电容测量法(Mott-Schottky曲线),研究了G3镍基合金油管材料在室温空气中以及130℃和205℃同时含H2S和Cl-的腐蚀介质中浸泡720 h所形成的3种钝化膜的电化学行为和半导体性质.结果表明:在室温空气中和130℃腐蚀介质中形成的钝化膜都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而在205℃腐蚀介质中形成的钝化膜耐蚀性下降;前者具有双极性n-p型半导体特征,而后者为n型半导体,且由于掺杂浓度增加,耐蚀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13.
镀锌板铬盐钝化膜涂镀量是生产工艺控制和膜厚度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指标,为提高现场质量控制效率、降低质量控制成本,急需一种无需复杂样品前处理、实现涂镀量实时在线分析的方法。实验采用圆片取样机制样法制取标样,建立了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PXRF)对镀锌板铬盐钝化膜涂镀量进行实时、在线定量分析的方法。铬盐钝化膜涂镀量与Cr元素含量存在对应关系,实验通过分析Cr元素来表征钝化膜涂镀量。为获得镀锌板铬盐钝化膜体系中Cr元素的最佳激发效果,比较了5种不同分析条件,并确定采用电压15kV、电流10μA作为实验的分析条件;研究了元素谱线之间的干扰重叠校正以及基材元素对待测元素的干扰,采用α经验系数法进行基体校正,避免基体元素Zn和Fe两种元素对Cr元素分析准确度的影响;讨论了检出限的计算方法,采用涂镀量低的样品作为测试样,根据多次测试结果的标准偏差来计算检出限,铬盐钝化膜涂镀量的检出限值为0.92mg/m2;对方法的精密度进行考察,相对标准偏差(RSD)控制在1.5%之内;经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进行比对,相对误差控制在2.5%之内,方法的准确度能够满足现场质量控制要求,实现了样品的实时、在线分析,提高了测试效率。 相似文献
14.
热镀锌钢板钼酸盐钝化膜的改性及耐蚀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探寻一种热镀锌钢板用环保型无铬钝化剂,采用在钼酸盐钝化液中加入适量H3PO4、SiO2、Ti(Ⅳ)盐等添加剂对钼酸盐钝化膜改性,并利用SEM、EDS、XRD和中性盐雾试验等测试手段研究了所得钝化膜的表面形态、成分、组成和抗盐雾性能,同时讨论了钝化膜的成膜机理与防蚀机理。结果表明,改性钼酸盐钝化膜是一种复合钝化膜,其表面呈现出良好的抗白锈能力。它可以有效地提高镀锌板的耐蚀性能,其中Mo P Si Ti体系钝化膜的防护性能比热镀锌板提高5倍,这是由于膜中各组分协同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15.
探索了将交流阻抗测试引入缝隙腐蚀研究中的可行性,并将交流阻抗测试与微电极微区测量、电极腐蚀电位、电流测量结合起来,同时应用于镀锌板缝隙腐蚀动力学过程的监测,以研究其动力学规律和腐蚀机理。在交流阻抗数据分析中,研究工作结合了传统的等效电路分析法和曹氏交流阻抗频谱分析理论,获得了很好的效果。研究过程中还应用了盐雾实验、X射线衍射分析、电镜、能谱分析等方法辅助腐蚀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利用极化曲线和Mott-Schottky曲线,研究了超级13Cr马氏体不锈钢在100、130、150和170℃且含CO2和Cl-的腐蚀介质中浸泡7 d所形成的钝化膜的电化学行为和半导体性质.同时应用光电子能谱表面分析技术分析了超级13Cr钝化膜中的元素价态.结果表明,超级13Cr马氏体不锈钢经腐蚀过后形成的钝化膜表层中Mo和Ni以各自硫化物的形式富集,而Cr以Cr的氧化物的形式富集.在100℃和130℃形成的钝化膜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而在150℃和170℃形成的钝化膜耐蚀性下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与表面钝化膜的半导体性能密切相关,在100℃和130℃中形成的钝化膜具有双极性n-p型半导体特征,且随着温度升高掺杂数量增多,而150℃和170℃介质中形成的钝化膜为p型半导体,故随着温度升高,超级13Cr马氏体不锈钢的耐蚀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18.
19.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等对冷轧钢板表面和镀锌钢板表面的线状缺陷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连铸坯中的气泡、夹杂和轧制过程中氧化铁皮的压人是形成冷轧板表面线状缺陷的主要原因,并分别指出了由上述原因引起的缺陷各自的主要形貌特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