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从2004年开始推行的棉花检验体制改革是棉花加工及检验行业的一场技术革命.是提高棉花加工企业技术水平和加工质量。保障实验室公正检验结果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棉花检验体制改革工作在全国各棉区顺利进行,大批棉花加工厂对打包机进行了更新换代,安装了条码机以及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我国棉花产量在700万~750万t,棉花加工厂近万家。因为棉花在加工过程中依靠风力管道进行传输,所以使用了大量风机、管道和设备,研究棉花加工厂如何节能是不可忽视的问题,自棉花检验体制改革以来,应用400型打包机的厂家达2000多家,非  相似文献   

3.
马汝林 《中国纤检》2011,(19):47-47
从2004年7月开始试点至今,我国新体制棉花改革已经走过6个年头,从感官检验到仪器化包包检验,推行棉花公证检验制度,采用了科学、统一的与国际接轨的棉花检验技术标准体系(HVI)——大容量  相似文献   

4.
新疆博州纤维检验所在经常深入各棉花加工企业宣传棉花检验标准的同时,帮助兵团农五师所属棉花加工企业检验棉花品质。确保这个师的“北疆”牌棉花在市场上的质量信誉。图为博州纤维检验所工作人员到加工“北疆”牌棉花的八十九团综合加工厂进行现场检验。  相似文献   

5.
2012年8月13日,新疆兵团农二师二十九团棉花加工厂组织棉检员深入全团各农业连队,向植棉承包户宣传新棉收购将采取的颜色级检验标准。往年,该团棉花加工厂一直采用棉花品级检验标准,其中"手扯眼观"的感官检验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雷雷 《中国纤检》2004,(8):22-25
棉花的色征指标是美国棉花检验项目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了对棉花色征指标的研究,至今积累了近80年的经验。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数学工具的进步,尤其重要的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模糊逻辑理论的建立与应用,促使美国一些研究机构开始了在棉花的色征分级领域进行模糊逻辑理论的应用研究。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国在这些应用研究中的成果,包括美国对确定棉花色征指标方面设计的模糊推理系统FIS(Fuzzy Inference System)以及采用这套系统在使用仪器检验棉花色征指标方面的误差校正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7.
监督·服务     
《中国纤检》2012,(9):12-13
图木舒克纤检所圆满完成2011年度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工作 截止到3月31日.图木舒克纤检所已顺利完成了2011年度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工作。图木舒克纤维检验所从2011年9ff]23日正式开检,先后承担46家棉花加工企业仪器化公证检验任务.其中农三师17家、巴楚县10家、沙雅县19家.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产地逐包仪器化公检已经逐步取代原有棉花市场中销地粗放式的感官检验,加工环节每包棉花逐包抽样,由专业纤维检验机构在实验室进行仪器化公证检验,这样每个棉包在进入流通市场以前都附有条码质量信息,便于纺织企业查询和购买。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棉花质检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决定从2010年9月起,铁路部门将停止小包棉花运输,农业发展银行也将停止对小包型棉花加工企业提供贷款,取消小包棉加工企业的棉花加工资格。小包棉能否退出市场,是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小包棉企业退  相似文献   

10.
李晓 《北京皮革》2003,(8):40-41
中国皮具箱包业萌芽于20世纪70年代末,内地最早出现皮具加工生产厂的地方是广东的广州和东莞市,当时大部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作坊式皮具加工厂。到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中期,当年的一间问小作坊已被打造成一座座初具规模的皮具生产厂。现今,中国皮具箱包企业已达到一万多家,中等规模以上厂家超过8,000。去年中国一共生产皮具七亿多只,产量排世界第一位。  相似文献   

11.
棉花质量问题关系到产、供、需各方的利益。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 ,棉花流通体制的改革正在全面深化。纵观我国棉花体制几十年的历史 ,自 190 1年 5月在我国设立棉花质量检验机构开始 ,检验机构由简单到复杂 ,检验队伍由小到大 ,检验内容由少到多 ,检验办法由完全靠人工感官检验到人工感官检验与机器测量相结合再发展到目前国外主要靠机检的先进水平。但不管手段、程序如何变化 ,棉花质量总是一直严重困扰着棉花产、供、需各方。经过几十年的努力 ,我国建立的棉花质量保障体系虽然已初具规模 ,但离市场经济对棉花质量保障体系的需要还有较大差距 ,在流通中棉花质量保障问题还不能得到根本保证 ,本文试图从分析我国目前棉花流通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入手 ,提出完善棉花质量保障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棉花颜色级检验是感官特征的分级检验,是实现我国棉花从感官检验向仪器化检验全面过渡的关键。棉花颜色级的检验既满足了仪器化的需要,又是确保农商收购棉花质量的基础。随着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工作的逐步推开,尽快实施棉花颜色级检验已是各涉棉单位及纤检机构的共同心愿。为  相似文献   

13.
以公证检验为代表的棉花质量检验步入仪器化检验新时代,在此背景下,需要重新定位感官检验的存在价值和功能价值。笔者(均有5年以上棉检师经验)长期从事棉花检验,对棉花感官检验有较深的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文中从仪器化品质检验、棉花质量检验体系、棉花质量检验人才培养、我国棉花标准发展等几个方面探讨感官检验在棉花质量仪器化检验新时代的作用,并给出棉花质量感官检验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90年代末期 ,新疆棉花产量已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三分之一。棉花已成为新疆的支柱型产业。但随着棉花产业的快速发展 ,棉花收获季节劳力短缺 ,采收棉花难的问题日益突出。每年都需要大量的民工不远万里到新疆摘棉花 ,由此引起了一连串的民工食宿问题、社会治安问题及交通问题。所以在新疆广泛、大力地推广机采棉技术是迫在眉睫又势在必行的任务。从 90年代初期 ,在新疆一些地区已进行了机械化植棉试验。随后 ,又引进了美国机采棉加工成套设备。同时国内大型的棉机生产厂家也生产出机采棉加工设备。从 1 998年开始 ,机采棉加工车间新…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与国际棉花检验技术标准体系接轨,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并适应仪器化检验的棉花质量标准及相关技术规范,国家对棉花标准进行了修订,锯齿棉花加工取消品级检验,改为颜色级检验。下面笔者就颜色级检验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麻城市良棉加工厂于1997年建成投产,虽是一个幼龄小型的收购加工企业,但对棉花检验工作极为重视,不仅每年选派人员参加省、地纤检所培训班学习,而且收购之前还对全厂干部职工普及棉检知识,加强棉花质量管理,提高社会企业经济效益。特别是1999年,通过学习《棉花细绒棉》GB1103~1999新的国家标准内容,深刻理解标准条文,进一步提高对检验工作重要性认识,  相似文献   

17.
针对近两年皮棉公证检验中棉花等级降级现象,探究原因是由于种子管理不严格、种子不纯;采摘时"四分"工作不扎实;棉花种植品种多;加工管理不善,机械不配套;检验人员的人为误差等因素造成。依据GB1103—2007《棉花细绒棉》感官检验时,对早期或前期、中后期棉花以及几种特殊棉花的检验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04年,中国拉开了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序幕。国家用5年的时间实现了我国棉花从感官检验到仪器化包包检验,从而彻底改变我国几十年来棉花检验一直采用收检一体的企业自检模式,做到收购和检验的彻底分离。各地纤维检验机构作为承担国家第三方棉花公证检验的承检机构,是这项改革的重要执行者。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度是全面推行棉花质量检验体锚改革的第四年。截止到2008年1月31目,2007棉花年度全国共有710家棉花加工企业(774条生产线)按照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方案的要求加工棉花并进行公证检验。由纤检机构承担的仪器化公证检验准备和实施工作进展顺利,按计划完成了仪器化检验实验室体系建设工作,共有67个实验室具备承担仪器化公证检验条件,配备HVI(大容量棉花纤维测试仪)175台(套),其中64个实验室承担了仪器化公证检验任务,共检验棉花682.16万包,154.85万吨。  相似文献   

20.
10月14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八十九团棉花加工厂的工人正在为刚刚加工出的皮棉标注出厂产品信息。八十九团棉花加工厂担负着4万多吨籽棉的加工任务,为切实保证加工棉花的质量,树“北疆”棉花品牌,该厂在提高职工生产技能的基础上,还不断强化职工的质量意识,明确了有关棉花加工质量的规章制度,加工皮棉已全部采用仪器化检测,实行包包检验,从而保证了棉花加工质量的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