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介绍了省际先传送网现有的结构特点,提出了通过引入大容量的交叉连接设备和ASTN/A-SON技术来实现网络演进的策略,并探讨了向智能光网络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业务量的爆炸式增长,智能光网络ASON已成为下一代光传送网的发展方向。本文介绍了ASON的体系结构、技术特性与协议标准,并针对我国目前的传送网现状探讨了ASON建设过程中演进策略。  相似文献   

3.
自动交换光网络的体系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韦乐平 《电信科学》2002,18(9):24-29
自动交换光网络的出现是传送网概念的重大历史性突破,本文首先阐述这种新传送体制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然后介绍其控制面的功能要求,信令及相关接口,选路和信令网,控制面结构,网络性能要求等总体问题的规范和考虑,最后论述IP层与光传送层的融合以及两种基本网络演进结构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首先从核心网和传送网两个方面给出了目前光网络向下一代光网络发展的方向,然后重点分析和比较了向下一代光网络演进所采用的两种模型,最后对GMPLS控制平面做了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智能光网络的发展与演进结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智能自动交换光网络的出现是传送网概念的重大历史性突破。首先阐述这种智能光网络体制的基本概念 ,然后介绍其控制面的功能要求、传送资源及其组织、控制面结构、网络性能要求等总体问题的考虑 ,最后论述 IP层与光传送层的融合以及两种基本网络演进结构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光传送网逐渐从单纯的传送平台演进为一个与上层业务网紧一密结合的综合网,ASON顺应光网结的演进趋势。由于技术本身的特征,ASON(自动交换光网络)技术必然率先在光传送网中的长途骨干层和城域核心屡出现。在这样的潮流下,为使网络能够更为有效快速地服务于最终用户,运营商需要构筑新一代的光传送网。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智能光网络的概念和主要特点,回顾了自动交换光网络的发展和演变,分析了各大标准组织的工作以及各国在发展光网络中的一些重点项目,指出智能化是光网络发展的趋势,自动交换光网络将是光网络的未来。  相似文献   

8.
首先介绍了目前电信网络存在的问题,然后阐述了智能光网络的传送平面、管理平面和控制平面等三个平面的作用及其技术优势,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构建智能光网络的演进策略。  相似文献   

9.
当前的网络是一个资讯爆炸的网络.随着数据服务量的激增,这种发展在带来巨大成效的同时也给现实中的传送网带来了沉重的压力,这种压力给传统传送网络提出了明确的革新和发展的要求。实际需求迫使传统网络向下一代能支持多信道、高容量、可配置、智能型的网络演进。在这种演进过程中,点到点的WDM系统迈出了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在具备了WDM能力之后,光传送网络第一次拥有了在光层直接交叉组网的能力。而现代光网络技术的发展可谓是一日千里,各种新技术纷至沓来,这些新技术使得我们在设计和能力和空间,  相似文献   

10.
ASON技术是光传送网的重要演进方向.它给传送网络带来了新的革命,也为传送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目前各大运营商、研究机构、设备制造商都密切关注着ASON技术在网络中的应用及其发展情况。作为国内光通信的发源地,烽火通信早在2000年初就密切跟踪相关国际标准,并致力于ASON设备研发以及现有传统网络如何向智能光网络平滑演进的研究。为了帮助运营商更快速地部署ASON、更方便地使用ASON、更轻松地运维ASON,烽火通信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推出了以融合化概念为核心面向骨干网和城域网的智能光网络全面解决方案——FonsWeaver.  相似文献   

11.
WDM全光通信网技术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IP业务的高速增长和WDM技术提供超大容量带宽资源的双重刺激下,传统光网络正在朝着适于传输IP业务的新一代光网络演进。本文描述了WDM光传送网的发展与现状,讨论了基于OXC和OADM的WDM光传送网技术,并对下一代光网络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叙述了准同步数字传送网向同步数字传送网,同步数字传送网向波分复用(WDM)XX传送网的演进过程。阐明了传统的传送网必然向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演进的观点。着重介绍了ASON的体系结构、网络结构、功能特点、控制平面的功能构件、标准接口以及实现ASON控制平面的关键控制协议规范。  相似文献   

13.
在光传送网向分组传送网演进的过程中,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是运营商关心的主要问题之一.文章简要介绍了MPLS-TP(MPLS Transport Profile)分组传送网的网络构成,分析了在多种传送网并存的情况下,基于MPLS-TP分组传送网的多层网络结构,重点讨论了MPLS-TP分组传送网与IP/MPLS网络以及SDH/MSTP网络之间互联互通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光传送网的发展演变,提出了福建移动传送网的网络优化思路,以及福建移动传送网的智能化演进策略。  相似文献   

15.
光传送网分层结构与原子功能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介绍光传送网的功能分层结构,然后讲述设备规范方法的演变和原子功能模型,最后简要介绍用原子功能模型描述的光传送网功能块特性。  相似文献   

16.
支持区分服务的全光网络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光层业务对传送服务质量的要求趋于多样化以及全光网络的智能化演进,光服务等级协定被提出。为了适应各种业务的不同传送需求,未来的光网络碰具有支持区分服务的能力。在多业务环境下。处理好满足业务的不同服务需求和优化网络资源之同的矛盾。需要传送网络流量工程各个功能子模块具有集成多种实现机制的能力,从而在光层实现区分服务的集成化。目前,支持区分服务的光网络流星工程方案还只是研究领域的成果,需要对现有控制平面的协议进行扩展和标准化,从而使光服务等级协定走向实用。  相似文献   

17.
Presented the requirements, architectures, and performance of optical MANs. We outlined our considerations about the evolution of metro area networks from SONET rings to transparent WDM rings. We also described the major transport impairments that the network designer should account for in transparent WDM MANs. A properly engineered network utilizing application-optimized components and fiber will enable the buildup of cost-effective metro/regional WDM optical networks that satisfy all the requirements and demands.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technologies that will enable a further leap forward in transport network evolution. First, requirements of the future transport network are elucidated. Existing network cost is evaluated and the viable means to reduce transport network cost are identified.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optical path technologies such as WP (wavelength path) and VWP (virtual wavelength path) will play a key role in this. They enhance not only transmission capacity but also cross-connect node throughput cost-effectively by capitalizing on the wavelength routeing scheme. Optical path realization technologies focusing on optical path cross-connect systems are examined. Requirements for the optical path cross-connect system are then elucidated, and a new cross-connect system architecture is evaluated. The architecture exploits PLC (planar lightwave circuit) and other commercially available technologies suitable for large-scale production. The evaluations include cross-connect node upgradability, modular growth capability, total node cost, optical loss and switching power consumption. It is proved that the architecture has significant advantages over existing switch architectures. The optical path technologies provided in this paper will pave the way for a new transport network paradigm, a ubiquitous, bandwidth-abundant and affordable broadband ISD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