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应用和生产,各种恶劣服役环境下对于驱动电机的工况要求越来越严格。作为驱动电机核心材料的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在轻量化、低损耗和无噪音的要求下应具有高磁感、低铁损及高强度特性。文中比较了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用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的性能,总结了当前业界人员对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磁性能优化及力学性能提升的研究。认为优化合金成分、净化钢液、改进轧制退火工艺及成品厚度减薄是当前磁性能优化的主要方式,以微量Mn、Ti代替昂贵的Ni作固溶元素,或用析出强化的方法添加合金元素Nb、B、Cu,退火时控制再结晶程度为60%~90%,是改善电工钢力学性能最有经济效益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调研了国内外电机用电工钢的生产现状,对2005年和2010年电机用电工钢消耗进行了预测。给出了我国2002年和2003年电力生产指标,并且分析了电工钢在电机上的应用状况。列出了中国、俄罗斯、日本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性能。综述了中、小、微特型电机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李世云 《Canadian Metallurgical Quarterly》2011,(14)
随着油价的不断筝升,能源危机已不再是一个新名词,逐渐怪异的气候变化也在告诫我们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如何选择一种新的清洁能源来替代现有汽车的燃油位置,进而解决汽车行业的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成为诸多汽车制造商研究的一个重点.本文结合汽车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就新能源汽车发动力发展方向作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随着2019年7月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在海南的顺利召开,明晰了新能源汽车在技术创新等领域的发展方向,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进一步提速,使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高耐热等级变频漆包铜扁线产品将成为未来漆包线行业市场新的增长点。根据目前漆包线产品的技术发展方向,制定新能源汽车用220级变频漆包铜扁线研发的生产工艺流程、技术目标和工艺路线,确定220级变频漆包铜扁线研发的工艺技术,并对研发产品的常规性能和高频脉冲耐电晕寿命性能进行检测,各项性能完全满足新能源汽车用220级变频漆包铜扁线研发的技术目标。 相似文献
6.
主要介绍了我国通讯设备、家用电器及汽车、电动车等各行业的快速发展及对电工钢薄带的需求,为电工钢薄带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阐述了国内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薄带未来将占据主要的市场。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日本住友金属所开发的高强度无取向电磁钢板,其特点是在钢中添加抑制位错消失的元素,冷轧时引入大量的位错,热处理时控制再结晶面积的比率使大量的位错残存在钢的组织内从而获得优良的磁性能和机械性能,满足了IPM马达转子的材料要求. 相似文献
8.
9.
10.
11.
电机新能效等级标准的实施,对硅钢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中小电机、无取向电工钢的发展,分析了电机的损耗与硅钢性能的关系,并提出了新能效等级标准实施后对无取向电工钢的需求预测。 相似文献
12.
13.
高性能电工钢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材料产品之一,也是我国电工钢产业高质量发展及产品升级、节能环保的发展方向。本文从我国电工钢生产能力、常化(酸洗)能力、近5年电工钢产能及产量变化、表观消费量以及未来变压器对高磁感取向电工钢(HiB)和中小型电机、大电机、家用电器、新能源汽车、新兴领域等对高牌号(高效、高磁感)无取向电工钢以及电力、航天航空、医疗器械、家电等对极薄电工钢带材(厚度0.1 mm以下)的需求,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同时,对我国高性能电工钢品种需求加以预测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电工钢是电力、电器和军事工业不可缺少的重要软磁材料,亦是用量最大的能量转换材料,是节能减排的主力产品,在电能的生成、转换、传输、使用各个环节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电工钢磁性能及电力电器能效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电力电器领域实现“双碳”战略的成败。随着中国及其他国家电力电器能效升级的实施,下游行业对高性能电工钢的需求增加。本文介绍了国内电工钢的生产现状,分析了电力电器产品能效升级对电工钢产品结构及“双碳”战略实施的影响,预测了能效升级对电工钢选材的变化及电工钢产品的需求用量,对常规流程和短流程工艺提出了对电工钢发展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中国钢铁生产量及其能源需求和CO2排放量情景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预测中国的钢铁需求量开始,利用情景分析,预测了钢铁业将来的能源需求和CO2排放量。预测结果表明,中国的钢产量还将继续增长,但应特别注意废钢回用,降低铁钢比,以减少能源需求和CO2排放。 相似文献
16.
对中冶新材新能源汽车用高牌号无取向硅钢退火涂层生产线进行了介绍,指出了该生产线的主要技术装备及特点,包括高速高效退火涂层机组成套装备、绿色节能环保型清洗技术、高效节能型退火炉装备、炉内高温微张力控制技术等,以及退火炉智能数学模型、硅钢磁性能预测智能模型等智能制造技术,基本实现了整条机组操作少人化、局部无人化、控制监控集中化的智能化目标。 相似文献
17.
18.
对50L W800无取向电工钢的生产流程进行了总结,并对铸坯、热轧板及冷轧板的组织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