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路基沉降实测资料,用双曲线模型对某高填路基的沉降变形进行了预测分析.实测资料和理论分析表明:双曲线模型简单易行,可对高填路堤进行沉降预测尤其是对中后期的沉降预测,并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能预测路基最终沉降值从而判断路基沉降稳定状况.  相似文献   

2.
根据高速铁路路基沉降量与时间关系的特点,建立了Pearl预估模型对高速铁路路基沉降量进行预测,对京沪高速铁路昆山试验段的沉降预测表明,该方法预测结果与实际较为吻合,可为高速铁路路基沉降预测提供一种有效而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路基沉降实测资料,采用双曲线和泊松曲线模型对某高填路基的沉降变形进行了预测分析。实测资料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双曲线模型简单易行,可对高填路基进行沉降预测(尤其是对中期的沉降预测),并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泊松曲线模型的预测数据在沉降观测全过程中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因此更适合高填路基的全过程沉降预测。  相似文献   

4.
在混凝土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为了控制施工进度,同时保证路基的稳定与适用,需要对路基沉降进行监测,并通过已有沉降数据推测后续沉降数值。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预测路基沉降的方法,将模糊神经网络和小波包分解相结合,针对位移沉降序列的时序性和偶然性,利用模糊神经网络强大的记忆性,建立沉降预测模型。通过小波包对沉降数值序列进行分解,得到不同属性和频率的沉降序列,分别通过模糊神经网络对各个子序列进行预测,将子序列预测结果叠加得到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天津市滨海新区某道路K13+840断面进行沉降观测资料分析,应用灰色理论建立等时距GM1.1路基沉降预测模型,并通过应用matlab程序语言编制模型计算程序,以实现对海相软土路基沉降变形特性研究,并运用预测分析结果指导路基施工,防止因路基沉降造成路面结构破坏。希望通过对归纳结果的分析,形成一套适应于滨海地区路基沉降预测方法,对于节约工程建设使用成本和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武广客运专线路基沉降监测系统进行了介绍,对典型断面的实测沉降曲线的一般性规律进行了阐述。并利用4种不同沉降预测方法对路基沉降进行了预测,通过对预测过程和结果的分析比较,总结出各预测方法的不同特点,进而得出了一些实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根据路基沉降现场监测资料,分别运用双曲线配合法和基于双曲线法的分级填筑路堤沉降预测法对两个不同路基处理措施断面路基土的最终沉降量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传统双曲线配合法的路基沉降量预测值比较接近实际的监测值,误差百分比较小;并且计算模型简单,工程适用性强;而分级填筑沉降预测法可以分阶段研究不同填筑时间段的沉降量以及固结度,更有利于了解各级路基填筑的沉降固结情况,可准确预测实际铺设道路时间。路基沉降预测方法的选用需根据实际研究内容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8.
路基沉降预测的非等序灰色模型法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轩勇  孙仁奇  刘军勇 《山西建筑》2006,32(18):73-74
讨论了灰色系统理论在路基沉降预测中的应用,建立了任意间隔的非时序改进灰色模型,通过具体工程实践,给出了两种模型对路基沉降量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的比较,结果表明非等序灰色模型的预测沉降量与实际沉降量更接近,精度更高,更能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9.
针对路基沉降预测中信息的灰色性和数据的非线性性,提出用灰色神经网络预测路基沉降的新方法。以京沪高铁某段路基断面为例进行了预测研究,并与用GM(1,1)模型预测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灰色神经网络预测比GM(1,1)模型预测误差小。  相似文献   

10.
李强  王春晓 《建筑技术》2023,(7):881-883
公路路基沉降是公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问题,而路基沉降与相关因素也存在着线性、非线性的关系。因此,对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高速公路路基沉降量进行预测研究。首先,通过计算公路路基沉降的粒子群数值,对路基粒子群沉降数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创建多元线性回归的路基沉降量预测模型,实现多元线性回归的路基沉降量预测四部分的分析;再对多元线性回归高速公路路基沉降量的预测方法进行设计。通过对这种方法进行测试,验证与其相关的科学性、合理性,以此提升高速公路路基沉降量预测的相关精准度。  相似文献   

11.
对城市有轨电车进行路基工后沉降量的预测是保证其安全运行的关键,文章针对蓉2号线有轨电车路基沉降的实测数据,分析不同填料、不同填筑工艺下的地基沉降变形曲线,选用三种不同的沉降预测模型根据实测数据对其进行沉降曲线全过程拟合。对比预测模型中沉降量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差异,选取适合有轨电车的最优路基填筑施工方案,针对最优方案提出适合有轨电车的沉降预测模型,并预测得到各施工工艺下的最终沉降量。研究发现,采用工艺一沉降量较小,其路基填筑方法适用于对沉降要求较高的路基中,各预测模型中指数模型对有轨电车路基沉降预测的准确性较高。该预测成果能为城市现代有轨电车以及其他相关工程的路基沉降变形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单国峰 《山西建筑》2009,35(18):266-267
引用灰色系统理论,构造了公路路基沉降的GM(1,1)灰色预测模型,结合某高速公路路基沉降监测实例,对路中和左右路肩处路基沉降分别进行了预测,经与实际观测数据对比,预测精度良好,说明GM(1,1)灰色模型在路基沉降预测中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山西建筑》2006,32(21):285-287
分析了路基沉降变形的机理,采用有限元法对路基沉降进行了分析,通过工程实例,将有限元法计算结果与实测值作了比较,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相近,说明有限元法可以准确预测路基的沉降情况。  相似文献   

14.
《低温建筑技术》2016,(4):129-131
对桥头填土路基进行了从填筑之初到通车运营全过程的沉降监测,利用实测数据预测计算软土路基沉降量。对于双曲线法按照施工进程选取三个不同的初始时间t0分别计算,得到不同的沉降曲线。计算结果表明t0取的越大时,预测值与实测值差距越小,准确度也就越高,但是从工程实际角度而言t0不能一味取大值。利用指数函数法计算表明,当t0取值越小,前期沉降预测结果会越精确,而后期沉降预测结果误差会越大;当t0取值越大,则前期预测误差越大,后期预测越精确。两种方法都有效预测了软土路基沉降,具有较强工程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路基沉降变形的计算和预测方法中的双曲线预测模型及原理进行介绍,结合浙江某高速公路路基沉降变形预测的实例进行分析,实测数据与相对应的预测曲线吻合度较好,客观地反映了路基沉降的动态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6.
丁建荣 《土工基础》2014,(3):100-102
通过监测获取的沉降——时间数据进行拟合曲线分析,在高速铁路路基沉降预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路基工程沉降——时间曲线呈现反S形,但采用常规的反S形成长曲线模型预测路基沉降时,由于受到数据样本和模型自身的限制,预测的沉降曲线并不能完全反映实际沉降的发展过程。基于此,提出了基于不同类型的反S形成长曲线的最优组合预测模型,通过赋予各个反S形曲线模型权重系数,采用最优化方法求解权重系数,得到最终的路基沉降预测公式。实际工程数据分析表明,该方法精度较高、适应性较好,可适用于高速铁路路基沉降量预测。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影响路基沉降的因素多、预测复杂的问题,提出有必要建立一个能解释软土路基沉降规律的模型准确地预测沉降,通过研究分析,表明Gauss模型在模拟公路软土路基沉降时具有很高的精度,具有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列举不同路基沉降计算方法的原理以及适用情况,以京珠高速公路灵山试验段为研究对象进行路基沉降预测分析,对比不同路基沉降计算方法所得沉降预测值与实际沉降的差别,探索路基沉降的精确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陈波红 《山西建筑》2009,35(35):274-275
指出公路建设过程中,路基的稳定和沉降是建设成败的关键,基于此,主要介绍了影响高速公路路基沉降的因素,以及路基沉降的预测分析方法,对于不同的情况,采用相应的方法,尽可能准确的预测沉降量,从而指导施工。  相似文献   

20.
李杰 《土工基础》2014,(3):132-134,140
路基沉降计算和预测是工程建设中一个重要的课题,但是很多情况下理论计算的沉降量与实际沉降量有较大的出入。所以必须对路基沉降进行监测,根据实测数据控制填土速率,保证路堤在施工中的安全与稳定;根据实测沉降曲线预测工后沉降,使工后沉降控制在设计允许范围之内。但沉降预测模型的参数是不确定的,用概率和概率分布去描述更加合适,将模型参数视为随机变量,基于贝叶斯理论和MCMC方法,借助WinBUGS软件,建立了贝叶斯沉降时间序列不确定性预测模型。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所得结果合理可信,将其应用于路基沉降预测是可行和值得研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