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铁尾矿热态改性转炉渣制备出与高炉渣碱度相近的复配渣,对复配渣进行转杯粒化试验,分析了不同碱度对复配渣玻璃化率和渣粒、渣棉产生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复配渣四元碱度的降低,粒化渣粒玻璃化率逐渐升高,颗径小于3mm渣粒产生量逐渐下降,渣棉产生量逐渐增加;复配渣四元碱度≤1. 1时,产生大量渣棉,渣粒产生量明显减少;四元碱度≥1. 2的铁尾矿改性转炉渣具备利用转杯粒化工艺进行干式粒化和余热回收的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目前广泛采用的高炉渣处理工艺为水淬法,既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又没有回收利用高炉渣的余热,同时污染水和大气.转杯法高炉渣粒化工艺属于干法粒化,可以克服水淬法的上述问题.分别介绍了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和中国对转杯法高炉渣粒化工艺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转杯法高炉渣粒化工艺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对高炉渣转杯法粒化过程进行分析,利用量纲分析法得出该过程所涉及到物理量的无量纲准则数.通过实验确定渣粒直径与各准则数之间的关系,得出准则数方程.  相似文献   

4.
通过建立熔渣粒化过程的物理和数学模型,对高炉熔渣干式离心粒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通过小型试验加以验证。针对平板式转盘干式离心粒化过程,分析比较了不同的熔渣温度(或黏度)、表面张力和转盘转速等因素对熔渣离心粒化过程的影响,获得离心粒化的最佳工艺参数。研究发现,随着转盘转速的增加,粒化效果大大改善;熔渣温度(或黏度)对粒化效果的影响也较大,熔渣温度越高(或黏度越小),粒化效果越好;熔渣的表面张力越大,粒化效果越差。  相似文献   

5.
流体转杯离心粒化特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凯  王宏  朱恂  廖强  吴君军 《钢铁》2014,49(10):95-99
 针对高温熔融高炉渣转杯粒化技术,为了探索离心粒化过程中熔渣颗粒形成的机理及熔渣体流量、转杯转动速度等参数对颗粒粒径的影响,以水为粒化试验工质,以直径110 mm的转杯为离心粒化器,开展了离心粒化可视化试验。研究了工质在转杯表面的流动和在转杯边缘形成液丝、液丝断裂成液滴的机理,以及液丝长度、顶端液滴粒径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基于图像处理技术分析了转杯转速、工质流量对粒化液滴的粒径分布和平均粒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转杯表面液膜在转杯边缘形成若干凸起,并沿转杯运动的切线方向延伸形成液丝,液丝长度随时间呈线性变化关系,液丝顶端液滴粒径基本保持不变;随着工质流量降低和转杯转速升高,液滴平均粒径呈减小趋势,液滴速度接近转杯圆周速度。  相似文献   

6.
高炉渣干法粒化技术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比了高炉渣干法粒化与干熄焦技术的特点,发现高炉渣的理化性能与焦炭差距很大,因此高炉渣的干法粒化不能采用干熄焦路线。根据高炉渣的用途,干法粒化路线可分为回收热能、生成水泥原料等技术路线。单独回收热能技术,可不考虑高炉渣的玻璃化;仅考虑作为水泥原料,则可不考虑回收热能,因此技术难度降低,便于工业化。高炉渣作为水泥原料同时回收热能技术路线,理论上经济效益最高,但是技术难度很大。  相似文献   

7.
粒化颗粒的大小取决于粒化盘的转速和其形状结构。在这个实验中,熔融状态的熔渣在重力作用下流向粒化盘中心,在粒化盘表面形成薄膜,并在边缘被甩出粒化。速度越高,熔滴越小,球形越多,颗粒越均匀。此外,粒化盘的直径也直接影响粒化效果。所得实验结果对有效回收熔渣将提供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针对水冷高炉渣耗水量大、能量未回收、污染重等问题,进行了高炉渣干式离心粒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高炉渣的玻璃体含量均在95%以上,可以作为水泥原料使用;(2)渣温度高、流量小、粒化盘直径大,粒化后渣粒越小,粒化理想时,88%渣粒径<4.75mm;(3)粒化盘的表面特性影响其粒化效果。其表面光洁度越高,渣粒的粒径越小且均匀,粒化后的渣粒越接近于球形;粗糙的粒化盘易拉出玻璃丝。  相似文献   

9.
针对熔渣离心粒化过程,采用VOF法对粒化器中的气液两相流动进行三维瞬态模拟,主要对铜渣和高炉熔渣两种冶金渣在不同转速下生成的液丝与液滴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同转速下,与铜渣相比,高炉熔渣的破碎波长、尖端直径、破碎波长与尖端直径的比值、破碎长度均更大;不同转速下,同种熔渣破碎波长与尖端直径的比值趋于一致,破碎长度与尖端直径的比值与韦伯研究的结果相似;铜渣和高炉熔渣粒化产生的颗粒粒径均随转速的增大而减小,与高炉熔渣相比,铜渣在粒化过程中可以获得大量更小尺寸的颗粒;随着转速的增加,铜渣的平均粒径变化较小,更有利于从高温颗粒中回收余热.  相似文献   

10.
针对转杯粒化装置中高炉渣颗粒飞行和撞击壁面的换热过程,采用CFD-DEM方法中的欧拉模型对粒化仓中的气固两相流动和换热进行了三维瞬态模拟,考虑了流体相与固体相之间的动量交换和固体相对流体相的影响,主要研究了不同的颗粒直径、颗粒质量流量和空气进口速度对粒化装置内部温度分布及气固换热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粒化装置内部的高温...  相似文献   

11.
Blast furnace slag is the main byproduct in the ironmaking process, which contains large amounts of sensible heat. In addition, it's the major raw material for cement. However, the sensible heat is wasted not only without any recovery in the traditional water granulation process at this present. The main challenge is to granulate the slag at a high cooling rate while the heat is also being recovered.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hot experiments where a rotating multi‐nozzle cup atomizer (RMCA) is used to atomize the molten blast furnace slag without water impingement. The atomization process shows good agreement with Rayleigh's mechanism. The particle size of the slag particle is strongly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ng speed and the nozzle diameter, and the higher rotating speed and smaller nozzle diameter are beneficial for obtaining smaller and more uniform slag particles. Moreover, the slag particle still has a high content of glass, which is suitable for cement manufacture.  相似文献   

12.
13.
高炉渣急冷干式粒化处理工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3类已经进行过工业试验的急冷干式粒化方法——滚筒法、风淬法和离心粒化(转杯)法,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对高炉渣急冷干式粒化的节水、节能和环保效益进行了估算,同时指出了急冷干式粒化技术的难点。  相似文献   

14.
高炉渣处理技术的现状和新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钢铁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组成分析表明,高炉渣占钢铁工业固体废弃物的50%左右.高炉渣是一种性能良好的硅酸盐材料,通过处理后作为生产水泥的原料,生产水泥时可节约石灰石原料45%,节约能源50%,并减少CO2排放量44%.传统的高炉渣水处理技术存在耗水量大,污染环境,产生空气、水污染,热能无法回收等缺点.拟开发新的干法处理高炉渣,不仅可以大幅度节约新水,还可以回收高炉渣的显热,另外,高炉渣粒化后可以达到传统的水处理高炉渣一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熔炼渣的显热回收、降低钢铁冶炼能耗,提高熔炼渣的利用率和经济性,通过分析钢铁厂熔渣的处理和利用难点,提出了熔渣调质及泡沫化处理的干法粒化方法,通过引入金属铁提高熔渣的导热系数、熔渣泡沫化改善粒化效果,为解决干法粒化及熔渣利用面临的难题提供了思路,并对干法粒化的研究方向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俊  严定鎏  万新宇  高建军 《钢铁》2020,55(2):139-143
为了改善高炉渣的干法粒化效果,确定合适的粒化工艺,通过对高炉渣进行多种方式的干法粒化试验,比较了不同粒化方式的特征及机制,结果表明,随着冷淬风量的增大,粒化渣向针状和丝状形态转变,传统风淬无法获得理想的颗粒尺寸和形态;采取气水混淬粒化可在较小的风量条件下改善液态渣的粒化效果,避免丝状渣的产生,可作为未来风淬法的发展方向;机械粒化效果优于风淬粒化,采取机械与风淬联合粒化,可获取最优的粒化和玻璃化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炉渣转杯法粒化工艺,用液态石蜡模拟熔渣,研究了转杯转速和石蜡的质量流量对颗粒平均直径及其质量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颗粒的平均直径随转速的提高而减小,随质量流量的增加而增大;高转速下破碎颗粒呈长条形,质量流量对颗粒形状没有影响;提高转速和增大质量流量,都会使颗粒的质量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