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装备计量工作是提高装备效能和效益的重要环节,计量工作涉及的装备种类、性能参数、超差指标等较为繁杂,容易在管理上出现混乱。本文以解决军事装备计量中存在的主要矛盾问题为切入点,提出对装备计量工作进行信息化管理,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装备计量信息化系统的结构框架,最后针对装备计量信息化分支结构的功能实现问题,设计了各功能模块。本文可为类似装备使用单位的计量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
薛战军  张静  卞学红 《工业计量》2012,(Z1):107-109,179
文章主要描述了国防企事业单位计量部门管理现状和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国防计量信息管理系统开发设计应该遵循的原则和应该具有基本模块功能。计量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有助于国防企事业单位实现核心价值和提高计量管理水平,为国防武器装备研制提供可靠的计量保障。  相似文献   

3.
一、民生重点计量器具的管理 如何有效地对众多的计量器具进行有效监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仅在送检时记录计量器具类型、送检单位等信息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监管的需求。目前情况下,省、市、县三级计量检定机构应将受检信息提交本地区计量行政管理部门.做好计量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统计、管理与汇总,这点至关重要.因为它是实现准确确定计量器具数目的基础。计算机和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为实现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4.
李昕  田煜  刘纳 《计测技术》2014,(2):50-53
数字化网络在计量管理中的应用主要解决了当前计量管理中面临的多要素集成管理的新需求,结合分析当前试飞计量管理,阐述了计量管理中的法规、技术、成本、行政、企业文化管理的多要素数字化模型建立及信息化、网络化运行,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在计量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0引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要求,"用能单位应当加强能源计量管理,按照规定配备和使用经依法检定合格的能源计量器具。"和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要求,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管理是否符  相似文献   

6.
正一、研究目的为了进一步落实《加快计量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并响应国家"互联网+"战略,按照国家信息化建设总体要求,构建计量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计量系统")。计量系统建设依托信息化管理方式,使用对象包括行政监管人员、技术机构、企事业单位。通过该平台的搭建和运用,一是能够促进依法履职,显著提升政府计量监管水平和服务效能;二是能够系统地归集整理掌握计量信息数据、  相似文献   

7.
王雪寒 《计量技术》2010,(1):63-66,70
计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计算机、仪表、通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信息化系统在冶金企业中的广泛应用和深化,信息化技术改善了企业计量管理状况,全面提升了计量管理水平。本文以公司信息化系统建设与实施为背景,概括了对计量管理有促进作用的信息化技术实际应用情况,并对具体构建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做了简略阐述。  相似文献   

8.
为了使计量标准的管理工作能够沿着法制管理的轨道有秩序、高效率地运行 ,充分利用计算机高效管理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湖南省局计量处组织开发了计量标准的计算机管理系统。该计算机管理系统由两个子系统组成。第一个子系统用于计量标准使用单位 ,主要完成数据的采集和数据传递。程序设计的依据是《计量标准考核(复查)申请表》和《计量标准履历书》 ,原则是有利于使用单位管理计量标准。系统模块构成及主要功能如图一所示。第二个子系统用于计量行政管理 ,其数据来源于第一个子系统 ,但仅对第一个子系统的数据进行有效取舍。因为对于管理部…  相似文献   

9.
计量标准管理是企事业单位计量管理工作的重点,本文结合我院在计量标准管理中的经验,指出了企事业单位在计量标准建立和管理中容易疏忽的问题,归纳了加强计量标准管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能源计量审查是市场监管系统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重要举措,是一项旨在提升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水平、发挥能源计量基础作用的系统化工作。为推动重点用能单位完善能源计量体系,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推进能源计量服务向全过程、综合性、信息化转型升级,苏州市计量测试院开发完善了“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信息化服务平台”,创新能源计量审查模式;组织编制了江苏省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资源计量管理系列教材,开展全省能源资源计量管理和技术宣贯等工作,切实推动重点用能单位提升能源资源计量和节能管理水平,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徐丽  杨培敏  王禹  窦岩 《中国计量》2003,(11):28-28
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公司分公司,为了适应公司“做好、做强、做大,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石化企业”发展目标的需要,经过论证,建立了计量管理网络系统。一、依托局域主干光纤网,建立计量管理网络系统结合公司计量机构设置,经过充分论证,建立功能较完备的公司计量管理网络系统,主要由计量办公网络系统、炼油区计量数据采集与管理网络系统、化工区计量数据采集与管理网络系统三大系统组成。根据职能和管理需要,计量管理网络系统与其他部门网络系统相容。二、计量办公网络化———信息灵、效率高计量办公网络将公司机关各部门、二级单位机关各部门…  相似文献   

12.
国防军工体系下的三级计量机构广泛存在于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中,其面向单位内部开展计量检定、监督管理等职能。计量管理系统能够通过信息化手段帮助计量机构开展各类计量活动,是当下各三级计量机构最重要的管理手段,本文介绍了军工体系下的计量管理系统建设经验,可作为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杨力 《工业计量》2008,18(1):23-25
文章结合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和天津碱厂新区建设,论述了采用先进控制理念和网络信息化技术,实现企业管理、控制一体化技术方案和总体目标。阐明了企业计量、控制、管理、网络、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构想。  相似文献   

14.
丁跃清  邓媛芳 《中国计量》2023,(8):57-62+70
计量标准是准确度低于计量基准,用于检定或校准其他计量标准或工作计量器具的计量器具。国家对重要计量标准实行考核制度,并纳入行政许可的管理范畴。为了进一步加强计量标准的管理,规范计量标准的建立、维护和使用以及考核工作,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了JJF 1033—2023《计量标准考核规范》。该规范将于2023年9月15日起实施。文章介绍了JJF 1033—2023的修订背景,10个方面的主要修订内容及修订理由,以及技术规范执行过程中应注意的人员、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计量检定规程或计量校准规范、书面审查远程考评、计量标准环境条件及设施发生重大变化的自我声明等6个方面的问题,希望能够对计量管理人员及计量技术人员尽快熟悉新规范新要求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正我公司自2005年成立计量中心以来,特别注重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先后自主建立并投用了"公司能源物料数据采集系统一、二期"、"衡器数据采集系统"、"计量管理信息系统",自主研发了"计量数据诊断系统",初步实现了"体系外无管理,系统外无工作"的信息化管理目标。通过多年的努力,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全面数字化计量,智能化在线监测"等更高层次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需要理顺和优化信息化  相似文献   

16.
膜式燃气表产业现状与发展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文新  东涛 《中国计量》2009,(12):31-32
膜式燃气表是三大民用计量仪表之一.也是燃气能源计量的主要计量器具.其质量优劣涉及供需双方利益。计量行政机构、制造单位、供气企业都非常重视膜式燃气表的产品质量。国际上有国际建议OIMLR31—1995《膜式燃气表》,欧盟有EN1359—2007《膜式燃气表》标准。  相似文献   

17.
杜耀蕊 《计测技术》2010,30(1):52-54
指出了在计量人员管理中引入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详细阐述了精细化管理在计量人员管理体制改革、程序和制度建设、信息化建设三个方面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8.
国防科技工业计量技术机构设置审批行政许可工作结束后,对通过许可的计量技术机构在管理和技术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计量工作的实际,分析了在计量站管理、型号计量保证等方面工作的现状,并提出今后工作的重点和方向.通过健全计量站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化建设和型号计量保证的顶层策划促进计量工作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吕静 《工业计量》2010,(Z2):329-330
<正>计量标准文件集是关于计量标准的选择、批准、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的文件集合。为了适应发展的需要和进一步提高计量标准考核的质量和水平,国家质检总局对JJF 1033—2001《计量标准考核规范》做了进一步的修改、补充和完善。新版JJF1033-2008新增加的文件集,第一次引入了计量标准文件集的管理理念,赋予了计量标准技术档案新的内涵。为了满足计量标准的选择、使用、保存、考核及管理等的需要,作为技术机构每一项计量标准都应当建立计量标准文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份来自成都大学的计量工作报告,成都大学是自成都市技术监督局、成都市科学技术委员会1993年联合发出“关于推行俄都市科研、工程技术部门、高等院校计量管理规范》的通知”后,于1995年5月被成都市技术监督局评定为全市第一所计量管理规范合格的高等院校。该校领导一直重视计量技术基础工作,在取得计量合格证书后,继续围绕“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这一计量立法宗旨,除坚持抓好计量机构建设,在用计量器具的周期受检等日常管理外,结合教育单位的特点,在抓好全员教职工、学生的计量法制教育、增加全员计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